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9 题,其中:
选择题 15 题,解答题 4 题
中等难度 19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15 题
  1. 在力学理论建立的过程中,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做出了贡献.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伽利略发现了行星运动的规律
    B.笛卡尔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做出了贡献
    C.库仑通过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
    D.牛顿最早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物块静止在固定的斜面上,分别按图示的方向对物块施加大小相等的力F,施力后物块仍然静止,则物块所受的静摩擦力增大的是( )
    A.
    F垂直于斜面向上
    B.
    F垂直于斜面向下
    C.
    F竖直向上
    D.
    F竖直向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用一根长1m的轻质细绳将一副质量为1kg的画框对称悬挂在墙壁上,已知绳能承受的最大张力为10N,为使绳不断裂,画框上两个挂钉的间距最大为(g取10m/s2)( )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重量为m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物体与地面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m.从0时刻开始,物体受到水平拉力F的作用,F与时间的关系如图1示,为了定性地表达该物体的运动情况,在图2示的图象中,纵轴y应为该物体的( )
    A.位移大小s
    B.加速度大小a
    C.动量大小p
    D.动能大小Ek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如图所示,将质量为m的滑块放在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上.滑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若滑块与斜面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重力加速度为g,则( )

    A.将滑块由静止释放,如果μ>tan θ,滑块将下滑
    B.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力拉滑块向上匀速滑动,如果μ=tan θ,拉力大小应是2mgsin θ
    C.用平行于斜面向下的力拉滑块向下匀速滑动,如果μ=tan θ,拉力大小应是mgsin θ
    D.给滑块沿斜面向下的初速度,如果μ<tan θ,滑块将减速下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如图所示,以8m/s匀速行驶的汽车即将通过路口,绿灯还有2s将熄灭,此时汽车距离停车线18m.该车加速时最大加速度大小为2m/s2,减速时最大加速度大小为5m/s2.此路段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为12.5m/s,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如果距停车线5m处减速,汽车能停在停车线处
    B.如果立即做匀减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汽车一定不能通过停车线
    C.如果立即做匀加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通过停车线汽车一定超速
    D.如果立即做匀加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汽车不能通过停车线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水平地面上有一木箱,木箱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μ<1).现对木箱施加一个拉力F,使木箱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设F的方向与水平面夹角为θ(如图所示).在θ角由0°逐渐增大到90°的过程中,木箱的速度保持不变,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F大小不变
    B.F一直增大
    C.F的瞬时功率一直减小
    D.F的瞬时功率不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据报道,“嫦娥一号”和“嫦娥二号”绕月飞行器的圆形轨道距月球表面分别约为200Km和100Km,运动速率分别为v1和v2,那么v1和v2的比值为(月球半径取1700Km)( )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2009年2月11日,俄罗斯的“宇宙-2251”卫星和美国的“铱-33”卫星在西伯利亚上空约805km处发生碰撞.这是历史上首次发生的完整在轨卫星碰撞事件.碰撞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碎片可能会影响太空环境.假定有甲、乙两块碎片,绕地球运动的轨道都是圆,甲的运行速率比乙的大,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的运行周期一定比乙的长
    B.甲距地面的高度一定比乙的高
    C.甲的向心力一定比乙的小
    D.甲的加速度一定比乙的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器在环绕月球运行过程中,设探测器运行的轨道半径为r,运行速率为v,当探测器在飞越月球上一些环形山中的质量密集区上空时( )
    A.r、v都将略为减小
    B.r、v都将保持不变
    C.r将略为减小,v将略为增大
    D.r将略为增大,v将略为减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如图所示,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从波传到x=5m处的M点开始计时(t=0s),已知开始计时后,P点在t=0.3s的时刻第一次到达波峰,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这列波的周期是1.2s
    B.这列波的传播速度大小是10m/s
    C.质点Q(x=9m)经过0.5s才第一次到达波峰
    D.M点右侧各质点开始振动的方向都是沿着y轴的正方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有一辆沿着平直的大道运动的汽车A,向着固定目标B运动.若在国际单位制下,A、B之间的距离以L=L-2t2(m)的规律变化(L表示开始t=0时,小车离开目标B的距离),那么汽车A( )
    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做减加速直线运动
    C.运动的初速度为零
    D.运动的加速度为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小球由地面竖直上抛,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设所受阻力大小恒定,地面为零势能面.在上升至离地高度h处,小球的动能是势能的两倍,在下落至离高度h处,小球的势能是动能的两倍,则h等于( )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如图所示,两质量相等的物块A、B通过一轻质弹簧连接,B足够长、放置在水平面上,所有接触面均光滑.弹簧开始时处于原长,运动过程中始终处在弹性限度内.在物块A上施加一个水平恒力,A、B从静止开始运动到第一次速度相等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当A、B加速度相等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
    B.当A、B加速度相等时,A、B的速度也相等
    C.当A、B的速度相等时,A、B的位移也相等
    D.当A、B的速度相等时,系统的机械能最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某中学实验小组的同学们在电梯的天花板上固定一根弹簧秤,使其测量挂钩(跟弹簧相连的挂钩)向下,并在钩上悬挂一个重为10N的钩码.弹簧秤弹力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可通过一传感器直接得出,如图所示的F-t图象.根据F-t图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从时刻t1到t2,钩码处于超重状态
    B.从时刻t3到t4,钩码处于失重状态
    C.电梯可能开始停在15楼,先加速向下,接着匀速向下,再减速向下,最后停在1楼
    D.电梯可能开始停在1楼,先加速向上,接着匀速向上,再减速向上,最后停在15楼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解答题 共 4 题
  1. 如图所示,竖直悬挂的弹簧测力计吊一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弹簧测力计示数表示物体对弹簧的拉力,其大小为F,试论证物体受到重力大小等于F,每一步推导都要写出说明所根据的物理规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所示,射击枪水平放置,射击枪与目标靶中心位于离地面足够高的同一水平线上,枪口与目标靶之间的距离s=100m,子弹射出的水平速度v=200m/s,子弹从枪口射出的瞬间目标靶由静止开始释放,不计空气阻力,取重力加速度g为10m/s2,求:
    (1)从子弹由枪口射出开始计时,经多长时间子弹击中目标靶?
    (2)目标靶由静止开始释放到被子弹击中,下落的距离h为多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在2008年北京残奥会开幕式上,运动员手拉绳索向上攀登,最终点燃了主火炬,体现了残疾运动员坚忍不拔的意志和自强不息的精神.为了探究上升过程中运动员与绳索和吊椅间的作用,可将过程简化.一根不可伸缩的轻绳跨过轻质的定滑轮,一端挂一吊椅,另一端被坐在吊椅上的运动员拉住,如图所示.设运动员的质量为65kg,吊椅的质量为15kg,不计定滑轮与绳子间的摩擦.重力加速度取g=10m/s2.当运动员与吊椅一起正以加速度a=1m/s2上升时,试求
    (1)运动员竖直向下拉绳的力;
    (2)运动员对吊椅的压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某校物理兴趣小组决定举行遥控赛车比赛.比赛路径如图所示,赛车从起点A出发,沿水平直线轨道运动L后,由B点进入半径为R的光滑竖直圆轨道,离开竖直圆轨道后继续在光滑平直轨道上运动到C点,并能越过壕沟.已知赛车质量m=0.1kg,通电后以额定功率P=1.5W工作,进入竖直轨道前受到阻力恒为0.3N,随后在运动中受到的阻力均可不记.图中L=10.00m,R=0.32m,h=1.25m,s=1.50m.问:要使赛车完成比赛,电动机至少工作多长时间?(取g=10m/s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