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1 题,其中:
填空题 3 题,选择题 22 题,解答题 6 题
中等难度 31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填空题 共 3 题
  1. 化学能使我们更深入地认识生活,为生活服务.请回答:
    (1)施用尿素[CO(NH22]这种化肥主要是为农作物提供________元素;
    (2)生理盐水中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
    (3)木炭、活性炭都可以作冰箱的除味剂,是因为它们具有________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所示某校实验室里一瓶药品标签上的部分内容.
    化学试剂  分析纯AR
    碳酸钠
    化学式:Na2CO3
    相对分子质量:105.99
    (1)该物质的俗称之一是________.
    (2)该物质属于________(填“氧化物、酸、碱、盐”).
    (3)该物质中所含的金属阳离子的符号是________.
    (4)请写出该物质在日常生活中的一种用途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作物的无土栽培可以显著提高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某茄子的无土栽培营养液中含有7.08%的KNO3
    (1)KNO3属于________(选填“复合肥料”、“氮肥”、“钾肥”或“磷肥”).其中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
    (2)要配制150kg该营养液,需要KNO3的质量________kg.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22 题
  1. 锌在干燥空气中很稳定,在潮湿空气中,容易发生反应,其反应的方程式可以表示为:4Zn+2O2+3H2O+X=3Zn(OH)2+ZnCO3.则X的化学式为( )
    A.C
    B.CO
    C.CO2
    D.H2CO3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有四瓶无色溶液,它们分别是:①稀盐酸、②稀硫酸、③NaOH溶液、④Na2SO4溶液.某实验小组分别对四种溶液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结果如下表:
    加入无色酚酞溶液 不变色 变红 不变色 不变色
    加入BaCl2溶液 白色沉淀 无明显现象 白色沉淀 无明显现象
    加入Na2CO3溶液 无明显现象 无明显现象 产生无色气体 产生无色气体
    则对应甲、乙、丙、丁顺序的四种物质是( )
    A.②③④①
    B.④③②①
    C.③④①②
    D.①②④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一天,小影惊奇的发现妈妈蒸馒头时用的不是纯碱,而是小苏打,她好奇的问:“为什么不用纯碱而用小苏打?”妈妈说“面团没发酵,不能用纯碱”.通过查阅资料小影发现小苏打的化学式为NaHCO3,是一种常用的膨松剂,加热可转化为纯碱.下列小影相关的推断不合理的是( )
    A.小苏打是膨松剂是因为能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B.小苏打受热转化为纯碱是分解反应
    C.小苏打属于酸
    D.小苏打对人体无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关于实验操作中先后顺序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先装药品,再检查装置气密性
    B.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先调节天平平衡,再称量
    C.实验室用CO与Fe2O3反应制取铁时,先通CO,再点燃酒精灯
    D.稀释浓硫酸时,先在烧杯内倒入水,再缓慢注入浓硫酸,并不断搅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对于反应:X+2NaOH═2Y+Cu(OH)2↓,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Y 中一定含有钠元素
    B.X 和Y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差为18
    C.X 可能是CuSO4
    D.Y 可能是Na2SO4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向AgNO3、Cu(NO32、Mg(NO32的混合物溶液中加入一些锌粉,完全反应后过滤.不可能存在的情况是( )
    A.滤纸上有Ag,滤液中有Ag+、Cu2+、Zn2+、Mg2+
    B.滤纸上有Ag、Cu,滤液中有Ag+、Zn2+、Mg2+
    C.滤纸上有Ag、Cu、Zn,滤液中有Zn2+、Mg2+
    D.滤纸上有Ag、Cu、Zn、Mg,滤液中有Zn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变化只有加酸才能一步实现的是( )
    A.Zn→ZnSO4
    B.CaCO3→CO2
    C.MgO→MgCl2
    D.AgNO3→AgCl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市面上出售的“水壶一次净”能较好地除去水壶中的水垢,为确定它的成分和使用范围,某同学通过以下实验进行探究:
    (1)取少量样品加入锌粒后,有气泡产生,生成的气体可燃烧并产生淡蓝色火焰.
    (2)另取少量样品滴加硝酸银后,出现白色沉淀,再滴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经实验,该同学关于“水壶一次净”的下列结论与推断中合理的是( )
    A.主要成分是盐酸,实验(1)多余
    B.主要成分是盐酸,实验(2)多余
    C.主要成分是盐酸,对金属无腐蚀作用,可放心使用
    D.主要成分是盐酸,对金属有腐蚀作用,应适量使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元素在自然界中分布并不均匀,如非洲多金矿、澳大利亚多铁矿、中国富产钨等.从整个地壳中元素含量的多少分析,最丰富的是( )
    A.Al
    B.Si
    C.O
    D.Fe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列说法中缺乏科学依据的是( )
    A.生活中多食用豆类和瘦肉可以补充身体所需的蛋白质
    B.橡胶、羊毛、蚕丝都是天然高分子材料
    C.使用铁锅对人体有利,因为可以补充人体所需的铁元素
    D.人类日常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是摄入的糖类代谢提供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人类使用材料的变化标志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下列物品的材料:
    ①铁器  ②玻璃制品  ③竹编工艺品  ④塑料器具  ⑤石器  ⑥木制家具,
    其中是通过化学变化制得的是( )
    A.①③
    B.②⑤
    C.①②④
    D.③⑤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下列表示二氧化碳的几种用途,其中既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质又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的是( )
    A.人工增雨
    B.
    植物的光合作用
    C.
    制纯碱、化肥
    D.
    灭火器灭火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下列结构示意图所表示的微粒,属于同种元素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2009年3月22日是第十七届“世界水日”,3月22-28日是第二十二届“中国水周”.联合国确定2009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跨界水--共享的水、共享的机遇”.下列有关水的知识中,错误的是( )
    A.水是一种最常见的溶剂,自然界的水一般都含有杂质
    B.水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
    C.用煮沸或蒸馏的方法能降低水的硬度
    D.含汞、铅的电池会造成水和土壤的污染,所以应倡导废旧电池统一回收处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据统计,我国仅20世纪90年代就发生火灾约89万起,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重大损失.针对下表中的灭火实例,相关灭火方法及原理不正确的是( )
    A.酒精着火--用湿抹布盖灭,以隔绝空气和氧
    B.油锅着火--用水浇灭,以降低可燃物着火点
    C.住宅是祸--用水枪浇灭,以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
    D.草原火灾--设置隔离带,以隔离可燃物与燃烧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下列事实及对这些事实的解释,二者不相符合的是( )
    A.金属导电                  原子是运动的
    B.夏天钢轨之间的缝隙变小    原子之间有间隔
    C.糖是甜的,醋是酸的        不同分子性质不同
    D.电解水制取氢气和氧气      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再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将等容积、等质量(含瓶塞、导管、燃烧匙及瓶内少量的细砂)的两个集气瓶置于天平的左右两盘,并调至平衡,然后同时迅速放入点燃的等质量的白磷和木炭(如下图所示)

    使两者充分燃烧后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后,此时的天平( )

    A.指针偏向右
    B.指针偏向左
    C.仍处于平衡状态
    D.指针先向左后向右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下列是某小组在实验室模拟从海水制备精盐的流程图:此过程中没有涉及到的实验方法是( )

    A.蒸发
    B.结晶
    C.过滤
    D.蒸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某同学设计的下列各实验方案中,你认为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用稀盐酸除去铜中少量的氧化铜
    B.加入适量的澄清的石灰水,以除去CaCl2溶液中的HCl
    C.用浓硫酸除去氢气中混有的水蒸气
    D.用酚酞试液鉴别烧碱溶液和纯碱溶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装有50g稀硫酸的小烧杯中,不断慢慢滴加10%的Ba(OH)2溶液至过量.有关量的变化情况见图(横坐标表示氢氧化钡溶液的质量,纵坐标表示小烧杯中量的变化).其中肯定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则下列回答正确的是( )
    A.12号元素的离子符号是Mg+2
    B.氯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是
    C.表中右边是非金属元素、左边是金属元素
    D.硫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在实验室里进行物质制备,下列从原料及有关试剂分别制取相应的最终产物的设计中,理论上正确、操作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是( )
    A.CCOCO2Na2CO3溶液
    B.CuCu(NO32Cu(OH)2
    C.FeFe2O3Fe2(SO43溶液
    D.CaOCa(OH)2溶液NaOH溶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解答题 共 6 题
  1. 暑假,同学们在帮忙老师整理实验室时,发现一瓶石灰水试剂瓶瓶壁和瓶塞周围有一些白色粉末.为了弄清楚白色粉末的成分及形成原因,他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1)对白色粉末成分的猜想和成因分析:
    白色粉末的成分 形成的原因
    可能是CaCO3 石灰水与空气中CO2反应;
    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可能是______ 暑假气温较高,溶质的溶解度降低或溶剂蒸发,石灰水中的溶质结晶析出
    经过反复思考,同学们认为白色粉末还可能是______的混合物.
    (2)设计实验:甲同学取白色粉末装入试管中,加入少量的水、振荡,发现有白色固体不溶解,于是他得出粉末中一定有CaCO3的结论.乙同学查阅了溶解性表(如下图),认为甲同学的结论不严密,理由是:______.
    OH- Cl- CO32- NO3-
    Ca2+
    为了得出较严密的结论,他们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可能观察到的现象 结论
    取上述试管中的上层清夜,滴加1~2无色酚酞试液 ______  ______
    往上述试管中的残留的固体中加入稀硫酸 ______  白色粉末中______(“有”或“无”)CaCO3
    由上述实验可知白色粉末的成分是:______
    (3)交流与反思
    ①通过上述实验的探究,同学们向实验室提出保存、使用易变质的溶液时的下列建议,合理的是______.
    A.密封保存B.使用前,临时配制C.禁止使用这种试剂
    ②实验室清洗装石灰水试剂瓶内壁上的白色粉末时,可用稀盐酸,请写出其中可能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出一个即可):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中甲、乙、丙、丁、戊分别为下述五种物质中的一种:CuSO4、H2SO4、Fe、Na2CO3、和Ca(OH)2,且图中相连两个环对应的物质(或其溶液)在常温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
    (1)上述五种物质中:
    ①可用于农业生产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__.
    ②能发生置换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若图中乙为H2SO4
    ①甲或丙能否为CuSO4?答: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
    ②若乙与丁能发生中和反应,则丙为______.
    (3)若丙为铁,则甲与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某电镀厂在对金属镀件表面除锈、除污过程中,使用了盐酸、氢氧化钠、碳酸钠.该厂经处理后排放的废水含有H+、OH-、Na+、Fe3+、Cu2+、CO32-、Cl-中的几种离子,某中学生环保志愿者小组对该废水中部分成分进行检测,实验步骤及现象如下表所示.请你填写下表中每步实验现象所对应的实验结论.
     实验步骤及现象 实验结论(填离子符号)
    取废水样品观察,呈无色 废水中不含______
    测所取废水样品的pH,pH=13 废水中含较多的______
    向废水样品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 废水中不含______
    根据以上信息综合分析:
    (1)你推测该废水中除H2O外,还含有的物质是______(写化学式,下同);
    (2)不能确定的物质是______.
    (3)为了确定可能的物质是否有,应加入的试剂是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常用的化学仪器,请回答以下问题:
    (1)写出仪器A的名称:______;仪器G______
    (2)写出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H2O+O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近年来,许多城市将公共汽车的燃料换成甲醇(CH30H),以减少汽车尾气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1)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甲醇在氧气中燃烧的产物,他们将甲醇在氧气中点燃,再用燃烧后的混合气体通过如下的装置进行实验(铁架台等装置已略去):
    请你设计这些装置的连接顺序(装置不重复使用),使实验尽可能多地检验出甲醇燃烧的产物(用装置的编号表示);混合气体→______→D.

    (2)学习小组的同学通过正确的设计并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部分现象如下:D和A中左边装置内的澄清石灰水均变浑浊,而A中右边装置内的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请结合反应原理和实验现象进行分析,这次实验中甲醇的燃烧产物为______.
    (3)通过该实验,请你谈谈应该怎样合理使用燃料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测定假黄金(铜锌合金)组成元素的质量分数,称取20克假黄金置于烧杯中,用某浓度的稀盐酸50克,分5次加入,每次充分反应后,取出固体,经过滤、干燥等操作后称重,各次稀盐酸用量和剩余固体质量记录如下:
    实验次数 稀盐酸的用量(g) 剩余固体的质量(g)
    1 10 18.375
    2 10 16.750
    3 10 15.125
    4 10 13.500
    5 10 13.500
    (1)求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
    (2)从图可知,当所用合金与稀盐酸的质量比为______时,表明锌恰好完全溶解;
    (3)计算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