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1 题,其中:
选择题 12 题,解答题 6 题,填空题 3 题
中等难度 21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12 题
  1. 甲、乙两个物体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关于两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t=1s时,甲、乙相遇
    B.在t=2s时,甲、乙的运动方向均改变
    C.在t=4s时,乙的加速度方向改变
    D.在t=2s~t=6s内,甲相对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质量为10kg的物体,在变力F作用下沿x轴做直线运动,力随位移x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物体在x=0处速度为1m/s,一切摩擦不计,则物体运动到x=16m处时,速度大小为( )
    A.2m/s
    B.3m/s
    C.4m/s
    D.m/s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两个可视为质点的小球a和b,用质量可忽略的刚性细杆相连,放置在一个光滑的半球面内,如图所示.己知小球a和b的质量之比为,细杆长度是球面半径的倍.两球处于平衡状态时,细杆与水平面的夹角θ是( )

    A.45°
    B.30°
    C.22.5°
    D.15°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如图所示,倾斜轨道AC与有缺口的圆轨道BCD相切于C,圆轨道半径为R,两轨道在同一竖直平面内,D是圆轨道的最高点,缺口DB所对的圆心角为90°,把一个小球从斜轨道上某处由静止释放,它下滑到C点后便进入圆轨道,要想使它上升到D点后再落到B点,不计摩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释放点须与D点等高
    B.释放点须比D点高
    C.释放点须比D点高
    D.使小球经D点后再落到B点是不可能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用水平力F拉一物体,使物体在水平地面上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t1时刻撤去拉力F,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t2时刻停止.其速度一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且α>β,若拉力F做的功为W1,平均功率为P1;物体克服摩擦阻力Ff做的功为W2,平均速率为P2,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W1>W2;F=2Ff
    B.W1=W2;F=2Ff
    C.P1>P2;F>2Ff
    D.P1=P2;F=2Ff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气球以10m/s的速度匀速上升,某时刻在气球正下方距气球5m处有石子以20m/s的速度竖直上抛,不计阻力,g=10m/s2;则( )
    A.石子能击中气球
    B.石子一定不能击中气球
    C.若气球速度增大,石子任然能击中气球
    D.若气球速度减小,石子也许不能击中气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水平面上A,B,C三点固定着三个电荷量为Q的正点电荷,将另一质量为m的带正电的小球(可视为点电荷)放置在0点,OABC恰构成一棱长为L的正四面体,如图所示.已知静电力常量为k,重力加速度为g,为使小球能静止在0点,小球所带的电荷量为( )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如图所示,矩形闭合线圈abcd竖直放置,OO′是它的对称轴,通电直导线AB与OO′平行,且AB、OO′所在平面与线圈平面垂直.若要在线圈中产生abcda方向的感应电流,可行的做法是( )

    A.AB中电流I逐渐增大
    B.AB中电流I先增大后减小
    C.AB正对OO′,逐渐靠近线圈
    D.线圈绕OO′轴逆时针转动90°(俯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如图所示,两个倾角相同的滑竿上分别套有A、B两个圆环,两个圆环上分别用细线悬吊两个物体C、D,当它们都沿滑竿向下滑动时A的悬线与杆垂直,B的悬线竖直向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环与滑竿之间没有摩擦力
    B.B环与滑竿之间没有摩擦力
    C.A环做的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D.B环做的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一汽车沿直线由静止开始向右运动,汽车的速度和加速度方向始终向右.汽车速度的平方V2与汽车前进位移X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从开始运动到前进X1过程中,汽车受到的合外力越来越大
    B.汽车从开始运动到前进X1过程中,汽车受到的合外力越来越小
    C.汽车从开始运动到前进X1过程中,汽车的平均速度大于
    D.汽车从开始运动到前进X1过程中,汽车的平均速度小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如图所示,将一轻弹簧下端固定在倾角为θ的粗糙斜面底端,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时上端位于A点.质量为m的物体从斜面上的B点静止下滑,与弹簧发生相互作用后,最终停在斜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最终将停在A点
    B.物体第一次反弹后不可能到达B点
    C.整个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大于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D.整个过程中物体的最大动能大于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粗糙水平面上放置质量分别为m和2m的四个木块,其中两个质量为m的木块间用一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木块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木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可认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现用水平拉力F拉其中一个质量为2m的木块,使四个木块一起匀速前进.则需要满足的条件是( )

    A.木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最大为
    B.木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最大为
    C.水平拉力F最大为2μmg
    D.水平拉力F最大为6μmg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解答题 共 6 题
  1. 某同学用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实验步骤如下:
    a.安装好实验器材.
    b.接通电源后,让拖着纸带的小车沿平板斜面向下运动,重复几次.选出一条点迹比较清晰的纸带,舍去开始密集的点迹,从便于测量的点开始,每两个打点间隔取一个计数点,如图中0、1、2…6点所示.
    c.测量1、2、3…6计数点到0计数点的距 离,分别记作:S1、S2、S3…S6
    d.通过测量和计算,该同学判断出小车沿平板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e.分别计算出S1、S2、S3…S6与对应时间的比值
    f.以为纵坐标、t为横坐标,标出与对应时间t的坐标点,划出-t图线.
    结合上述实验步骤,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实验中,除打点计时器(含纸带、复写纸)、小车、平板、铁架台、导线及开关外,在下面的仪器和器材中,必须使用的有______和______.(填选项代号)
    A.电压合适的50Hz交流电源      B.电压可调的直流电源
    C.刻度尺     D.秒表      E.天平      F.重锤
    (2)将最小刻度为1mm的刻度尺的0刻线与0计数点对齐,0、1、2、5计数点所在位置如下图所示,则S2=______cm.

    (3)该同学在右图中已标出1、3、4、6计数点对应
    的坐标,则与2、5两个计数点对应的坐标分别为______、______,并画出-t图.
    (4)根据-t图线判断,在打0计数点时,小车的速度v=______m/s;它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a=______m/s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个坑,其竖直截面为半圆,O为圆心,且B为沿水平方向的直径.若在A点以初速度v1沿AB方向平抛一小球,小球将击中坑壁上的最低点D;而在C点以初速度v2沿BA方向平抛的小球也能击中D点.已知∠COD=60°,求两小球初速度之比v1:v2.(小球视为质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途中依次经过A、B、C三点,已知AB=BC=,AB段和BC段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1=3m/s、v2=6m/s,则
    (1)物体经B点时的瞬时速度vB为多大?
    (2)若物体运动的加速度a=2m/s2,试求AC的距离l.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如图所示,以水平地面建立X轴,有一个质量为m=1kg的木块放在质量为M=2kg的长木板上,木板长L=11.5m.已知木板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1=0.1,m与M之间的摩擦因素μ2=0.9(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m与M保持相对静止共同向右运动,已知木板的左端A点经过坐标原点O时的速度为V=10m/s,在坐标为X=21m处有一挡板P,木板与挡板P瞬间碰撞后立即以原速率反向弹回,而木块在此瞬间速度不变,若碰后立刻撤去挡板P,g取10m/s2,求:

    (1)木板碰挡板P时的速度V1为多少?
    (2)最终木板停止运动时其左端A的位置坐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如图所示,将质量均为m厚度不计的两物块A、B用轻质弹簧相连接.第一次只用手托着B物块于H高度,A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现将弹簧锁定,此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Ep,现由静止释放A、B,B物块刚要着地前瞬间将弹簧瞬间解除锁定(解除锁定无机械能损失),B物块着地后速度立即变为0,在随后的过程中B物块恰能离开地面但不继续上升.第二次用手拿着A、B两物块,使得弹簧竖直并处于原长状态,此时物块B离地面的距离也为H,然后由静止同时释放A、B,B物块着地后速度同样立即变为0.求:
    (1)第二次释放A、B后,A上升至弹簧恢复原长时的速度v1
    (2)第二次释放A、B后,B刚要离地时A的速度v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如图所示,空间内存在着相互正交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其中匀强电场沿y轴负方向,匀强磁场垂直于xOy平面向里.图中虚线框内为由粒子源S和电压为U的加速电场组成的装置,其出口位于O点,并可作为一个整体在纸面内绕O点转动.粒子源S不断地产生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粒子(初速不计),经电场加速后从O点射出,且沿x轴正方向射出的粒子恰好能沿直线运动.不计粒子的重力及彼此间的作用力,粒子从O点射出前的运动不受外界正交电场、磁场的影响.
    (1)求粒子从O点射出时速度v的大小.
    (2)若只撤去磁场,从O点沿x轴正方向射出的粒子刚好经过坐标为(L,)的N点,求匀强电场的场强E;
    (3)若只撤去电场,要使粒子能够经过坐标为(L,0)的P点,粒子应从O点沿什么方向射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3 题
  1. (1)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中,要求每次合力与分力产生相同的效果,必须________
    A.每次将橡皮条拉到同样的位置
    B.每次把橡皮条拉直
    C.每次准确读出弹簧秤的示数
    D.每次记准细绳方向
    (2)如果“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得到验证,那么图(2)中=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斜面处于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中,在斜面上某点以初速度为v水平抛出一个质量为m的带正电小球,小球受到的电场力与重力相等,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设斜面足够长,求:(1)小球经________时间落到斜面上;
    (2)从水平抛出至落到斜面的过程中,小球的电势能变化量为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如图所示,“神舟”飞船升空后,进入近地点为 B,远地点为 A 的椭圆轨道 I 上飞行.飞行数圈后变轨.在过远地点 A 的圆轨道Ⅱ上做匀速圆周运动.飞船由椭圆轨道运行变轨到圆形轨道运行后周期________(变短、不变或变长),机械能________(增加、减少或不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