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8 题,其中:
选择题 21 题,填空题 10 题,实验题 3 题,作图题 1 题,计算题 3 题
简单题 21 题,中等难度 17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1 题
  1. 控制噪声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下面关于控制噪声措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道路旁植树是阻断噪声的传播

    B.城市道路旁的隔声板是防止噪声产生

    C.摩托车的消声器是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D.工厂用的防噪声耳罩是防止噪声的产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在一些“模仿秀”电视节目中,表演者在模仿歌星演唱时.主要是模仿歌星声音的(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频率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新年联欢会,一位同学手持一面小鼓,置于点燃的蜡烛附近,鼓面面对烛火,敲响小鼓,周围同学看到烛火随着鼓声舞动.对这一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  )

    A.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

    B.烛火舞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C.鼓面振动产生的是超声波

    D.周围同学听到的鼓声是由空气传来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物体的运动可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正在进站的火车

    B.离开脚后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

    C.站在商城自动扶梯上顾客的运动

    D.绕地球匀速转动的“北斗”卫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所说的数据中,哪一个是符合客观实际的(  )

    A.一百元人民币的长度约15cm

    B.中学生在1s内心跳约70次

    C.这张试卷的厚度大约为2mm

    D.步行上学的速度约为10m/s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全世界电视观众均可通过卫星传输的信号在家里收看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盛况,这种卫星称为地球同步通信卫星,这里的“同步”是指卫星(  )

    A.相对太阳静止   B.相对地球静止   C.相对月球静止   D.相对火星静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连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  )

    A.山   B.船   C.流水   D.河岸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在学校“运用物理技术破案”趣味游戏活动中,小明根据“通常情况下,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7倍”这一常识,可知留如图中脚印的“犯罪嫌疑人”的身高约为(  )

    A.1.65m   B.1.75m   C.1.85m   D.1.95m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2009年8月17日,世界田径锦标赛牙买加飞人博尔特以9秒58改写了100m世界记录,他在此次100m大赛中的平均速度约为(  )

    A.10cm/s   B.10dm/s   C.10m/s   D.10km/s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2013年6月20日,女航天员王亚军在中国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上为青少年授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王亚平讲课发出的声音是由她的声带振动产生的

    B.王亚平讲课的声音是通过声波传回地球的

    C.王亚平讲课的声音很大是因为她的声音频率很高

    D.在太空讲话声带不振动也能发出声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有一种电动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干净又舒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动牙刷发出的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B.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

    D.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

    A.

    山的“倒影”

    B.

    日食

    C.

    汽车观后镜

    D.

    水中“折”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如图所示,在演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引起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小球被多次弹开.在此实验中小球的作用是(  )

    A.使音叉振动时间延长

    B.使音叉振动尽快停下来

    C.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D.使声波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下列现象中,属于反射现象的是(  )

    A.小孔成像             B.路灯下形成人影

    C.阳光下可以看到彩色的花   D.河岸边看到水中的鱼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如图所示,关于“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实验用茶色玻璃板的目的是为了在玻璃板后成实像

    B.选择大小相等的蜡烛A、B是为了比较像与物大小关系

    C.将蜡烛A远离玻璃板,像会变小

    D.把光屏放在玻璃板后像所在位置,像会成在光屏上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一束光线射在平面镜上,与镜面的夹角为30°,则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的夹角为(  )

    A.60°   B.90°   C.120°   D.150°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如图中画出了光线射到空气与水的界面处发生折射和反射的四幅光路图,其中正确的光路图是(  )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长沙福元路大桥东入口采用了全封闭的隔音措施,如图所示,该设施长175m,高7m,由隔音板组成,能降噪20分贝左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采用全封闭隔音是在声源处阻断噪声的传播

    B.分贝是用来表示声音强弱等级的单位

    C.隔音板能降低噪声的音调

    D.隔音板隔音利用了声音的直线传播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一个苹果在阳光下看起来是红色,这是因为(  )

    A.红光透过苹果   B.苹果只吸收红光

    C.苹果只反射红光   D.红光折射进苹果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如图所示,两列火车并排停在站台上,小强坐在车厢中向另一列车厢观望.突然,他觉得自己的列车开始缓缓地前进了,但是,“驶过”了旁边列车的车尾才发现,实际上他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强感觉自己乘坐的列车前进了是以站台为参照物

    B.小强发现自己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是以坐在旁边的小红为参照物

    C.小强发现自己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是以旁边列车的车尾为参照物

    D.小强先后不同的感觉是因为他选择的参照物不同而造成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有一些同学经常在嘈杂的公共场所戴耳机听MP3,为了听得更清晰,往往需要增大音量,这相当于增大了声音的     (“音调、响度或音色”),长此以往会使他们听力下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10 题
  1. 放暑假了,小明乘坐“和谐号”动车组外出旅游.列车开动后,小明看到窗外的人群在往后退,这是以     为参照物;若以站台为参照物,则小明是     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小红站在学校大厅衣冠镜前2m的地方,像到小红的距离为     m;小红发现衣领处有一点污渍,便走近镜子,镜中的像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由于大厅内光线较暗,为了帮助小红看清衣领上的污渍,小明应将光源照向     (选填“衣领”或“平面镜”).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跳广场舞已经成为人们健身的一项运动,优美的舞曲声是由于扬声器纸盆的     产生的,是通过     传入人耳的.为了不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和休息,跳舞时将音箱的音量调小,这是在     处减弱噪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如图甲所示,用A、B两把刻度尺测同一物体,     刻度尺放置的位置完全正确.图乙中机动车的运行速度是20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往暖水瓶中灌水时,可以根据发出声音的     变化来判断暖水瓶中水的多少;听音乐时,我们能分辨出小号声和钢琴声,是因为这两种乐器发出声音的     不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丽丽在湖边树荫下乘凉,发现地面上有很多圆形光斑,这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太阳的像,她看到湖水中有树的倒影和鱼,其中“倒影”是光的     现象.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雨后的天空,常常出现彩虹,这属于光的     现象.我国是世界上电视用户最多的国家,彩色电视机屏幕上各种艳丽色彩是由红、     、蓝三种光通过适当的比例混合得到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小红在池塘边观察水中月亮的视线与水面的夹角是30°,如图,此光的反射现象中入射角的度数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如图,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     (选填“A”或“B”),此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cm,物体的长度为     cm.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如图所示,小明将一枚硬币放在碗的底部,眼睛在A处恰好看不到它.

    (1)小明看不到硬币,这是因为光在均匀介质中沿     传播;

    (2)将平面镜放到碗边适当的位置,小明在A处通过平面镜看到了硬币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     现象;

    (3)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小明在A处也能看到硬币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     现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3 题
  1. 在学习演奏小提琴的过程中,小明和同学们发现弦乐器的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他们决定对这种现象进行探究,经讨论后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为了验证以上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一些不同规格的琴弦,如下表:

    编号

    琴弦的材料

    琴弦的长度/cm

    琴弦的横截面积/mm2

    20

    0.3

    40

    0.5

    尼龙丝

    30

    0.5

    尼龙丝

    40

    0.5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           的琴弦进行实验.

    (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           的琴弦进行实验.

    (3)为了验证猜想三,小明选用编号为①、②的琴弦进行实验,则表中缺少的数据应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小明在“测小车的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m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椭圆内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则:

    (1)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     (大/小).

    (2)请根据图给信息回答:SAB=     cm,VAC=     m/s.

    (3)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速度VAC偏     (选填“大”或“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一同学在做“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直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用眼睛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到镜面的     的关系.

    (2)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的     的关系.

    (3)通过多次实验得到的结论是: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     相等,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    

    (4)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A的烛焰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     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图题 共 1 题
  1. 如图所示的是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入射光的光路情况,请在图中适当位置画出该入射光线对应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3 题
  1. 从哈尔滨东站开往北京的K18次列车,夕发朝至,全程运行1288km,列车运行时刻表如下:求:

    (1)列车全程运行的时间是多少?

    (2)列车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双休日,小东一家驾车自驾游,在某公路的入口处,看到如图所示的标志牌.在不违反交通规则的前提下,小东的爸爸从入口处出发,至少行驶多长时间才能到达A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某司机驾车前行,突然发现前方80m处有障碍物.司机从发现险情到踩刹车制动需要的反应时间为0.75s,这段时间内汽车保持原速前行了15m.汽车制动后还要继续向前滑行30m才能停下.

    (1)汽车制动前的速度是多少?

    (2)若司机酒后驾车,反应时间是平时的4倍.请通过计算判断汽车是否撞上障碍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