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9 题,其中:
选择题 6 题,综合题 3 题
中等难度 9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6 题
  1. 科学家研究发现,从怀孕妇女胎盘的羊水中发现的干细胞,其品质与早期胚胎中的胚胎干细胞相当,在实验室培养后生成了多种人体器官细胞,如骨骼、血管、肌肉、神经以及肝脏等,以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从羊水中提取干细胞的最大优势是提取过程中不会对胎儿造成伤害

    B.这些骨骼、血管、肌肉、神经等的形成是细胞分裂与分化的结果

    C.从羊水中提取的干细胞与由其生成的肌肉细胞的染色体组成有所差异

    D.早期胚胎中的胚胎干细胞分化形成骨骼、血管等的过程是不可逆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①神经电位的测量装置如右图所示,其中箭头表示施加适宜刺激,阴影表示兴奋区域。用记录仪记录A、B两电极之间的电位差,结果如右侧曲线图,该图中1、2、3、4、5是五个不同阶段,其中1是极化状态,2是去极化过程,4是复极化过程。

             

    ②下表为人体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若组织液中的Na+浓度增大,会导致记录到的电位变化中Y点上移

    B.2主要是由膜外Na+在短期内大量涌入膜内造成的,该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

    C.肝细胞中的CO2从产生场所扩散到②至少需穿过6层磷脂分子层

    D.③与④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曲线a表示使用诱变剂前青霉菌菌株数和产量之间的关系,曲线b、c、d 表示使用诱变剂后青霉菌菌株数和产量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由a变为b、c、d 体现了变异的不定向性

    ②诱变剂决定了青霉菌的变异方向,加快了变异频率

    ③d是最符合人们生产要求的变异类型

    ④青霉菌在诱变剂作用下发生的变异可能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A.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A、B两种微藻对磷元素需求较高,用相同的培养液分别培养A和B得到两种微藻的生长曲线如图甲所示,图乙表示A、B微藻在不同的磷元素浓度下的生长速率曲线。现将两种等体积的微藻混合培养在磷元素浓度为X的环境中,若只考虑磷浓度的影响,那么随时间的推移预期两种微藻的数量变化曲线可能是(    )

    甲图                                     乙图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图是用基因工程技术培育抗棉铃虫的转基因棉花过程,有关该过程叙述错误的是       (    )

    A.抗虫基因的表达产物为多肽

    B.抗虫基因的插入不会改变受体细胞的染色体结构

    C.受体细胞除去细胞壁更利于基因的导入

    D.通过Ti质粒上的抗性基因筛选试管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关于细胞工程的叙述,较为合理的是:(    )

    A.某种植物甲、乙两品种的体细胞杂交获得的杂种植株与甲、乙两品种杂交后代的染色体数目相同

    B.去除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和将动物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均需蛋白酶的处理

    C.聚乙二醇可诱导植物原生质体融合或动物细胞融合

    D.小鼠骨髓瘤细胞和未经抗原免疫小鼠的B淋巴细胞融合可制备单克隆抗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3 题
  1. 研究证实ATP既是“能量通货”,也可作为神经细胞间信息传递中的一种信号分子,其作为信号分子的作用机理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神经细胞中的ATP主要来自(生理过程),该过程的场所是。研究发现正常成年人安静状态下24小时有40 kg ATP发生转化,而细胞内ADP、ATP的浓度仅为2~10mmol/L。为满足能量需要,解决这一矛盾的合理途径是。

    (2)由图可知,细胞间隙中的ATP在有关酶的作用下,磷酸基团逐个脱离下来,最后剩下的是。

    (3)一些神经细胞不仅能释放典型的神经递质,还能释放ATP,两者均能引起受体细胞的膜电位变化。据图分析,科学家当初推测ATP作为神经细胞间传递信息的信号分子的证据之一是科学家寻找到靶细胞膜上有    ________。

    (4)ATP的含量可作为细胞活性的指标,为了研究不同浓度的X物质对动物细胞活性的影响,以细胞内ATP浓度为观测指标,请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和用具,设计实验思路,绘制用于呈现实验数据的坐标系,并预测实验结果。

    材料和用具:肝细胞悬浮液、细胞培养液、培养瓶等。

    (要求:答题时ATP含量的检测不做具体要求)

    ① 实验思路:

    ② 绘制一个用于呈现实验数据的坐标系,并注明坐标轴的名称:

    ③ 预测实验结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图1中分子Z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2)Z物质的形成过程是:光能活化位于______上的____________分子,释放出______,并经最终传递最终生成Z。

    (3)在暗反应中,CO2必须与RuBP(五碳化合物)结合,这是CO2被固定的第一步,RuBP可循环使用,使光合作用不断进行,但研究表明O2也可与RuBP结合,生成三碳化合物和一个二氧化碳,此二碳化合物不参与光合作用,图2为不同O2浓度下叶表面温度与光合作用速率的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2,该植物在25℃、适宜光照、1.5%与21%的O2浓度下,每小时单位叶面积积累的葡萄糖的差值是_____mg。(相对分子质量:CO2—44,葡萄糖—180.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结合暗反应的过程,解释不同氧浓度下葡萄糖积累量产生差异的原因:_________ 。

    2)图2说明不同叶表面温度、不同氧浓度与光合作用速率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分析有关遗传病的资料,回答问题。

    下图为某种遗传病的系谱图,这种单基因遗传病由基因D/d控制。

    ①该遗传病是X连锁隐性遗传病,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据第①的判断,Ⅰ-3的父亲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

    ③若Ⅱ-6和Ⅱ-7 还育有一正常女儿,则可判断该病属于__________________遗传病。设该家系所在地区的人群中,该病的发病率为19%,则Ⅳ-15 与一个患同病的女子结婚,他们生育一个正常孩子的几率是____________。

    ④若Ⅳ-14患有唐氏综合征,则下面正确显示Ⅳ-14体细胞整套染色体的照片是________。

    A                                B

    C                                  D

    ⑤唐氏综合征患儿的发病率与母亲年龄的关系如右图所示,预防该遗传病的主要措施是_________(多选)。

    A.适龄生育

    B.基因诊断

    C.染色体分析

    D.B超检查

    ⑥对该家族部分成员进行ABO血型鉴定,结果如下表(“+”凝集,“—”不凝集):

    标准血清

    个体

    7

    8

    3

    4

    9

    11

    A型

    +

    +

    +

    B型

    +

    +

    +

    1)若Ⅲ9 和Ⅲ11 婚配,他们所生后代的血型可能是________。

    2)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合成来控制人的各种性状,若基因IA控制人体有关生命活动的过程,则它包括

    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方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