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6 题,其中:
选择题 20 题,填空题 4 题,探究题 1 题,计算题 1 题
简单题 20 题,中等难度 6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0 题
  1. 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石油分离出汽油、柴油            B.利用金刚石裁玻璃

    C.利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            D.煤转化为煤气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实验学化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但实验如果操作不规范,将带来严重的后果,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葡萄酒中含有的白藜芦醇具有美容养颜之功效。下列关于白藜芦醇(C14H12O3)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白藜芦醇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白藜芦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28

    C.白藜芦醇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4︰1︰4

    D.白藜芦醇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个数比为14︰1︰4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把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一次通过:①炽热的炭层;②灼热的氧化铜;③浓硫酸。经充分反应后,最后得到的纯净干燥的气体是

    A.一氧化碳       B.二氧化碳      C.氢气       D.水蒸气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氢气是新型清洁能源,但难储运。研究发现,镧(音:lán)和镍(音:niè)的一种合金可用作储氢材料。下列有关镧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元素的元素符号是La

    B.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C.该元素一个原子的原子核内一定有57个中子

    D.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38.9g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混合物中可能只含一种元素

    B.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C.某物质不是化合物就是单质

    D.某物质含有氧元素,它不一定是氧化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铝的元素符号:AL   B.2个氢原子:H2

    C.硫酸铁:FeSO4      D.镁离子:Mg2+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碳及碳的化合物在生产及人类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下列各项连线都正确的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列各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的一组元素的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如图是两组物质之间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的过程.下列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物质X是O2

    B.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

    C.C6H12O6是氧化物

    D.C6H12O6与X反应生成CO2和H2O属于氧化反应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下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及t1、t2时各物质质量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该反应中,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7:5

    C.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D.该反应中,甲、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4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我国“十二五”规化对“低碳经济”给予政策支持,实现“低碳经济”的一种策略是节能.下列制备氢气的方法最节能的是

    A.Zn+H2SO4(稀)=ZnSO4+H2↑

    B.电解水2H2O2H2↑+O2↑

    C.太阳光分解水2H2O2H2↑+O2↑

    D.焦炭与水蒸气反应C+H2O(气)H2+CO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已知2A+3B = C+3D,用足量的A和49 g B恰好完全反应,其生成57 g C和1 g D,若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8,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 16       B. 27       C. 44        D. 56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只用C、CO、CuO、CaCO3、稀盐酸五种物质,进行单一或两两反应,可写出生成物中有CO2 的化学方程式有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下列关于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1g 氢气和8g 氧气反应能生成9g 水

    B. 9g 氢气和9g 氧气反应能生成18g 水

    C. 16g 氢气和2g 氧气反应能生成18g 水

    D. 8g 氢气和1g 氧气反应能生成9g 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下列图像能正确体现与实验对应关系的是:

    A.少量红磷在盛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

    B.加热一定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C.电解水

    D.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制取氧气:(甲)加入二氧化锰;(乙)稍微加热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如图四支蜡烛都将熄灭,其中一支熄灭的原因与另外三支不同的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近来有研究报告称:除去“普通水”里含有的氮气和氧气后,水的去污能力将大为加强。对此的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A.“普通水”是混合物        B.除去氧气后的水不再含有氧元素

    C.“普通水”含有氮分子       D.“普通水”含有氧分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下图是一定条件下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前后,均为混合物

    B.该反应前后,原子总数、分子总数均不变

    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D.参加反应的 两种粒子个数比为2:1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下面是王小莉同学用连线的方式对某一主题内容进行归纳的情况,其中有错误的一组是

    A.化学与安全知识: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验纯; 使用燃煤炉子取暖-注意室内通风

    B.环境保护与物质使用:减少水污染-使用无磷洗衣粉;减少酸雨的发生-使用新型能源

    C.元素与物质的组成:组成水的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铝元素

    D.微观粒子与物质的构成;金属铜-由铜原子构成;氧气-由氧分子构成;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4 题
  1. 在化学王国里,数字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请正确表达下列化学用语中数字“2”的意义

    ①2H         ②2NH3          ③SO2        

    ④Mg2+       ⑤2OH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是画家用碳墨绘画的我国明朝诗于谦《石灰吟》的国画,诗中写道:“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试回答:

    (1)文房四宝中的徽墨是松树枝不完全燃焼产生的炭黑,炭黑书写的字画能够保存多年而不变色,原因是          .若在生活中选用含碳元素的燃料,为确保其充分燃烧,可采取的方法为          ,请写出乙醇不完全燃焼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水的化学方程式                

    (2)诗句中“千锤万凿出深山”所体现物质的变化是     变化;“烈火焚烧若等闲”所体现的化学反应是石灰石受热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是反应         (填“吸热”或“放热”).

    (3)“要留清白在人间”指的是氢氧化钙暴露在空气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判断氢氧化钙已经变质的方法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某天然矿泉水中元素及物质含量如下表所示,请用相关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右表中的一种阴离子      

    (2)标出偏硅酸中硅元素的化合价       

    (3)产自溶洞中的水中含有微量的二氧化碳,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

    (4)在自来水厂净水方法中,说法正确的是(     )

    ①通过沉淀、过滤、吸附除去水中难溶性杂质,就可得到纯净水

    ②常用的方法有:沉淀、吸附、过滤、蒸馏,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蒸馏

    ③通过过滤的方法将不溶于水的固体杂质与水分离开

    ④用氯气给水杀菌是化学变化,用活性炭净化水是物理变化.

    (5)自来水中含有少量Ca(HCO3)2等可溶性化合物,烧水时Ca(HCO3)2发生分解反应,生成难溶性的碳酸钙、水和二氧化碳,这就是壶中出现水垢的原因之一。请写出Ca(HCO3)2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

    (6)有经验的鱼民在进行长途运输鲜鱼的过程中常常在水中加入少量的过氧化钙固体。已知过氧化氢的化学式可表示为H2O2,过氧化钾为K2O2,则过氧化钙的化学式为     ,若过氧化钾与水反应的方程式表示为2K2O2+2H2O=4KOH+O2↑,则过氧化钙与水的反应方程式为            ,请说出使用过氧化钙可以使鱼长期存活的理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二氧化碳是一种与人类生产、生活有密切关系的气体。

    (1)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是碳元素形成的两种重要的氧化物,二者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         中俊同学与倩倩同学根据所学知识各设置一题,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甲组:归纳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不同之处:①                       

    乙组:区分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方法:①                         

    (2)甲同学利用右图装置对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验证。

    ①打开K,反应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装置Ⅲ中烧杯下层的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观察到装置Ⅱ中澄清石灰水有连续气泡冒出,但石灰水未变浑浊,试分析原因是            

    ②关闭K,装置Ⅰ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作为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装置Ⅰ的优点是                     

    ③将插入石灰水溶液的管子的下端改成具有多孔的球泡,有利于提高实验的准确度,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3)乙同学利用右下图装置验证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为说明使石蕊变色的物质是碳酸而不是水或二氧化碳,应该采取的实验操作顺序是         (填序号,可重复选用)。

    ①从b端通氮气       ②将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放入广口瓶中

    ③从a端通二氧化碳     ④从分液漏斗中滴加适量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探究题 共 1 题
  1. 某兴趣小组同学对实验室制备氧气的条件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①氧化铜是否也能做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它是否比二氧化锰催化效果好?

    【查阅资料】研究表明,许多金属氧化物对氯酸钾的分解有催化作用。分别用下列金属氧化物作催化剂,氯酸钾开始发生分解反应和反应剧烈时的温度如下表所示:

    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如果不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最好选用的金属氧化物是        

    【设计并完成实验】

    Ⅰ. 将3.0g氯酸钾放在试管中加热

    Ⅱ. 将3.0g氯酸钾与1.0g二氧化锰均匀混合加热

    Ⅲ. 将3.0g氯酸钾与Xg氧化铜均匀混合加热

    【实验现象分析】

    Ⅲ中X的值应为         ,实验Ⅰ和Ⅲ比较可证明              。 现象与实验Ⅲ相同.实验Ⅱ和Ⅲ对比的目的是               。将实验Ⅲ反应后的固体加水溶解、         、洗涤、干燥,然后进行称量的目的是       ,最后还要再将黑色粉末和         混合加热,

    【结论】氧化铜也能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实验Ⅲ中的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反思】MnO2的用量对 H2O2分解反应有何影响?

    【设计并完成实验】利用图甲装置探究“MnO2的用量对 H2O2分解反应的影响”,实验中为3%H2O2溶液,装置中产生氧气的量可以用压强传感器测出(在等温条件下,产生氧气体积与装置内压强成正比,反应放热忽略不计。)

    【讨论交流】(1)图乙是“0.1克MnO2与不同体积的3%H2O2溶液混合”的实验结果,从图中可以看出             。图丙是“不同质量的MnO2与相同体积的3%H2O2溶液混合”的实验结果,从图中可以看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1 题
  1. 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为了测定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小刚和小勇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过程和测定的相关实验数据如下所示:请回答相关问题:

    (1)逸航同学根据“蛋壳残渣质量为4.3g”,求得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2)鑫烁同学根据“反应过程中减少的质量”,也求得了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请你写出鑫烁的计算过程和结果。

    (3)逸航和鑫烁根据不同的数据求得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有明显差别,请你分析其中可能的原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