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2 题,其中:
选择题 6 题,双选题 2 题,综合题 4 题
简单题 2 题,中等难度 10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6 题
  1. 下列细胞结构不能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

    A.核糖体        B.线粒体

    C.液泡          D.染色体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洋葱是常用的实验材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观察有丝分裂实验中,剪取洋葱根尖2~3 cm制作装片

    B.观察质壁分离实验中,选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做材料

    C.观察叶绿体实验,不能选洋葱鳞片叶内外表皮细胞做材料

    D.观察DNA、RNA的分布实验,可选洋葱内表皮细胞做材料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用外源脱落酸(ABA)及其合成抑制剂(fluricbne)分别处理采摘后的番茄,番茄的乙烯释放量变化如图所示(CK为对照处理),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外源脱落酸可以诱导乙烯的生成

    B.脱落酸合成抑制剂可以抑制乙烯的生物合成

    C.脱落酸与乙烯对果实成熟的调控有协同作用

    D.采摘后番茄果实内乙烯的生成需要外源脱落酸的诱导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图为突触结构和功能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恰当的是

    A.瞬间增大轴突末端细胞膜对Ca2+的通透性会加速神经递质的释放

    B.过程①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C.过程②表示神经递质进入突触后膜所在的神经元

    D.过程③可避免突触后膜持续兴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相关实验组合不正确的是

    A.显微镜直接计数----统计微生物数量

    B.预实验----摸索“探究木瓜蛋白酶最适pH”的实验条件

    C.对比实验----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D.标志重捕法----调查植株上蚜虫的种群密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侧芽处的生长素浓度过低导致其生长受抑制

    B.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同种植物同一器官的作用可相同

    C.赤霉素能促进果实成熟而脱落酸能抑制种子萌发

    D.细胞分裂素能促进细胞分裂而乙烯能促进细胞生长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双选题 共 2 题
  1. 下列对实验结果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雄鸟的性染色体组成是ZZ,雌鸟的性染色体组成是ZW。某种鸟(2N=80)的羽毛颜色由三种位于Z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如图所示),D+控制灰红色,D控制蓝色,d控制巧克力色,D+对D和d显性,D对d显性。在不考虑基因突变的情况下,下列有关推论合理的是

    A.灰红色雄鸟的基因型有3种

    B.蓝色个体间交配,F1中雌性个体都呈蓝色

    C.灰红色雌鸟与蓝色雄鸟交配,F1中出现灰红色个体的概率是1/2

    D.绘制该种鸟的基因组图至少需要对42条染色体上的基因测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4 题
  1. 根据有关材料作答。

    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CO2与呼吸作用释放的CO2相等时的光照强度称为光补偿点。光照强度增加到某一点时,再增加光照强度,光合强度也不增加,该点的光照强度称为光饱和点。a~d4种植物的单个植株在自然CO2浓度及最适温度下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如下表。

    (1)植物细胞产生CO2的具体部位是      ;利用CO2的具体部位是      

    (2)光照强度为0.4 klx时,表格中       植物的呼吸作用产生的CO2多于光合作用吸收的CO2。

    (3)仅考虑温度和CO2含量的影响,在温度较高,CO2较少的密闭温室中,植物的光补偿点较       。大田玉米群体的光饱和点比单株玉米的光饱和点要高,主要原因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正常成年人血液中化学物质(X)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

    (1)在饥饿时,如果X是血糖,在a→b时段,血糖浓度这一变化主要是通过     的分解等过程实现的;b→c的变化过程与血液中     (激素)的上升有关。

    (2)如果X是抗利尿激素,c→d时段,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对水的通透性     ,导致血浆渗透压和尿液中尿素的浓度    

    (3)人体的呼吸中枢位于      。如果X是CO2,c→d时段,呼吸强度会      ,参与该过程的是    调节。

    (4)如果X是甲状腺激素,请用箭头和文字描述c→d过程中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过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甲、乙为某种二倍体植物的2个植株,其体细胞中2对同源染色体(Ⅰ和Ⅱ)及相关基因分别见图甲和图乙,其中图乙表示变异情况。减数分裂时,染色体联会过程均不发生交叉互换。A和B是显性基因,A和a分别控制高茎和矮茎;B和b分别控制红花和白花。

    (1)若甲植株进行自交产生的子代为N。N的矮茎红花个体中纯合子占     ;若N的全部高茎红花植株自由交配,其子代中矮茎白花个体占      

    (2)乙植株发生了的变异类型是      ;发生该变异时,基因的碱基     

    (3)如果乙植株产生配子时,具有同源区段的染色体都可以正常进行联会,该植株产生的配子类型共有

    种。

    (4)为检测某植物体是否含有A基因,首先要在含有A基因的DNA片段       ,以此作为探针,与从该植物提取出来的       进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研究发现随着动物衰老,血液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和皮肤胶原蛋白中肤羟脯氨酸含量会下降,而血液中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会增加。为研究大豆异黄酮对刚进入衰老期的小鼠相关指标的影响做了以下实验。

    组别

    处理

    30天后从尾静脉取血测定

    45天后取背部皮肤测定

    将适量同龄、健康成年小鼠分组培养

    LPO含量

    (μg/ml)

    谷胱甘肽过氧化酶活性(U)

    肤羟脯氨酸含量(μg/ml)

    对照组

    清水+饲料

    34.1

    23.7

    26.2

    高剂量

    含不同剂量大豆异黄酮的溶液+饲料

    23.5

    18.9

    35.7

    中剂量

    30.4

    25.6

    37.8

    低剂量

    31.3

    24.1

    30.4

    请回答:

    (1)可用       试剂将胶原蛋白溶液与肤羟脯氨酸溶液区分开;皮肤组织细胞分散后更有利于提取肤羟脯氨酸,为此最好加入        酶。

    (2)本实验用小鼠而不用家兔作为材料的优点主要是         ;为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饲料中不能含有的物质是        

    (3)请在下图中用柱形图描述实验中衰老小鼠血液中LPO的含量。

    (4)胶原蛋白中肤羟脯氨酸含量下降会引起皮肤衰老,实验表明,

    剂量的大豆异黄酮对延缓皮肤衰老的作用最强;大豆异黄酮对衰老小鼠血液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是        ;高剂量的大豆异黄酮通过显著降低         而对动物衰老有一定的延缓作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