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0 题,其中:
单选题 20 题,选择题 4 题,非选择题 6 题
简单题 14 题,中等难度 11 题,困难题 5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20 题
  1. 马列主义史观认为: 小说《鲁滨逊漂流记》在描写主人公鲁滨逊的种种经历的同时,也展示和剖析了人物的思想性格。由于鲁滨逊的形象反映了处于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个性自由”,发挥个人才智,勇于冒险,追求财富的进取精神。对这一精神产生直接影响的是

    A. 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   B. 法国的启蒙思想

    C. 现实主义文学的兴起   D.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东周以前,“言姓者本于五帝,见于春秋者得二十有二”。而在《孟子》一书中百姓一词共出现了十九次,而其中只有一次是指贵族,其他十八次均指平民布衣。这一变化从本质上反映了

    A. 贵族逐渐平民化

    B. 姓氏逐渐普及化

    C. 宗法制逐渐瓦解

    D. 社会逐渐平等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白居易《新乐府》中的《盐商妇》有如下描述:“婿作盐商十五年,不属州县属天子。每年盐利入官时,少入官家多入私。官家利薄私家厚,盐铁尚书远不知。”材料中白居易所描述的经济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唐中央政府财政十分困难   B. 盐铁尚书执行政策不力

    C. 州县的盐利比中央政府少   D. 州县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黄宗羲指出:“……后世之法,藏天下于筐箧者也;利不欲其遗于下,福必欲其敛于上;用一人焉则疑其自私,而又用一人以制其私;行一事焉则虑其可欺,而又设一事以防其欺。天下之人共知其筐箧之所在,吾亦鳃鳃然日唯筐箧之是虞,故其法不得不密。法愈密而天下之乱即生于法之中,所谓非法之法也”。为此,他主张

    A. “有治法而后有治人”

    B. “天下为主,君为客”

    C. “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

    D. 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哲学史的真正发展地是古希腊。一谈到古希腊,我们就有一种亲切感,就好像回到了自己的精神家园一样。”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这句话说明(  )

    A. 近代西方哲学与德国关系密切   B. 德国哲学思想理论缺乏原创性

    C. 希腊文明对西方文明影响深远   D. 德国人对传统文明的深刻眷念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法国古典学家库朗热的《古代城邦》中写道:“雅典公民并不是自己财产的主人,当他拈阄时被指定要造一艘船,或建立一支戏剧歌队时,他必须毫无保留地贡献自己的财富;他不是自己身体的主人,因为三十三年间他必须服役于国家;他不是自己言语和情感的主人,因为任何人都可以随时审判他是不是合格的公民;他也不是自己意识的主人,因为他必须信仰国家的法定宗教,参与祭祀,他不能相信只有一个神……”由此可知,当时雅典的(  )

    A. 民主政治尚未形成保护公民权利的机制   B. 公民私有财产实际上为城邦所有

    C. 良性的政党政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   D. 法律和宗教与社会习俗关系密切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古罗马某法律规定,若要使物品交易成功,就必须具备下面四个条件:(一)以现金或现物进行交易;(二)须有五个证人和一名“司秤”在场,他们皆应是罗马人;(三)物件的转移必须在当事人双方在场时当面进行;(四)在进行转让仪式时,必须经过某种正式的手势和言语的宣述。四个条件缺一不可。改变了这一状况的法律是(  )

    A. 自然法   B. 《十二铜表法》   C. 公民法   D. 万民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苏格拉底认为:天上和地上各种事物的生存、发展和毁灭都是神安排的;他反对研究自然界,认为那是亵渎神灵的;他提倡人们认识做人的道理,过有道德的生活。对此解读有误的是

    A.主张探讨人类社会      B.追求道德和正义

    C.维护雅典的直接民主    D.体现神秘主义色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使新旧两个大陆建立了联系。在评价他时,有人认为他是个殖民者,对美洲人民进行了野蛮侵略和屠杀。有人说他使美洲“走出原始的野蛮状态,进入文明时代”,“缩短了美洲社会步入资本主义文明时代的历史进程”。20世纪80年代后,人们用“两个文明汇合”、“两个大陆相遇”看待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对哥伦布评价不同主要是由于评价者

    A. 国籍不同   B. 阶级出身不同   C. 史观、立场不同   D. 受教育程度不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英国经济学家史丹莱·杰温斯指出:“……印度人和中国人替我们种植茶叶,在东西印度扩大了我们的咖啡园、甘蔗和香料园;西班牙和法国是我们的葡萄园;地中海沿岸各国是我们的菜园。我们的棉田,长期以来都是分布在美国南方,而现在差不多扩展到地球上各个热带地区去了。”下列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

    A. 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B. 国际分工明确合理

    C. 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D. 世界成为一个整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大多数的美国开国精英不相信具体的“人民”具备自己统治自己的素质和能力。约翰·亚当斯认为:“民众的忌妒的呼声、猜忌、疑心、自负、傲慢、骄横、野心和某个地位优越者的暴躁”,一旦被用来对付某个人,其结果必然是,“一群不受节制的乌合之众的愤怒和狂暴,通过擅长蛊惑的专制者的暗中挑唆,就会爆发为各式各样的攻击、毁谤和怒火,往往以谋杀和屠戮而告终”,其程度之可怕,在专制主义的历史上都是难有其匹的。为此美国实行了(    )

    A. 议会制共和制   B. 三权分立

    C. 精英政治   D. 邦联制总统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是役后,日人资中国赔款以兴百政,培力既厚。俄、法、德以仗义归辽,责报殊奢,面中国复乖于应付,于是俄据旅顺、大连湾,英据成海卫,德据胶州,法据广州湾,以互为衿制。中国乃不国矣。”材料中的“是役”指

    A. 甲午中日战争   B. 抗日战争

    C. 八国联军侵华   D. 第二次鸦片战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下面为李文冶引用清末1888年5个地区的实地调查,计算出的雇工经营与土地出租的收益比较表。从中可以看出当时中国

    A. 封建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B.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缓慢

    C. 农业经营的资本主义化加剧

    D. 南方的土地比北方更加市场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美国总统胡佛最初把随着股票市场崩溃而来的不景气看做是一种心理现象。他亲自选用了“萧条”这个字眼,因为它不像“恐慌”或“危机”那么吓人。1930年6月,经济形势急剧恶化,有代表团建议兴办公共工程救济失业,他竟对他们说:“先生们,你们来晚了60天,萧条时期已经过去了。”据此可知胡佛

    A.鼓励公共救济事业           B.试图大规模干预经济

    C.反对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D.对经济危机的严重性认识不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1934年美国政府通过了《银购入法》、《购银法案》、《白银国有令》等法案,这些法案以提高银价、收购白银、禁止白银出口、发行银券、白银收归国有等为主要内容。这些举措导致的结果之一是(  )

    A. 中国白银大量外流   B. 强化了美国的金本位政策

    C. 使世界白银价格跌势加快   D. 促进了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新自由主义在世界各国的具体表象不一样,但是有一个共同的命题:市场自由是好的,市场是万能的。在实践中追求所谓大市场、小政府。它认为只有市场才能有效地配置资源。”下列体现出新自由主义的是(  )

    A. 罗斯福新政   B. 俄国新经济政策

    C. 战后福利国家   D. 世界贸易组织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路径依赖”指的是一种制度一旦形成,不管是否有效,都会在一定时期内持续存在,并影响其后的制度选择,就好像进人一种特定的“路径”,制度变迁只能按照这种路径走下去。新中国的制度中体现了上述观点的是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三大外交方针提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民主建国会中央主任委员黄炎培, 在国民党统治时期不愿在政府中任职。新中国建立后, 他欣然就任政务院副总理兼轻工业部部长。他儿子问他为什么年过七旬却做起官来了,他回答说:“人民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是自家的政府。自家的事,需要人做时,自家不应该不做,是做事,不是做官。”对黄炎培此举理解正确的是(  )

    A. 创办过继昌隆缫丝厂,对轻工业轻车熟路   B. 中共与各民主党派共同执政

    C. 宪法确立了中国   D.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调动了民主人士的参政积极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下列是1980—2010年中国出口商品结构表。该表不能直接反映的是(  )

    1980—2010年中国出口商品结构(数据来源:中国海关统计)

    A. 80年代实现了由初级产品为主向工业制成品为主的转变

    B. 90年代以来机电产品的出口比重越来越大

    C. 进入新世纪以来,高新技术产品成为出口新的增长点

    D. 外商投资企业、民营企业等的出口总额已超过国有企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孙中山认为,“中国古昔……有所谓‘民为贵,君为轻’,此不可谓无民权思想矣。然有其思想而无其制度,故以民立国之制,不可不取资于欧美”。他强调“民国之国家,为全国国民所公有;民国之政治,为国民所共理;民国之权利,为国民所共享”。对以上材料分析最准确的是

    A. 中国古代社会有民本思想而无民权思想

    B. 欧美等西方国家是民权思想的发源地

    C. 此时的孙中山主张“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享”

    D. 古今中外的思想有相通可借鉴之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4 题
  1. 据张国焘《我的回忆》一书中记载:西安事变的第二天,斯大林便亲自草拟给中共的电报,肯定西安事变是日本阴谋所制造的,并说在张学良左右和他的军队里暗藏着日本间谍,利用了张的野心,制造了中国的混乱……。对苏联的立场见解正确的是

    A. 认为西安事变是日本间谍所为

    B. 苏联准备给张学良军事援助

    C. 主张中共担负起领导抗日重任

    D. 敦促中共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964年,第二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纲领指出:“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新殖民主义是国际紧张局势和冲突的一个基本根源。”1973年第四次首脑会议号召不结盟国家要“通过有效行使反对霸权的国家主权来巩固它们的独立”,“拒绝任何形式的奴役和依附、任何干涉和压力”。材料说明不结盟运动国家

    A. 不满美苏两国对第三世界的争夺   B. 意识到美国严重威胁他们的安全

    C. 欲建立他们主导的国际政治秩序   D. 根据国际形势变化调整斗争目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马克思:“各参战国得到的好处——其中也有俄国和美国的份——纯属商业性质,而且正如我们前次所指出;这些好处大部份都是虚幻的。在目前情况下,对华贸易除鸦片和若干数量的东印度棉花外,只能仍以中国商品即茶叶和丝的出口为主,而这种出口贸易取决于外国的需求而不是取决于中国政府提供方便的多少。”以下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客观描述了第一次鸦片战争刚刚结束后的情形

    B.说明中国在茶、丝为主的外贸中处于出超地位

    C.马克思认为当时列强的对华贸易形势并不乐观

    D.马克思认为列强发动的对华战争纯属商业性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黄仁宇把中国古代晚期社会结构比作一个庞大的美国“潜水艇夹肉面包”,上面是强大的中央官僚机构,下面是庞大的社会底层农民,但中间层即地方政府却是松散而脆弱的。这种社会构成特征,客观上有利于

    A. 增强地方政府的自主权

    B. 儒学维系统治秩序

    C. 促进小农经济稳定发展

    D. 防止社会两极分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非选择题 共 6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朱元璋推翻元朝的统治建立明朝政府后,积极发展同周边国家的关系,重新确立了以明朝为宗主国的地区安全合作体系。在这一体系下,凡是与明朝建立宗藩关系的国家,都须经过明朝的认可与册封,发生王位更替时,也要经过明王朝的许可,新王也须得到明朝的册封,这也被藩属国视作其政权合法性的标志。在这种宗藩关系下,明朝与藩属国之间,虽然名义上是君臣关系,但实际上对藩属国的内政并不干预,即使藩属国之间发生王位争夺的政变,明朝也很少出兵,而仅仅是对篡夺王位者予以道义上的谴责,或者积极从中斡旋。一般情况下。新的国王也会主动与明朝缓和关系,尽量争取明朝的册封和认可,这也是其寻求合法性与巩固权力所必需的。由此可见,明朝与藩属国的关系不同于西方的殖民侵略,对于这一点,即使是西方学者也有着清醒的认识,如美国著名汉学家费正清就指出,明朝与藩属国的关系,“不是一种侵略性的帝国主义”。而是“表现出传统的‘文化主义”’。

    ——摘编自张献忠《略论中华文明没有侵略和称霸的基因》

    材料二 美国无疑将变成一个帝国,但并不是历史上罗马帝国、中华帝国、阿拉伯帝国、蒙古帝国和俄罗斯帝国那种单纯幅员扩张所形成的帝国,也不是英法等欧洲国家那种建立在直接控制基础上的殖民帝国,而是一种新型的帝国。它以强大的生产能力和贸易能力为基础,要求其商品和影响力能够自由进入世界各地,同时尽可能地减少对海外领土的直接控制以便节约政治和财政成本。用一句话归纳,美国作为一个国家是有边界的,作为帝国则是无边界的。这种帝国发展的逻辑正是无孔不入的资本的逻辑。

    不论是否有意,美国的海军扩建一开始就不是针对英国海上霸权的,甚至可以说美国从未认真考虑过和英国进行一场海上较量。一些国会议员虽然叫嚷“美国舰队应该主宰大西洋西部和太平洋东部”,但在实际部署上,美国海军在大西洋方向完全处于防御态势,其战略构想以默认英国皇家海军对大西洋的控制为前提。这一点是与德国1897年以后海军扩建最大的区别,后者的矛头恰恰明确指向英国。

    ——摘编自徐弃郁《帝国定型:美国的1890——1900》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朝宗藩关系的特点,并分析其弊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美国崛起方式不同于传统大国的地方,并分析其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生产与消费决定着经济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代两湖地区人口、耕地及米价统计表(部分):

    年份

    人口数

    (万人)

    耕地数

    (万顷)

    耕地负荷数

    (人/顷)

    米  价

    (千文/石)

    1661

    323.3

    58.7

    5.5

    0.963

    1685

    332.4

    72.7

    5.3

    0.539

    1724

    533.6

    80.0

    6.7

    0.575

    1753

    1651.4

    83.1

    19.9

    1.012

    1784

    3283.2

    89.8

    36.6

    1.412

    1820

    4799.2

    95.0

    50.5

    2.432

    ——(据《清代两湖农业地理》)

    材料二 19世纪80、90年代,工人们能够消费得起食物和除住房以外的东西了。工人们的预算中现在包括了更多的衣服开销,甚至可以去进行休闲消费了。人们从乡村向城市的大量迁移,从事农业的人口数量急剧下降。到20世纪50年代,欧洲大部分地区的农民数量都下降了50%。但工人阶级的规模并没有因此而扩大。随着白领雇员人数的逐渐增加,产业工人的人数逐渐下降了。同时,工人阶级的实际工资上升使他们能够以中产阶级的模式进行消费了,由此进入了一些观察家所称的“消费社会”。20世纪20年代,商业中引入了分期付款方式,这种方式在50年代广为流行,使得工人们有能力像中产阶级一样购买电视、洗衣机、冰箱、吸尘器、录音机和汽车等。

    ——(据杰克逊.J.斯皮瓦格尔《西方文明简史》)

    (1)依据材料一指出清代两湖地区物价的变动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动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概括欧洲兴起“消费社会”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消费社会”的影响。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何谓自由?曰:粗言之则不受压制,即谓之自由焉耳。压制之道不外二端:一曰君权之压制,一曰外权之压制。脱君权之压制而一旦自由者,法国是也;脱外权之压制而一旦自由者,美国是也。故凡受君权之压制而不能为法国人之所为者,非国民也;凡受外国之压制而不能为美国人之所为者,非国民也。……非播国民之种子不可。播之奈何?曰法兰西革命以前,其民之憔悴于虐政者,非犹我今日乎?其全国无一国民,非犹我今日乎?其所以有今日者,何也?盖以法国为国民之田,以十八世纪诸学士为国民之农夫,以自由平等之说为国民之种子。孟德斯鸠苦心焦虑,审慎周详,其播之也出以和平……故今日法国之民,得以食国民之果者,皆数人之功也。且也当时美国之学士,皆自称为法国理学士之弟子,而卒以脱英国之压制,则法国之种子且波及于美洲。

    ——《国民报》第二期

    材料二 作为一个崛起中的大国,今天中国的民族主义越来越表现出其自发性。也就是说,民族主义在中国已经变成一种客观的存在。政府的确可以利用民族主义来论证政策的合理合法性,但这方面,中国政府非常节制。从中央到地方,没有一位政治人物可以大肆动员民族主义,诉诸于民族主义……因此,中国政府在这方面可以做得更多,使得民族主义变得更为理性,增进国家利益。和中国不同,日本政府在民族主义方面越来越表现为动员型。和其它很多发达国家一样,日本的大众民主越来越难以产生一种强有力的政府。为了政治的需要,日本的政治人物往往以民主为借口,用民粹主义政治方式动员着民间存在着的民族主义资源。结果,牺牲的往往是日本和其它国家的关系,尤其是和其邻国中国、韩国的关系……较之中国,日本民族主义具有更大的动力。而日本民族主义的勃兴,又必然刺激中国和韩国民族主义……。……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国家针对中国的民族主义,往往把另一个大国即美国也牵涉在内,而美国出于其对地缘政治的需要,往往对这些国家的民族主义推波助澜。这更增加了这些国家民族主义的国际复杂性。

    ——郑永年《亚洲民族主义与区域安全》

    (1)根据材料一,概括当时中国知识界对美国革命与法国革命之间认识的区别和联系。并指出作者的意图。

    (2)根据材料二,概括当今世界“民族主义”发展的特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唐代初期,延续北朝和隋代的均田制,把政府控制的田地平均分配给失去土地的农民,但政府分配给失地农民的田地只是全国土地的一部分,王公贵族和官员在土地分配上占有绝对的特权,土地占有的不均现象依然非常严重。唐初,普通农民的税收主要为租、庸、调三种类型。“租”就是均田制下对农民所得土地所征收的田税;“庸”是劳役;“调”则是对农民家庭经济作物征税。唐初的“租庸调”,不管农民资产的多寡,都统一按照一个标准来纳税。即按照人口纳税,而非按照个人或家庭的资产来纳税,但是到了唐代中期,土地兼并愈来愈严重,愈来愈多的田产都集中到那些不用缴纳田赋的官僚、豪强、大地主手中,但“租庸调”的税制却依然没有进行相应的调整,个人田产的占有量存在着巨大的悬殊。

    唐德宗建中元年,鉴于“租庸调”税制极为严重的弊端,实施了“两税法”改革。所谓的“两税”,并非是指两种税收,而是指田赋在夏、秋两个固定的时间统一征收。而“两税法”实施之前的“租庸调”,往往较为混乱,征税时间过长,效率很低。“两税法”的主要原则是不管是本地人还外地人,只要在当地拥有田产,就必须按照田产的多寡来缴纳田赋。而且“两税法”是以钱计税,然后再换算成实物来缴纳,开了以货币计税的历史先河。

    ——梁盼《唐代的税制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租庸调”税制的弊端,并指出相比于“租庸调”税制与“两税法”的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实施“两税法”改革的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20世纪60年代的越战期间,美国的反战运动有着前所未有的规模与反响,不少反战团体持续斗争了8年。其参加者众多,包括青年学生、教师、士兵,宗教人士、自由派等,反战形式多种多样。同时反战运动促使不少人去分析国家的困境与人类战争。

    反战运动虽0然没能直接结束战争,但也使得总统不得不加快从越南撤军的步伐。当然反战运动并不是影响越战政策的唯一因素,除它之外,越南人民趣挫越勇的反抗意志、美国国内的经济状况也是制约越战进一步升级的重要因素。更重要的一点,美国执政者担心一味的升级会引来中苏的直接介入。

    ——摘鳊自闫俊永《越南战争时期的美国反战运动研究》

    (1)根据材料概括,越战期间美国国内反战运动的特点。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制约越战升级的因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汉元帝建昭三年(公元前38年)秋,汉朝出兵攻打郅支,郅支单于被汉朝诛杀,使呼韩邪单于得以重新统一匈奴。《汉书。匈奴传)记载:“竞宁元年,单于44复入朝,礼赐如初,加衣服锦帛絮,皆倍于黄龙时。单于自言愿婿6于汉氏以自亲。元帝以后宫良家子王墙字昭君赐单于。单于欢喜,上书愿保塞上谷以西至数煌,传之无穷.”

    王昭君出塞和亲,《汉书·匈奴传》记载:“昔和亲之论,发于刘敬。至孝宣也,因其坏乱几亡之厄,权时施宜,覆以威德,然后单于臣服。遗子入侍,三世称藩,宾于汉庭。是时,边塞宴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亡干戈之役。后六十余载之间,遭王莽篡位,始开边隙。是故圣王,其仰慕礼仪而贡献,则接之以礼让,盖圣王制蛮夷之常道也。”唐杜甫诗云:“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潘明云《中国古代四大美女考证之王昭君;王昭君出塞和亲对后世汉匈关系的影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昭君出塞和亲的历史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汉书·匈奴传》与诗人杜甫对王昭君出塞和亲的不同看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