↑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5 题,其中:
单选题 12 题,填空题 5 题,计算题 5 题,实验题 3 题
简单题 15 题,中等难度 10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12 题
  1. 一段1m长的电阻丝,下列做法能使它的电阻增大的是(   )

    A. 对折   B. 长度拉伸为原来的2倍

    C. 剪掉一半   D. 外表涂上绝缘材料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状态一定的某物质的比热容( )

    A. 跟它吸收的热量成正比

    B. 跟它的质量成反比

    C. 跟它的温度变化成反比

    D. 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大小与上述因素无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关于电流表的使用规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电流表必须和被测电路串联

    B. 电流表可以和被测灯泡并联

    C. 电流表的两个量程可任意选择

    D. 电流表的三个接线柱可任意选两个接入电路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如图所示,甲、乙、丙三图中的装置完全相同.燃料的质量相同,烧杯内的液体质量和初温也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比较不同液体的比热容,可以选择甲、丙两图     B. 比较不同液体的比热容,可以选择乙、丙两图

    C. 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可以选择甲、丙两图      D. 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可以选择乙、丙两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如图所示,用某金属材料制成电阻丝,其阻值大小与下列哪个因素无关(   ) 

    A. 材料长度   B. 材料横截面积   C. 形状   D. 温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广西贵港市2015年中考物理试题】如图所示是四冲程汽油机的其中一个冲程的剖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冲程是压缩冲程

    B. 该冲程中活塞向上运动

    C. 该冲程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

    D. 该冲程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现象中,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 反复弯折后,铁丝的温度升高

    B. 火车经过后,铁轨的温度升高

    C. 用火炉烧水,水的温度升高

    D. 两手相互搓揉,手掌发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甲、乙两种物质,它们的质量之比是3:1,吸收热量之比是2:1,那么它们升高的温度之比和比热容之比分别可能是(   )

    A. 2:3  10:1   B. 3:2  1:10   C. 3:5  5:2   D. 5:3  2:5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列事件中在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上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 搓手取暖

    B. 玩滑梯,臀部发热

    C. 放大镜聚光烤焦纸片

    D. 压缩空气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关于热机错误的说法是( )

    A. 利用内能来做功的机器叫热机

    B. 蒸汽机、内燃机、燃气轮机、喷气发动机都叫热机

    C. 一切热机的工作过程都包括四个冲程

    D. 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和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叫做热机的效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关于电流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电流表示电荷移动的快慢   B. 电流强度表示电流的大小

    C. 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越多,则导体中的电流就越大    D. 通电时间越长,则导体中的电流就越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关于功率、机械效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有用功做得多的机器机械效率一定高        B. 机械效率高的机器功率一定大

    C. 功率小的机器做功慢                 D. 功率大的机器做功时间一定短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5 题
  1. 验电器带电后,两个金属箔片张开一个角度,这是因为验电器的金属箔片上带同种电荷相互 ________(选填“吸引”或“排斥”)的缘故.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从热水瓶中倒出一大杯热水,立即将瓶塞盖紧,瓶塞会跳起来.这是因为倒出热水后进入热水瓶的冷空气与热水发生 ________,受热膨胀对外 ________,把瓶塞顶出瓶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中国南海海底探明有大量的“可燃冰”,同等条件下,“可燃冰”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达到煤气的数十倍,说明 “可燃冰”________ 的很大;“汽车不但要吃油,有时也要喝水”,用水冷却发动机是因为________ ,0.5kg的水温度从30℃升高到50℃时,所吸收的热量是________ J。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________ 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源是提供________ 的装置.电压的单位是________ ,用符号________ 表示.测量电压的仪器也叫________ 表,在电路图中用符号________ 表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炎热的盛夏,赤脚站在海边的沙滩上比站在海水中感到烫脚,这主要是因为海水的________比沙石大的缘故。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5 题
  1. “绿色环保,低碳出行”.2015年1月18日,绵阳市首批30辆纯电动公交车投入试运行.假定一辆纯电动公交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其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为120kW,速度为36km/h,共行驶2h,其电动机做功为________J,公交车的牵引力为________N.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所示,工人用滑轮组匀速提升重800N的货物,所用的拉力F为500N,货物在50s内匀速上升5m.在此过程中,货物上升的速度是________ m/s;所做的有用功是________ J;拉力做功的功率是________ W;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某太阳能热水器中装有质量50千克的水,在阳光的照射下,该热水器中水的温度从25℃升高到65℃,求这些水吸收的热量____?[c水=4.2×103J/(kg•℃)].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质量为500g的金属块温度从80℃降低到30℃时放出的热量是3.25×103J.问该金属的比热容是多大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如图所示,R1=20Ω,闭合开关,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6V和0.5A. 求 

    (1)通过电阻R1的电流___;  

    (2)电阻R2的阻值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3 题
  1. 如图,电阻箱两接线柱间的电阻值是________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甲所示,是测量电阻Rx阻值的实验电路. 

    (1)闭合开关S移动变阻器的滑片,当电压表的示数为2.4V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次测出电阻Rx的阻值为________Ω.  

    (2)因为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R0是已知的,所以小明又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方案来测量电阻Rx的阻值;  ①闭合开关S,把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最左端,读出电流表的示数是I1;②再把变阻器的滑片移到________端,读出电流表的示数是I2  , 请用I1、I2和R写出电阻R的表达式,Rx=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图甲是小刚第3次实验测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示意图.他用弹簧测力计拉动绳子自由端,将重为6N钩码从A位置提升到B位置,同时弹簧测力计从图中的A位置上升到B位置, 在这个过程中,弹簧测力计对绳的拉力为F,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

    实验次数

    物理量

    1

    2

    3

    钩码重G/N

    4

    4

    6

    钩码上升高度h/m

    0.100

    0.100

    a

    绳端拉力F/N

    1.8

    1.4

    b

    绳端移动距离s/m

    0.300

    0.500

    c

    机械效率η

    74%

    57%

    d

    甲            乙  

    (1)实验时,应将弹簧测力计_________向上拉动.  

    (2)据图将表格补充完整b = ________ N;c = ________ m;d = ________ %.

    (3)从表中数据可分析出实验2是用图中的________ (填“甲”或“乙”)图做的实验.  

    (4)通过实验1和实验2的数据分析可得出结论: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能与________ 有关.  

    (5)比较实验1和实验3可得结论:对于同一滑轮组,被提升物体所受重力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________ .(选填“高”或“低”)  

    (6)小李想到计算机械效率还可用, 于是用弹簧测力计测得动滑轮重,代入上式计算后发现比实际测得的机械效率值偏大,原因是实际测量中还包含克服________ 做的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