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8 题,其中:
选择题 25 题,综合题 3 题
简单题 26 题,中等难度 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5 题
  1. 今年暑假刚学完中国历史的小明同学准备拍一部微电影——《贞观之治》,下列可以用作该电影主人翁的配音有:(  )

    ①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②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

    ③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④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武则天,后人对她的功过评说不一。史学家认为应该肯定,主要理由是(  )

    A.她结束了分裂,完成了国家统一     B.她统治时期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

    C.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D.她提高了妇女的地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有位收藏家最近从古董市场上购得一座彩陶马,上面有多种颜色,主要有黄、绿、青三色,经专家鉴定是真品,你认为它最早可能出现于下列哪一朝代?(  )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和使用的农具,其中,不直接用人力或畜力为动力的是(  )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每年高考后,各地的文科状元和理科状元都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其实,我国早在唐朝就有了文状元和武状元。武状元最早出现下列哪个皇帝时期?(  )

    A.唐高祖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搜集和整理材料、制作知识卡片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关于科举制的知识卡片中不正确的是(  )

    A.隋文帝时设置进士科,我国科举制正式诞生

    B.唐朝科举制逐渐完善

    C.明太祖规定科举考试只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

    D.清朝末年废除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唐人街。唐人街遍布世界许多地方。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是因为(  )

    A.唐朝政治清明            B.唐朝经济繁荣

    C.唐朝民族关系融洽        D.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唐代的繁荣与开放在很大程度上与中外交流的发展有关,以下最能表明中国人学习外国文化的开放意识和刻苦精神的是(  )

    A.遣唐使来华        B.玄奘西行

    C.鉴真东渡          D.郑和下西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赵州桥什么人儿修?玉石栏杆什么人留?赵州桥鲁班爷修,玉石栏杆圣人留。”这是河北民歌《小放牛》的歌词,是根据当地民间传说编成的,并广泛流传到今天。其实,赵州桥并不是鲁班修建的,它的设计和主持建造者是(  )

    A.李耳             B.李冰

    C.李春            D.李世民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才华横溢的诗人层出不穷。其中,提倡诗歌要更多地反映现实生活、达到教育目的诗人是(  )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李隆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杨家将的故事家喻户晓,这些故事反映的是澶渊之盟订立前(  )

    A.北宋与金的争战         B.北宋与辽的争战

    C.南宋与辽的争战        D.南宋与金的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你喜欢看穿越剧吗?假如你穿越到北宋,成了一名商人,你会在哪里最先使用交子?(  )

    A.开封           B.四川

    C.广州           D.泉州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旅行家马可波罗在元世祖时来中国,在中国居住了17年,并在元朝做官。下列说法不符合史实的是(  )

    A.马可波罗是意大利人

    B.接见他的中国皇帝是成吉思汗

    C.马可波罗会说汉语和蒙古语

    D.《马可波罗行纪》描述了大都的繁华景象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的火药,最早开始用于军事是在(  )

    A.隋朝初年          B.唐朝中期

    C.唐朝末           D.宋元时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一部著名的史学著作。下列示意图中,哪一时期的史实能在这部书中查阅到?(  )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相权与君权的关系,是古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基本线索之一。丞相的设立和废除分别与下列哪位皇帝有关(  )

    A.秦始皇 汉武帝         B.唐太宗 宋太祖

    C.宋太祖 明太祖          D.秦始皇 明太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我国封建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的标志(  )

    A.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立       B.八股取士

    C.军机处的设立           D.大兴文字狱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为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篇章、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是(  )

    A.戚继光抗倭            B.郑成功收复台湾

    C.郑和下西洋           D.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下图是某中学生的漫画作品,与其相关的政策是(  )

    A.文化专制          B.重农抑商

    C.重本抑末          D.闭关锁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汗水的结晶。明长城的起止点是(  )

    A.东起辽东,西至临洮          B.东起鸭绿江,西至临洮

    C.东起辽东,西至嘉峪关        D.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周杰伦在歌曲《本草纲目》中唱到:“看我抓一把中药服下一帖骄傲”“让我来调个偏方专治你媚外的内伤。”,下列关于历史上《本草纲目》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是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

    B.由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所著

    C.曾被译成多国文字,成为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

    D.它的作者被称为“医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对隋唐时期阶段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B.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C.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下面是中国历史上结束分裂、完成统一的封建王朝,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秦朝 西晋 隋朝 元朝         B.隋朝 秦朝 西晋 元朝

    C.元朝 隋朝 秦朝 西晋           D.秦朝 西晋 元朝 隋朝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七年级二班同学准备在春学期结束时办个画展。请帮他们找到画圣吴道子的作品(  )

    A.《步辇图》            B.《送子天王图》

    C.《清明上河图》         D.《墨葡萄图》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东汉末年书法成为一门艺术后,我国书法名家辈出。其中,兼有“颜骨赵姿”之美的书法家是(  )

    A.颜真卿            B.柳公权

    C.赵孟頫            D.董其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3 题
  1.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是中华儿女对祖国真挚情感的源泉,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不断、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材料二   (元朝疆域)北与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言。

    ——《元史• 地理志》

    材料三

    (1)材料一体现了唐朝什么样的民族政策?“和同为一家”指唐与哪个民族的关系?写出唐与该民族友好交往的另一个史实?

    (2)材料二反映了元朝的疆域空前辽阔。为对全国实现有效的统治,元世祖实行了什么行政制度?后来,明太祖又在地方进行了怎样的改革?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前期为维护和巩固统一,清政府在台湾、西藏、新疆分别设置了什么机构?

    (4)综上所述,你认为有哪些有利于国家统一的历史经验值得借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在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中,黄河流域在前3000多年一直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而南方经济后来居上,经济重心逐渐南移。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材料二 隋炀帝写的《我梦江南好》用率真的文字表达了对江南出自肺腑的喜爱。唐中后期国家财政来源“江南,居十九”。宋代“国家根本,实仰东南”。

    材料三   施复夫妇住在苏州盛泽镇,拥有一台织机,还养了几筐蚕,靠缫丝织绸过日子。他们织出的绸缎光彩润泽,成了市场上的抢手货,人们争相购买。不到十年,施复夫妇就添置了三四十台织机,雇人织绸,成了大机户。

    ——《醒世恒言》

    (1)材料一中的“渠”指什么?它的开通对我国经济发展有何影响?

    (2)材料二中隋炀帝喜爱的江南在何时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写出这一时期南方最大的商业都市和一句能够说明经济重心南移的农业谚语。指出经济重心南移的根本原因。

    (3)材料三反映了明朝中期以后我国江南地区出现什么新现象?它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过,一脉相承延续至今的文明。让我们一起展开历史的画卷,见证往日的辉煌。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莫高窟是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莫高窟的大部分洞窟都对游人开放。近年来,莫高窟游客逐年增长。旅游旺季时,平均每天游客量逾4000人次,最多时约7000人次。

    材料二   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个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见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

    ——美国 罗兹•墨菲的《亚洲史》

    材料三   他对金银铜比重的描绘和对油料出油率的统计,都运用了明确的定量概念和比重概念,采取了“穷究试验”的科学态度,撰写了一部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他”这样的科学家多出现明清之际,他们重视实验,注重运用数理方法,开始显露出一些近代科学研究的特点。

    (1)材料一中的“大部分洞窟”是在什么时候开凿的?今年暑假小明也想去参观莫高窟,他该去哪个省?

    (2)材料二反映了宋代文化呈现怎样的特点?举宋代科技、文化各一例说明美国学者的观点。

    (3)写出材料三中的“他”和他的著作?据材料三,指出明清时期我国科技发展的特点。这一背景下产生的明清小说有何新特点?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