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2 题,其中:
选择题 9 题,填空题 2 题,解答题 1 题
中等难度 12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9 题
  1. 在家庭中进行的下列实验或做法可行的是( )
    A.用食醋区分食盐和纯碱
    B.将食盐经溶解、过滤、蒸发来制纯净的氯化钠
    C.用加有铁强化剂的酱油与食醋反应制氢气
    D.用汽油洗掉白衬衫上的铁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所以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酸溶液
    B.溶液具有均一、稳定的特征,所以均一、稳定的物质一定是溶液
    C.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但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
    D.复分解反应中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所以有上述物质生成的反应就是复分解反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选用试剂或操作方法不正确是( )
    物质 所含杂质 除去杂质的试剂或方法
    A Na2C03固体 NaHC03固体 加热
    B Cu Fe 加过量稀盐酸后过滤、洗涤、干燥
    C 2 H2 通入盛有过量浓H2S04的洗气瓶
    D C02 HC1 通入盛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然后干燥

    A.A
    B.B
    C.C
    D.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作法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用含有烧碱的洗涤剂去油污
    B.用生石灰做食品干燥剂
    C.用醋除去松花皮蛋中是涩味
    D.农业上用食盐配制食盐水来选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化学是一门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保持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B.氧气可以支持燃烧,可用作燃料
    C.混合物一定由多种纯净物组成
    D.激烈运动后,急促的呼吸属于剧烈氧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方案合理的是( )
    A.制备NaOH溶液:将饱和的Na2CO3溶液与适量的石灰水混合后过滤
    B.检验碳酸根离子:将要检验的物质与稀盐酸混合,观察是否产生气泡
    C.处理滴到皮肤上的浓硫酸: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适量的稀烧碱溶液
    D.解决白色污染:禁止使用塑料制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题意且书写正确的是( )
    A.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的原因:CO2+H2O=H2CO3
    B.医疗上用氢氧化镁中和过多胃酸:Mg(OH)2+HCl=MgCl2+H2O
    C.工业上用高温煅烧石灰石的方法制生石灰:CaCO3CaO+CO2
    D.证明铁是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氢之前的金属:2Fe+6HCl═2FeCl3+3H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图象与对应的叙述相符合的是( )
    A.
    等质量的铁片、铝片分别与足量且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
    B.
    向H2SO4和MgSO4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
    C.
    向pH=13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
    D.
    化学反应中,原子总数随时间的变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某无色气体可能含有CH4、CO、H2中的一种或几种,依次进行下列实验(假设每一步反应或吸收均完全):
    ①将无色气体充分燃烧;
    ②燃烧后生成的气体通过浓硫酸的装置,装置的质量增加7.2g;
    ③再将剩余气体通过盛氢氧化钠溶液的装置,装置的质量增加8.8g.
    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
    A.原无色气体中可能只含有CH4和H2
    B.原无色气体中可能只含有CH4
    C.原无色气体中可能只含有CO和H2
    D.原无色气体中一定含有碳元素、氢元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2 题
  1. (1)请在H、O、N、Ca、Cl、Na这6种元素中选择恰当的元素,按要求填空:
    ①一种重要化工产品,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是________;
    ②海水中含量最高的盐中的阴离子的离子符号是________;
    ③可用作食品干燥剂的氧化物中的各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__.
    (2)用熟石灰中和一定量的盐酸时,溶液的pH与加入的熟石灰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当加入熟石灰m g时,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__.若改用n g氢氧化钠与相同量盐酸反应,所得溶液的pH________7(填“>”、“<”或“=”).
    (3)A-G是初中常见的物质.其中E为黑色固体.下图为这些物质的转化关系图,其中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省略.

    ①物质C由________构成,物质G的中的阳离子符号为________.
    ②化学反应常伴有能量变化.B与水反应时会________(“吸收”或“放出”)热量.
    ③实验室 不用A与稀硫酸反应来制取C,原因是________.
    ④写出D→F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常见的装置,请回答:
    ①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的装置是(填编号)________,选用这些仪器的依据是________:
    A.属于固固型加热的反应  B.属于固液型加热的反应
    C.制取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D.制取的气体常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②小明等同学用碳酸钠和D装置来制取CO2,实验时反应很剧烈,则他们可以________:
    A.控制液体滴加速率     B.用体积较小的锥形瓶
    C.加热反应物           D.换用浓度较小的盐酸
    (2)小明等同学在帮助老师整理实验室时发现装氢氧化钠的试剂瓶口有一些白色固体,这些白色固体是什么物质呢,在老师的指导下,他们对白色物质的成分进行了实验探究.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这些固体可能是氢氧化钠;
    猜想二:这些固体可能是碳酸钠;
    猜想三:这些固体可能是氢氧化钠和的碳酸钠混合物.
    【思考和实验】
    ①小明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少量蒸馏水,振荡后滴加酚酞试液,发现溶液变红,于是小明推断白色固体是氢氧化钠,小明的推断是否正确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②小红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适量蒸馏水充分溶解后,逐滴滴加稀盐酸,发现有气泡产生,于是小红推断白色固体是碳酸钠,小红的推断是否正确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③在小红旁边的小芳发现小红开始滴加盐酸时没有气泡产生,滴加一段时间后才看到有气泡产生,由此可推断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________;
    ④小亮等同学又设计了一个实验证明了和小红、小芳相同的结论:取少量样品溶液于试管中,向溶液中加过量的氯化钡溶液,发现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原固体中含有________,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静置澄清后,向上层清液滴加酚酞试液,发现溶液变红,说明原固体中含有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解答题 共 1 题
  1. 刘明用石灰石(杂质不与酸反应,也不溶于水)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在准备将反应后的废液倒进废液缸时,发现实验桌上有一瓶未知质量分数的Na2CO3溶液,他决定利用该废液,测定Na2C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他将废液过滤,然后向废液中慢慢滴加Na2CO3溶液,加入Na2CO3溶液的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1)在加入Na2CO3溶液的过程中,开始时没有发现沉淀生成,说明滤液中的溶质除含有CaCl2外,还含有______;
    (2)计算Na2C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