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7 题,其中:
现代文阅读 1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诗歌鉴赏 1 题,名句名篇 1 题,语言应用 1 题,文学作品阅读 2 题
中等难度 7 题。总体难度: 中等
现代文阅读 共 1 题
  1. 现代文阅读(15分)
    秋声起处是故乡
    在所有的自然之声里,我最喜欢秋之声。在秋之声里,童年时所陶醉的故乡之秋声,为最。那或许是因为,与摇篮有关;与母亲唱给我的童谣有关;与落生的母土有关;与马头琴的悲鸣之声有关。
      秋之声,就是天籁。
      天籁,乃是音乐的最高境界。我们的古人早就说,那是从天上来的声音。中国古人有“三音”之说:古琴之音为天籁;土埙之音为地籁;昆曲之音为人籁。我以为,优美抒情具有禅意的自然之声,皆为天籁。
      我的老家,在扎鲁特草原上的阿拉坦山寺脚下。那里曾经有广袤的牧场,也有葳蕤的田园。即半农半牧之地。童年的时候,家徒四壁一无长物,有的则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春风秋雨和五谷杂粮。故乡的春夏秋冬,各有属于自己的独特声音,界定分明而音律各异。其中秋之声,给予我的启迪和遐想是无限的。在我幼小的心灵中,秋之声才是天籁中的天籁。
      我们那个村子,坐落在青青群山的环绕之中。秋风总是长驱直入,一荡千里。初秋的田野五彩斑斓,秋风的色泽则介于幽蓝和金黄之间。举目,田畴连绵,风吹无尽波浪于幽幽天际。包谷黄、高粱红、米色的谷地装点于天地之间, 荞麦的白色小花娇媚而散发异香,吸引无数蜜蜂,每年的下种时节,我们家的高粱地里,总要辟出一块为西瓜领地。神不知鬼不觉长成的甜甜的红瓤子西瓜,使左邻右舍啧啧称赞。而他们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瓜地会藏匿于此。因为初秋的高粱都长得丈把高了,是天然的绿色屏障,捂得那块宝地严严实实。唯我是家贼,经常悄没声儿地带一二要好的同学来偷吃西瓜,但不挥霍,也不留一丝儿痕迹。吃罢西瓜,我们就仰躺在瓜地里,静静地聆听起秋声来,那是上苍的赐予,也是我们这些乡下孩子,最为奢侈的享受。
      此时此刻,秋声仿佛是我们生命的唯一。
      高粱地外边是野性草地,昆虫们齐声歌唱着,像一个庞大的交响乐队。蝉的高音,在初秋是极纯正的,算是首席小提琴。蛙歌,是唯一可以与之见高低的音律,它好似从不远的湿地里突然冒出来的,此起彼伏而空洞如箫。当然,还有蝈蝈和蚂蚱们唧唧喳喳的无限度地倾诉,那只是背景音乐而已,总是在那里存在着。
      听着听着,你觉得周遭渐入万籁俱寂的氛围,有声似无声了。这便是天籁之妙处,会把你的整个心灵融化于空灵之中,因为你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彩色的无忧亦无虑的梦之乡。这时的你,是幸福的人。你是在大自然的温怀里,变成了地地道道的自然之子。你要感恩秋之声,她以深沉的诗意的祝福,抚慰着你跋涉中疲惫的灵魂。
    此刻,假如你真诚而怀有敬意地去侧耳谛听的话,就能听得见一片叶子、一个花瓣、一粒松子的心灵独白,抑或能听得见小小蚂蚁们齐心协力搬动重物的呼号之声。于是,秋之声使你心怀若谷灵魂安静,远离尘嚣与无谓的争斗,这便是天籁的本来意义。所以古人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
    一个人想要真心聆听天籁的话,则必须把自己看小,看淡,看轻。假如你过分攻于心计,沉溺于称雄称霸的好斗之中,便也无缘于天籁。
      陶渊明所以向往桃花源,是因为他心中藏有天籁。因为他可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古代那些隐士们,无一不是与天籁相伴的,所谓《归田园居》本来就是为了亲近天籁的。我总认为,老子骑牛出关,在狼烟与瀚海中寻寻觅觅,所寻求的也许就是一个“无”字的真正内涵吧,因为他心中怀有更为幽深的天籁。然而,天籁对于一个成日价想着告密状,唯恐天下不乱的利欲熏心者而言,不过杂音而已。他哪里顾得上去品味什么天籁呢?利欲、权欲使他五内翻腾,不由自己。
      简而言之,与天籁相伴者一定是智者。智者与天籁相伴,并非为了出世,而是为了更好地更清醒地去入世。假如我们每个人心中都珍藏有天籁,那么,光明一定多于黑暗,正义一定优于邪恶。假若你心向往之,天籁就会来与你相伴,这需要有一颗宁静而淡泊的心。
      秋声起处是故乡,只要我的故乡还在,还怕没有天籁可聆听吗?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作者描写故乡五色斑斓、荞麦花香等充满生机的秋景,营造出美妙和谐的意境,为下文写美妙的秋声作铺垫。

    B.作者写陶渊明向往桃花源,向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式的生活,是为了指出陶渊明有如天籁般宁静而淡泊的心灵,同时也暗含着作者对这种悠然生活的向往。

    C.作者认为故乡的秋声神秘美妙、纯净和谐,给作者带来奢侈的美妙享受的同时,也给作者带来无限的人生启迪。

    D.作者在文中写自己经常带一二个要好的同学来吃西瓜,目的是带领读者一起感受那美妙的情境,进而引发读者对他们自己童年生活的怀想。

    E.本文写景状物生动形象而意趣横生,颇具感染力;发表议论语言精辟且多警策之语,见解独到又给人启迪、发人深省。
    2.在作者看来,什么样的人才能真正聆听到天籁?请简要作答。(4分)
    3.作者儿时在故乡倾听过哪些美妙的天籁?请列举出来,并结合你的生活经历或阅读积累,谈谈某种美妙的天籁带给你的启迪。(6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开元中诗人,王昌龄、高适、王之涣齐名。时风尘未偶①,而游处略同。
    一日,天寒微雪。三诗人共诣旗亭,贳酒小饮。忽有梨园伶官十数人,登楼会讌。三诗人因避席隈映②,拥炉火以观焉。俄有妙妓四辈,寻续而至,奢华艳曵,都冶颇极。旋则奏乐,皆当时之名部也。昌龄等私相约曰:“我辈各擅诗名,每不自定其甲乙,今者可以密观诸伶所讴,若诗入歌辞多者,可以为优矣!” 
    俄而一伶,拊节而唱曰:“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昌龄则引手画壁曰:“一绝句。”寻又一妓讴曰:“开箧泪沾臆,见君前日书。夜台何寂寞,犹是子云居。”适则引手画壁曰:“一绝句。”寻又一伶讴曰:“奉帚平明金殿开,强将团扇半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昌龄则又引手画壁曰:“一乐府。”之涣自以得名已久,因谓众人曰:“此辈皆潦倒乐官,所唱皆‘巴人下里’之词耳,岂《阳春白雪》之曲,俗物敢近哉?”因指诸妓中紫衣貌最佳者曰:“待此子所唱,如非我诗,吾即终身不敢与诸子争衡矣。脱是吾诗,子等当须列拜床下,奉吾为师。”因欢笑俟之。须臾次至,双鬟发声,则曰:“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之涣即与二子曰:“田舍奴,我岂妄哉!”因大谐笑。
    诸伶不喻其故,皆起诣曰:“不知诸君何此欢噱?”昌龄等因话其事,诸伶拜曰:“俗眼不识神仙,乞降清重,俯就筵席。”三子从之,饮醉竟日。
    注:①风尘:形容处境艰辛困苦。未偶:未遇。②隈:角落里。映:隐现的样子。
    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今者可以密观诸伶所讴:歌唱

    B.岂《阳春白雪》之曲,俗敢近哉物:事物

    C.吾即终身不敢与诸子争矣衡:高低,高下

    D.诸伶不其故,皆起诣曰喻:明白,知晓

    2.下列句子中,全部直接表现王昌龄、高适、王之涣三位诗人放浪形骸、风流高致的情怀的一组是(   )(3分)
    ①三诗人共诣旗亭,贳酒小饮②三诗人因避席隈映②,拥炉火以观焉③今者可以密观诸伶所讴,若诗入歌辞多者,可以为优矣④昌龄则引手画壁曰:“一绝句。”⑤之涣自以得名已久,因谓众人曰⑥因指诸妓中紫衣貌最佳者曰⑦之涣即与二子曰:“田舍奴,我岂妄哉!”⑧俗眼不识神仙,乞降清重,俯就筵席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③⑤⑦

    D.⑥⑦⑧

    3.下面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一篇唐传奇记述的是伶人们歌唱王昌龄、高适、王之涣三人诗篇而引发的小故事,虽然不一定真实,但这种情况可以看作是当时诗人生活的一种反映,从中也可以看出三位诗人放浪形骸、风流高致的情怀,以及他们的诗对当时的巨大影响。

    B.开元年间,王昌龄、高适、王之涣三人齐名。王昌龄提出借伶人所唱来确定三人诗名的高下。先是决定由伶人歌唱篇数的多寡来确定高下,后王之涣提出由最漂亮的伶人所唱的,来决定他们之中谁是最佳者。

    C.借助伶人所唱,三人的诗名最终有了一个结果,即最漂亮的伶人唱的是王之涣的诗,故王之涣当推为第一;王昌龄的诗被唱了两首,故可认为位列第二;高适的诗只被唱了一首,只能叨陪三人末座了。

    D.王之涣说歌唱王昌龄、高适诗的伶人都是潦倒乐官,她们所唱的也都是《下里巴人》的粗俗的诗,而他自己的诗有如《阳春白雪》一样高雅,并不是这些潦倒的乐官所敢轻易接近的。其实这只是游戏之中的戏谑玩笑语,并不能当真。

    4.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4分)俄有妙妓四辈,寻续而至,奢华艳曵,都冶颇极。
    (2)(4分)脱是吾诗,子等当须列拜床下,奉吾为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不见
    杜甫
    不见李生久,徉狂真可哀!
    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
    【注】这首诗写于客居成都的初期,或许杜甫此时辗转得悉李白已在流放夜郎途中获释,遂有感而作
    1.诗歌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4分)
    2.这首诗表现手法多样,请举出其中一种作简要赏析。(4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名篇名句默写(10分,每空1分)
    1.蟹六跪而二螯,________ ,用心躁也。
    2.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________ 。
    3.________,子无良媒
    4.________,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5.________,潦倒新停浊酒杯。
    6.________,说尽心中无限事。
    7.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________ 。
    8.庄生晓梦迷蝴蝶,________ 。
    9.小楼昨夜又东风,________ 。
    10.东船西舫悄无言,________ 。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1 题
  1. 语言文字运用(14分)
    1.下面一则报道除内容外,在语言表达上有四处错误,请予以修改。(4分,每处1分)
    今年我省对外招商的重点项目是在农业、交通、信息产业的技术改造方面①,并将在改良投资环境的同时②,注意在政策允许的范围给予外来投资者适当的优惠③。
    据介绍,目前我省各市都已根据国民待遇”的原则④,制订了减轻企业负担的一些措施⑤。海关总署已公布从今年1月1日起,345个税别号生产设备的进口暂行税下调50%以下

    序 号

    修改

    2.阅读下列语段,按照语境填入适当的句子。(6分)
    唐宋诗词歌赋,它是一座巍巍丰碑,计数着中华文明的历史遗产;它又是一顶灿灿王冠,缀满了中国文学智慧的奇珍异宝。在这里,你能找到“大江东去”的豪放,    ;能听到“磨损胸中万古刀”的愤懑呐喊, ;在这里:有怒发冲冠的报国志,也有窗前明月的故乡情;有独上西楼的长相思,有草长莺飞的忆江南,有春光明媚的蝶恋花, 。
    3.汉字是彪柄千秋的美丽魔方。古代“说文解字”是解析汉字领悟其美的一种形式,汉字新说也是我们理解汉字的一种形式。请参照例子,从“悟”“诱”“企”“厌”“春”“臭”“毛”字中任选两个进行解说。(4分)
    例句:思----勤耕心上田,思想才有丰收的果实。
    忌----心里只有自己的人,能不为人所忌恨么?
    (1)________
    (2)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学作品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
    徐子曰①:“仲尼亟称于水,曰‘水哉,水哉!’何取于水也?”
    孟子说:“源泉混混②,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苟为无本,七八月之间雨集,沟③浍④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故声闻过情,君子耻之。”(《离娄》下·一八)
    [注] ①徐子:姓徐,名辟,孟子弟子。②“混混”即“滚滚”,泉水涌出的样子。③沟:水渎,深、广各四尺的田间水道。 ④浍:深二仞、广而寻的田间水道。
    1.用原文的词句填空。(3分)
    孟子认为源泉能不舍昼夜,是因其有“□”(限填1字),否则,就会“□”(限填1字)。他还认为“□□□□” (限填4字)是可耻的。
    2.结合文本并联系实际说说为何为学要如流水“盈科而后进”?(3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文学名著阅读(10分)
    1.下面有关《欧也妮·葛朗台》的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葛朗台通过贿赂政府的手段,低价买到了当地最好的葡萄园、修道院和分租田。他利用当市长的机会,修了好几条公路直达自己的产业之地。在房地产登记时,又利用职权占了不少便宜。总之,他利用大革命发了一笔大财。

    B.德·格拉桑太太有个二十三岁的儿子,她指望爱子将来能取上葛朗台的女儿欧也妮。德·格拉桑先生是个现役军人,他大力支持妻子的算盘,经常暗中给葛朗台帮忙,关键时刻总会像飞将军一样从天而降。

    C.凡遇到生活和商业上的难题,葛朗台惯于搬出四局口诀“我不知道,我不能够,我不愿意,等着瞧吧”。他从来不说“是”或者“不是”,也从来不落下白纸黑字,还经常拿妻子当作最合适的挡箭牌。

    D.巴黎派人告知查理父亲因破产而自杀的消息。查理得知后痛不欲生,而葛朗台却嘲笑道:“这年轻人真没出息,把死人看得比钱还重。”当欧也妮央求他救济查理时,葛朗台就威胁说要和她断绝父女关系,根本不把女儿和侄儿的痛苦放在心上。

    E.查理被伯父打发到印度之后发了财。他贩卖人口、放高利贷、偷税走私。只要能发财,他心狠手辣会什么都干。他和各种肤色的女子鬼混,把欧也妮忘得一干二净。查理为了高攀,竟和奇丑而嫁不出去的侯爵小姐订了终身。
    2.请简述“葛朗台之死”的主要情节。(100字左右,5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