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9 题,其中:
选择题 10 题,解答题 19 题
中等难度 29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10 题
  1. 噪声严重污染环境,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已成为社会公害.下列措施中不能减弱噪声的是( )
    A.机动车辆在市内严禁鸣笛
    B.学校将高音喇叭换成许多小音箱
    C.清除城市垃圾,保持环境整洁
    D.在城市街道两旁种草植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一块铁块的质量会发生变化的情况是( )
    A.将它熔化成铁水
    B.磨掉铁块一个角
    C.把它轧成薄铁片
    D.从地球运到月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若游码未放到零刻度处就将天平调节平衡,然后测物体质量,得到的物体质量的数据比物体的真实质量( )
    A.偏大了
    B.偏小了
    C.一样大小
    D.无法判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建筑物内遭遇火灾时,受困人员应采取弯腰甚至匍匐的姿势撤离火场,这样能够有效避免吸入有害气体或被灼伤.这是因为与房间内其他空气相比较,含有毒有害物质的气体( )
    A.温度较低,密度较大,而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下方
    B.温度较低,密度较小,而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下方
    C.温度较高,密度较大,而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上方
    D.温度较高,密度较小,而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上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炎热的夏天,小红从冰箱冷冻室中取出一些冰块放入可乐杯中,经过一段较长时间后,杯中的冰块全部变成了液态,下面的图象能正确反映冰块物态变化过程的是( )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用手握住正在发声的自行车车铃,你立即就听不到铃声了,原因是( )
    A.手吸收了声音
    B.手使车铃停止了震动
    C.手挡住了声音
    D.声音通过手传导到别的地方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
    手在墙上形成手影
    B.
    钢勺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
    C.
    景物在镜中成像
    D.
    山在水中形成“倒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一些故事影片中常有这样的镜头:高墙倒塌压在众人(演员)身上,造成人员受伤.但在实际拍摄中,倒塌的高墙并不会伤害演员,砌成这种高墙的物块最有可能是( )
    A.泥土砖块
    B.金属块
    C.泡沫塑料块
    D.水泥砖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关于误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误差是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B.测量工具越精密,测量方法越合理,误差越小
    C.只要仔细测量,再使用很精密的仪器,就可以避免误差
    D.用多次测量的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误差就可以小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列光学器件中成虚像的是( )
    A.照相机
    B.幻灯机
    C.平面镜
    D.放大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解答题 共 19 题
  1. 小轩的爸爸睡觉时的鼾声通过________传到小轩的耳中,影响了小轩的休息,这种声音属于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所示,物体A的长度是________cm,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为响应“低碳生活”的号召,小明每天骑自行车上学.他看到路边的小树向后“飞过”,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的.如果他在平直的公路上骑过3km用了10min,则他骑车的速度为________km/h.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如图所示,是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振幅与时间关系的波形.其中声音音调相同的是________图和________图,响度相同的是________图和________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北方冬天的清晨,我们经常看到玻璃窗上有美丽的“冰花”,这是 ________(选填“室内”或“室外”)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 ________形成的,此过程要 ________热(选填“吸”或“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每年的6月6日为全国“爱眼日”.如图表示某两人看物体时的光路图,要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甲需要配戴________镜,乙需要配戴________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观测月球等天体时应选用 ________镜,观察细胞内部结构时应选用 ________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如图,鱼缸中只有一条小鱼,而眼睛从A点可以观察到两条,一条鱼的位置变浅,另一条鱼变大,前者是由于________形成的________像(填“实”或“虚”);后者是由于鱼缸的________侧部分(填“左”或“右”)等效凸透镜而形成的________像(填“实”或“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画出图中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如图,入射光线从半圆形玻璃射向空气,在玻璃和空气的界面同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请分别画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大概位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如图所示,请画出入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如图所示,找一只空的易拉罐,将上端开口处多余的部分撕去,在上面蒙一层薄膜,并将底部钻一个约指头大的洞.
    (1)将洞口对准正在燃烧的蜡烛,用手掌轻拍薄膜,观察到什么现象?
    (2)如果用手重拍薄膜,蜡烛会被“吹灭”,你能解释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TAXI 车费发票
    车号码
    川F-71238
    日期   05-09-28
    上车     10:00
    下车     10:05
    单价     2.00元
    里程      6.0km
    金额    16.00元
    某人乘坐出租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右为他乘车到达目的地时的车费发票.求:
    (1)出租车行驶的时间.
    (2)出租车行驶的速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体育用品公司为了铸造铅球,事先用密度为0.6×103kg/m3的木材制成实心木模,木模的质量为0.24kg,再用密度为7.2×103kg/m3的合金浇铸100个这种铸件,求这些铸件的总质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小虎用一只装有2g水银的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水的温度,如图所示.
    (1)请指出他在使用温度计时存在的两个问题: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2)在温度计示数上升的过程中,水银的质量 ________,体积 ________,密度 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探究名称】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提出问题】液体蒸发快慢跟哪些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通过观察下图和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猜想

    猜想一: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跟液体______的高低、液体______的大小和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猜想二:相同条件下,将水和酒精同时擦在手臂上,酒精更容易干,猜想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还与______有关.
    【设计与进行实验】小明同学对其中的一个猜想进行了如下实验:如图所示,在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一滴质量相等的酒精,通过观察图中情景可知,他探究的是酒精蒸发快慢与______是否有关.此实验过程中需控制酒精的______和其表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相同.

    【交流与评估】我们知道液体蒸发时要吸热,请你举一个应用蒸发吸热的事例: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某同学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支等长的蜡烛A、B,分别竖直放在玻璃板前后的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B,并如图那样观察.当蜡烛B移到与蜡烛A在玻璃板里的像重合时,蜡烛B好像也被点燃了.
    (1)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的______关系.
    (2)由直尺分别读出玻璃板到物(蜡烛A),玻璃板到像(即到蜡烛B)的距离分别为u和v,得到的结果是v______u.(填“>”、“=”或“<”)
    (3)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接收到蜡烛A的烛焰的像(填“能”或“不能”)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像.
    (4)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______.
    (5)如果玻璃板没有竖直架在直尺上,略倾斜一些,将对实验产生什么影响?______.
    (6)若将蜡烛A换成跳棋子做这个实验时,在玻璃板中所看到的跳棋子的像不清晰,应如何操作?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小明用凸透镜、蜡烛、光屏和刻度尺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如图所示,为了测出凸透镜的焦距,小明同学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再把光屏放在它的另一侧,改变凸透镜与光屏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______的光斑,就可以测出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cm.
    (2)请在图中画出凸透镜的主光轴.
    (3)小明将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到同一高度后,在水平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承接到烛焰的像,原因可能是______.
    (4)实验一段时间后,蜡烛变短了,要使烛焰的像仍然成在光屏的中心,应该将光屏向______移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小明喝牛奶时想知道牛奶的密度.于是他进行了如下操作: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拔到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发现指针向左偏.此时他应向 ______(填“左”或“右”)端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
    (2)把空杯子放在天平左盘上,在右盘中放人10g砝码后,再用镊子向右盘夹取砝码,发现放上质量最小
    的砝码时,指针向右偏;取下它,指针向左偏,则他下一步的操是 ______.
    当横梁再次平衡后,如图所示,杯子的质量m.=______.
    (3)他利用现有的实验器材和足够的水,完成以后的实验操作,请你写出实验步骤及所测物理量的符号:
    第一步:______;
    第二步:______;
    (4)牛奶密度的表达式:ρ牛奶=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