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2 题,其中:
名句名篇 1 题,文言文阅读 2 题,诗歌鉴赏 1 题,选择题 4 题,文学作品阅读 1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作文题 1 题
简单题 6 题,中等难度 3 题,困难题 3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小题1分)

    (1)心非木石岂无感?               。(鲍照《拟行路难(其四)》)

    (2)               ,隔叶黄鹂空好音。      

    (3)               ,两朝开济老臣心。

    (4) 出师未捷身先死,               。  (杜甫《蜀相》)

    (5)             ,铁马秋风大散关。

    (6)出师一表真名世,                 !(陆游《书愤》)

    (7)白日沦西河,             。(陶渊明《杂诗十二首(其二)》)

    (8) 宫女如花满春殿,              。(李白《越中览古》)

    (9) 花自飘零水自流,                 

    (10)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李清照《一剪梅》)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课内文言文,完成后面题。(2-4每题3分)

    乐恢字伯奇,京兆长陵人也。其父,为县吏,得罪于令,收将杀之。恢年十一,常俯伏寺门,昼夜号泣。令闻而矜之,即解出亲。恢长好经学,事博士焦永。永为河东太守,恢随之官,闭庐精诵,不交人物。后永以事被考,诸弟子皆以通关被系,恢皦不污于法,遂笃志为名儒。后仕本郡吏,太守坐法诛,故人莫敢往,恢独奔丧行服。归,复为功曹,选举不阿,请托无所容。同郡杨政数众毁恢,后举政子为孝廉,由是乡里归之。辟司空牟融府,会蜀郡太守第五伦代融为司空,恢以与伦同郡,不肯留,荐颍川杜安而退。诸公多其行,连辟之,遂皆不应。

    后征拜议郎。会车骑将军窦宪出征匈奴,恢数上书谏争,朝廷称其忠。入为尚书仆射。是时河南尹王调、洛阳令李阜与窦宪厚善,纵舍自由。恢劾奏调、阜,并及司隶校尉。诸所刺举,无所回避,贵戚恶之。宪弟夏阳侯瑰欲往候恢,恢谢不与通。宪兄弟放纵,而忿其不附己。妻每谏恢曰:“昔人有容身避害,何必以言取怨?”恢叹曰:“吾何忍素餐立人之朝乎?”遂上疏谏曰:“臣闻百王之失,皆由权移于下。诸舅不宜干正王室,以示天下之私。政失不救,其极不测。方今之宜,上以义自割,下以谦自引。”书奏不省。时窦太后临朝,和帝未亲万机,恢以意不得行,乃称疾乞骸骨。窦宪因是风厉州郡迫胁。恢遂饮药死。弟子縗絰挽者数百人,庶众痛伤之。后窦氏诛,帝始亲事,恢门生何融等上书陈恢忠节,除子己为郎中。 (《后汉书•乐恢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令闻而之,即解出亲        矜:怜悯  

    B.诸公其行,连辟之         多:称赞

    C.选举不阿,请托无所        容:接受       

    D.以示天下之             私:偏爱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诸弟子皆通关被系,恢皦不污于法    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B.恢以意不得行,称疾乞骸骨        秦王恐其破璧,辞谢

    C.窦宪是风厉州郡迫胁            善战者势而利导之

    D.宪兄弟放纵,忿其不附己         激于义死焉者也

    3.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乐恢为人至孝。父亲因得罪了县令而被关押,年幼的乐恢昼夜痛哭不已,他的行为感动了县令,最后父亲得以释放。

    B.老师焦永“以事被考”后,乐恢“不污于法”,拒绝为他托关系找门路;本郡太守犯法被杀,他“独奔丧行服”:这与他的性格有关。

    C.蜀郡太守第五伦与乐恢是同郡故人,所以当第五伦取代牟融为司空时,乐恢在推荐了杜安之后,坚决请退,表现了他为人正直的一面。

    D.河南尹、洛阳令与权贵窦宪相互勾结,为非作歹。乐恢不畏权贵,上书弹劾窦宪兄弟,因窦太后的庇护,劝谏不但没有成效,自己反而被迫害而死。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每小题3分)

    ①同郡杨政数众毁恢,后举政子为孝廉,由是乡里归之。

    ②昔人有容身避害,何必以言取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完成后面问题。

    选段一:阅读下面选段,回答问题。

    孟子曰:“伯夷,非其君不事;非其友不友。不立于恶人之朝,不与恶人言;立于恶人之朝,与恶人言,如以朝衣朝冠坐于涂炭。推恶恶之心,思与乡人立,其冠不正,望望然去之,若将浼焉。是故诸侯虽有善其辞命而至者,不受也。不受也者,是亦不屑就已。柳下惠不羞污君,不卑小官;进不隐贤,必以其道;遗佚而不怨,厄穷而不悯。故曰:‘尔为尔,我为我;虽袒裼裸裎于我侧*,尔焉能浼我哉?’故由由然与之偕而不自失焉。援而止之而止。援而止之而止者,是亦不屑去已。”孟子曰:“伯夷隘,柳下惠不恭;隘与不恭,君子不由也。” (选自《孟子•公孙丑上》)

    【注释】①袒裼裸裎:袒裼,肉体袒露;裸裎,露身。

    1.下列各项中,对上面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伯夷不随便与人交往,连别人的帽子戴得不正他都要生气。柳下惠则相反,和谁都能交往。虽则交往,但决不受他人影响。

    B.对待不良倾向,伯夷是“望望然去之”,而柳下惠则“由由然与之偕而不自失”,两者都十分可贵,十分难得。但孟子认为两者都不可取。

    C.柳下惠不羞辱国君,也不小看下面的官员;他为官就竭力提拔贤士,一定重用他们,不因为官小而抱怨,处境困厄而不忧伤。

    D.柳下惠的信条是:“尔为尔,我为我,虽袒裼裸裎于我侧,尔焉能浼(玷污)我哉?”就是说,他也爱惜自己的清净洁白,不与伯夷异趣。

    选段二:阅读下面选段,回答问题。

    孟子之平陆,谓其大夫曰:“子之持戟之士,一日而三失伍(失职),则去之否乎?”曰:“不待三。”“然则子之失伍也亦多矣。凶年饥岁,子之民,老羸转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曰:“此非距心(大夫的名字)之所得为也。”曰:“今有受人之牛羊而为之牧之者,则必为之求牧与刍矣。求牧与刍而不得,则反诸其人乎?抑亦立而视其死与?”曰:“此则距心之罪也。”

    他日,见于王曰:“王之为都者(治理都邑的人),臣知五人焉。知其罪者,惟孔距心。”为王诵之。王曰:“此则寡人之罪也。”(《孟子·公孙丑下》)

    2.孟子以放牧牛羊作比,批评孔距心,对孟子的意图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指出孔距心的能力太差,只能干牧羊之类的事情。

    B.如果自己做不好就应当让更有才能的人来做。

    C.如果不能自做主张,为什么不辞职?

    D.国君有责任,难道你自己就没有一点责任吗?

    3.文章最后说孟子“为王诵之”,“诵”在这里的意思是“陈述”。根据原文回答:孟子向王陈述了什么?他陈述的目的是什么?(4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

    新晴野望

    王  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①。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注]①氛垢:尘埃。

    6.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练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作简要分析。(6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4 题
  1.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袁尚兵退冀州,曹操采用许攸的计策,水淹冀州。城内弹尽粮绝,军士饿死殆尽。冀州城因此被曹军攻破。

    B.《三国演义》第三十六回中有“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之说,其中“凤雏”指徐庶。徐庶后虽被曹操用老母赚取,但终生不曾为曹操设一谋,因此后有“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的歇后语。

    C.张飞在长坂桥设疑兵,叫随从在马尾上拴树枝,往来奔跑,冲起尘雾,使曹军莫知虚实不敢轻进。他单骑立于桥上,大吼三声,吓得夏侯惇肝胆碎裂而亡,曹操及其军众仓皇而逃。

    D.刘表向刘备询问长幼儿子权利分配之事。刘备说,不能废长立幼,如果担心后妻蔡氏权力过大,可慢慢削弱。这番话被蔡夫人听了去,就对刘备起了杀心。之后,蔡夫人与蔡瑁密谋,以刘表名义在襄阳设下“鸿门宴”,请刘备赴会,欲谋陷害。

    E.赤壁之战前夕,曹操大军压境,东吴危如累卵,人心惶惶。危难之际,孙权在周瑜的支持下力排众议,决定与刘备联手破敌。为表决心,孙权拔剑击案,之后将宝剑交给周瑜,并立时封他为大都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赵云立下军令状,领三千军马往桂阳进发。桂阳太守赵范听说赵云领兵前来,不战而降,赵云捉了赵范,夺取桂阳,刘备称“子龙真丈夫也”。

    B.刘琦病亡后,鲁肃以吊丧为名再讨荆州,诸葛亮以暂借荆州为本,待图得刘璋西川后再奉还为由将他哄骗回去。

    C. 刘备娶了孙权妹妹,果然沉湎于声色,赵云按照孔明第二个锦囊之计,假称荆州告急,催促刘备赶快和夫人商议对策,尽早启程回荆州。刘备与孙夫人商议,借口到江边祭祖,瞒着孙权离开南徐。

    D. 周瑜一直与孔明斗智,但最终还是逊于孔明,在临死前,他仰天长叹曰:“既生瑜,何生亮!”连叫数声而亡。周瑜死后,孙权令鲁肃接替其位。

    E.马岱前来报信说叔父马腾及二弟遇害,于是马超和西凉太守韩遂联合出兵伐曹。在潼关之战中,马超勇冠三军,杀得曹操割须弃袍,甚为狼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锱铢(zī)(zhū)  尺 (dú)    (cén)寂     箭(zú)

    B.糍粑(cí)(bā)   (nuó)送    老(guàn)河   (zūn)鱼  

    C.央(měi)     下(chéng)   (shuò)倒   (wāng)心窝

    D. (jī)发     迤逦(yǐ)(lǐ) (nèn)地     仓(áo)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填入语段中画横线处,选项是(   )(3分)

    家风是一个家族世代相传沿袭下来的体现家族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和整体气质的家族文化风格。一个家族之链上某一个人物出类拔萃、深孚众望而为家族其他成员所宗仰追慕。其懿行嘉言便成为家风之源,再经过家族子孙代代接力式的恪守祖训,流风余韵,绵延不绝,就形成了一个家族鲜明的家风。                      

    A.家风是一个影响力和美誉度都好的家庭必备的要素,也是一个家庭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B.家风即便是一个家庭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一个有影响里有美誉度的家族必备的要素。

    C.家风是一个有影响力有美誉度的家庭必备的要素,也是一个家庭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D.家风是最为宝贵的一个家族的精神财富,也是一个有影响力有美誉度的家庭必备的要素。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学作品阅读 共 1 题
  1. 简述孔明三气周瑜的故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不可无“我”

    钱谷融

    ①艺术活动,不管是创作也好,欣赏也好,总离不开一个“我”。在艺术活动中要是抽掉了“我”,抽去了个人的思想感情,就不成为一种艺术活动,也就不会有感染人、影响人的艺术效果了。

    ②当然,离不开“我”,并不是只有“我”。“我”是时时处在“非我”的包围影响中的“我”。所谓“非我”,就是“我”以外的一切人以及包围着“我”的客观现实。

    ③文学艺术总应该是生活现实的反映,而不能只是作者的自我表现。但文学艺术的反映,不同于其他形式的反映,它必须是具体的,形象的反映。不使自己化为张三李四,不感受体验着张三李四的思想感情,就写不出张三李四来;不使自己融入客观现实之中,不呼吸着客观现实的气息,不感受着客观现实的脉搏,就写不出生动的客观现实来。所以,创作者首先必须要有一个使“我”化为“非我”的过程。

    ④另一方面,文艺作品之所以要写出张三李四等人物来,要反映客观现实,不是无所谓的,不是为张三李四而写张三李四,为反映客观现实而反映客观现实;它是有目的的,它是为感染人、打动人而写张三李四,为影响现实改造现实而反映现实的。所以,艺术家又不能使自己完全化为张三李四,完全没入客观现实之中,而一定仍要不失“我”之所以为“我”,要能在对张三李四的描写中,在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中,表现出“我”的鲜明的是非爱憎之感来。所谓要在“非我”之中表现“我”,无非就是要在作品中渗入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而这,我认为正是创作的主要之点。创作者正是为了要表现他对周围人物、对客观现实的态度,表现他对社会的歌颂或抗争,才来进行创作的。所以,在创作活动中,决不可无“我”。

    ⑤表演艺术最能说明这样创作的辩证法。俗话说“装龙像龙,装虎像虎”。演员演岳飞应该像岳飞,演秦桧就应该像秦桧。但只是像岳飞像秦桧,而不能也不应该使自己就变成岳飞,变成秦桧。演员不应被完全丢掉自己。他应该让人透过他的表演,感知到他对他所演的角色的爱憎感情,而完成他的最高任务。

    ⑥对于欣赏者来说,他所面对的是一件艺术品,是一个艺术世界,要能欣赏它,首先必须走进这个世界中去。不跑进去,而只站在外面,站在旁边,那是既不能领会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感情,也不能领会作者创作的意图和甘苦的。但是叫你跑进去,并不是叫你完全跟着作品中的人物跑,把作品中的人物的思想感情当作你自己的思想感情。也不是叫你完全听任作者的摆布,对他所表现的是非爱憎态度表示绝对的顺从。而是应该走进这个世界,又不能迷失在这个世界中,要发现这个艺术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联系,要能在这个“非我”世界中,找回你的自我来。要对作品中人物的所作所为,对作者所灌注在作品中的是非爱憎之感,表示出你个人的独立的态度来,显示出你的鲜明的个性——“我”来。所以,在欣赏活动中,也不可无“我”。

    ⑦艺术活动不可无“我”这一特点,可以最鲜明地从无论是创作还是欣赏,都首先要有一个体验的过程上看出来。对于创作者来说,不但在他提笔之前,必须先有丰富的生活、真切的体验;就是在他提笔之后,他的思维过程、创作过程,也还同样是体验的过程。他必须有一种如同身临其境、亲见其人的感觉,才能进行创作。对于欣赏者来说,他要是不能首先体验创作者所灌注在这一作品中、灌注在他的人物身上的思想感情,他不是能领会欣赏这一作品。而他的领会欣赏的过程,同时也就是体验的过程,至少是同体验的过程不可分的。总之,要是没有真实的体验,缺乏一种“感同身受”的态度,不把“我”浸染于其间,那是艺术的门外汉,是既谈不上创作,也谈不上欣赏的。

    (选自《钱谷融文论选》,有删改)

    1.根据文意,下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为演好孙悟空,演员需要事先观察并模仿猴子的动作与神态,这是在创作前体验“非我”。

    B.清代一女子迷恋《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最终抑郁成疾而死,这是她在欣赏活动中迷失了“我”。

    C.一千个人眼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是欣赏者在“非我”中迷失了“我”。

    D.在《琵琶行》中,白居易叙写琵琶女的遭遇,感慨“同是天涯沦落人”,这是创作者在“非我”中表现了“我”。

    2.从艺术活动中“我”与“非我”关系的角度,分析第五段画线部分的内容。(3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沙漠胡杨

    王永杰

    ①新疆有两种著名的树,一是白杨,一是胡杨。白杨的美在于挺拔,而胡杨之美在于顽强的生命力和醉人的金黄色。

    ②胡杨是古老的树,据说,几千万年前就在地球上生存了。它曾经是山地河谷的主要树种。在新疆伊犁地区,巩乃斯河沿岸至今还有胡杨树的身影,但是已经没有成片成林的了。随着时间的推移,不知是沙漠选择了胡杨,还是胡杨爱上了沙漠,胡杨逐渐演变成了沙漠河流沿岸最主要的树种。目前,全世界90%的胡杨在中国,中国90%的胡杨在新疆,新疆90%的胡杨在塔里木河沿岸。

    ③胡杨是美丽的树。每年10月,秋天的胡杨就穿上金黄色的礼服,迎接四面八方慕名而来的宾客。远观胡杨,层林尽染,一片金色的海洋。近观胡杨,每一片叶子都很通透,叶脉清晰可见,特别是在太阳初升或者夕阳西下的时候,逆光或者侧光去端详,透明的叶片相互映衬,散射出黄色的光晕。当然,最壮观的是乘坐三角翼飞机,逆着光从胡杨林头顶飞过。视野开阔,胡杨、沙漠、河流尽收眼底,黄色的沙丘、黄色的胡杨,还有泛着银色鳞波的河水,真是壮丽神奇。

    ④胡杨是一种神奇的树。小的时候形状如柳树,枝条柔软,叶子细长。长大了,树干挺直,叶子就成为杨树叶子的形状,只不过尺寸小一些。所以,胡杨也称为“异叶杨”“变叶杨”。有人说,胡杨的奇特在于一树三种叶。一棵粗壮的胡杨,离地一米以下长有枝条的话,叶子一定是柳叶的样子,高一些就是杨树的叶子,再高一些会有枫叶的形状。

    ⑤胡杨的根很奇特,可以扎到地下几十米,吸取水分,顽强地撑起一片生命的绿色。走进胡杨林,你可能会看到,有些粗大的胡杨,祼露的根部很粗壮,很发达。但胡杨小的时候,根系很不发达,只有一个主根很粗,这主要和胡杨生长的环境有关,它必须把根迅速插进地底下,获取宝贵的水资源。所以胡杨很难移裁,因为一不小心就会挖断其主根,前几年,单位搞园林绿化,想栽种几棵胡杨。有人急于求成,挖了十几棵胳膊粗细的胡杨栽进院子,结果只成活了一两棵。

    ⑥胡杨是顽强的树,生长在西北沙漠地带,耐干旱、耐盐碱,不怕酷热严寒,不畏风沙侵袭。它们或成片成林,或孑然一身,顽强地矗立在沙漠戈壁,履行着自己与生俱来的使命——抗风沙,保绿洲。沿着沙漠公路走一走,你会看到在沙漠边缘,沿着古河道,生长着或高或低、错落有致的胡杨,尤其是沿着塔里木河两岸,生长着茂密的胡杨林。有人说,正是有了这片胡杨林,天山南麓的大片绿洲才免遭沙漠的吞噬。所以,当地人称胡杨为“英雄树”,也有人赞美它是“沙漠的脊梁”。

    ⑦第一次走进沙漠,见到胡杨,我就为它顽强的生命力所折服。粗壮的树干、开裂的树皮、奇异的形状,在塔克拉玛干大漠的烈日炙烤下,顽强地挺立着,用不太茂密的叶子,为我们这些到访者撑起一片片阴凉。有的树冠已经枯死,却从半腰伸出一根绿枝;有的下半部分的小虬枝沿着树干枯萎着,树顶部分却绿意盎然;有的半边身子似乎已经焦黑,却在另一侧长着茂密的枝叶;甚至有的上半部分已经没有了树皮,露出白森森的树干,下半部分却快意地生长着,还有的树身子已经匍匐在地,靠一些枝杈支撑着,树冠部分依然歪歪扭扭地向上展开……此时此刻,我似乎体味到了一些坚韧不拔的含义。

    ⑧传说,胡杨一生3000年,“生而不死1000年、死而不倒1000年、倒而不朽1000年”。胡杨就是这种树,坚守着一片贫瘠的沙漠,固守着千年不变的信念。有时候,我站在沙丘上,或坐在胡杨树下,任思想的野马穿越时空随意驰骋。一棵嶙峋的老胡杨,也许曾经为西天取经的唐玄奘撑起过一片阴凉;一根枯萎了的老树干,也许曾经为行走在丝路上的商旅拴过疲惫的骆驼;一段躺在沙丘上的老树皮,也许曾经见证了西域历代王朝刀光剑影的兴衰。不屈的胡杨、不老的胡杨、不朽的胡杨,只有你能说出尼雅的奥秘,只有你真正了解沧海桑田的变换。如今,塔里木河不再奔流不息,罗布人与楼兰古国消失在茫茫的大漠沙尘之中,而古老的胡杨树依然顽强地挺立在沙漠的边缘,守望着现代文明在荒野之中的繁衍生息。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文章第②段使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这是为了证明胡杨树是古老的树种。

    B.胡杨树的主要特点是树种古老、色彩美丽、叶子和根奇特、生命力顽强。

    C.从第⑤段中的事例可知,生命力顽强的胡杨树在别的地方是很难成活的。

    D.人们称胡杨为“英雄树”“沙漠的脊梁”,是因为它在防沙护林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E.作者对胡杨树作了具体描写,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胡杨树的无比热爱和赞美之情。

    2.第⑦段细致地描写了沙漠胡杨的形态,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3分)

    3.请结合上下文赏析第⑧段中画线句的表达艺术。(4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文题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也许将来有这么一天,我们发明了一种智慧芯片,有了它,任何人都能古今中外无一不知,天文地理无所不晓。比如说,你在心里默念一声“物理”,人类有史以来有关物理的一切公式、定律便纷纷浮现出来,比老师讲的还多,比书本印的还全。你逛秦淮河时,脱口一句“旧时王谢堂前燕”,旁边卖雪糕的老大娘就接茬说“飞入寻常百姓家”,还慈祥地告诉你,这首诗的作者是刘禹锡,这时一个金发碧眼的外国小女孩抢着说,诗名《乌衣巷》,出自《全唐诗》365卷4117页……这将是怎样的情形啊!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联想或思考?请就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含意,选准角度,明确立意; ②自拟题目,完成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