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3 题,其中:
选择题 30 题,综合题 3 题
简单题 29 题,中等难度 1 题,困难题 3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30 题
  1. 战国时期,我国水利事业发展的主要表现是

    A.修建都江堰       B.创制筒车

    C.开沟排水        D.创制水力风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图所示是中国古代青铜器的代表作,它铸造于

    A.原始社会末期         B.商周时期

    C.秦汉时期           D.隋唐时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明代中后期,江南地区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现象。“机工”指的是

    A.农民   B.奴隶   C.雇佣工人   D.无产阶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诞生于

    A.华北地区    B.沿海地区   C.中部地区   D.西部地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我国晚晴状元,著名实业家张謇在19世纪晚期创办的著名企业是

    A.上海发昌机器厂       B.继昌隆缫丝厂

    C.南通大生纱厂        D.江南制造总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中国近代一位民族实业家认为“二十年来,所见诸企业之失败……推其原故,则无法律之导之故也。……无公司法则无以集厚资;无破产法则无法维信用。”题中的观点认为民族工业进程迟缓的主要原因是

    A.缺乏必要的法律保障     B.受中外反动势力双重压迫

    C.官僚资本的经济压迫     D.缺乏充足货币资本的支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见物即购,尽量将金圆券花去,深恐一夜之间币值大贬致受损失”“物资紧张,人心恐慌。”上述现象应出现在

    A.北伐战争期间     B.抗日战争期间

    C.解放战争期间     D.清朝晚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的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D.土地改革运动的基本结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标志着国家工业化建设开始的是

    A.土地改革         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执行 

    C.三大改造         D.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脚踏黄河水倒流,搬来泰山做枕头;决心苦战十五年,赶上英国不发愁。”这首民谣创作于

    A.“一五”计划时期       B.“大跃进”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不包括

    A.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

    B.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

    C.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D.规定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歌曲《春天的故事》唱道:“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的崛起座座城……”歌中的“老人”是

    A.江泽民      B.毛泽东     C.周恩来      D.邓小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1984年以后,中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铺开,中心环节是

    A.创办乡镇企业        B.废除人民公社体制

    C.增强企业活力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邓小平南方谈话的主要内容有

    ①强调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②提出判断改革开放的标准  ③强调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④批准上海浦东地区的开发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中共十四大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A.逐步扩大各类企业的自主权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巩固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公有制实现形式应当多样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票证是一定历史时期经济发展的见证与缩影,也是社会发展或文明进步的必然产物。图1到图2票证的变化反映了

    A.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

    B.社会主义所有制形式发生根本变化

    C.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实现逐渐分离

    D.国家逐渐放松了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观察下图,照片摄制于1905年,照片中的人骑在木制的自行车上,但该车没有链条,估计无法运动。该照片反映出

    A.普通民众对洋货的抵制

    B.自行车已逐渐走向普及

    C.民众崇尚新式交通工具

    D.代步工具发生显著变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据《花图新报》载:“中国自设之电(报)线……由福州城内通至制造局,长三十六里,其经费出自中国,操持仍属西国。”这一记载说明中国

    A.最早出现有线电报是在福州

    B.最早的电报线出于商业目的

    C.最初架设电报线依赖于外国

    D.最初发展无线电报得不偿失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中华民国成立后,我国境内出现了大量通俗性报刊。下列哪一项属于通俗性报刊的特点

    A.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   B.更加强调商务信息传递

    C.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  D.多数是由西方人创办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英特尔公司副总裁肖恩·马洛尼曾说:“互联网是魔幻的第七大洲。在这里,每个人只需敲几下键盘就可以了解到世界上的所有知识。”对此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A.互联网可实现信息的及时反馈    B.用户可在网上查询所需的资料

    C.互联网拥有其他媒介的传播功能   D.互联网能代替人脑的智力活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官营手工业长期占据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下列选项属于其产品最明显特征的是

    A.全部销往海外市场        B.占据大部分国内市场

    C.质量普遍不高           D.主要满足官府的需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八月,朝廷派官员至沿海各省“立界”筑城墙,派兵戍守。《福州府志》记载:乾隆年间,在福建宁州“每处悬一碑曰:敢出界者斩!”清政府这样做的目的是

    A.避免海难发生           B.防止鸦片走私

    C.杜绝西方思潮           D.严控对外联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学习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一课后,某班研究性学习小组在研讨会上发言如下。其中观点不准确的是

    A.列强的侵略是民族企业发展的最大阻碍

    B.民族企业在诞生之日就受到三座大山的压迫

    C.民族资产阶级在中国现代化进程和革命史上都有重要贡献

    D.民族企业在近代中国的命运表明,只有实现民族独立、国家统一和政治民主后,它才能健康发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下图是《全国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抽样统计曲线图》。这一发展趋势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B.农民走上农业合作化的道路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广泛开展

    D.政企分开政策的实施与推广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民国时期《申报》记载:“梳一东洋头,披件西式衣……宣读婚约,互换约指,才一鞠躬,即携手同归,无傧相催请跪拜起立之烦。”该现象反映的是

    A.断发易服     B.废止缠足     C.变革婚俗    D.改变称呼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自由劳动力的出现标志着资本主义萌芽开始产生。

    A.对         B.错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确立的为后来历代统治者所沿用的经济政策是重农抑商政策。

    A.对         B.错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李鸿章创办的上海轮船招商局,在同外商企业的竞争中发展较快,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航运业的垄断。

    A.对         B.错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9. 新中国成立后开展的“三大改造”是指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A.对          B.错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0. 上海磁悬浮列车专线是世界上第一条商业化运营的磁悬浮列车专线。

    A.对        B.错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3 题
  1. (14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和图二分别反映了什么样的农业耕作方式?哪种方式更进步?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变革对我国农业发展有何影响?(5分)

    (2)图四中的商业有何特点?(2分)

    (3)图三、四和图一、二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商人是古代社会交往中最活跃的人群,但其社会地位却很低,原因何在?谈谈你对商人的认识。(4分)

    (4)比较上述几幅图,哪幅图给你的印象最深?它对古代中国社会的发展有什么重要影响?(3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1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初中国平均每年注册工厂数

    年份

    1903—1908

    1913—1915

    1916—1919

    每年平均新注册的

    工厂数

    21.2家

    41.3家

    37家

    材料二   抗战期间,官僚集团凭借战时专卖制度……兼并民族资本,大发“国难财”。1937年宋子文趁人之危,以低于市场价格强买南阳兄弟烟草公司20万股的股票,从而控制了这家最大的民族烟草公司。在国统区的工业中心重庆,1943年的871家工厂,停产者达到270余家。18家炼铁厂,停炉者14家,其余4家仅能勉强维持生产。

    (1)根据材料一,概括当时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并简要分析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4分)

    (2)概括材料二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并指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民族工业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4分)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民族工业发展的认识。(3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10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一些闭塞的地区因铁路而活跃,一些古老的城镇因铁路而面目一新。铁路在畅通经济、带动繁荣的同时还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播,意味着建立“铁路交通日常急需的各种生产过程”。所有这一切,无疑都有助于打破中国传统社会“自给自足的惰性”,推动中国的现代化的进程。

    ——周积明《最初的纪元》

    (1)材料一两组图片分别反映了社会生活变迁的哪两个方面?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6分)

    (2)根据材料二、三,归纳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对中国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4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