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3 题,其中:
选择题 4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诗歌鉴赏 1 题,名句名篇 1 题,语言应用 3 题,作文题 1 题
简单题 1 题,中等难度 10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4 题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洞穴(xuè)精髓(suǐ)下乘(chéng)载欣载奔(zǎi)

    B.自给(jǐ)遄(chuán)飞蕴藉(jiè)咬文嚼字(jiáo)

    C.憎(zēng)恶险衅(xìn)央浼(měi)茕茕孑立(qióng)

    D.庇佑(bì)迤逦(lǐ)拮据(jié)命途多舛(chuǎn)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我本来就对这套广播体操比赛不熟悉,你却硬要让我去领操,这不是差强人意吗?

    B.《边城》描写了秀色可餐的湘西自然风光,古朴淳厚的民俗风情,这里的一切如梦一般宁静美好。

    C.要提高国人正确洗手率,根本措施还是卫生部门和教育部门加大正确洗手等卫生科学知识的普及教育活动,让国人从小就冠冕堂皇地养成良好的正确洗手的生活习惯。

    D.在已经气息奄奄的暮年,他坐在公园的石凳上沉思往事,突然发现自己所崇拜的偶像不过是个华而不实、自私自利的小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对亚运火炬是否在境外传递的问题,广州亚组委执委会讨论决定,基于节约成本的考虑,广州亚运火炬传递只在中国境内进行。

    B.新版《红楼梦》的热播,引发人们对剧中演员的气质、服装、对白等问题的诸多争议,在这些赞与批之间,导演李少红体味着人间的温情。

    C.多年来菲律宾经济发展缓慢,国家对警队的投入不足,致使警队能应对“恐怖事件”的先进设备非常奇缺,警察处理“恐怖事件”的能力不足。

    D.今年的4月22日是第42个世界地球日,我国的宣传主题是“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确定这样一个主题,目的是唤起人类爱护地球、保护家园的意识和行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符合规范的一项是(   )

    A.《人民日报》刊文《从熟人社会到陌生人社会》,指出互不信任增加了社会成本,我们正从传统的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转型。

    B.某夜,独坐窗前,翻看读书笔记,无意中看到几句话:“素食则气不浊,独窗则神不浊,默坐则心不浊,读书则口不浊”。细细玩味,顿觉神清气爽。

    C.有两个有名的苹果:一个“砸”出了万有引力定律;一个被史蒂夫·乔布斯玩得魅力乍泄,吸引玩家无数。

    D.尽管校方极言红绿领巾并非有意区分好学生、差学生,也并非歧视,但这种“戴绿争红”的制度设计,本身就预设了这样的等级化语境——戴红者佳,戴绿者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人与汽车的口粮之争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斯特劳恩·卡恩说:如果当前全世界粮价上涨的局面得不到缓解,那么有可能会导致战争;如果这样的战争真的爆发,罪魁祸首会不会是汽车呢?这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却不无道理。
    以汽车为代表的内燃机产品,对于气候变暖的现实,有相当大的影响。人们经过很多年,终于意识到,气候变暖的结果相当严重,它会危及整个人类的生存。因此,遏制气候变暖的趋势,已经成为人类普遍的呼声。
    从全世界开始关注这一问题,美国就始终抱着不合作的态度。著名环保人士、美国前副总统阿尔·戈尔为此多次猛烈抨击美国高层。随着全世界对大气变暖问题的高度关注,2007年美国政府终于做出了一个反应:计划用生物燃料取代石油燃料。一年后,全世界粮价上涨,美国的这个决定脱不了干系。
     所谓生物燃料就是从植物中提取乙醇,代替汽油。当今世界生物燃料生产规模最大的是巴西和美国。巴西生产乙醇的原料是甘蔗,美国生产乙醇的原料是玉米。甘蔗对于人类,过去最大的用处是制造食糖。而玉米是世界上很多人的主要粮食,美国扩大玉米乙醇生产的规模,直接导致全世界粮价的上涨,粮食供应紧张,很多人开始吃不饱肚子。
     人们也许会说,美国用生物燃料替代汽油是件好事,难道还要任由二氧化碳的排放增加?但是,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粮食出口国,为何不考虑到减少粮食出口会对世界造成的后果?最为关键的是,对于那些缺粮的穷人来说,大力发展汽车工业,他们没有享受到什么好处,只遭受大气变暖的坏处。如今,为了改变大气变暖的后果,他们还不得不挨饿。
     汽车、汽油、气候、乙醇、粮食、挨饿、战争。这样一个非循环的单向链条,捆绑住了多少为了大国利益而被迫接受国际分工的欠发达国家?解决这个链条的危机,发达国家的做法是寻找新的东西加入进去,弥补薄弱的环节,他们才不管是否伤害到了别人的利益。其实,如果站得远一点,人们都应该问一声:为何不能从源头开始,从减少使用、减少需求开始?
    一场瘟疫造成的死亡人数,也许还没有车祸多,为什么我们反对瘟疫,不反对汽车?因为,瘟疫几乎让所有人都赔钱,而汽车在杀人的时候,可以让某些人赚大钱。生产商和社会管理系统在增加各种安全系数,来减少死亡比例。最终,这种增加安全系数的成本,还是全都由消费者来承担。而且,这件事情还没有做完,汽车的另一个负面作用又在显现,它开始与人类争夺粮食了。更严重的问题在于:我们几乎已经离不开汽车,就像是吸毒。现代文明的生活方式,真的值得我们好好反思了
    1.下列对于“生物燃料”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生物燃料代替汽油,可以有效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B.生物燃料是从植物中提取的,因此生物燃料的生产势必会增加粮食的消耗。

    C.生物燃料生产规模最大的国家是美国和巴西,但美国的技术略逊于巴西。

    D.生物燃料的生产造成了近年全球粮食价格的大幅度上涨。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以汽车为代表的内燃机产品,因为存在二氧化碳排放,所以对全球气候变暖产生了很大影响。

    B.由于受到各界的批评,美国计划采用生物燃料代替石油,但这种做法并不是从源头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C.对于一些穷国和穷人来说,汽车工业的发展曾给他们带来了大气变暖的严重后果,而生物燃料的生产又可能使他们产生新的粮食问题。

    D.现在人们已经离不开汽车,这种所谓的现代文明的生活方式,值得人们好好反思。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欠发达国家要想改变在国际分工中利益受害者的现状,除了寄望于发达国家做事从全球角度通盘考虑外,还应当努力提高自身的农业生产力。

    B.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途径应当有很多,除了生物燃料,我们还可以开发其他新能源。

    C.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也带来了诸多负面作用,它警醒人们,我们所热衷的现代文明也可能潜伏着许多隐患。

    D.汽车与人类争夺口粮,就有可能造成贫穷饥饿,甚至带来战争,所以限制汽车的生产能够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与周瑜相遇
    迟子建
    一个司空见惯、平淡无奇的夜晚,我枕着一片芦苇见到了周瑜。那个纵马驰骋、英气逼人的三国时的周瑜。
    因为月亮很好,又是在旷野上,空气的透明度很高,所以即使是夜晚,我还是一眼认出了他。当时我穿着一件白色的睡袍,乌发披垂,赤着并不秀气的双足,正漫无目的地行走在河岸上。凉而湿的水气朝我袭来,我不知怎的闻到了一股烧艾草的气息,接着是鼓角相闻,我便离开河岸,寻着艾草的味儿和凛凛的鼓角声而去,结果我见到了一片荒凉的旷野,那里的帐篷像蘑菇一样四处皆是,帐篷前篝火点点,军马安闲地垂头吃着夜草,隐隐的鼾声在大地上沉浮。就在这种时刻,我见到了独自立在旷野上的周瑜。
    我没有小乔的美貌,周瑜能注意到我,完全是因为在这旷野上,只有两个人睁着眼睛,而其他人都在沉睡。那用眼睛在月光下互相打量的两个人,一个是我,一个就是周瑜了。
    因为见到我最想见到的一个男性,所以那一瞬间我说不出话来,我见到亲密的人往往都是那个表情。
    周瑜身披铠甲,剑眉如飞,双目炯炯,一股逼人的英气令我颤抖不已。
    “战事还未起来,你为何而发抖?”周瑜说。
    我想告诉他,他的英气令我发抖,只有人的不可抗拒的魅力才令我发抖,可我说不出话来。
    我不知道又有什么战事要发生。这么大规模的安营扎寨,这么使周瑜彻夜难眠的战事,一定非同一般。短兵相接,战前被擦得雪亮的军刀都会沾有血迹。只有刀染了血迹,战争才算结束。多少人的血淤积在刀上,又有多少把这样的刀被遗弃在黄土里,生起厚厚的锈来。
    周瑜并没有在意我的发抖,而是将一把艾草丢进篝火里,我便明白了艾草味的由来。可是先前所闻的鼓角声呢?
    周瑜转身走向帐篷时我见到了支在地上的一面鼓,号角则挂在帐篷上。他拿起鼓槌,抑扬顿挫地敲了起来,然后又吹起了号角。他陶醉着,为这战争之音而沉迷,他身上的铠甲闪闪发光。
    我说:“这鼓角声令我心烦。”
    周瑜笑了起来,他的笑像雪山前的回音。他放下鼓槌和号角,朝我走来。他说:“什么声音不令你心烦?”
    我说:“流水声、鸟声、孩子的吵闹声、女人的洗衣声、男人的饮酒声。”
    周瑜又一次笑了起来。我见月光照亮了他的牙齿。
    我说:“我还不喜欢你身披的铠甲,你穿布衣会更英俊。”
    周瑜说:“我不披铠甲,怎有英雄气概?”
    我说:“你不披铠甲,才是真正的英雄。”
    我们不再对话了。月亮缓缓西行,篝火微明,艾草味由浓而淡,晚风将帐篷前的军旗刮得飘扬起来。 我坐在旷野上,周瑜也盘腿而坐。
    我们相对着。
    他说:“你来自何方?为何在我出征前出现?”
    我说:“我是一个村妇,我收割完芦苇后到河岸散步,闻到艾草和鼓角的气息,才来到这里,没想到与你相遇。”
    “你不希望与我相遇?”
    “与你相遇,是我最大的心愿。”我说。
    “难道你不愿意与诸葛孔明相遇?”
    “不。”我说,“诸葛孔明是神,我不与神交往,我只与人交往。”
    “你说诸葛孔明是神,分明是嘲笑我英雄气短。”周瑜激动了。
    “英雄气短有何不好?”我说,“我喜欢气短的英雄,我不喜欢永远不倒的神。英雄就该倒下。”
    周瑜不再发笑了,他又将一把艾草丢进篝火里。我见月亮微微泛白,奶乳般的光泽使旷野显得格外柔和安详。
    我说:“我该回去了,天快明了,该回去奶孩子了,猪和鸡也需要食了。”
    周瑜动也不动,他看着我。
    我站了起来,重复了一遍刚才说过的话,然后慢慢转身,恋恋不舍地离开周瑜。走前我打着哆嗦,我在离开亲密的人时会有这种举动。
    我走了很久,不敢回头,我怕再看见月光下周瑜的影子。快走到河岸的时候,却忍不住还是回了一下头,我突然发现周瑜不再身披铠甲,他穿着一件白粗布的长袍,他将一把寒光闪烁的刀插在旷野上,刀刃上跳跃着银白的月光。战马仍然安闲地吃着夜草,不再有鼓角声,只有淡淡的艾草味飘来。一个存活了无数世纪的最令我倾心的人的影子就这样烙印在我的记忆深处。
    我伸出一双女人的手,想抓住他的手,无奈那距离太遥远了,我抓到的只是旷野上拂动的风。
    一个司空见惯、平淡无奇的夜晚,我枕着一片芦苇见到了周瑜。那片芦苇已被我的泪水打湿。   ( 选自《中国当代小小说精品库》,新华出版社1996年版)
    1.文章第二段中的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回答。(6分)
    2.结合全文说一说为什么周瑜是“我最想见到的一个男性”。(4分)
    3.小说多次写到“烧艾草”,请对这一细节进行简要赏析。(6分)
    4.文章最后一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请从内容和写法两个方面简要分析。(6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方苞,字灵皋,江南桐城人①。笃学修内行,治古文,自为诸生,已有声于时。康熙三十八年,举人。四十五年,会试中试,将应殿试,闻母病,归刁侍。五十年,副都御史赵申乔劾编修戴名世所著《南山集》《孑遗录》有悖逆语,辞连苞族祖孝标。名世与苞同县,亦工为古文,苞为序其集,并逮下狱。五十二年,狱成,名世坐斩。孝标已前死,戍其子登峄等。苞及诸与是狱有干连者,皆免罪入旗②。圣祖夙知苞文学,大学士李光地亦荐苞,乃召苞直南书房。未几,改直蒙养斋,编校御制乐律、算法诸书。六十一年,命充武英殿修书总裁。
    苞屡上疏言事,尝论:“常平仓谷例定存七粜三。南省卑湿,存粜多寡,应因地制宜,不必囿成例。年饥米贵,有司请于大吏,定值开粜,未奉檄不敢擅。自后各州县遇谷贵,应即令定值开粜,仍详报大吏。谷存仓有鼠耗,盘量有折减,移动有运费,粜籴守局有人工食用。春粜值有馀,即留充诸费。廉能之吏遇秋籴值贱得谷较多应令详明别贮备歉岁发赈。”下部议行③。又言民生日匮,请禁烧酒,禁种烟草,禁米谷出洋,并议令佐贰官督民树畜,士绅相度浚水道。又请矫积习,兴人才,谓:“上当以时延见廷臣,别邪正,示好恶。内九卿、外督抚,深信其忠诚无私意者,命各举所知。先试以事,破瞻徇,绳赃私,厚俸而久任著声绩者,赐金帛,进爵秩。尤以六部各有其职,必慎简卿贰,使训厉其僚属,以时进退之,则中材咸处矜奋。”
    乾隆初,疏谓:“救荒宜豫。夏末秋初,水旱丰歉,十已见八九。旧例报灾必待八九月后,灾民朝不待夕,上奏得旨,动经旬月。请自后遇水旱,五六月即以实奏报。”下部议,以五六月报灾虑浮冒,不可行。                         
    (节选自《清史稿·方苞列传》)
    注:①今安徽桐城人。②给旗人做奴仆。③皇上把此事交给相关部门商量去办。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项是      (    )

    A.狱成,名世坐斩坐:定罪,入罪

    B.应因地制宜,不必囿成例囿:局限,拘泥

    C.又请矫积习,兴人才矫:纠正

    D.深信其忠诚无私意者,命各举所知 举:举例,说出

    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年饥米贵,有司请于大吏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B.先试以事,破瞻徇,绳赃私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C.自为诸生,已有声于时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D.乃召苞直南书房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方苞本来要参加殿试的,可是因为母亲生病,便回家侍奉,后来因替戴名世的书作序而受到牵连下狱。

    B.关于国家粮仓存粮的问题,方苞认为应当因地制宜,遇到米价上涨,应及时开仓卖米,然后再上报。

    C.在兴人才方面,方苞提出,皇上应定时在朝廷上接见大臣,当面奖善罚恶,提拔有才的臣子,对六部的官员就要奖赏。

    D.方苞的屡次上书言事,他的很多意见都被皇上采纳了,但是他要求五六月即报水旱之灾的建议并未被采纳实行。

    4.(1)请为文中画线句子断句。(2分)
    廉能之吏遇秋籴值贱得谷较多应令详明别贮备歉岁发赈。
    (2)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名世与苞同县,亦工为古文,苞为序其集,并逮下狱。(4分)
    ________。 
    2)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4分)     
    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下列小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8分)
    春日寄乡友
    王僧孺
    旅心已多恨,春至尚离群。
    翠枝结①斜影,绿水散圆纹。
    戏鱼两相顾,游鸟半藏云。
    何时不闵②默?是日最思君。
    【注】①结:交叠。②闵:同“悯”,哀伤。
    (1)中间四句写了哪些景物?表现了春日的哪些特点?(4分)
    ________
    (2)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补写出下列空缺部分。(共6分)
    (1)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________,________。(王勃《滕王阁序》)
    (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______(李密《陈情表》)
    (3)________,小年不及大年。(庄子《逍遥游》)
    (4)引壶觞以自酌,________(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5)欧美三大短篇小说家是欧·亨利、莫泊桑、 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3 题
  1. 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只填序号)(5分 )
    ①如果对于诗没有兴趣,对于小说、戏剧、散文等等的佳妙处也终不免有些隔膜。
    ② 一部好小说或是一部好戏剧都要当一首诗看。
    ③ 诗比别类文学较谨严,较纯粹,较精微。
    ④ 一个人不喜欢诗,何以文学趣味就低下呢?
    ⑤ 因为一切纯文学都要有诗的特质。
    答: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请给下面的新闻拟写标题。(4分)
    2011年10月13日下午5时30分,广东佛山南海黄岐镇广佛五金城,天空渐暗,小雨淅淅沥沥地下着。
    两岁的小悦悦(化名)刚从幼儿园回来,妈妈收衣服去了。像往日一样,小悦悦一个人在家门口的巷子里玩耍着,厄运突然降临,一辆迎面驶来的面包车猛然加速,将悦悦撞倒卷到车底,右侧车轮从悦悦胯部碾过。司机停了一下车,又加油门开走了,后轮再次从悦悦身上碾过。
    痛苦的悦悦已无力大声呼唤妈妈,更无力挣扎。一个目击者从她身边走过,看都没看她一眼。又有两名路人从悦悦身边经过,同样漠然不理。这时,一辆小型货柜车开了过来,司机好像没有看到地上的悦悦,再次从她身上碾过。此时的悦悦已经一动不动。接下来的5分钟更像一场噩梦,有十多位路人从悦悦身边走过,每个人只是看了看,没有人伸出援手,哪怕是打个电话求助。路边的店铺里似乎也忙得不可开交,没有人出来看一眼。就这样,先后有18人从悦悦的身边走过。
    标题: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面一则征稿启事在语言表达、标点等方面有四处不当,请指出并予以修改。(6分)
    征稿启事
    《兴农雨轩》是我校文学社自办的期刊,设有《真我风采》《热点评说》《校园律动》等栏目。它的发展离不开同学们的大力支持,欢迎同学们踊跃投稿。本刊对希望发表文章的同学也会鼎力相助,对所投稿件我们都会认真阅读,好的作品我们斧正后将予以发表。
    来稿要求:严禁抄袭,但可以是公开发表过的;体裁、题材不限,字数不要超过800左右;请写清作者姓名及所在班级。
    请将稿件投入《兴农雨轩》编辑部信箱。
    《兴农雨轩》编辑部
    2011年10月26日
    答:(1)________
    (2)________   
    (3)________ 
    (4)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文题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作文。
    1.在美国,1968年一位妈妈状告幼儿园,认为幼儿园教会自己3岁女儿26个字母后,孩子再也不能将“0”说成苹果、太阳、足球、鸟蛋之类的东西了,幼儿园应当对这种扼杀孩子想象力的后果负责。那场官司,家长打赢了,并导致内华达州修改了《公民教育保护法》。
    2.有个美国小学生前几年写了一篇大意是一群孩子在森林里发现了一枚蛋的作文,他们小心翼翼地将它捡回准备将它孵化出来。孩子们纷纷猜测这蛋,有的说是孔雀蛋,有的说是鸵鸟蛋。孩子们在猜测中焦急地等啊等,28天后终于有动静了,蛋壳中竟孵出了他们的总统克林顿。孩子们欢呼雀跃。这篇作文最后获得全美最优秀作文奖。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也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诗歌除外),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少于800字。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