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6 题,其中:
选择题 6 题,书写 1 题,名句名篇 1 题,文学作品阅读 1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现代文阅读 5 题,作文题 1 题
简单题 6 题,中等难度 10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6 题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护(bì)     谦(xùn)    首(qiáo)    心如意(chènɡ)

    B.除(tī)     耀(xuàn)   肪(zhī)     牵附会(qiǎnɡ)

    C.广(mào)     逃(cuàn)   捕(dǎi)     断壁残(yuán)

    D.联(mèi)     恶(zènɡ)   妥(tiē)     万俱寂(lài)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结合语境,在下列句子中的横线处填写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于我国文化工作者来说是一项全新的课题。     , 国外同行在这方面拥有很多可供我们学习借鉴的宝贵经验,我们可以从中受到启发。

    ②2014年2月,第22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俄罗斯的索契召开。来自88个国家或地区的5000多名运动员       ,向98枚金牌发起冲击,用他们的激情,诠释着“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

    A.①句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②句填“八仙过海,各显其能”

    B.①句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②句填“各行其是”

    C.①句填“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②句填“各行其是”

    D.①句填“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②句填“八仙过海,各显其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依据语段内容,对画线病句的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剪纸是中华民族传统手工艺术中的瑰宝。它源于生活,是普通百姓在劳动之余,为了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而创造出来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与积累,使中国剪纸形成了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质朴的表现手法,因而独具魅力。

    A.乡土气息浓郁和表现手法质朴成为了中国剪纸的特点

    B.中国剪纸形成了乡土气息浓郁和表现手法质朴的特点

    C.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质朴的表现手法是中国剪纸的特点

    D.使中国剪纸具有了乡土气息浓郁和表现手法质朴的特点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结合语境,将下列句子填入横线处,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南锣鼓巷           ,北起鼓楼东大街,南至平安大街,宽8米,全长786米,与元大都同期建成,至今已有740多年的历史,         。因其地势中间高、南北低,如一驼背人,故名罗锅巷。到了清朝,乾隆十五年(1750年)绘制的《京城全图》将其改称南锣鼓巷。南锣鼓巷及周边区域曾是元大都的中心,明清时期成为大富大贵聚居之地,这里保留了大量形制各异、建筑考究的府邸、宅院,       

    ①是北京最古老的街区之一

    ②位于北京中轴线东侧的交道口地区

    ③是最富有老北京风情的街巷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③②①    D. ②①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根据下面文字的内容和表达需要,在横线处补全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

    缤纷舞台呈现少儿戏曲盛宴                   

    2013年12月1日,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办的第四届“国戏杯”学生戏曲大赛颁奖晚会在中国戏曲学院大剧场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200余名获奖选手,走上缤纷的舞台,为观众们呈现了一场少儿戏曲盛宴。这次大赛异彩纷呈,展示了校园文化建设成果,推动了“京剧进课堂”等工作不断深入,为戏曲艺术的发展营造了有利环境,为传承民族艺术做出了积极贡献,民族艺术发展前景值得期待。

    A.营造环境谋求民族艺术发展          B.民族艺术促进校园文化发展

    C.精彩大赛勾画民族艺术蓝图          D.美丽校园大力推动京剧课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对下面文段中所使用的修辞方法的作用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门前老树长新芽,院里枯木开小花……时间啊,时间,你都去哪儿了呢?

    在孩童的哭闹声里,你悄悄溜走;在少年的欢笑声里,你轻轻滑过;在青年远行的脚步声里,你默默流逝。

    时间啊,时间,你都去哪儿了呢?

    你无声无息地,藏进了父亲的白发,藏进了母亲的皱纹,藏进了双亲蹒跚的步履。

    你是个轮回的沙漏。终有一天,你也会让我们重复父母的过往……

    A.选段开头运用对偶句,生动地描绘出老树、枯木迎来新生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在经过漫长等待后的惊喜之情。

    B.选段中反复追问“时间啊,时间,你都去哪儿了呢”,强调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地思考,抒发了作者的惋惜之情。

    C.选段中用“藏进”一词把时间人格化,运用排比句,形象地写出随着时间地悄然逝去,父母在渐渐老去的情状。

    D.选段中把时间比作“轮回的沙漏”,形象地写出随着时光轮转,“我们”也会像父母一样老去的事实,表达了作者无尽的感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书写 共 1 题
  1. 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错落的灯笼、游弋的野鸭、静谧的垂柳,构成了什刹海傍晚时分特有的景象。

    B.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将竹子的自然属性拟人化,赋予其正直、虚心等品格。

    C.以王羲之为代表的魏晋名家承前起后,在书法艺术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D.北京丰台园博园于4月1日重新开园,经过近半年的整修,面目焕然一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古诗文默写(7分)

    (1)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渔家傲》)(1分)

    (2)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通过植物变化写早春景象的两句诗是:                                  。(2分)

    (3)《小石潭记》中既渲染了小石潭清冷气氛又含蓄抒发作者悲苦心境的句子是:                                  。(2分)

    (4)《桃花源记》中表现人们生活安适、和乐的句子是:                                  。(2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学作品阅读 共 1 题
  1. 名著阅读(3分)

    《水浒传》和《西游记》中人物绰号往往让读者过目难忘,这也是作者匠心独运之处。有的以人物形体特征为绰号,      因为脸上长了一大块青色胎记,所以名为“青面兽”;有的以人物品行为绰号,宋江因为      ,所以被唤作“及时雨”;有的以人物官职为绰号,孙悟空因为曾在天庭任御马监正堂管事一职,所以被称为“      ”。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文言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伯牙善鼓琴

    【甲】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

    【乙】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于”字与“止于岩下”中“于”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 皆以美徐公             B. 能谤讥市朝

    C. 万钟我何加焉           D. 每假借藏书之家

    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伯牙所            念:     

    (2)宫妇左右莫不王         私: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翻译:      

    4.下面是有关【甲】【乙】两文中人物的简析,请根据文章内容将其补充完整。(前两空用自己的话回答,后两空用原文回答)(4分)

    【甲】文中伯牙弹奏乐曲,钟子期  ①  ,看来钟子期确实是善听之人。【乙】文中邹忌用  ②  的生活小事设喻劝谏齐威王,齐威王认可了 “  ③   ”的结论,并且颁布了鼓励进谏的诏令,使齐国取得“  ④  ”的政治成效,这与齐威王的“善听”有密切关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5 题
  1. 阅读《戏霸》,完成后面的题目。(共15分)

    戏 霸

    刘建超

    ①老街戏园子不在繁华处,沿着老街往东,出丽景门,走上两里地,有一个桃园,桃园对面就是老街戏园子。

    ②去戏园子听戏,就成了老街人散心怡情的乐趣之一。老街人爱听戏,对在老街发生的梨园趣事,过去了多少年,老街人也能如数家珍。最让老街人津津乐道的是“戏霸”洛半城。

    ③说起洛半城,上点儿年纪的老街人都记忆犹新。他嗓音洪亮,唱花脸能声穿半个洛阳城,便因此而得名。洛半城原是开乐器铺子的,半路出家去唱戏,进老街戏班子时已是二十多岁。开始他只是唱唱折子戏,后来就排全本的《铡美案》《霸王别姬》《西厢记》。洛半城既可以扮花脸唱他最拿手的包拯,也能唱《卖马》里悲愤颓唐的老生秦琼,还能变身《西厢记》里尖音假嗓的小生张君瑞,更绝的是他竟能反串大破天门阵的穆桂英。老街人把十八般武艺集于一身的洛半城称为“戏霸”。

    ④洛半城读过几年书,脑子特别好使,尤其是听戏有过目不忘的本事。那年,从河北来了个戏班子,唱的是评剧《穆桂英大破洪州》。老街人听得过瘾,洛半城就想把戏给留下来。他买了厚礼去见戏班子的老板,人家把礼收了,就是不给剧本,说话也不中听。同行是冤家不说,人家根本没把老街的小戏班子放在眼里,连个正儿八经的角儿都没有,别说不给,就是给了本子也怕被糟蹋了。洛半城也不计较,连看了三个晚上的戏,把《穆桂英大破洪州》从头到尾一字不差地背了下来。河北的戏班子在附近唱了半个月的戏,再回到老街,看到洛半城带着老街的戏班子在演《穆桂英大破洪州》,老街人听得如痴如醉。惊得戏班老板连声道:霸道,太霸道了。

    ⑤“戏霸”洛半城在他最红火的时候,忽然不再登台了,谁也不知道啥原因。传得最广的是,他看上了小师妹梨花白,而住在怡心胡同的梨花白却不知为何要终身不嫁,洛半城因情所困,便不再登台。老街人都感叹不已。

    ⑥洛半城不再登台唱戏,在老街八角楼旁开了一家小店,名叫半城水席园,门面不大,生意却是不闲。老街人怀旧,来此吃饭多半是看看洛半城,期盼洛半城能再出江湖。洛半城只是热情地招呼顾客,从不提唱戏之事。老街人就说,谁要是能让洛半城给唱一出戏,那真是得有天大的面子。

    ⑦岁月把“戏霸”演变成了一个美丽的传说。

    ⑧九月天,秋高气爽。半城水席园来了一桌客人,点的是最贵的菜,喝的是最好的酒,五六个健壮的光头小伙子,扬言要见老板洛半城,非要洛半城出来唱上一段,否则就砸了店的招牌。

    ⑨还没听说过有人在洛半城店里闹事的。洛半城不但有当年“戏霸”的声誉,为人处世也是极其厚道,每年都要出资奖励老街考上大学的孩子,70岁以上的老街人来店里办寿宴一律免费,深得老街人赞誉。

    ⑩有人说,再闹就报警。

    ⑪报警,报吧。哥几个天天来这里吃饭,你就天天报,哥几个奉陪。

    ⑫明眼人知道,这是被街上的小混混给缠上了。老街人不怕别的,就怕难缠的小混混。别的事情是可以用钱来摆平的,小混混要的是面子。正僵持着,忽然听到一声吆喝:圣旨到——

    ⑬众人诧异,却见洛半城身着朝服,手持一方锦缎大步走来。他身后跟着个小厮,抱着一罐杜康贡酒。洛半城走到年轻人桌前,展开锦缎,朗声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时乃国泰民安,秋风送爽之日,朕闻众位爱卿在此雅聚,甚感欣慰。望众位爱卿爱国守法,体恤民情,共建和谐之城。特赐美酒一坛,佳肴免单。钦此。

    ⑭片刻的沉默,接着便是暴风雨般的掌声和叫好声。几个脸红脖子粗的年轻人也不好再说什么,接过酒坛,抱拳说,哥几个服了。走人。

    ⑮店里安静下来,洛半城坐在二楼窗前,望着远处的怡心胡同出神。(有删改)

    1. “戏霸”与“戏”有关的事,给老街人带来不同的感受。阅读文章,填写下面的表格。(4分)

    “戏霸”与“戏”有关的事

    老街人的感受

    学唱《穆桂英大破洪州》

    感叹

    2.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第④段加点词语“霸道”的理解。(4分)

    3.简要分析作者是怎样把“戏霸”写得生动而让人难忘的。(不超过150字)(7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我们的身体需要变“碱”吗》,完成后面的题目。(共7分)

    我们的身体需要变“碱”吗

    ①最近一段时间,在“中国60%的人口都属于酸性体质”这一说法的影响下,“恐酸”的情绪在弥漫。人们纷纷购买含碱的保健品,每个人都希望能通过中和身体的酸碱度来找回健康。但是,事情真是这样吗?

    ②在今天,我们通常用pH值来衡量人体体液的酸碱度。其实人体的pH值是基本不变的,酸碱度不光不能决定我们的健康,甚至很难被改变。

    ③人体从消化系统到排泄系统,再到呼吸系统都精密地控制着酸碱平衡。就拿最先参与酸碱平衡调节的器官小肠来说,它可以根据食物的成分来调节胰液中碱的再吸收。无论摄入的是酸性还是碱性食物,到了胃里被强胃酸的胃液混合后,都会变成酸性,到了肠道又被碱性的胆汁、胰液、肠液混合,变成了碱性,从而来调节血液中酸碱的浓度。

    ④人体在正常生理状态下,血液的pH值精确保持在7.35~7.45之间,为弱碱性。因为我们的血液中含有碳酸氢盐、磷酸盐、血浆蛋白、血红蛋白和氧合血红蛋白等几大缓冲系统,使酸和碱无法兴风作浪引起血液pH值的急剧变化。当血液带着代谢产物经过肾脏时,肾脏会像一个泵一样将酸性物质排出体外,并回收碱性物质,同时还不断控制和调整酸性和碱性物质排出量的比例,以保持机体pH值恒定。

    ⑤另外,我们体内代谢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能与水结合生成碳酸,这是体内最多的酸性物质。但我们的肺也没闲着,不断地排出二氧化碳,调节酸碱平衡。

    ⑥我们大可不必“恐酸”,事实上,酸不但不可怕,人体中有几个地方,必须偏酸才算健康。第一个就是胃,大量的胃酸排出体外,反倒会引起轻度碱中毒。除此之外,人正常的尿液的pH值保持在5.5~7.5之间,多呈酸性。肾脏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把体内的酸性物质从尿液中排出去,如果一个人的尿液呈碱性,反倒是不健康的。

    1.阅读文章,说说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2分)

    2.阅读下面材料,借助文章中相关知识,分析医生为什么这样劝说小李。(5分)

    目前有不少专家纷纷表示,60%的中国人的身体正在变酸。小李听闻后赶紧到医院做了一个有关体液pH值的检查,结果显示小李血液的pH值是7.37,尿液的pH值是6.1。小李认为自己是严重的酸性体质,需要补碱。可是医生却劝说小李:“不用补,并且补也没有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文段一

    北京的庙会始于辽代,兴起于明代,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庙会上不但有北京传统风味小吃爆肚、豆汁、灌肠、驴打滚等,还有民间技艺表演舞狮子、踩高跷、耍中幡、拉洋片等:这些都是老北京最具代表性的民俗文化。随着时间推移,各寺院庙会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如隆福寺与护国寺庙会以“百货俱陈而闻名”,白云观道教庙会上的宗教娱乐活动大多由神话故事衍生而出,藏传佛教寺庙雍和宫的庙会则以每年农历正月二十九至二月初一的“跳布扎”(俗称打鬼,是藏传佛教驱魔除祟的法事活动)为主要活动。

    19.根据文段一的内容,说说北京庙会的特点。(3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文段二

    ①十至十一世纪,北京地区的佛道二教由兴而盛,上自皇室下至平民,皆热衷于宗教活动,佛寺道观“冠于北方”。每逢宗教节日,往寺内酬神敬神的信众或乘香车宝马或徒步而行,车流、人流充塞于途。北京的庙会即于此时应运而生。

    ②在都市社会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近代北京庙会总体规模趋向衰落。地处繁华闹市的庙会,商业贸易功能逐渐显现。庙会上货物多、品种全,贵重的有金玉绸缎,廉价的有粗碗废铁,高雅的有字画图书,日常的有小吃土产。民众云集的庙会集市,还为丰富多彩的民间游艺,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庙会上摊棚栉比,百戏竞陈,无奇不有。

    ③1985年,停办近20年的北京庙会开始恢复,庙会一般在春节举行。其中,最具文化特色的有地坛庙会、龙潭庙会、白云观庙会和大观园庙会。现在的庙会有许多不同于旧庙会的地方。在春节,人们会以庙会为中心,朋友相聚、全家同游、同事相随,增进感情。

    20.根据文段二的内容,概述北京庙会功能的变化过程。(3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阅读《迎春话“福”》,完成后面的题目。(共8分)

    迎春话“福”

    史世海

    ①新春佳节来临之际,城乡市场上红的春联,红的年画,红的花灯,红的蜡烛,红的中国结……真可谓琳琅满目。特别是那大红的“福”字喜气洋洋,贴满房里屋外、大街小巷。人们用这种传统的文化习俗迎春接福,寄寓着对幸福生活的憧憬。

    ②自古以来,人们对“福”就十分看重,对“福”的认识也不尽相同。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福”呢?

    ③人们总是身处福中而不知福。古人对此曾有一个形象的说法,“无病之身,不知其乐也,病生始知无病之乐;无事之家,不知其福也,事至始知无事之福”。因此知福才会感到幸福。知福需要树立正确的幸福观,比如健康是福,平安是福,劳动是福……这样才会保持心态平衡,感悟到幸福,从而更加珍惜幸福。

    ④幸福,最为重要的是造福。英国作家肖伯纳曾说:“如果我们不能建设幸福生活,我们就没有任何权力享受幸福;这正如没有创造财富,无权享受财富一样。” 有理智的人不仅应知福、惜福,更应福而思源,懂得感恩,积极地创造幸福。把个人的价值融入到对美好事业的不懈追求之中,为他人而生活,为社会而奉献。这样,我们才会在事业与生活中感受到幸福。

    ⑤法国科学家居里夫人曾这么告诉朋友:“在家徒四壁,连一块床板都没有时,一面为贫穷所逼迫,一面潜心研究,那才是我一生中最幸福、最光彩的时候。” 俄国作家果戈理也曾对朋友表示:“如果有一天,我能够对我们的公共利益有所贡献,我就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人生确实如此,一个人如果有所追求,有所成就,那么也就拥有了幸福;一个人如果为他人、为社会做出贡献,无疑是最大的幸福。

    ⑥幸福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如何才能收获真正的幸福?               

                                           (有删改)

    1.请简要分析第③段的论证过程。(3分)

    2.简要分析第⑥段中引用居里夫人和果戈理的话分别有什么作用。(2分)

    3.请在第⑥段画线处补写一句话,为全文作结。(3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文题 共 1 题
  1. 作文(共50分)

    1.根据情境,按要求写作。(10分)

    育人中学学生李明做完值日最后一个回家,到车棚发现自行车爆胎了。正在李明不知所措的时候,居委会的一位叔叔发现了李明的情况,找来工具,帮他修好了车胎。请你以李明的名义给居委会的叔叔写一段表示感谢的话。(要写明感谢的内容,表达感谢的心意,语言准确得体,不超过200字)

    2.根据题目,按要求写作。(40分)

    改变,指的是事物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个人因改变而美好,集体因改变而和谐,生活因改变而精彩……请以“改变”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1)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2)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3)字数在600-800之间。

    (4)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