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2 题,其中:
单选题 15 题,填空题 2 题,综合题 1 题,推断题 1 题,科学探究题 1 题,实验题 1 题,计算题 1 题
简单题 6 题,中等难度 12 题,困难题 4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15 题
  1. 按酸、碱、盐、氧化物的顺序排列的一组物质是

    A.H2SO4、Na2CO3、NaCl、CuO       B.H2O、Ca(OH)2、HCl、Na2SO4 

    C.H2SO4、NaOH、Na2CO3、Fe2O3     D.NaOH、H2CO3、NaCl、CO2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对比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CO2 与CO的比较错误的是

    A. 一个CO2分子比一个CO分子多一个氧原子

    B. CO2可用于光合作用,CO可用于人工降雨

    C. CO2能溶于水,CO难溶于水

    D. CO2会造成温室效应,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干冰升华   B. 酸碱中和

    C. 试管破碎   D. 海水晒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物质的俗称与化学式不相符合的是

    A.干冰H2O   B.熟石灰Ca(OH)3   C.烧碱NaOH    D.食盐NaCl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取食盐固体   B. 稀释浓硫酸   C. 过滤   D. 蒸发食盐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的是

    A. 木炭   B. 镁条   C. 红磷   D. 铁丝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a克氯酸钾与b克二氧化锰混合加热至完全反应,可得c克氯化钾,则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制得氧气的质量是

    A. (a+b)克   B. (a+b-c)克   C. (a -c)克   D. (a+b+c)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化学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鱼骨粉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可用于补钙

    B. 明矾可使水中悬浮小颗粒快速沉降,也可用于自来水的消毒杀菌

    C. 发酵粉中含有较多的NaHCO3、,能使焙制出的糕点疏松多孔

    D. 纯碱也叫苏打,可用于清洗厨房用具的油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列实验现象和对应的结论描述都正确的是(   )

    A. 向某固体上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该固体一定是碳酸盐

    B. 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该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C. 某固态化肥与熟石灰混合研磨后产生氨气——该化肥一定是铵态氮肥

    D. 把燃着的木条伸入某无色气体中,木条熄灭——该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图为某医用葡萄糖注射液商标的一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葡萄糖注射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

    B. 100mL该葡萄糖注射液中溶质为5g

    C. 在人体组织里,葡萄糖在酶的作用下经缓慢氧化转变成CO2 和H2O

    D. 葡萄糖中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的质量之比为1:2:1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下列依据实验目的进行的实验设计,合理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从空气在获取纯净的氮气

    用硫燃烧除去空气中的氧气

    B

    鉴别硬水和软水

    观察颜色或闻气味

    C

    除去混在CO2 中的HCl气体

    把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D

    鉴别硝酸铵和氯化钠固体

    加适量的水溶解,测量前后温度变化

    A. A   B. B   C. C   D.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有四种物质的溶液:①Ba(OH)2、②Na2SO4、③HNO3、④FeCl3,不用其他试剂就可将它们逐一鉴别出来,其鉴别顺序是

    A.④③②①    B.④①②③    C.①③④②     D.①④②③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铁、氯化铜、石灰水、稀盐酸、石灰石之间的反应关系如图所示,图中两圆相交部分(a、b、c、d)表示物质间反应的类型或主要实验现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a处产生白色物质

    B. b处生成蓝色沉淀

    C. c处发生复分解反应

    D. d处产生气泡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将下列各物质混合后溶于水,得到无色溶液的是

    A. KNO3   NaCl   Na2SO4

    B. MgCl2 NaOH  KNO3

    C. CuSO4 CaCl2 MgCl2

    D. BaCl2 AgNO3 KCl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下列气体不可用浓硫酸干燥的气体是

    A. 氧气   B. 氨气

    C. 二氧化碳气体   D. 二氧化硫气体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2 题
  1. 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2个氢原子:____________;          ②铁离子:____________;

    ③氧化镁中的镁为+2价:_________;      ④一个氮气分子: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⑴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

    ⑵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________________。

    ⑶要使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除加水之外还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⑷t2℃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1 题
  1. 水是生命之源,请回答下列有关水的问题:

    ⑴水发生部分结冰变化后形成的冰和水混合体系属于____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⑵生活中使硬水软化的一种最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⑶若要测定某工业水样的酸碱度,最适合的是(_________)

    A、无色酚酞试液      B、pH试纸      C、紫色石蕊试液

    ⑷把下列物质分别加入纯净水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能形成无色溶液的是(__________)

    A、泥沙     B、硫酸铜     C、蔗糖     D、花生油

    ⑸节约用水,人人有责,请你提出一条节约用水的合理化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推断题 共 1 题
  1. 如下图所示,图中“→”表示物质的转化。A、B、C、D四种物质均含有碳元素,其中A、B、C三种物质所含的元素种类依次递增,D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回答下列问题:

    ⑴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

    ⑵写出该图中的任一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科学探究题 共 1 题
  1. 生石灰(CaO)在生活中常用作干燥剂,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对一包久置的生石灰干燥剂的成分产生了兴趣,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

    这包干燥剂久置后是否变质?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猜想

    成分

    CaO

    CaO、Ca(OH)2

    Ca(OH)2

    Ca(OH)2 、CaCO3

    CaCO3

    【实验探究】

    ⑴取部分干燥剂于试管中,加水后无放热现象,说明这包干燥剂中不含______________。

    ⑵继续向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有气泡出现,说明这包干燥剂中含有______________。

    ⑶为了进一步确定这包干燥剂中是否含有其他成分,小组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另取部分干燥剂于烧杯中,加水并搅拌,静置后取上层清液于3支试管中,并进行如下实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通过以上实验探究得出,猜想______________成立。

    【实验结论】

    小组同学反思了生石灰干燥剂变质的原因是与______________有关,认识到实验室保存生石灰氧化钙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1 题
  1. 用以下装置进行气体的实验室制取和性质实验。

    ⑴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选择图____装置,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用该图方法收集氧气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制取二氧化碳用图_______装置,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检验二氧化碳已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长颈漏斗末端位于液面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⑶将二氧化碳通入装置C中,紫色石蕊溶液变____,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1 题
  1. 某公司生产出的纯碱产品中经检测含有氯化钠杂质。为了测定产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20℃时,称取该产品样品26.5g,加入到盛有一定质量稀盐酸的烧杯中,碳酸钠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气体完全逸出,得到不饱和氯化钠溶液。反应过程测得烧杯中混合物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求:

    ⑴从图中可以看出碳酸钠与盐酸反应后生成的CO2_________g。

    ⑵该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