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1 题,其中:
名句名篇 1 题,其他题 3 题,选择题 2 题,诗歌鉴赏 1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命题作文 1 题
简单题 6 题,中等难度 1 题,困难题 4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名句默写。

    (1)             ,似曾相识燕归来。

    (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            

    (3)张养浩的《山坡羊 潼关怀古》中揭示出历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任何强大的统治必将灭亡的诗句是:                                       

    (4)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达舍己为人的语句:                 

    (5)古诗文中常有许多励志的名句:当人生一帆风顺时,你可以用课文《<孟子>二章》 “__               ”的远见卓识来自省。

    (6)《曹刿论战》中曹刿认为可以迎战齐军的条件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其他题 共 3 题
  1. 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

    万恶不赫  中流抵柱  深居简出   默默无闻   一窍不通

    才疏学浅  痛心疾首  亲顾茅庐   分庭抗理   成群接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加横线词语或短语表意不准确的一项是(   )

    A.温家宝总理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国际金融危机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更加突显出来。综合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

    B.只有密切接触社会,联系群众,才能对国家安危和人民忧乐提出具有真知灼见的意见。

    C.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指出要不拘一格、广纳群贤、破除论资排辈、求全责备观念,在实践中发现人才、培育人才、锻炼人才、使用人才,成就人才。

    D.站在桥上的行人低头看河里的船,坐在船上的乘客抬头看桥上的人,相看两不厌,双方的眼帘中都是动人的景象。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面是一则流传很广的手机短信,请你从语文的角度加以赏析,说一说它广为流传的原因。

    删除昨天的烦恼,确定今天的快乐,设置明天的幸福,存储永远的爱心,取消世间的仇恨,粘贴美好的心情,复制醉人的风景,打印你灿烂的笑容。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2 题
  1. 下面句子表意明确的一项是(   )

    A.胡锦涛主席这次访问美国,目的是深化合作、加强友谊、增进互信,推动21世纪积极合作全面的中美关系向前继续发展。

    B.经过全体市民的共同努力,使盐城经济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定名为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

    C.勤劳的人们传承着“铁的信念、铁的纪律、铁的团结、铁的意志、铁的作风”的铁军精神,让“穷得叮当响”的盐碱地变成了黄海之滨 的璀璨明珠。

    D.是否选择对社会对未来负责的低碳生活方式,是衡量现代人良好文明素质的重要标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作品《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塑造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充满了革命的理想主义色彩和英雄主义的格调。

    B.《汤姆·索亚历险记》和《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两部既有相关性又有独立性的小说,反映出作者反对种族压迫、反抗腐败社会制度的价值观念。

    C.《鲁滨孙漂流记》的主要部分就是主人公鲁滨孙在荒岛上的经历。在荒无人烟的小岛上的第24年,他还搭救了一个野人,给他取名为星期五。在他的教育下成为一个忠实的奴仆。

    D.祥子最大的梦想是拥有一辆自己的车。他一共买了三辆车,第一次连人带车被宪兵抓去当壮丁;第二次为了置办虎妞的丧事,祥子卖掉了车;第三次,在一次搜捕中,祥子辛苦攒的钱也被抢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古诗鉴赏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老夫聊发少年狂”中的“狂”字在整首词中有何作用?

    (2)“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勾勒出了怎样的形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态?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问题。

    等 你 回 家

    丁立梅

    (1)陪一个父亲,去八百里外的戒毒所,探视他在那里戒毒的儿子。戒毒所坐落在荒郊野外。我们的车,在乡间土路上颠簸着。路边,野葵和蒲公英开得兴兴的。做父亲的心,却低落得如一棵衰败的草,他恨恨地说,真不想来啊。

    (2)一路之上,他不停地痛骂着儿子,历数着儿子种种的不是,说他毁了一个家,毁了他。他含辛茹苦养大他,为他在城里买了房,买了车,帮他娶了媳妇。那个不肖子,却被一帮狐朋狗友拖下水,去吸食毒品。他一辈子积攒的家业,几乎被他掏空了……

    (3)我坐在一边,听他痛骂,隐隐担着心,这样的父亲,去见儿子,会有怎样的结果

    (4)车子静静地,一路向前。野葵和蒲公英,一路跟着。也终于,远远望见了几幢房,青砖青瓦,连在一起,坐落在一块开阔地。开车的师傅说,到了。做父亲的像突然被谁猛击了一掌似的,愣愣地,不相信地问,真的到了?一看表,快上午十点了。他急了,说,也不知能不能见着。因为按这家戒毒所的规定,上午十点之后,一律不允许探视。他一口气跑到大门口。还好,还有十五分钟的时间。办了相关手续,这个父亲一秒也不曾停留,急急火火往探视室跑。很快,他儿子被管教干部带进来。高高壮壮的年轻人,脸上也无欢喜也无悲。他看到父亲,嘴角稍稍牵了牵,像嘲讽。

    (5)旁边,亦有来探视的人。一个长相甜美的女孩子,在玻璃窗外头,不停地用手指头在举起的另一掌上画着什么。在里头看着的,是个清秀的男孩子。他眼睛跟着女孩的手指转动,频频点头,含着泪笑。他是读懂她爱的密码的,从此,改了吧。还有几

    个人,男男女女,大概是一家子,围在一起,争着跟里面一个中年人说话。里面的中年人,憔悴着一张脸,却一直笑着,一直笑着。这时,他们中的一个,突然到探视室外面,叫了一个男孩进来。孩子不过十一二岁,白净的面容,文文弱弱的。孩子怯怯地打量了四周一眼,走到中年人那里,拿过话筒,隔着玻璃窗,才说了一句什么,里面笑着的中年人,不笑了,他愣愣地看着孩子,眼泪下来了

    (6)哭什么呢?你会改好的!我听到那些人里的一个大声说。

    (7)探视的时间,快要过去了,管教干部已进来提醒。一直跟儿子对峙着的父亲,这时掉过头来。我发现他与刚才的强悍,判若两人,竟是一脸的戚容,他低声说,里面的日子,不好过的,看他,也黑了,也瘦了。

    (8)他问我,你有纸笔吗?

    (9)当然有。我掏出来给他,正疑惑着他要做什么,只见他低头在纸上迅速写下几个字,贴到玻璃窗上,给儿子看。里面的年轻人,看着看着,神情变了,两行泪,缓缓地,从腮边滚落下来。

    (10)探视结束后,我看到这个父亲在纸上留下的字,那六个字是:          

    1.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2.文章第(1)段中写道“路边,野葵和蒲公英开得兴兴的”,可为什么“做父亲的心,却低落得如一颗衰败的草”,如何理解?

    3.从内容和结构上分析第三段文字的作用。

    4.仔细阅读第(5)段结尾处画线句,请你揣摩此时中年人的心理活动,展开合理想像,写一段不少于50字的文字。

    5.联系全文,找出文中儿子的神态变化的语句,并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

    6.联系题目,结合文章内容,猜测文章结尾父亲在纸上留下的是哪六个字,并分析父亲的言外之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壁 虎 胶 带

    (1)公元前350年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撰写不朽的科学著作《动物的历史》一书时,对壁虎的墙上攀登爬行能力大感惊讶。生物学家称壁虎是“最能爬墙的动物”。它能够自如攀墙,倒挂悬梁,几乎能攀附在各式各样的材料上面,甚至在水里、真空环境及太空中都能行走自如,所经之处不留任何痕迹,足下干净利落。壁虎脚上的“功夫”真可称得上是“自然的杰作”。几千年来,不少人试图揭开壁虎爬墙的奥秘。然而,这始终是个谜。

    (2)直到最近几年,美、英、俄等国的研究小组才真正揭示了壁虎在墙上爬行的秘密。这个秘密就是“分子间的作用力”。科学家在显微镜下发现,壁虎脚趾上约有650万根次纳米级的细毛,每根细毛直径约为200至500纳米,约是人类毛发的直径的十分之一。这些细毛的长度是人类毛发直径的2倍,毛发前端有100—1000个类似树状的微细分权,每分枝前端有细小的肉趾,能和接触的物体表面产生很微小的分子间的作用力。壁虎脚上650万根细毛全部附着在物体表面上时,可吸附住质量为133千克的物体,这相当于两个成人的质量。如果你脚上有这么大的吸附力,你肯定难以抬脚。既然壁虎的脚上有如此强大的附着力,那么它如何能在15毫秒内抬起脚来迅速奔跑?科学家发现,壁虎脚上的细毛可以调节,当壁虎将细毛与物体表面的角度增加到30度时,两者的作用力大大降低,壁虎就可以顺利抬脚。壁虎的任何一只脚都可以随时移动。当然,一次只能移动一只脚,其他脚得作为支撑点。

    (3)以现在的科技,人类还没有办法研制出如壁虎脚一模一样的东西。不过,科学家正在模仿壁虎脚的结构研制新的黏性材料。2003年年底,科学家推出一项可令许多孩子兴奋得睡不着觉、同时令父母们担心不已的新发明。这就是利用仿生学原理研制出来的壁虎胶带。它是可以让你在墙上如履平地的“法宝”。这种胶带采用的是模仿壁虎行走原理而发明的黏合剂。测试结果表明,这种人造胶带所具有的黏性足以支撑一个成人的体重。希望不用活动梯子更换电灯泡的人这下可有了真正的新盼头。

    (4)由于壁虎胶带是利用细毛的黏性,它比其他胶带有一个突出的优点,就是可以重复利用,而不像其他胶带那样用一次就失效了。科学家指出,这个研究还可以应用在航天、航海、水下探测、医学等重要领域。比如,现在医学绷带密封性不是很好,容易感染细菌,在从伤者身上撕下来时也容易拉伤皮肤。然而,未来的壁虎型绷带的透气性和密封性都很好,撕开时可以利用壁虎抬脚的原理不伤害伤者的皮肤。

    (5)壁虎胶带——这一来自幻想中的新技术,已经被专家们评为“最具市场冲击力的十大新技术”之一。然而,要利用壁虎胶带真正实现飞檐走壁的梦想,可能还需要科学家在未来对这个产品做进一步的改进了。

    1.文章第(1)段中,表现壁虎 “脚上功夫”的内容有什么作用?

    2.第(2)段划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第(3)段划线句“这种人造胶带所具有的黏性足以支撑一个成人的体重”中的“足以”能否换成“可以”?

    4.根据壁虎善于攀爬的原理,科学家研制出了“壁虎胶带”,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仿生”。你能再举出几个仿生学的例子吗?具体说明物品的名称、原理和用处(至少两个)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文言文比较阅读完成下列小题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  

    【乙】燕昭王收破燕后,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故往见郭隗先生。郭隗先生曰:“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骨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涓人曰:‘死马且买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 ’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⑤,况贤于隗者乎?”于是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之。士争凑燕

    【注】①厚:丰厚,用做动词②涓人:国君身边的侍从人员,多指宦官③三:指很多,虚数④致:招来⑤见事:被任用⑥凑:聚集,奔赴

    1.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

    (1)由感激(            )          (2)先帝不以臣卑鄙(           )

    (3)遂先帝以驱驰(       )         (4)天下必以王为能马(       )

    2.下列句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苟全性命乱世        况贤隗者乎  

    B.受任于败军际        臣闻古君人

    C.于是昭王为隗筑宫师之   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

    D.遂许先帝驱驰        天下必王为能市马

    3.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只划一处)     士 争 凑 燕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文言语句

    (1)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2)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

    5.结合两篇选文,概括刘备和燕昭王对待人才的共同之处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命题作文 共 1 题
  1. 作文(二选一)

    题1:亲爱的同学,当你们从稚嫩走向成熟,从依赖走向独立的时候,其成长的历程会让你们记住许多曾经让你们感怀的事情,回味许多曾经让你们感动的人物,体味许多曾经让你们受益的哲理,这些在你们的人生履历上留下印痕的点点滴滴,如甘泉浸润着你们成长的岁月,丰盈着你们年轻的生命。

    请你以“一路上有你”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题2:请以“听听那________的声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