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1 题,其中:
选择题 16 题,填空题 3 题,实验题 2 题
简单题 2 题,中等难度 9 题,困难题 9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16 题
  1. 化学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半导体行业中有一句话:“从沙滩到用户”,计算机芯片的材料是二氧化硅

    B.利用催化设施,可以将汽车尾气中CO和NO转化为无害气体

    C.锅炉水垢中含有的CaSO4,可先用Na2CO3溶液处理,后用酸除去

    D.防止酸雨发生的重要措施之一是使用清洁能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化学与环境、材料、信息、能源关系密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应用化学原理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

    B.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接近2.5×10-6m的颗粒物,分散在空气中形成胶体

    C.开发高效氢能、太阳能等新型电动汽车,以解决城市机动车尾气排放问题

    D.己知2C(s)+2O2(g)═2CO2(g)△H=akJ•mol-1、2C(s)+O2(g)=2CO(g)△H=bkJ•mol-1,则a>b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某科学家利用二氧化铈(CeO2)在太阳能作用下将H2O、CO2转变为H2、CO。其过程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过程中CeO2没有消耗

    B.该过程实现了太阳能向化学能的转化

    C.以CO和O2构成的碱性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CO+4OH——2e—= CO32—+2H2O

    D.上图中△H1=△H2+△H3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已知;(NH4)2CO3(s)═NH4HCO3(s)+NH3(g)△H=+74.9kJ·mol﹣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反应是吸热反应,因此一定不能自发进行

    B.该反应中熵变、焓变皆大于0

    C.碳酸盐分解反应中熵增加,因此任何条件下所有碳酸盐分解一定自发进行

    D.能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不能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化学反应速率是通过实验测定的,下列化学反应速率的测量中,测量依据不行的是(  )

    选项

    化学反应

    测量依据(单位时间内)

    A

    2NO2N2O4

    颜色深浅

    B

    Zn+H2SO4=ZnSO4+H2

    H2体积

    C

    CO(g)+H2O(g)=CO2(g)+H2(g)

    压强变化

    D

    Ca(OH)2+Na2CO3=CaCO3↓+2NaOH

    沉淀质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常温下,0.1mol•L-1某一元酸(HA)溶液中= 1×10-8,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某一元碱(BOH)溶液中= 1×10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PH=a的HA溶液,稀释10倍,其pH=a+1

    B.等体积的HA和BOH恰好完全反应,溶液的pH=7

    C.HA的pH=3;BOH的pH=13

    D.相同体积相同pH的HA和盐酸分别与足量Zn反应,生成氢气的物质的量相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某温度下,在体积不变的容器中进行反应:CO(g)+2H2(g) CH3OH(g)   △H1=-90.7 kJ•mol-1。已知反应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CO)=1 mol/L,c(H2)=2.4 mol/L;5 min后反应达平衡,此时CO的转化率为5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熵增放热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

    B.5 min内H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 mol/(L·min)

    C.若该温度下,反应物的起始浓度c(CO)=4 mol/L,c(H2)=a mol/L,达到平衡后,c(CH3OH)=2 mol/L,则a=5.4

    D.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加入催化剂可提高CO的转化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LED系列产品是被看好的一类节能新产品,如图是一种氢氧燃料电池驱动LED发光的装置.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处通入氢气,发生了还原反应:H2﹣2e﹣+2OH﹣=2H2O

    B.该装置中只涉及两种形式的能量转化,电池中的KOH溶液也可用稀硫酸溶液代替

    C.b处通入氧气,为电池的正极

    D.P﹣型半导体连接的是电池负极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实验室用标准 KMnO4 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 FeSO4,下列说法或操作正确的是(   )

    A.盛 FeSO4溶液的锥形瓶滴定前用 FeSO4溶液润洗 2—3 次

    B.选碱式滴定管盛放标准 KMnO4溶液,并用碘化钾淀粉溶液作指示剂

    C.锥形瓶内溶液颜色变化由黄色变橙色,立即记下滴定管液面所在刻度

    D.滴定前仰视读数,滴定后俯视读数会导致滴定结果偏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有甲、乙、丙三瓶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若甲不变,将乙蒸发掉一半水(溶质不析出),丙中通入一定量的CO2。然后以酚酞作指示剂,用相同浓度的盐酸滴定,分别达到终点消耗盐酸的体积是(    )

    A.V甲=V乙>V丙       B.V丙>V乙>V甲    C.V乙>V丙>V甲         D.V甲=V乙=V丙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在密闭容器中,5 mol H2与2 mol CO2发生反应:3H2(g)+CO2(g) CH3OH(g)+H2O(g)。反应达到平衡时,改变温度(T)和压强(p),反应混合物中甲醇(CH3OH)的物质的量分数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P1>P2>P3>P4

    B.若T1> T2> T3>T4,则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C.甲醇的物质的量分数越高,反应的平衡常数越大

    D.缩小容积,可以提高CH3OH在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在空气中直接蒸发下列盐的溶液:①Fe2(SO4)3②Na2CO3③KCl④CuCl2⑤NaHCO3可以得到相应盐的晶体(可以含有结晶水)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④       D.①③④⑤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25℃时,在10 mL浓度均为0.1 mol/LNaOH和NH3·H2O混合溶液中滴加0.1 mol/L盐酸,下列有关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未加盐酸时:c(OH-)>c(Na+)=c(NH3·H2O)

    B.加入盐酸至溶液pH=7时:c(Cl-)=c(Na+)

    C.加入10 mL盐酸时:c(NH)+c(H+)=c(OH-)

    D.加入20 mL盐酸时:c(Cl-)=c(NH)+c(Na+)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T℃时在2L密闭容器中使X(g)与Y(g)发生反应生成Z(g),反应过程中X、Y、Z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1所示;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分别为T1和T2,Y的百分含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容器中发生的反应可表示为:3X(g)+Y(g)⇌2Z(g)

    B. 0~3min内,v(X)=0.1 mol/(L•min)

    C.若改变条件,使反应进程如图3所示,则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增大压强

    D.达平衡后,升高温度,v正、v逆都增大,且再次平衡前v正>v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某Na2CO3、NaAlO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1 mol/L的盐酸,测得溶液中CO32-、HCO3-、AlO2-、Al3+的物质的量与加入盐酸溶液的体积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曲线表示的离子方程式为AlO2-+H++H2O==Al(OH)3↓

    B.原混合溶液中的CO32-与Al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C.V1∶V2=l∶5

    D.M点时生成的CO2为0.05 mol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在体积都为1L,pH=2的盐酸和醋酸溶液中,投入0.65g锌粒,则下图所示比较符合客观事实的是(    )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3 题
  1. 实施以减少能源浪费和降低废气排放为基本内容的节能减排政策,是应对全球气候问题、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化工行业的发展必须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的总体要求。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下列问题:

    (1)煤化工通常通过研究不同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以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已知等体积的一氧化碳和水蒸气进入反应器时,会发生如下反应:

    CO(g)+H2O(g)H2(g)+CO2(g),该反应的平衡常数随温度的变化如下表所示:

    温度/℃

    400

    500

    800

    平衡常数K

    9.94

    9

    1

    ①若在500℃时进行反应,设CO和H2O的起始浓度均为0.020mol/L,在该条件下,CO的平衡转化率为         

    ②800℃时,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放入混合物,起始浓度为:c(CO)=0.01mol/L,c(H2O)=0.03mol/L,c(CO2)=0.01mol/L, c(H2)=0.05mol/L ,则反应开始时,H2的消耗速率比生成速率         (填“大”、“小”或“不能确定”)。

    (2)2SO2(g)+O2(g)2SO3(g)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又已知1molSO2(g)氧化为1molSO3(g)的ΔH=-99 kJ·mol-1,请回答问题:

    该反应通常用V2O5作催化剂,加V2O5会使图中B点         (填“升高”或“降低” )△H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已知某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它所对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化合物AX3和单质X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化合物AX5。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AX3(g)+X2(g)AX5(g)在容积为10 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起始时AX3和X2均为0.2 mol。反应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反应体系总压强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 图中3组实验从反应开始至达到平衡时的反应速率v(AX5)由大到小的次序为          (填实验序号);与实验a相比,其他两组改变的实验条件及判断依据是:b          、c        

    ②用p0表示开始时总压强,p表示平衡时总压强,α表示AX3的平衡转化率,则α的表达式为       ;实验a平衡转化率:α(a)为          

    (2)已知AX3的熔点和沸点分别为-93.6 ℃和76 ℃,AX5的熔点为167 ℃。室温时AX3与气体X2反应生成lmol AX5,放出热量123.8 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I.某二元酸(化学式用H2A表示)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是:H2A = H+ + HA-,HA-H++A2-。回答下列问题:

    (1)在0.1mol·L-1的Na2A溶液中,下列微粒浓度关系不正确的是_________。

    A.c(A2-)+c(HA-)+c(H2A)=0.1mol·L-1

    B.c(OH-)=c(H+)+c(HA-)

    C.c(Na+)+c(H+)=c(OH-)+c(HA-)+2c(A2-)

    D.c(Na+)=2c(A2-)+2c(HA-)

    (2)已知0.1mol·L-1NaHA溶液的pH=2,则0.1mol·L-1H2A溶液中氢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填“>”、“<”或“=”)0.11mol·L-1。

    II.亚磷酸(H3PO3)是二元酸,H3PO3溶液存在电离平衡:H3PO3H+ +H2PO3-。亚磷酸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HPO3。

    (1)①某温度下,0.1000 mol·L-1的H3PO3溶液中c (H+) = 2.5×10-2mol·L-1,除OH-之外其他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②写出亚磷酸与少量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III.“低碳经济”时代,科学家利用“组合转化”等技术对CO2进行综合利用。

    (1)CO2和H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生成乙烯:6H2(g)+2CO2(g)CH2==CH2(g)+4H2O(g) △H=a kJ·mol-1  已知:H2(g)的燃烧热为285.8 kJ·mol-1,CH2=CH2(g)的燃烧热为1411.0 kJ·mol-1,H2O(g)= H2O(l)   △H=-44.0 kJ·mol-1,则a=______kJ·mol-1。

    (2)上述生成乙烯的反应中,温度对CO2的平衡转化率及催化剂的催化效率影响如右上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填序号)

    ①温度越高,催化剂的催化效率越高

    ②M点平衡常数比N点平衡常数大

    ③温度低于250℃时,随着温度升高,乙烯的产率增大

    ④增大压强可提高乙烯的体积分数

    ⑤N点正反应速率一定大于M点正反应速率

    IV.为减轻大气污染,可在汽车尾气排放处加装催化转化装置,反应方程式为:

    2NO(g)+2CO(g)2CO2(g)+N2(g)。

    (3)若在500℃时,投料=1 且NO的起始浓度为amol/L,NO的转化率为80%,则此温度时的平衡常数K=________。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2 题
  1. 某课外活动小组现使用酸碱中和滴定法测定某市售白醋的总酸量(g/100 mL)。

    Ⅰ.实验步骤:(1)用________(填仪器名称)量取10.00 mL食用白醋,在烧杯中用水稀释后转移到100 mL容量瓶中定容,摇匀即得待测白醋溶液。

    (2)用酸式滴定管取待测白醋溶液20.00 mL于锥形瓶中,向其中滴加2滴______作指示剂。

    (3)读取盛装0.1000 mol·L-1 NaOH 溶液的碱式滴定管的初始读数。如果液面位置如图所示,则此时的读数为________mL。

    (4)滴定。 当加入最后一滴溶液后,液体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30秒钟无变化时,停止滴定,并记录NaOH溶液的终读数。重复滴定3次。

    Ⅱ.实验记录:

    滴定次数实验数据(mL)

    1

    2

    3

    4

    V(样品)

    20.00

    20.00

    20.00

    20.00

    V(NaOH)(消耗)

    15.95

    15.00

    15.05

    14.95

    Ⅲ.数据处理与讨论:

    (1)按实验所得数据,市售白醋总酸量=________g/100 mL。

    (2)在本实验的滴定过程中,下列操作会使实验结果偏大的是________(填写序号)。

    a.碱式滴定管在滴定时未用标准NaOH溶液润洗

    b.碱式滴定管的尖嘴在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c.锥形瓶中加入待测白醋溶液后,再加少量水

    d.锥形瓶在滴定时剧烈摇动,有少量待测液溅出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I.硫酸亚锡(SnSO4)是一种重要的能溶于水的硫酸盐,广泛应用于镀锡工业。某研究小组设计SnSO4制备路线如下:

    查阅资料:

    A.酸性条件下,锡在水溶液中有Sn2+、Sn4+两种主要存在形式,Sn2+易被氧化。

    B.SnC12易水解生成碱式氯化亚锡

    回答下列问题:

    (1)SnCl2粉末需加浓盐酸进行溶解,请结合必要的化学方程式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原因:___________。

    (2)加入Sn粉的作用有两个:①调节溶液pH;②__________。

    (3)反应I得到沉淀SnO,得到该沉淀的离子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4)操作I是____________。

    II.已知25℃时,AgI饱和溶液中c(Ag+)为1.22×10-8 mol/L,AgCl的饱和溶液中c(Ag+)为1.25×10-5 mol/L。若在10 mL含有KCl和KI各为0.01 mol/L的溶液中,加入16 mL 0.01 mol/L AgNO3溶液,这时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离子浓度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c(K+)>c(NO)>c(Cl-)>c(Ag+)>c(I-)

    B .c(K+)>c(NO)>c(Ag+)>c(Cl-)>c(I-)

    C.c(K+)>c(NO)>c(Ag+)=c(Cl-)+c(I-)

    D.c(NO)>c(K+)>c(Ag+)>c(Cl-)>c(I-)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