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8 题,其中:
单选题 4 题,null 1 题,非选择题 3 题
中等难度 5 题,困难题 3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单选题 共 4 题
  1. 如图①~⑥表示不同化学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若②是细胞膜的脂质成分,则不具有物种的特异性

    B. 若图中⑤为过氧化氢酶,则①经脱水缩合形成⑤的过程发生在核糖体

    C. 若②为多聚体,且能贮存生物的遗传信息,则②一定是DNA

    D. 若④主要在人体肝脏和肌肉内合成,则④最可能是糖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多个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形成含2条肽链的蛋白质,其相对分子量减少了900,由此可知:此蛋白质分子所含的氨基酸数和肽键数分别是(   )

    A. 52、52   B. 52、50   C. 50、50   D. 50、49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如图为电镜下观察到的某生物的一个体细胞。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细胞可能是原核细胞   B. 该细胞可能是洋葱根尖细胞

    C. 结构2、3、4不含磷脂   D. 6中的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大都可以运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以洋葱表皮为材料,分别以0.3 g/mL蔗糖溶液、0.5 g/mL蔗糖溶液、0.3 g/mL尿素溶液及清水进行实验(m表示开始用四种溶液分别处理;n表示开始用清水处理),测得的细胞原生质体体积变化(如图)。则曲线a、b、c、d依次代表(  )

    A. 清水、0.3 g/mL尿素溶液、0.3 g/mL蔗糖溶液、0.5 g/mL蔗糖溶液

    B. 0.3 g/mL尿素溶液、清水、0.3 g/mL蔗糖溶液、0.5 g/mL蔗糖溶液

    C. 清水、0.3 g/mL蔗糖溶液、0.5 g/mL蔗糖溶液、0.3 g/mL尿素溶液

    D. 0.5 g/mL蔗糖溶液、0.3 g/mL蔗糖溶液、0.3 g/mL尿素溶液、清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null 共 1 题
  1. 染色体完全水解后,得到的化学物质是(  )

    A. 氨基酸、葡萄糖、碱基、磷酸   B. 脱氧核糖、碱基、磷酸

    C. 氨基酸、核糖、碱基、磷酸   D. 氨基酸、脱氧核糖、磷酸、碱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非选择题 共 3 题
  1. 下图表示动物、植物细胞二合一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根据图回答:

    (1)B图中含有少量DNA和RNA的细胞器是____(填名称)。

    (2)如果B图为大葱根细胞,则应该没有[   ]____。

    (3)B图细胞中没有,且与A图所示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的结构是[   ]____。

    (4)若A图是昆虫的飞行肌细胞,则该细胞的细胞器中数量较多的是[   ]_____。

    (5)若某细胞同时有AB图中各种细胞器,则为________细胞。

    (6)若A细胞能够分泌产生抗体,则与该过程有关的具膜细胞器有_________(用序号回答)。

    (7)A细胞中结构[1]的主要成分____,结构[1]功能有___________。

    (8)B细胞中[6]是指_______,其功能是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图甲是物质A通过细胞膜的示意图,图乙是与物质跨膜运输相关的曲线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物质A跨膜运输的方式是_____,判断理由_________,其运输方式也可用图乙中的曲线_______(①或②)表示,如果物质A释放到细胞外,则转运方向是_________。(填“Ⅰ→Ⅱ”或“Ⅱ→Ⅰ”)

    (2)图甲中细胞膜的模型被称为________,科学家用该模型很好地解释了生物膜的结构及特点,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__。

    (3)图甲中物质B指的是_______,该物质彻底水解的产物是________。

    (4)大分子物质如分泌蛋白,出细胞方式是________,穿过______层磷脂分子。

    (5)图乙中曲线①反映出物质运输速率与膜两侧物质的浓度差有关,举出通过曲线①进行跨膜运输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3种即可)。曲线②Q点时影响物质运输速率的因素可能有___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某实验小组要对“低温是否会影响渗透作用”进行探究,假如你是实验小组的成员,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用具:1 000 mL烧杯,带刻度的长颈漏斗、新鲜的猪膀胱膜、蒸馏水、蔗糖溶液、水浴锅、冰块等。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2) 实验步骤:

    ①组装渗透装置两套,分别编号为1、2。

    ② 在两组烧杯中分别加入________,在长颈漏斗中分别加入_____________,保持管内外液面高度相等。

    ③ 对两组装置进行不同处理:1组用____________加热至37℃,2组的烧杯外加_________降温。

    ④ 两组装置同时开始实验,几分钟后观察记录漏斗的液面刻度变化。

    (3)分析回答:此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为了直观地表示相对速率,__________为因变量。

    (4) 预测实验结果及结论

    实验结果

    实验结论

    若1组漏斗液面比2组高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低温会影响渗透作用且使渗透速率加快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