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2 题,其中:
选择题 14 题,填空题 7 题,解答题 1 题
中等难度 22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14 题
  1.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通入CO2后的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所以CO2是酸
    B.酸性溶液的pH小于7.食醋是酸性溶液,所以食醋的pH小于7
    C.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所以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D.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时,溶质质量减小,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此话的意思是说:做人必须脚踏实地,事业才能有成;燃烧固体燃料需要架空,燃烧才能更旺.从燃烧的条件看,“火要虚”的实质是( )
    A.增大可燃物的热值
    B.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节约用水和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你认为下列做法与之不相符的是( )
    A.洗菜,洗衣,淘米的水用来浇花,拖地,冲厕所
    B.将活性炭放入硬水中使其软化
    C.合理施用农药,化肥,以减少水体污染
    D.加强工业废水的排放监控,坚持达标排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生活中的下列现象,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干得快,说明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
    B.成熟的菠萝蜜会散发出浓浓的香味,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水沸腾时能掀起壶盖,说明分子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D.液化石油气须加压后贮存在钢瓶中,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隙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为判断某化合物是否含碳、氢、氧三种元素,取一定质量该化合物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接下来还需进行的实验有( )
    ①用无水硫酸铜检验是否有水生成;
    ②用澄清石灰水检验是否有二氧化碳生成;
    ③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
    ④测定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现有①液态氧,②铁锈,③食盐水;④小苏打;⑤氢氧化钾I⑥石油.对上述物质的分类全部正确的是( )
    A.盐--③④
    B.纯净物--④⑤⑥
    C.碱--①⑤
    D.混合物--②③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信息”、“材料”和“能源”被称为新科技革命的三大支柱,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核能、太阳能、氢能等是具有广阔开发前景的新能源
    B.制造“神州六号”宇宙飞船,使用了大量新型材料
    C.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广泛应用“有百利而无一害”
    D.人类应与环境和谐相处,要合理开发和利用化石燃料等矿物资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有关营养成分与人体健康关系叙述错误的是( )
    A.缺铁会患贫血症
    B.为防治佝偻病,过量补钙
    C.摄入淀粉量不足,会患低血糖
    D.食用蔬菜、水果可以补充维生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元素之间最本质的区别在于( )
    A.质子数不同
    B.核外电子数不同
    C.电子层数不同
    D.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化学实验过程中要规范操作,注意实验安全,如果发生意外也要冷静处理.下列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中,错误的是( )
    A.意外事故:洒在桌面上的酒精燃烧起来;处理方法:立即用湿抹布或沙子扑灭
    B.意外事故:稀酸飞溅到皮肤上;处理方法: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小苏打溶液
    C.意外事故:误服氯化钡溶液;处理方法:立即喝大量鲜牛奶或鸡蛋清
    D.意外事故:碱液泼在衣服上;处理方法:用水冲洗后,再涂上硫酸溶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乙醇汽油(汽油中加入一定比例的乙醇)的使用可以缓解石油危机.从甜菜或甘蔗中提取的蔗糖可以通过发酵产生乙醇.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甜菜的生长
    B.汽油中加入乙醇
    C.乙醇的燃烧
    D.蔗糖的发酵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用你所学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霉变大米清洗后食用
    B.水产品经甲醛水溶液浸泡后出售
    C.煤气泄漏后立即打开排风扇
    D.洗净的铁锅擦干后放在干燥的地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下图是金刚石、石墨、C60、碳纳米管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四种物质都很软,可作润滑剂
    B.这四种物质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
    C.这四种物质完全燃烧后的产物都是CO2
    D.这四种物质的结构中都是每个碳原子连接3个碳原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相同质量、等质量分数的三份盐酸,分别与①CaO、②Ca(OH)2、③CaCO3恰好完全反应,得到无色澄清溶液,则所得溶液中CaCl2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的比较,下列正确的是( )
    A.①=③>②
    B.①>②>③
    C.③>②>①
    D.①=②=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7 题
  1. 某镇硫酸厂排出的尾气中含有SO2,废水中含有H2SO4.请回答:
    (1)该镇经常下酸雨,酸雨的pH________5.6(填:>、<、=);要粗略地测定酸雨pH,通常用精密________试纸.
    (2)请举一例酸雨的危害:________.
    (3)用熟石灰处理该厂废水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4)该厂的下列整治措施不妥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废气循环利用B.将废气点燃后排放
    C.废水用碱中和后排放D.改进工艺,减少废气废水的产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用化学符号表示:三个铁原子________;两个硫酸根离子________;乙醇________;碳酸钠中碳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理念是“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
    (1)下列符合绿色奥运理念的是________.
    ①奥运场馆周围采用太阳能路灯照明;②在奥运场地使用电动汽车和新型清洁燃料汽车;③场馆附近的绿化采用微灌或滴灌智能控制技术;④将奥运村的生活垃圾全部集中深埋.
    (2)北京奥运游泳中心“水立方”的外墙体采用新型塑料膜材料ETFE[它是乙烯一四氟乙烯的共聚物,化学式为(C2H2F2)n],这种材料美观、耐用,可以使用15至20年.以下关于ETFE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①属于有机物;②属于有机合成材料;③易溶于水,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④化学性质在自然条件下稳定.
    (3)奥运“祥云”火炬的主材选用铝合金,燃料是丙烷(C3H8),火炬手持的部分使用橡胶皮革漆,手感舒适,仿佛与另一只手紧紧相握.请回答:燃料丙烷完全燃烧生成________,不污染环境;铝合金材质主要优点是________(答两条即可);橡胶皮革漆中的橡胶属________材料.
    (4)5月8日,北京奥运会“祥云”特制火炬克服低温、低压、空气稀薄、大风等不利条件,在珠峰之巅燃烧,举世为之惊叹.普通火炬在珠峰恶劣气候条件下容易熄灭的原因是:________(答两条即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试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t1℃时,100g水中溶解20g甲,溶液刚好饱和;那么,50g水中溶解________g乙,溶液达到饱和.
    (2)t2℃时,比较两物质的溶解度大小________.
    (3)t1℃时,若要将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4)若要从甲中含有少量乙的混合溶液中提纯甲,可用的方法是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有一包固体A,可能含有Cu(OH)2、CuO、Cu、NaOH、Na2CO3、CaCl2中的几种,取少量的A做如下实验,现象如图所示.根据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判断:

    (1)气体D是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溶液F的溶质是________.
    (2)混合物A的可能组成是 (填一种)________.
    (3)写出过程③中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中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现有以下仪器,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⑤的名称是________;取用粉末状固体必须用到的仪器是________(填序号).
    (2)如果用加热KMnO4的方法制取氧气,制气装置应选仪器________(填序号).
    (3)如果用H2O2分解来制取氧气,制气装置最好选用仪器________(填序号);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4)比较(2)和(3)两种制取氧气的方法,最好选用方法(3)的原因是: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用大棚种植蔬菜时,常向大棚中补充气体肥料CO2.若提供的气体肥料CO2中混有少量的SO2,为了除去SO2,现设计以下两种方法.
    甲方法:将气体通过足量的碳酸氢钠溶液.
    乙方法:将气体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提供资料】I.CO2与NaHCO3不会发生反应.Ⅱ.SO2+2NaHCO3═Na2SO3+H2O+2CO2
    Ⅲ.SO2+2NaOH═Na2SO3+H2OⅣ.Na2SO3能与紫色高锰酸钾溶液反应生成Na2SO4而褪色
    (1)请你利用提供的资料和所学的知识分析:上述________方法(填“甲”或“乙”)可行,理由是________.
    (2)不通过称量,如何判断S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呢?有一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发现试管内液面上升,就得出SO2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结论.同学们认为此结论不严谨,理由是________.
    (3)要得到科学严谨的结论,仍利用该装置,补做的实验是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解答题 共 1 题
  1. 星期天,小强的妈妈要焙制面包,叫小强取商店买回一包纯碱,小强仔细看了包装说明(如下图),并产生疑问:

    回到学校,他取出从家里带来的一小包纯碱样品进行实验:准确称取5.5 g样品放入烧杯中,在滴加盐酸至刚好完全反应(忽略CO2溶于水),共用去稀盐酸25 g,得溶液质量为28.3 g(杂质溶于水且与盐酸不反应).求:
    (1)生成CO2的质量是______;
    (2)通过计算判断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否与包装说明相符.(计算结果精确到0.1%)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