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8 题,其中:
选择题 27 题,单选题 2 题,综合题 9 题
简单题 2 题,中等难度 17 题,困难题 19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27 题
  1.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膜上的载体和受体都能接受激素分子的信号

    B. 叶肉细胞的线粒体和叶绿体都能在内膜上合成ATP

    C. 浆细胞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都参与抗体的加工、运输

    D. 酵母菌和大肠杆菌都在线粒体内分解丙酮酸产生CO2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为动物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原理图——这种运输方式被称为协同运输(主动运输的一种),下列关于该原理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小肠腔中的钠离子浓度高于小肠细胞内

    B. 吸收葡萄糖时不可以直接利用ATP提供的能量

    C. 细胞吸收葡萄糖时可以逆浓度梯度进行

    D. 钠钾泵不可以水解ATP中的高能磷酸键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据围判,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细胞内催化甲→ATP过程所需酶与酶1空间结构不同

    B. 乙中不含高能磷酸键,是RNA基本组成单位之一

    C. 丙物质为腺苷,丁可用于某些脂质的合成

    D. ATP为生命活动供能需经过图示的整个过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如图所示为人体运动强度与血液中乳酸含量和氧气消耗速率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b段为需氧呼吸,bc段为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cd段为厌氧呼吸

    B. 无论在何种运动强度下,肌肉细胞CO2的产生量始终等于O2的消耗量

    C. bd段的厌氧呼吸使有机物中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其余储存在ATP中

    D. 若运动强度长时间超过c,乳酸大量积累导致内环境pH持续下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如图所示为甘蔗一个叶肉细胞内的系列反应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过程A中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

    B. ③的产生过程为B的CO2固定提供能量

    C. 过程D释放的能量大部分储存于ATP中

    D. 过程B只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过程C只发生在线粒体中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如图是小麦根尖结构模式图,关于图示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存在细胞周期的主要是根冠和分生区的细胞

    B. DNA转录现象主要发生在分生区细胞中

    C. 伸长区和成熟区细胞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D. 与成熟区的细胞相比分生区细胞的全能性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将花生子叶细胞直接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能见到多个橘黄色的脂肪颗粒

    B. 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色素,在滤纸条上扩散速度最慢的是叶绿素b

    C. 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专一性作用时,可用碘-碘化钾溶液作鉴定试剂

    D.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洋葱根尖分生区的细胞是实验的最佳材料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在完全显性时,若含右图所示基因的生物自交,其子代性状分离比为9:3:3:1的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控制棉花纤维长度的三对等位基因A/a、B/b、C/c对长度的作用相等,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已知基因型为aabbcc的棉花纤维长度为6厘米,每个显性基因增加纤维长度2厘米。棉花植株甲(AABbcc)与乙(aaBbCc)杂交,则F1的棉花纤维长度范围是

    A. 6~14厘米   B. 6~16厘米

    C. 8~14厘米   D. 8~16厘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如图是基因型为AaBbdd的动物细胞分裂过程某时期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该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

    B. D基因来源于基因突变,一定能传递给子代

    C. 该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3对同源染色体

    D. 该细胞产生的配子含三条染色体,称为三倍体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下列有关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方法是同位素示踪法

    B. 用含32P的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即可将32P标记至噬菌体的DNA

    C. 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与细菌混合一段时间后离心,结果沉淀物的放射性很高

    D.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能将DNA与蛋白质分开,单独观察它们各自的作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将14N—DNA(轻)、15N—DNA(重)以及15N、14N—DNA(中)分别离心处理,其结果如图中所示。现将15N—DNA转移到只含14N的环境中,再使DNA分子连续复制两次(Ⅰ和Ⅱ)后,将所得DNA采用同样的方法进行离心处理,则结构最可能是图中的(   )

    A.    B.

    C.    D.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如图为基因与性状关系示意图,请根据图判断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 一个基因只能控制一个性状,多个基因可以影响和控制同一个性状

    B. 图中产物的化学本质可以是糖类、蛋白质、脂类等

    C. 染色体上的所有基因都能表现出相应的性状

    D. 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控制性状A、E、 F基因的传递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细胞分化过程也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过程,研究者从同一个体的浆细胞和胰岛B细胞分别提取它们的全部mRNA,此两类细胞共有和浆细胞特有的mRNA是(   )

    ①核糖体蛋白的mRNA  ②胰岛素的mRNA  ③抗体蛋白的mRNA  ④血红蛋白的mRNA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下图为结肠癌发病过程中细胞形态和部分染色体上基因的变化。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图示中与结肠癌有关的基因互为等位基因

    B. 结肠癌的发生是多个基因突变累积的结果

    C. 图中染色体上的基因变化说明基因突变是随机和定向的

    D. 上述基因突变可传递给子代细胞从而一定传给子代个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2014•临沂模拟)苏格兰牛的耳尖V形与非V形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其遗传系谱图如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V形耳尖由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

    B. 由Ⅲ2的表现型可推定Ⅲ1为杂合子

    C. Ⅲ3中控制非V形耳尖的基因可来自I1

    D. Ⅲ2与Ⅲ5生出V形耳尖子代的可能性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许多动物在不同生活季节数量有很大差异:春季繁殖,夏季数量增加到最多,到了冬季,由于寒冷、缺少食物等原因而大量死亡。第二年春季,由残存的少量个体繁殖增多,形成一个如图所示瓶颈模式,图中●为抗药性个体,瓶颈部分表示动物数量减少的时期,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 突变和基因重组决定了该种群生物进化的方向

    B. 在图中所示的三年间因为基因频率发生变化,该种群进化形成了新物种

    C. 在使用杀虫剂诱发抗药基因的产生,使抗药性基因的频率增加

    D. 变异的有利或有害取决于环境的变化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以下有关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秋海棠的叶落入潮湿的土壤后,可发育完整的幼苗,此过程涉及植物激素调节

    B. 用相同浓度2.4-D处理同种植物的扦插枝条,产生相同的生根效果

    C. 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可转变成生长素,故生长素与双缩脲试剂会发生紫色反应

    D. 横放植物的茎背地生长现象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以下关于动物环境和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氨基酸、生长激素、神经递质、抗体属于人体内环境的成分

    B. 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活动和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C.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

    D.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下图是由甲、乙、丙三个神经元(部分)构成的突触结构.神经元兴奋时,Ca2+通道开放,使Ca2+内流,由此触发突触小泡前移并释放神经递质.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乙酰胆碱和5-羟色胺在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相同

    B. 若乙神经元兴奋,会引起丙神经元兴奋

    C. 若某种抗体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不会影响甲神经元膜电位的变化

    D. 若甲神经元上的Ca2+通道被抑制,会引起乙神经元膜电位发生变化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如图为医院验血报告单的部分载图,分析合理的是(   )

    A. 甲可能是甲亢(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乙可能是甲状腺肿大患者

    B. 正常人从寒冷的室外进入医院立即抽血,检测出甲状腺激素含量与正常值低

    C.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甲状腺激素都能调节TSH激素的分泌

    D. 遇到紧急情况时甲状腺激素增多,心率加快,内环境的稳态失衡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图示为人体的特异性免疫过程。请据图判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a、b、c、d、f

    B. ⑤、⑥两种免疫依次表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C. HIV主要侵染细胞b,对⑤、⑥均有破坏作用

    D. 细胞e→细胞d→③的过程发生在机体首次接触抗原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为了研究明月草对糖尿病模型大鼠的影响,研究者通过给大鼠注射一定剂量的四氧嘧啶构建糖尿病模型,阳性对照组为糖尿病模型大鼠灌胃二甲双胍。实验处理及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糖尿病模型大鼠胰岛B细胞受损使胰岛素分泌量减少,靶细胞摄入葡萄糖增加

    B. 本实验的自变量是二甲双胍和明月草低、中、高剂量处理

    C. 实验组用5mL不同浓度明月草提取液灌胃,对照组用等量蒸馏水灌胃

    D. 由实验结果可知,高剂量明月草提取液对高血糖模型大鼠有较好的降血糖效果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对某地区引入的一种生物进行种群数量的调查研究,得到的数据见下表(单位:只)。

    年份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种群数量

    36

    72

    339

    856

    1521

    第一次捕捉(标志)数160

    第二次捕捉数162

    第二次捕捉个体中的标志数30

    下列曲线中与2004年至2006年该生物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最相符的是( )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研究人员在千岛湖地区两个面积、植被气候等环境条件相似的甲、乙两岛上对社鼠进行种群数量调查,得到如图所示结果。已知乙岛上另一种鼠类——青毛硕鼠的数量要明显多于甲岛。且6到8月该岛上有黄鼠狼活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甲、乙两岛上的社鼠与青毛硕鼠存在共生关系

    B. 从3月到11月,两岛社鼠的环境容纳量均保持不变

    C. 两岛6月到7月期间社鼠的出生率均小于死亡率

    D. 黄鼠狼和捕食是导致6月之后乙岛社鼠数量下降快的唯一因素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南方某地的常绿阔叶林曾因过度砍伐而遭到破坏。停止砍伐一段时间后,该地常绿阔叶林逐步得到恢复,下表为恢复过程依次更替的群落类型及其植物组成。在由下表种群落构成的相应生态系统中,抵抗力稳定性最强的是(   )

    演替阶段

    群落类型

    植物种数/种

    草本植物

    灌木

    乔木

    1

    草丛

    34

    0

    0

    2

    针叶林

    52

    12

    1

    3

    针阔叶混交林

    67

    24

    17

    4

    常绿阔叶林

    106

    31

    16

    A. 草丛   B. 针叶林

    C. 针阔叶混交林   D. 常绿阔叶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缺少类群丁则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不能进行

    B. 图中b、c、d过程均可表示不同生物的呼吸作用

    C. 图中甲、乙、丙的全部生物构成了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

    D. 使用杀虫剂可提高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2 题
  1. 下列有关黑藻与蓝藻共同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都能进行光合作用,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不同

    B. 遗传物质都是DNA,均含有RNA和8种核苷酸

    C. 细胞核都有两层膜,膜上有核孔,核内有DNA

    D. 与有氧呼吸相关的酶都在核糖体上合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关于艾滋病毒(HIV)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含有以碳链为骨架的生物大分子   B. 与人体中的五碳糖种类相同

    C. 抗体与HIV的蛋白质外壳都含肽键   D. RNA中储存遗传信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9 题
  1. 如图所示乳腺上皮细胞合成,分泌乳汁的过程,乳汁中多种成分需要囊泡的转运。只有囊泡上的SNARE蛋白(v-SNARE)与目标膜上SNARE蛋白(t-SNARE)特异性结合,才会发生膜融合过程,囊泡中的物质才能被精确运输到目的地(如图所示)。

    (1)图1中参与酪蛋白合成、加工和分泌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1中不能由乳腺上皮细胞合成的物质是__________,其通过__________进入乳腺上皮细胞。

    (3)由图2可知囊泡能精确地将细胞内的物质运送并分泌到细胞外,据图推测是因为__________,此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__________功能。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高原药用濒危植物川贝母,以鳞茎入药,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的功效。野生种分布于海拔3200-4400米的灌丛下,其生长受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大,尤其对光照敏感。为了进行人工引种保护,研究者对其全光照、遮荫(用特制的黑色尼龙遮荫网进行遮荫,相当于自然光的50%)的光合速进行研究,结果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测量光合速率测量5株,共计10片叶子,该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

    (2)由图1数据可知__________条件更适合川贝母的生存。当光照强度为0时,遮荫条件下的光合速率为-1.14μmol/(m2·s),光照强度为600μmol photons/(m2·s)时,川贝母的总光合速率为__________μmol/(m2·s)。

    (3)进一步研究其适应遮阴条件的内在机制,研究者进一步研究了气孔导度、细胞内CO2浓度的变化,结果如图2和下表。在遮荫条件下,光反应产物降低,但是CO2吸收量增加,使其在__________中转化为糖类等有机物,最终光合产物增加。由图分析出,川贝母适应遮荫环境的结构生理特点有__________(写出2条)。

    遮荫和全光下川贝母叶片光合生理参数

    指标

    遮荫

    全光

    最大净光速率μmol/(m2·s)

    23.98

    18.29

    呼吸速率μmol/(m2·s)

    1.14

    2.15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为探究两种抗癌药物A和B联合作用的效果,用A和B单独及联合处理体外培养的肝癌细胞,测定细胞周期中各阶段细胞所占比例及细胞凋亡率,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回答问题:

    组别

    细胞周期

    细胞凋亡率(%)

    G1(%)

    S(%)

    G2+分裂期(%)

    对照组

    32.71

    22.01

    45.28

    5.29

    仅用药物A

    34.12

    63.15

    2.73

    18.14

    仅用药物B

    90.27

    6.54

    3.19

    31.86

    药物A、B联合使用

    45.46

    48.38

    6.16

    52.46

    (1)结果显示,药物A主要使肝癌细胞的细胞周期阻滞于__________期,推测其作用机理是__________。

    (2)细胞凋亡是__________控制的细胞编程性死亡。上述四组实验结果,说明联合用药对肝癌细胞凋亡的作用是__________,两种药物在治疗癌症的效果上表现为__________作用。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果蝇卷翅基因A是2号(常)染色体上的一个显性突变基因,其等位基因a控制野生型翅型。

    (1)杂合卷翅果蝇的体细胞中2号染色体上DNA碱基排列顺序__________(相同/不相同),显性突变基因的存在__________(可以/不可以)用显微镜观察到。

    (2)卷翅基因A纯合时致死,推测在随机交配的果蝇群体中,卷翅基因的频率会逐代__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者发现2号染色体上的另一纯合致死基因B,从而得到“平衡致死系”果蝇,其基因与染色体关系如图。该品系的雌雄果蝇互交(不考虑交叉互换和基因突变),其子代中杂合子的概率是__________。

    (4)欲利用“平衡致死系”果蝇来检测野生型果蝇的一条2号染色体上是否出现决定新性状的隐性突变基因(dd个体表现为新性状)可做下列杂交实验(不考虑杂交过程中的交叉互换及新的基因突变)。

    若F2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待检野生型果蝇的2号染色体上没有决定新性状的隐性突变基因。

    若F2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待检野生型果蝇的2号染色体上有决定新性状的隐性突变基因。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5. 科学家研究大肠杆菌乳糖代谢的过程,明确了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的机制。大肠杆菌中直接编码乳糖代谢所需酶类的基因叫结构基因,包括基因lacZ、基因lacY和基因lacA,结构基因的上游有3个对结构基因调控作用的基因,下图是科学家提出的一种基因表达调控假设,请据图回答问题:

    (1)阻抑物是调节基因通过__________过程合成的。

    (2)lacZ、Y、A基因的转录是由调节基因R合成的阻抑物所控制。其诱导物可以是乳糖或IPTG(二者作用机理相同)。没有乳糖时,阻抑物总是与操纵基因O结合,导致邻近的结构基因不能转录;乳糖存在时,结构基因进行转录,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IPTG做为诱导物时,lacZ、Y、A三个基因的产物表达量__________(相同/不同)。

    (3)伪狂犬病病毒是双链DNA病毒,TK基因是与毒力相关的主要基因之一,它与病毒的复制,潜伏感染有关,有研究表明TK基因的缺失可使病毒的毒力显著降低,同时潜伏感染能力也下降,研究者将lacZ基因插入TK基因中,构建了伪狂犬病病毒突变株。研究者通过检测被突变株侵染的细胞中__________将底物催化产生半乳糖,筛选出突变株,该突变株的毒力__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6. 研究人员对珍珠贝(2n)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细胞中染色体形态、数目和分布进行了观察分析,图中的甲图为其细胞分裂一个时期的示意图(仅示部分染色体)。乙图中细胞类型是依据不同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的数量关系而划分的,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细胞分裂的方式和时期是__________,该细胞中a基因出现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类型b、d、c的细胞属于同一次减数分裂,那么三者出现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珍珠贝卵母细胞分裂一般停留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待精子入卵后完成后续过程。细胞松弛素能阻滞细胞分裂而导致染色体数加倍,可用于诱导三倍体。现有3组实验:用细胞松弛素B分别阻滞卵母细胞的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和受精卵的第一次卵裂。请预测三倍体出现率最低的是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为研究植物物体内脱落酸(ABA)的生理作用,取正常水分条件下生长的某种植物的野生型和ABA缺失突变幼苗,进行适度干旱处理,测定一定时间内茎叶和根的长生量,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脱落酸是由植物体的特定部位产生的,再被运输到作用部位,对生长发育起调节作用的__________有机物。它属于植物细胞之间传递__________的分子。

    (2)综合分析上图可知,干旱条件下ABA对野生型幼苗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给干旱处理的突变体幼苗施加适量的ABA,推测植物叶片的蒸腾速率会__________,以对环境的变化做出反应。因此研究者推测:干旱可__________植物体内脱落酸(ABA)的合成。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如图为人体产生情绪压力时肾上腺皮质、肾上腺髓质受下丘脑调节的模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可知,肾上腺髓质属于反射弧中的__________。当机体的情绪压力增加时,激素d分泌量上升能使血糖升高,且肝脏细胞膜上存在激素d的特异受体,由此推测激素d能促进__________而升高血糖。

    (2)下丘脑对激素c分泌的调节与对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类似,由此推断当激素a的分泌量上升,会使__________激素的分泌量上升(请写出两种激素)。

    (3)研究发现,激素c能抑制细胞对____________________的合成和释放,从而使B淋巴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受阻。结合图示分析,在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况下,人体免疫力会有所下降。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某科研小组对某群落进行了调查,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要调查样地某种乔木的种群密度,使调查数据尽可能接近真实情况,并兼顾时间和经济成本,则所选用样方的____________________应达到适宜,同时还应做到随机取样。

    (2)生物群落都有一定的空间结构,这是因为群落中各个种群分别占据不同的空间所致.影响群落中动物分层现象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科研小组对该样地4种植物的种群密度进行了连续五年的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单位:株/m2)。

    年份

    植物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A

    10.0

    9.2

    8.0

    6.8

    5.5

    B

    3.0

    2.1

    1.1

    0.3

    0.1

    C

    0.3

    0.6

    1.1

    1.5

    2.3

    D

    3.0

    2.0

    0.4

    0

    0

    如果4种植物中有一种属于入侵物种,则该入侵物种可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入侵物种往往会对本土物种造成危害,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