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2 题,其中:
选择题 7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诗歌鉴赏 1 题,名句名篇 1 题,现代文阅读 1 题,作文题 1 题
简单题 2 题,中等难度 8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7 题
  1. 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均无误的一项是(  ) 

    A.殒命(yǔn)      趑趄(zījū)     给予(jǐ)       开门缉盗

    B.一隅(yú)     抹不开(mǒ)     幽咽(yè)          语焉不详

    C.石栈(zhàn)      坊间(fāng)     彩笺(jiān)        扪参历井

    D.豁然(huō)     红绡(xiāo)     霓裳(cháng)     杌陧之象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恩格斯在演讲中列举马克思的革命理论与革命实践时,陈力就列,马克思对无产阶级的贡献就一目了然了。

    B.经调查,80%以上中小学生曾上过艺术培训班,其中半数以上的学生在父母安排下“学艺”;由于学习压力大,70%以上的学生浅尝辄止了。

    C.有人希望,黑人只要撒撒气就会满足,如果国家安之若素,毫无反应,这些人必会大失所望的。

    D.好长一段时间里,吴东东都沉浸在作文获一等奖的快乐中不能自拔,见人就有几分笑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句子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五一”假期刚过,赵鹏宇就来到了王教授家,请他把自己将在《科学通报》上发表的论文再审校一遍。

    B.要根治“中国式过马路”的陋习,仅仅寄希望于运动式的治理并不现实,倡导交通文明,增强法律意识,完善道路设施,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C.这次研讨会的目的是为文学界就散文运动的得失、散文的可能走向等问题提供了一个争论和思考的平台。

    D.我国的汽车产量已经超过法国成为全球第四大汽车生产国,销量突破400万辆,成为美、日之后的第三大汽车销售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关于文学常识,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柳永,北宋词人,世称柳屯田。其词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很广,当时有“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一说。

    B、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儒家学派代表人,尊称他为亚圣。今存《孟子》即为其所著,是记录孟子仁政、民贵君轻思想及其言行的一部著作。

    C、李白,号青莲居士。诗风豪逸浪漫,我国诗坛的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贺知章赞叹其人为“天上谪仙人”,更赞其诗作“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D、李清照的创作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南渡前写闺怨、离愁词风侧重于清新明丽,多为婉约之作;南渡后抒浓愁、哀情,词风哀婉凄凉,以豪放见多。存有词集《珠玉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B.昨夜西风凋碧树

    C.直可惊天地、泣鬼神           D.七十者衣帛食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都相同的一项是(  )

    A.整顿衣裳起敛容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B.黎民不饥不寒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C.老大嫁作商人妇              开国何茫然

    D.明年秋,送客湓浦口           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各句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是社稷之臣也           非我也,岁也

    B.何以伐为             无乃尔是过与

    C.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D.胡为乎来哉            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14分)

    孔严字彭祖,少仕州郡,历司徒掾、尚书殿中郎。殷浩临扬州,请为别驾。迁尚书左丞。时朝廷崇树浩,以抗拟桓温,温深以不平。浩又引接荒人,谋立功于阃外。严言于浩曰:“当今时事艰难,可谓百六之运,使君①屈己应务,属当其会。圣怀所以日昃匪懈,临朝斤斤,每欲深根固本,边宁国耳,亦岂至私哉!而处任者所志不同,所见各异,人口云云,无所不至。顷来天时人情,良可寒心。古人政,防人之口甚于防川。间日侍座,亦已粗所怀,不审竟当何以镇之?《老子》云‘夫唯不争,则万物不难与之争’,此言不可不察也。愚意故谓朝廷宜更明授任之方,韩彭可专征伐,萧曹守管籥②,内外之任,各有攸司。深思廉蔺屈申之道,平勃相和之义,令婉然通顺,人无间言,然后乃可保大定功,平济天下也。又观顷日降附之徒,皆人面兽心,贪而无亲,难以义感。而聚著都邑,杂处人间,使君常疲圣体以接之,虚府库以拯之,足以疑惑视听耳。”浩深纳之。

    及哀帝践阼,议所承统,时多异议。严与丹阳尹庾和议曰:“顺本居正,亲亲不可,宜继成皇帝。”诸儒咸以严议为长,竟之。

    时东海王奕求海盐、钱塘水牛牵埭税取钱直,帝初从之,严谏乃止。初,帝或施私恩,以钱帛赐左右。严又启诸所别赐及给厨食,皆应减省。帝曰:“左右多困乏,故有所赐,今通断之。又厨膳宜有减撤,思详具闻。”严多所匡益。

    太和中,拜吴兴太守,加秩中二千石。善于宰牧,甚得人和。余杭妇人经年荒,卖其子以活夫之兄子。武康有兄弟二人,妻各有孕,弟远行未反,遇荒岁,不能两全,弃其子而活弟子。严并褒荐之。又甄赏才能之士,论者美焉。五年,以疾去职,卒家。(选自《晋书•卷七十八》,有删节)

    注解①:使君:汉以后用做对州郡长官的尊称。②守管籥:管籥,钥匙。喻掌权。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每欲深根固本,边宁国耳         静:平静

    B.间日侍座,亦已粗所怀          申:陈述

    C.诸儒咸以严议为长,从之         竟:最终

    D.顺本居正,亲亲不可            夺:改变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A.以疾去职,卒家            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邻国也

    B.古人政,防人之口甚于防川     因长句,歌以赠之

    C.钱塘水牛牵埭税取钱直        五亩之宅,树之

    D.贪无亲,难以义感           涂有饿殍不知发

    3.下面几句话中,直接表现孔严的治理政务的才能的一组是(2分)

    ①人无间言,然后乃可保大定功,平济天下也

    ②诸儒咸以严议为长,竟从之

    ③顺本居正,亲亲不可夺

    ④帝曰:“左右多困乏,故有所赐,今通断之。又厨膳宜有减撤,思详具闻。”

    ⑤严并褒荐之。又甄赏才能之士,论者美焉

    ⑥五年,以疾去职,卒于家

    A.①②③      B.①③⑥     C.③④⑤     D.①③⑤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孔严在殷浩手下任职时,深得殷浩器重,孔严能以大局为重,审时度势,劝谏殷浩认清形势的严峻,处理好于桓温的关系。殷浩非常同意他的看法

    B.哀帝即位时,继承统系不明确,天下议论纷纷。孔严和庾和主张继承成皇帝正统,诸儒者都认为孔严的主张有道理。

    C.孔严对各种非正式的赏赐以及宫内的供给膳食诸事,孔严都提出应该减省的建议,皇帝也同意了。孔严所做的匡正补益很多。

    D.因为孔严善于治理,很得人心,因此余杭有个妇人度荒年,卖掉自己的儿子来养活哥哥的儿子,武康有人遇上荒年,抛弃自己的儿子而救活弟弟的儿子。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浩又引接荒人,谋立功于阃外。(4分)

    (2)使君常疲圣体以接之,虚府库以拯之。(3分)

    (3)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3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

    杜工部蜀中离席①

    李商隐

    人生何处不离群?世路干戈惜暂分。

    雪岭未归天外使,松州犹驻殿前军。

    座中醉客延醒客,江上晴云杂雨云。

    美酒成都堪送老,当垆仍是卓文君②。

    注释: ①释题:公元851(宣宗大中五年),东川节度使柳仲郢辟李商隐为节度使府书记、检校工部郎中。不久,他又奉差赴西川推狱。这诗是留别僚友杜之作。题意本是“蜀中离席”,因为诗的风格模仿杜甫,所以加“杜工部”三字。②卓文君,汉代才女,貌美,善鼓琴,家中富贵,与汉代著名文人司马相如的一段爱情佳话至今还被人津津乐道。

    1.颈联与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的                         。两句诗的句法相似。(2分)

    2.结合全诗,从思想感情方面谈谈这首诗与杜诗的相似之处。(4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名句默写。(每小题1分)

    (1)且尔言过矣,________________,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2)_______________,鱼鳖不可胜食也。

    (3) 西当太白有鸟道,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潦倒新停浊酒杯。

    (5)间关莺语花底滑,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此时无声生有声。

    (7)沧海月明珠有泪,______________。

    (8)丘也闻有国有家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一生风骨凝成诗

    一米九一的魁伟身材,炯炯的眼神,稳健的步伐,洪钟般的声音,要不是一头华发,你根本无法将牛汉与80多岁的年龄相联系。83岁生日那天,他说:“我腰板很直!不,我的脊梁很直。”每每有人称羡他身体健康,他总是说多亏了20多年的“劳动改造”。一切的不幸被一句轻松的幽默带过,无数的磨难已化作斑斓的人生。

    人到晚年,自言“一辈子不抽烟、不喝酒、不唱歌、极少吃药、只叹气”的牛汉,依旧笔耕不辍,诗情焕发。除了诗作,他还有散文集《滹沱河与我》《萤火集》和评论集《学诗手记》等问世。他说:“叹气不是悲观。深深地叹一口气,像唱歌一样地叹气,能把内心的块垒吐出来,比唱歌还痛快。”牛汉的书房“汗血斋”,整面墙是书架,书桌上也堆满了书,还有信札、诗稿。他不用电脑,不上网,与世界的联系不通过任何媒介,而是和大自然、人生直接联系。文坛上出现了罕见的“牛汉现象”。

    牛汉这一辈子,遭受了太多的苦难,包括流亡、受迫害、坐牢,什么重活都干过……称得上是一种“痛苦而丰富的人生”。

    1923年,牛汉出生在山西定襄一个穷苦却有着文化传统的农民家庭。父亲曾在北大旁听过两年,旧体诗写得很好,家里有全套的《新青年》等杂志。14岁时,牛汉便在日军的炮火声中离开了家乡,直到晚年才实现了在祖坟上为先人叩几个响头的夙愿。牛汉说他一直“土”得很,几十年来不仅乡音未改,就连吃饭、穿衣也保持了一些家乡的习惯。1943年,牛汉考入西北联大学俄文,但他写诗的兴趣却不曾削减。那时,他便成为很有影响的“七月诗派”的一员,并以自己富于民族和革命激情的反抗侵略、呼唤民主的歌声,引起广大读者的共鸣。

    1955年,牛汉因被打成“胡风分子”而被捕。他没有发表作品的权利,不断接受“劳动改造”……刚刚被关押时,就连看守都紧张得睡不着,但他每天仍然呼呼地睡大觉。有时,实在闲得无聊,他就学鸡叫、学狗叫,学各种动物叫。1980年,胡风来到北京,牛汉去看望他。胡风犯了精神分裂症,使他感到意外。他清楚地记得,胡风曾对他说过,他的神经有缆绳那么粗,不会断裂。现在见到了曾为“分子”们之“首”的胡风,牛汉感慨万千。

    牛汉一辈子是清清白白做人,堂堂正正写诗。他是历史的伤疤、活着的伤疤,他的肉体与心灵里里外外都是伤疤,每一首诗都是伤疤在诉说。牛汉的诗不是个人的自传,而是历史大传的一个微小的细节,是历史结出的一枚果子。他所有的作品,包括散文,是历史的一个活生生的、新鲜的断层,有一种史诗的痛感。他和他的诗所以这么顽强地活着,绝不是为了咀嚼痛苦,更不是为了对历史进行报复。他的诗只是让历史清醒地从灾难中走出来。以一个见证人的身份,表现特定历史时期的民族苦难,祈盼中华民族永远不会再一次重复这样的大灾难,是牛汉诗歌创作的“自定义”。

    牛汉曾开玩笑说,他过去是“热血青年”,现在是“热血老年”。在现当代诗坛,牛汉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名字。2003年,马其顿作协主席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向牛汉颁发了象征着巍然权威的国际性文学奖“文学节杖奖”。

    2013年,牛汉离开了我们,但他用一生风骨凝成的诗,将永远在读者心底吟唱。

    1.简要概括牛汉“脊梁很直”的具体表现。(6分)

    2.简要说说牛汉诗歌创作的“自定义”的含义?(4分)

    3.牛汉先生曾说:“我不属于任何美学的‘主义’,我不在什么圈子里。我读的书很多很杂,但是我永远不倚赖文化知识和理论导向写诗,我是以生命的体验和对人生感悟构思诗的。”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认识。(4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文题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40分)

    2013年10月,辽宁省文科状元刘丁宁放弃为她提供巨额奖学金的香港大学又回到高中复读,准备参加来年的高考。对此,大家十分不解。有人规劝,让她申请重新返校,因为复读没有把握考出那样好的成绩。有人惋惜,多少人梦寐以求却难以企及的国际名校怎能轻易放弃。有人气愤,说她放弃巨额奖学金是“烧”糊涂了。她却坚持自己的选择。据说,这样做的理由是:港大网上学习时间太长,自己很不适应;再者,自己的梦想是追寻更纯粹的国学,通过复读而考入北大中文系能够更好地完成自己的学业。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