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3 题,其中:
选择题 11 题,综合题 2 题
中等难度 13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11 题
  1. 现存的青岛琅琊台刻石上刻有记述秦朝皇帝功绩的文字,它是我们了解秦史的

    A.间接证据         B.旁证材料         C.原始史料        D.转手资料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晋商票号取名讲究,如“日升昌”、“合盛元”、“协同庆”、“大德通”等。这些票号名称的内涵不包括

    A.兴旺发达的诉求                       B.放眼世界的胸怀

    C.诚实守信的理念                       D.和气生财的寓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闽之海外有台湾……初为颜思齐问津,继为荷兰人窃据……(后)归于圣代,入版图而输赋税。”这里的“圣代”是指

    A. 汉朝             B. 唐朝             C.元朝             D.清朝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图所示两幅形势图反映了近代前期中国人民反抗斗争的变化趋势是

    A.从侧重反帝到侧重反封建              B.从长江流域到黄河流域

    C.从农民运动到资产阶级革命            D.从局部抵抗到全民族抗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指出:“国民党之民权主义……复行直接民权。即为国民者,不但有选举权,且兼有创制复决罢官诸权也……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宣言在此强调

    ①实行普遍平等的民权  ②个人拥有的政治权利  ③民权与反帝相结合  ④改变国家政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1978年底,邓小平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了《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这两次讲话都

    A.推动了经济特区的发展                B.深化了体制改革

    C.加速了对外开放的进程                D.冲破了思想樊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康德说:“人,实则一切有理性者,所以存在,是由于自身是个目的,并不是只供这个或那个意志利用的工具。”此语反映的思想源于

    A.普罗塔戈拉         B.苏格拉底        C.董仲舒         D.薄伽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导致图所示人口比例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商业革命           B.圈地运动        C.光荣革命       D.黑奴贸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某同学搜集到一份如图所示的传单(局部)。以下关于该传单反映的历史事件的解读,正确的是

    A.它是美苏“冷战”的表现                B.它以签订和平协定而结束

    C.它加剧了两大阵营的对抗                D.它造成朝鲜半岛一分为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1951年,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访问巴黎时说:“我有意选定法国首都作为我第一次正式访问的地方,是想借此证明,我把德法关系看成是解决任何欧洲问题的关键。”其主要用意在于

    A.推动法德和解,谋求欧洲联合            B.麻痹法国政府,借机东山再起

    C.反省战争罪责,取悦法国人民            D.获取政治资本,稳定国内局势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法国作家乔治·桑曾对某一文学流派做如此评价:“不是对于现实世界的研究,而是对于理想的真实的追求。”以下名著属于这一流派的是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2 题
  1. (37分)阅读下列中外交通史的材料,探究相关问题。

    板块一  古代城市交通管理

    (1)据上表内容,概括中国古代中后期城市交通管理的特点。(4分)

    板块二  近代城市交通与公共秩序

    《上海洋场竹枝词》:“往来如织密如麻,满眼汽车与电车;谁说中华生命重,噬人虎口日增加。”“欲保安全维秩序,认明红绿两边灯。”

    《工部局董事会会议录》载:“过往车轿必须靠马路左侧通行;独轮车必须在马路左侧紧靠人行道通行,不准乱窜。”

    (2)以上竹枝词反映了当时中国城市交通出现什么问题?这些问题主要集中于哪一类城市?据上述两则材料,指出采取的解决办法。(10分)

    板块三  近现代铁路建设与发展嬗变

    19世纪后期四国铁路里程统计表(单位:千米)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等

    (3)据以上统计表,比较19世纪后期中外铁路建设的差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据图与《南昌铁路局史志》材料,概述福建铁路建设的发展变化。(14分)

    板块四  综合探究交通发展的轨迹

    (4)综合以上材料,简要总结我国交通管理与建设的发展史,并说明交通在国家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9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5分)A.[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归并各小都、乡邑、聚(村落)为大县。全国凡四十一县(《史记·商君列传》作三十一县),每县置一县令,掌管全县政事,消除领主政治的残余影响。

    ——摘编自范文澜《中国通史》

    材料二  臣等所居即天子之土,臣等所牧即天子之民,安能私有乎?今谨收集版籍(注:“版”是指各藩的领地;“籍”是指领地上的人民)奉上,愿朝廷处置。

    ——摘自《萨、长、土、肥四藩主奉还版籍奏文》(明治二年)

    朕惟值此更新之际,如欲内以保安亿兆,外以与各国对峙,宜使名实相副,政令归一。朕前听纳诸藩奉还版籍之议,新命各知藩事,使之各奉其职……今更废藩为县,务除冗就简,去有名无实之弊,无政令多歧之忧。

    ——摘自《废藩置县诏书》(明治四年)

    (1)指出材料一所述的改革措施。据材料二,概括废藩置县的过程。(6分)

    (2)据上述材料,归纳两场改革的共同内容。综合以上材料,分析说明这一改革内容在作用上的相似之处。(9分)

    B.[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私人企业和私人的主动性应该成为“国家主义”的基础。然而,鉴于这个大民族和大国的整个需要,并且考虑到私人资本不能做很多事情,因此经济应该由国家控制。

    ——摘自凯末尔《土耳其国家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

    凯末尔认为,尽管考虑到私人企业和活动仍然是我们的基本主张,但我们的主要政策之一是国家积极关心涉及民族普遍性问题和重大利益问题,特别是国有经济问题。

    ——摘编自《现代土耳其》

    材料二  到30年代末,土耳其全国铁制品生产的100%,钢制品生产的80%,水泥制品生产的55%,均被国有苏美尔银行所控制。而国有埃蒂银行则控制了土耳其全部的煤炭和铜矿生产。

    ——摘编自《危机中的土耳其:从国家主义到新殖民主义》

    (土耳其由)1927年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仅占0.14%的比例,逐渐上升到了1939年的0.23%,成为在当时除了苏联和日本以外,工业发展速度在世界上最快的国家。

    ——摘自《现代土耳其的兴起》

    (1)据材料一,概括凯末尔对私人企业的认识。(6分)

    (2)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凯末尔的“国家主义”。(9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