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6 题,其中:
选择题 15 题,填空题 8 题,解答题 3 题
中等难度 26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15 题
  1. 甲醛(CH2O)是家庭装修后造成室内污染的主要有害气体,下列关于甲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醛是由碳、水两种物质组成
    B.甲醛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一个甲醛分子由一个碳原子、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D.甲醛由一个碳元素、两个氢元素、一个氧元素组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是四位同学分别设计的实验方案,你认为可行的是( )
    A.某白色固体化合物溶于水,向所得的无色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试剂,溶液呈红色,证明该白色固体化合物一定是碱
    B.向某无色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硝酸,白色沉淀不溶解,证明该无色溶液中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
    C.不用其他试剂就可鉴别氢氧化钠、氯化镁、硫酸铜和硝酸钾四种溶液
    D.把燃着的木条插入某瓶无色气体中,木条火焰熄灭,证明瓶中的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现在提倡使用的下列产品中,与环境保护无关的是( )
    A.加碘食盐
    B.无氟冰箱
    C.无磷洗衣粉
    D.无铅汽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某市的《空气质量周报》,是环保部门对某地区空气污染程度所作的监测报告,主要有①总悬浮颗粒物、②二氧化硫、③氮的氧化物三项量化指标.下列情况中,能直接引起①②两项指标变差的是( )
    A.随意扔弃难以分解的塑料垃圾
    B.用煤炭做燃料放出大量烟气
    C.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河中
    D.农业上滥用化肥和农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用天然气作燃料
    B.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
    C.进入未开启的菜窖前,先做灯火实验
    D.进入废弃的煤矿井,用火把照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空气液化
    B.硫磺燃烧
    C.轮胎爆炸
    D.玻璃破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我国著名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为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已知某种铱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2,其质子数为77,则铱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
    A.38
    B.77
    C.115
    D.19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混合后,不一定会出现沉淀的是( )
    A.Na2SO4、BaCl2、HNO3
    B.KNO3、Na2CO3、CaCl2
    C.MgSO4、NaOH、H2SO4
    D.AgNO3、NaCl、HCl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需要用到的仪器有( )
    ①烧杯②量筒③药匙④托盘天平⑤玻璃棒⑥漏斗⑦蒸发皿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⑤
    C.⑤⑥⑦
    D.全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列物质按氧化物、酸、碱、盐、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
    A.水、碳酸、硫酸铁、碳酸钠、空气
    B.五氧化二磷、盐酸、氢氧化钙、硝酸镁、胆矾
    C.氯酸钾、硝酸、氢氧化铜、硫酸亚铁、天然气
    D.氧化铁、磷酸、氢氧化钾、氯化钠、石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
    B.均一、稳定的液体-定是溶液
    C.能电离出H+的化合物一定是酸
    D.置换反应一定要在溶液中进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下列关于CO2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是酸性氧化物
    B.会造成温室效应
    C.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
    D.碳不完全燃烧的产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氧气是人类维持生命不可缺少的物质.下列关于氧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B.舍勒是最早制得氧气的科学家之一
    C.氧气是一种可燃性气体
    D.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非金属单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食品卫生与人们身体健康密切相关,下列做法符合《食品卫生法》的是( )
    A.用工业用盐腌制咸菜
    B.在牛奶中添加尿素
    C.用二氧化硫熏制银耳
    D.用纯碱发酵面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一些食物和生活中的物质的pH大致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草木灰可用于改良碱性土壤
    B.肥皂水可使石蕊试液变红
    C.胃液过多的人不宜多吃苹果
    D.西瓜比酱油的酸性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8 题
  1. 某同学用氢氧化钠溶液在易吸水的白纸上写“化学”两个字,晾干后纸上无明显痕迹.要使字迹马上显现出来,可向该纸上喷洒________或________(药品的名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浩瀚的海洋不仅繁衍着无数生生物,还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如氯化钠、氯化镁、溴化镁等大量的无机盐.
    (1)请设计两种鉴别海水和蒸馏水的方法(只需说明原理)
    方法一:________.
    方法二:________.
    (2)由此所得的粗盐中含有不溶性杂质,可采取下列步骤除去.请在括号内填上相应的操作步骤.
    ( ________)→( ________)→蒸发结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元素M是地壳中含量居第二位的金属元素,M单质是世界上年产量最高的金属,也是现实生产生活中使用最广泛的金属.M单质能在纯氧中燃烧;古时候曾用M单质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制取铜;生活中可用稀盐酸除去M单质表面因锈蚀而生成的氧化物;M的碳酸盐(MCO3)在一定条件下分解为M的低价氧化物和另一种气态氧化物.推断M元素,按要求写出上面叙述中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
    (1)化合反应________;
    (2)分解反应________;
    (3)置换反应________;
    (4)复分解反应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最近,上海建成了我国第一条磁悬浮铁路.磁悬浮的核心技术是利用超导体的反磁性.高温超导物质(Y2Ba4Cu6O13)是以YmOn、BaCO3和CuO为原料,经研磨烧结而成(此过程中所有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则高温超导物(Y2Ba4Cu6O13)中元素Y显________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2003年12月23日,川东气矿发生井喷事故.高压天然气携带一种有毒气体从地下喷出,向四周扩散,所到之处牲畜、飞鸟和没撤离的人员大量伤亡,水源被严重污染.抢险队和救援队迅速进入事故地点,并点燃了喷出的气体,切断了有毒气体来源.救援队员发现,低洼地的人、畜死亡率高,但是有一位老人摔倒在水田边,头埋在潮湿的草丛里,而幸免于难.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该气体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和水.则此气体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________和________(填元素符号)
    (2)请推测这种气体具有的性质:________.
    (3)根据该气体的性质,说明老人幸免于难的原因.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本题涉及的反应都属于复分解反应,A~F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不同化合物.
    ①A溶液和B溶液混合发生化学反应,但无明显现象;
    ②C、D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盐酸,先无明显现象.后产生无色、无气味的气体;
    ③E、F的混合溶掖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先无明显现象,后生成蓝色沉淀.
    请回答下列问题.(注意:每小题都有多种可能,只答出一种可能即可)
    (1)①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C、D的化学式:C________、D________;
    (3)③中涉及的两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如图所示,在甲、乙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中,装有足量的质量和溶质质量分数均相同的稀盐酸,在两只试管上方各罩一个完全相同的气球,两个气球中分别装有相同质量的金属A与B,现同时提起两只气球,使其中的金属迅速与稀盐酸接触反应.实验发现:开始时,甲气球迅速鼓起,而乙气球鼓起较慢.反应结束时,甲气球鼓起的体积比乙气球大.根据以上事实,可得出以下结论:
    (1)________.
    (2)________.
    (3)若在上述条件下,A、B两种金属与盐酸反应均生成+2价盐,据此还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锌和浓盐酸以及如图所示装置来制取干燥、纯净的氢气,并验证气体中的杂质.

    (1)实验中看到B中无水硫酸铜变蓝色,这说明产生的气体中含有杂质________(填化学式),除此以外,还可能含有杂质气体是________(填名称).为了检验该杂质可将E装置连接到上述装置中________
    (填序号)之间,气体从________(填a或b)进入装置E,E中所放试剂为________,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2)C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
    (3)此实验收集氢气的下列方法,你认为合理的是________(填选项编号)①向上排空气法;②用干瘪气球收集;③排水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解答题 共 3 题
  1. 下列做法符合操作规范的是______(填写序号)
    ①为了节约药品,将实验用剩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中
    ②使用托盘天平称量时,用镊子取放砝码
    ③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液体的量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④过滤时,为了加快过滤速度,用玻璃棒搅动漏斗里的液体
    ⑤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在皮肤上,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⑥稀释浓硫酸时,先在量筒里加入一定体积的蒸馏水,再沿量筒内壁慢慢加入浓硫酸,并不断搅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把12.5g含杂质20%的大理石放人盛有34.4g稀盐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比反应前减少了4.4g.求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理石中的杂质不与酸反应,也不溶于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用KCl和KH2PO4固体配制钾元素、磷元素、水的质量比为78:3l:10000的植物生长营养液,所耗用的KCl和KH2PO4的质量比为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