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0 题,其中:
选择题 17 题,综合题 3 题
简单题 11 题,中等难度 7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7 题
  1. 唐朝的开放与包容,兼收并蓄,成就了唐文化的多元与辉煌。下面能佐证当时中外文化双向交流的是                                       (   )

    ① 文成公主入藏   ②鉴真东渡  ③ 玄奘西行  ④ 遣唐使来华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唐朝的对外交流中佛教僧侣的活动引人注目,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都成为家喻户晓的历史故事,请问这两个历史事件的共同之处是(  )

    A. 都学习了外国文化回到大唐

    B. 都发生在唐太宗时期

    C. 都促进了中外的友好交往

    D. 都有利于日本学习中国文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西游记》中关于“唐僧取经”的故事广泛流传,它取材于唐初著名僧人玄奘西游天竺取经的史实.当时的天竺指今天(  )

    A. 日本   B. 印度一带   C. 伊朗   D. 阿拉伯地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唐朝衰亡与东汉衰亡的相似之处有

    ①统治者贪图享乐

    ②任用奸臣

    ③发生了人民起义

    ④外戚宦官专权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②③   D. ①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某同学搜集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曲辕犁的发明”“妇女喜好骑马、打球、弈棋等活动”“诗仙李白”“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的相关资料,进行研究性学习,由此可知他研究的课题是(  )

    A. 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B.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C. 政权分立和民族交融   D.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唐诗中蕴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下列诗句中能直接佐证唐玄宗时期社会经济盛况的是

    A.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B.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

    C. 日本晁衡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D. 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学习了隋唐历史后,四位同学参加了主题演讲活动。以下是这四位同学的演讲标题,其中能准确概括这段历史基本特征的是                      (   )

    A. 分裂走向统一   B. 繁荣与开放   C. 文明的曙光     D. 巩固与危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各部门之间既分工合作,集思广益,提高效率,又互相牵制,加强了以皇权为核心的中央集权。”这段话评论的是下面哪一制度?(  )

    A. 三省六部制   B. 科举制   C. 郡县制   D. 行省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隋朝大运河始建于公元605年,绵延两千多千米,是一条贯通南北的交通大动脉。2014年在卡塔尔首都举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大运河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隋朝开通大运河的根本目的是

    A. 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治

    B. 促进南北经济的交流

    C. 促进民族间的友好往来

    D. 防洪灌溉,促进农业的发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吴道子被称为中国“画圣”。他的代表作《天王送子图》描绘了释迦牟尼降生的场景。该画以什么宗教故事为题材?(  )

    A. 基督教   B. 佛教   C. 道教   D. 伊斯兰教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在讲述唐朝的对外关系时说:“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筑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放、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这位“伟大僧人”指的是()

    A. 释迦牟尼   B. 玄奘   C. 鉴真   D. 郦道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她确实是个治国之才,既有识人之智,又有用人之术。”这是毛泽东对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的评价。下列史实与这位女皇帝有关的是(  )

    ①进一步完善科举制②减轻农民负担,发展生产③重用魏征等大臣④为“贞观之治”的到来奠定基础。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玄奘西游、鉴真东渡的史实充分体现了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是(  )

    A. 源远流长 泽被东西   B. 高度繁荣 共享太平

    C. 世界领先 无私奉献   D. 对外开放 双向交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新唐书•方镇表序》记载“唐自中世以后,收功弭乱,虽常倚镇兵,而其亡也亦终以此,……”反映了唐朝的社会弊病是(  )

    A. 藩镇割据   B. 重武轻文   C. 宰相专权   D. 劳役繁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自古道:“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如下图无字碑因其无字,特别引人注 目。此碑本应留下中国历史上唯一个女皇帝的名字。她是(  )

    A. 武则天

    B. 黄道婆

    C. 穆桂英

    D. 慈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盛,农业丰则基础强,而农业的根本出路则在科技创新。唐朝农业发展迅速,生产工具改进,出现了(   )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如下图诗句所反映的史实是

    A. 秦朝暴政

    B. 赤壁之战

    C. 贞观之治

    D. 安史之乱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3 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科举制自产生之日起就确立了由政府出面招生,考生“皆怀牒(证件)自列于州县”的自由报考原则,不论贵族和贫民皆可参加公开考试。举凡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天文、地理、民族等各种与国计民生相关的大事,皆可为考试的内容。一切以程文(文章)定去留,为草野寒酸之士开辟了登仕之途。

    ——杨齐福《科举制度与近代文化》

    ①科举制度诞生于哪个朝代?其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②根据材料一指出科举制度有哪些特点?(言之有理,答出两点即可)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科举制度的积极作用。(不少于两点)

    材料二:唐太宗深知“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人不计资历名望,不计亲疏恩怨,凡有治国安邦之才,都委以重任。

    ③材料二反映唐太宗重视人才,为选拔官员,他是怎样完善了科举制度的?

    材料三: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

    ④材料三中,诗人肯定了隋炀帝的功绩。请从经济方面举一例说明诗人的观点,并说明其积极作用。

    材料四: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

    ——唐,杜甫《忆昔》

    ⑤材料四中的唐诗描写了唐朝开元盛世的景象,当时的统治者是谁?这一盛世局面的出现与他采取的哪些措施有关?(答出两点即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材料一:他是唐朝具有开明思想和政治远见的皇帝,他认为“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二:毛泽东评价唐朝一位皇帝:“她的确是个治国天才,她既有容人之量,又有识人之智,还有用人之术。”他为自己立了一块无字碑,千秋功过自有后人评说。

    材料三:他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

    (1)材料中描述的皇帝分别是谁?他们的统治分别称为什么?

    (2)材料一皇帝的治国思想是什么?

    (3)材料一皇帝特别重用贤才和善于纳谏,请举出当时的三位名臣。

    (4)材料二皇帝大力提倡科举,请举出她完善科举的两项措施。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唐太宗

    “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

    ﹣﹣唐太宗

    (1)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一中说明唐太宗认识到了什么问题?为此在治国时,他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

    材料二:“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2)材料二反映了唐朝怎样的民族政策?请举一例说明。

    材料三:(唐太宗对大臣的训示)朕终日孜孜,非但忧怜百姓,亦欲使卿等长守富贵。

    (3)材料表明其根本目的是什么?

    材料四:“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具丰实。”

    (4)结合所学知识,材料四中描述的唐朝盛世经济的繁荣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五:长安城里人口上百万,还云集着边疆各族和世界各国的人,熙熙攘攘,热闹非凡。长安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还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5)唐朝对外开放,请写出与之相应的友好交往事例

    (6)唐朝的繁荣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