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0 题,其中:
选择题 20 题
简单题 18 题,中等难度 1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0 题
  1. “安东诺夫拿着手枪站在(临时政府)部长面前说:‘我以彼得格勒苏维埃军事委员会的名义宣布临时政府被推翻了。’”这一情景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1861年改革   B. 二月革命   C. 十月革命   D. 苏联解体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斯大林创建的政治经济体制虽然使苏联取得巨大的建设成就,但这一模式也存在着严重的问题。斯大林模式在政治上的弊端是(   )

    A. 优先发展重工业   B. 排斥市场调节

    C. 权力高度集中   D. 民主法制健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农夫伊万捉到一条大鱼,高兴地对老婆说:“我们有炸鱼吃了!”老婆说:“没油.”伊万说:“那就煮.”老婆说:“没锅.”伊万说:“那就烤.”老婆说:“没柴.”伊万生气的把鱼扔回了河里.那鱼从水里举起右鳍激动地高呼:“斯大林万岁!”该笑话讽刺的是(  )

    A. 新经济政策   B. 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C. 赫鲁晓夫改革   D. 戈尔巴乔夫改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因果关系搭配错误的是(   )

    A.伏尔泰等人的启蒙思想——法国大革命

    B.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形成——第一次世界大战

    C.苏联完成了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强盛的工业国

    D.美国霸权政策——匈牙利改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欧洲……令人欣慰的景象却被突然到来的大萧条(始于1929年)给彻底破坏了……在西方的经济确实是一团糟的同时,苏联正在继续进行经济方面的独特实验”。下列选项中属于“独特实验”的是 (   )

    A. 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实施新经济政策   C. 开创斯大林模式   D. 推行罗斯福新政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有人说:“对于苏俄农民而言,1920年的秋天阴云密布,1922年的春天阳光灿烂。”这里“阳光灿烂”的原因是(   )

    A. 推行农奴制改革   B. 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 实施新经济政策   D. 形成斯大林模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在回忆录中说:“新经济政策一执行,混乱和饥荒马上平息了,城市恢复了生机,市场上商店又开始有了产品供应,物价也随之下降了。”这一现象说明新经济政策

    A、解决了反动势力制造的混乱

    B、调整了国民经济发展的比例

    C、适应了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

    D、提高了工人的思想觉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十月革命后,列宁一直在探索如何正确的走社会主义道路,1922年的苏联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 小商贩在自由市场出售面包   B. 工人到市场购买粮食

    C. 农民的粮食全部交给国家   D. 资本家经营鞋帽厂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20世纪初,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一个缺口,导致这一状况出现的事件是(  )

    A. 英国宪章运动   B. 俄国二月革命

    C. 中共一大召开   D. 俄国十月革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斯大林指出某一政策的特征是“在于利用市场,通过市场,而不是以直接的产品交换,不要市场,在市场以外来战胜资本主义成分并建立社会主义经济”。这一政策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工业化政策              D.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列宁说:“国内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俄国“能够拄着拐杖走动”得益于1921年苏俄的(    )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社会主义工业化

    C. 新经济政策   D. 农业集体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斯大林曾说:“工业化的中心,工业的基础,就是发展重工业。”这一思想给苏联发展带来的直接影响是

    A.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B.导致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C.加速了农业化的发展

    D.形成了过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20世纪30年代,一位莫斯科居民通过信件与外国友人联系时,他在寄信人地址栏中写的国名应该是:(    )

    A. 俄国   B. 苏维埃俄国

    C.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D. 俄罗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政府完全禁止私人买卖粮食。在当时粮食匮乏的情况下,国家必须以有限的粮食资源来满足前线和城市居民的需要,禁止投机分子通过粮食买卖来使个人发财致富和扰乱民众。”与这一材料所反映的历史现象有必然联系的是:(    )

    A.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中国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苏俄的新经济政策

    D.苏联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震撼世界的十天:苏联的诞生》是美国著名记者约翰·里德在亲历十月革命之后写成的纪实作品。十月革命带给当时世界的最大的“震撼”是

    A. 推翻了沙皇政权

    B. 第一次尝试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C.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

    D. 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横空出世一战中,社会制度初显优;反法西斯建大功,一朝解体两极终。”它描述的是下列哪个国家

    A. 英国   B. 苏联   C. 美国   D. 中国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陪列宁说:“既然我们还不能实现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作为小生产和交换的自发产物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内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式和方法。”以下各项措施中,能够体现列宁这一思想的是

    A.实行余粮收集制

    B.取消商品贸易,实行配给制

    C.实行新经济政策

    D.大力推进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一书中说:“欧洲……令人欣慰的景象却被突然到来的大萧条(始于1929年)给破坏了……在西方的经济确实是一团糟的同时,苏联正在继续进行经济发展方面的独特实验”。该材料中“独特实验”指的是

    A. 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实施新经济政策

    C. 开创斯大林模式

    D. 推行罗斯福新政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中国流行语”排行榜上,赫然在列的有“中国梦”“正能量”等词句。如果1921年的苏俄也有一个“年度流行语”排行榜,你认为能上榜的是(   )

    A. “新宪法颁布”   B. “新经济政策”

    C. “苏联成立”   D. “十月革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列宁会见哈默时说:“内战使一切陷于停顿。现在我们必须从头做起。新经济政策要求重新发展我们的经济潜能。……”列宁提到的“新经济政策”开始实施于:

    A.1917年        B.1921年        C.1922年        D.1936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