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7 题,其中:
选择题 35 题,连线题 2 题
简单题 1 题,中等难度 8 题,困难题 26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35 题
  1. 有学者认为,英国是第一个进入工业文明时代的国家,紧随其后,欧洲大陆和北美洲的一些国家也成功地实现了工业化。这是工业文明的第一轮扩张,其对象是与英国有着相同或者相近文化传统的欧洲大陆、北美国家。这说明

    A. 要实现工业化就必须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B. 文化传统己成为完成工业化的必要条件

    C. 制度是一个国家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因素   D. 自然条件在国家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935年,美国国会通过《全国劳动关系法》,规定雇主不得干预和图谋控制劳工组织,不得拒绝与工人进行集体谈判。同年,美国国会又通过《财产税法》,规定对盈利超过15%的公司征收超额利润税,对5万美元以上的收入者征收超额累进税。这表明新政

    ①注重调节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

    ②积极运用立法手段干预经济发展

    ③着力增加就业扩大社会购买力

    ④力求缩小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报纸杂志、电影电视、互联网等传媒手段反映了近现代社会信息传播媒介的演变。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报刊是印刷媒介,是最早的大众传播媒介

    B. 影视是音像媒介,在工业社会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C. 互联网是电子媒介,是信息社会的一个标志性的信息传播手段

    D. 这三类媒介从技术层面上说是—个逐渐替代的过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二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初,西欧经济发展水平远远超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进入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其原因是

    A.凯恩斯主义理论的奉行

    B.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混合经济的实行

    C.新经济政策的推行

    D.缩小“福利国家”规模的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清代陶煦的《租核·推原》记载:“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故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该现象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A. 不利于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   B. 推动租佃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C. 有利于传统经济政策的松动   D. 阻碍中国社会的进步和转型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6. 1933年,罗斯福提请国会通过法案,创立资源保护队,主要针对中部平原频发的沙尘暴。到1941年为止,共计招募了250多万青年人参加,开辟了740多万亩国有林区和大量的国有公园。史学家认为这一措施“最受欢迎”,“最无争议”,也“最为成功”。上述评论的主要依据是

    A. 政府把资源保护放到新政的首位   B. 坚持生态文明发展理念

    C. 政府将环境保护与失业救济并举   D. 有效解决社会保障问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1896年,杨宗濂、杨宗瀚兄弟在无锡开办的业勤纱厂尽管日夜开工,仍无法满足常州、江阴、镇江等地的需要……1907年,业勤纱厂声誉鹊起,盈余50万两白银。这一现象出现的客观因素是

    A. 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   B. 南京临时政府的推动

    C. 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D.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原创)从1957年到1978年,尽管粮食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都有了增长,但1978年全国人均占有粮食大体上还只相当于1957年的水平,全国农业人口平均全年收人只有70多元。平均每个生产大队的集体积累不到l万元,有的地方甚至不能维持简单的再生产。这主要是因为(    )

    A. 农民生产积极性受压制   B. 人口快速增长阻碍了农业发展

    C. 农业生产力呈倒退之势   D. 土地公有制不适用于现代农业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9. 1928~1936年,我国实有的经过登记注册的公司数量从394家增加到了2702家,其实收资本总额也从1.75亿元上升到了7.97亿元。国内出现了更多实力较强、信用良好的民族股份公司。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B. 南京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政策

    C. 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D. 外国商品和资本大量涌入中国市场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了许多重大的探索与实践,下列与此相关的史实,搭配正确的是

    A. “南方谈话”——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解放生产力

    B. 中共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C. 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D. 中共十五大——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近代以来,上海、黄埔等繁华地段经营西装、洋服、时装等业的西装店共有140家。“风气所趋,人人好异”,服饰自成一派,称为“海派”。这一现象

    A. 是中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产物   B. 说明上海居民普遍接受西方服饰

    C. 源于辛亥革命彻底批判传统文化   D. 与上海经济发展和开放程度有关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清代乾隆八年,唐英所著的20幅《陶冶图说》描绘了制瓷业的20道工序;景德镇的《浮梁县志》又记载了22种制瓷业工种。这可以论证出当时

    A. 制瓷业专业化程度较高   B. 制瓷工序繁琐工种混杂

    C. 瓷都景德镇制瓷业发达   D. 制瓷业已出现雇佣关系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ElizabethI,1533~1603)曾经同意英格兰海船掠夺加勒比海和中南美洲沿岸城市,引起敌方报复,由此在英吉利海峡发生了一场举世瞩目、激烈壮观的大海战。当时英国船只攻击的主要对象是

    A. 葡萄牙   B. 法国   C. 西班牙   D. 美国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恩格斯指出:它实际上是“一个以调节生产为目的的联盟,他们规定应该生产的总生产量,在他们之间加以分配,并且强制实行预先规定的出售价格”,实质上是“资本家本身不得不承认生产力的社会性”。恩格斯在此评述的“联盟”

    A. 推动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B. 扩大了原始资本积累

    C. 导致国家干预经济加强   D. 加剧了列强间的争夺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中国古代的秦、汉、唐、明都有过大规模强制迁徙豪富的事情,涉及几万人,他们的田产一律化为乌有。权势再大的官僚地主,只要皇帝一声令下,他的土地就被全部没收。这反映了中国古代

    A. 土地私有权实质上没有法律保障   B. 土地不允许自由买卖

    C. 迁徙富豪是整顿吏制的主要手段   D. 土地经营权完全自主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民国时期《大公报》曾刊登一则《离婚法论》卖书广告,称,“本书共二十余万言,有学说、有法条、有判例、有轶闻,足为解决离婚问题之圭臬,足供改进法律之参考。”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

    A. 西方法律逐渐影响中国   B. 北洋政府加强法治建设

    C. 大公报注重提供法律帮助   D. 婚姻观念中法律意识增强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1936年3月,南京国民政府资游委员会拟发展汽油、钢铁、发电机,铝、电器等行业。之后按计划逐步在湖南、江西、四川、云南等地筹办相关企业。这一举措

    A. 构建了完整的国家工业体系   B. 均衡了中西部工业发展水平

    C. 使官僚资本的规模急剧扩张   D. 为持久抗战进行了战略布局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新航路的开辟,不仅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也对欧洲各国产生了重大影响,由此出现了不同的别称,如“黄金的漏斗”、“大型商业公司创立者”、“新航路的受害者”等,三者对应的分别是

    A. 西班牙、荷兰、意大利   B. 葡萄牙、英国、美国

    C. 英国、意大利、德意志   D. 意大利、法国、荷兰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1957年——1966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其历史阶段特征

    A. 社会主义经济持续和稳定发展   B. 正确与失误、成就与挫折错综交织

    C. 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   D.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下表是国民政府中央农业试验所的一组全国性抽样调查数据。

    年份

    佃农(%)

    半佃农(%)

    自耕农(%)

    1935

    29

    24

    47

    1936

    30

    24

    46

    1937

    37

    26

    37

    1938

    38

    27

    35

    该表反映了当时农村:

    A. 土地所有制度的变   B. 生产结构的调整

    C. 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   D. 土地兼并的趋势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1933年5月7日罗斯福面对全国民众第二次炉边谈话中说“我们的工厂能够生产出超出我们消费能力的产品,同时我们却面临着出口需求下降的尴尬局面。”为解决出口下降问题,罗斯福新政中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 调整农业政策   B. 扩大工业生产   C. 实施“以工代赈”   D. 实行美元贬值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发展,有人说它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里的“柳”是指

    A. 洋务企业   B. 官僚资本主义企业

    C. 外国资本主义企业   D. 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老舍的《茶馆》中有一位秦二爷,他是一位实业家,他的理想是要建“顶大顶大的工厂”,因为“那才救得了穷人,那才能抵制外资,那才能救国”。1916年前后,他兴办的企业最为红火。“最为红火”的主要原因是

    A. 辛亥革命的推动   B. 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促进

    C. 欧洲列强放松了对华侵略   D. “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1952年,我国工农业总产值810亿元,比1949年增长77.5%,比建国前最高水平的1936年增长20%。其中,钢产量为134.9万吨,比1949年增长753.8%,比解放前最高年产量增长46.2%;粮食产量为16.392万吨,比1949年增长44.8%,比解放前最高年产量增长9.35%。这表明当时中国

    A. 国民经济已基本恢复   B. 人民过上了富裕的生活

    C. 农轻重比例日趋平衡   D. 步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下图为汉代画像砖的拓片,它反映了

    A. 小国寡民的生活图景   B. 小农经济的生产形式

    C. 农民生活的殷实富足   D. 棉纺织技术日渐成熟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某生分析下表,得出了四项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北宋赋税结构变化表

    农业税(万贯)

    非农业税(万贯)

    农业税:非农业税

    至道末年

    2408.1

    1567.3

    60:40

    天禧末年

    2641.2

    3874.0

    40:60

    熙宁十年

    2021.3

    5117.2

    28:72

    ①农业税的消长反映农业生产削弱的趋势

    ②非农业税的增长反映工商业的发展

    ③政府财政收入越来越倚仗于非农业税

    ④重农抑商政策已不再实施。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1624年英国制订《垄断法》,这是世界上第一次以法律形式给发明专利予以肯定。有学者指出,英国若无1624年的《垄断法》,那么“18世纪纺织工业中资本主义发展具有决定性的那些发明就未必有可能出现”。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 专利制度推动了技术创新   B. 政府利用法律保护个人的权益

    C. 垄断法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D. 垄断法推动垄断资本主义产生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下图为某学生绘制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曲线图”。该图中有一处明显错误是

    A. A—B段

    B. D—E段

    C. C—D段

    D. B—C段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9. 下图是米谷创作的漫画《伪金圆券:这难道是我昨晚脱下的鞋子吗?》漫画中,画家把金圆券画成人形,一夜之间身体缩小了几十倍。昨晚穿的一双鞋比它的身体还要大,如同两条船。该漫画反映的情景可能出现在

    A.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B. 抗日战争时期

    C.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D. 解放战争时期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0. 针对下列情况,我国采取相应政策是

    人均产量

    中国(1950年产量)

    美国(1950年产量)

    印度(1950年产量)

    钢产量

    2.37kg

    538.3kg

    4kg

    发电量

    2.76kg

    2949kwh

    10.9kg

    A. 没收官僚资本   B. 优先发展重工业   C. 进行三大改造   D. 兴起“大跃进”运动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1. “盛锡福”是京华老字号企业(右下图为其商标)。刘锡三创办帽厂正值民国初年,人们剪掉长辫,摘掉瓜皮小帽。刘锡三适时引进英、法、美等国的呢帽,在时帽市场一炮打响。材料表明该企业在当时得到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 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B. 辛亥革命与社会习俗改革的推动

    C. 广大人民群众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D. 帝国主义国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2. 1932年,第十届奥运会在美国洛杉矶举行。1932年7月8日中国奥运第一人、短跑选手刘长春在张学良将军资助下从上海搭乘轮船赴美参加奥运会。刘长春在洛杉矶受到当地华侨热烈欢迎,当时传播这一消息可运用的媒介有

    ①电话

    ②电视

    ③网络

    ④电报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3. “新能源的大规模应用直接促进了重工业的大踏步前进,使大型的工厂能够方便廉价的获得持续有效的动力供应,进而使大规模的工业生产成为可能,并为之后的经济垄断奠定了基础。”这则材料能够反映(  )

    A. 核能的运用促进了经济垄断

    B. 重工业的出现取决于新能源的应用

    C. 新能源的应用改变了工业结构

    D. 新能源的应用直接导致了经济垄断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4. 1933年,美国政府在西部和西南部共毁掉1000万英亩的棉田,屠宰了20多万头大猪和600多万头小猪。从应对经济危机角度看,政府此举

    A. 破坏了农村生产力   B. 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C. 损害了农民的积极性   D. 缓解了农产品供需矛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5. 1935年,美国政府颁布“银行法”,规定拥有100万美元以上资金的银行必须加入联邦储蓄银行,实行存款保险。其初衷是:

    A. 保障银行信用,刺激经济发展

    B. 吸收社会存款,拉动内部需求

    C. 维护公民利益,缓和社会矛盾

    D. 加强中央集权,维护社会稳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连线题 共 2 题
  1. 近代以来的企业家们在中国企业史上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永久的魅力。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13年张謇任农商总长,先后主持颁布了《公司条例》《公司保息条例》《公司注册规则》等一系列经济法规。他提出:“为今之计,唯有确定中央银行,以为金融基础,又立地方银行,以为之辅;厉行银行条例,保持民业银行、钱庄、票号之信用;改定币制。增加通货。”张謇在创办实业的过程中,倍感人才的匮乏,发出“临事需人而悔储才之迟”的感叹,所以他提出“父教育而母实业”,“窃维环球大通,皆以经营国民生计为强国之根本。要其根本之根本在教育”。“今日最亟之教育,即救亡图强之教育也”。

    ——摘编自巧玲、任培秦、韦林珍《中国经济现代化史论》

    材料二(永利铔厂)厂址选在南京长江北岸的卸甲甸。当时,这里是一片荒无人烟的芦苇滩。永利铔厂在1934年7月破土动工。1937年2月生产出了中国第一批硫酸铵,日产硫酸铵150吨、硝酸40吨,填补了我国基础化学工业的空白。永利铔厂建立后,卸甲甸一带被称为大厂镇。……日军进攻南京,永利铔厂沦陷。范旭东摆脱了敌人的威逼和利诱,毅然率领全部技术人员西迁入川。永利铔厂的一些主要设备被日军拆运到日本。

    ——摘编自陈安吉主编《名人与南京》

    材料三阿里巴巴集团主要创始人认为:“如果你想做企业家,想把企业做大,那就该去解决社会问题。”“事实上我觉得每一次的成功,都要感谢这个时代,感谢中国经济的发展”。阿里巴巴的发展吻合了新商业文明的特征……2010年3月,淘宝网对外宣布,向全球开放淘宝数据,让合作伙伴和消费者与之共享其海量原始数据。

    ——《马云教你创业》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张謇有关经济方面的主张。结合所学,指出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阶段特征。

    (2)据材料二指出永利铔厂的历史贡献。结合所学分析该厂创办时期的有利条件。

    (3)据材料三,概括“新商业文明”的特征。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近代以来的企业家践行的共同核心价值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材料一“在中国经济史上,私营企业在1956年的集体消亡是独一无二的事件。……在百年现代化历程中,这是第五次,也是最彻底的国进民退”。

    ——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得失》

    (1)材料一中,导致私营企业“集体消亡”的事件是什么?该事件带来的影响是什么?

    材料二邓小平先生是一个伟人,具有非凡的远见卓识,自1978年以来,他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制订了一系列符合实际的方针政策,使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2)结合所学知识,在改革开放时期,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经济体制上进行了哪些重大调整?

    材料三美国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都是源于对原有社会治理模式不完美的改革和拯救,前者是给资本主义戴上一个政府干预的氧气面罩,后者是给社会主义加上一个市场经济的发动机,从而使单纯的制度趋于一种混合经济状态,它们都由此解决了旧问题,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中美两国是如何解决“原有社会治理模式不完美”问题的?

    (4)你对近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模式有何认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