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6 题,其中:
选择题 4 题,语言应用 1 题,现代文阅读 1 题
简单题 1 题,中等难度 5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4 题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   )

    A.丽/依  流/角器  伍/引高歌

    B.郁/束  分/热器  漂/厚古

    C.意/砌  级/氏度  合/而不缁

    D.风/丽  塌/售货  益/纵横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有人大代表提出,政府应加强对幼儿教育的管理,使义务教育涵盖学前阶段,保证每一位儿童都能平等地接受优质的学前教育。

    B.一些编剧在改编名著的时候,没有很好地理解原著的精髓,胡编乱造了许多情节,这样反而大大地削弱了作品原有的思想性。

    C.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文学创作蔚然成风,出现了一批脍炙人口的精品,但也有许多不忍卒读的作品,内容低俗,文字粗劣。

    D.国内不少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较弱,长此以往,就造成了今天这种与国际先进水平相去甚远的局面,严重影响了企业自身的发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作为一种社会评价,大学排名或多或少会对高校办学产生影响,因此,如果大学排名能改变只关注少数名校的倾向,将会为高等教育的多元化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

    B.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要科技工作者不仅树立“科技自信”,也需要社会各界消除“科技他信”,以实际行动为科技创新呐喊助威,添薪加火。

    C.为了加强烟花爆竹安全管理,预防爆炸事故不再发生,我国已制订了《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对烟花爆竹的生产、运输等环节进行严格管理。

    D.春晚节目需要从社会热点话题中寻找灵感,俯下身子接近地气,感受社会发展大潮给人们带来的多方面深层次影响,与人民群众的新期待产生“心灵共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依次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在21世纪的今天,正确对待人和大自然的关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果也受到了大自然的报复。

    ①有的国家希望做到“天人合一”

    ②人类衣食住行所需的一切资料都取自大自然

    ③有的国家对待大自然的基本态度是“征服自然”

    ④然而,大自然的容忍是有限度的,它是会报复的

    ⑤他们把大自然看作伙伴,可惜他们的行动没能跟上

    ⑥从表面看,大自然真的被他们征服了

    A.②③①④⑤⑥  B.②③⑥④①⑤

    C.③①⑤②④⑥     D.③④②①⑥⑤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依照画线的句子,填写出空缺的语句。(6分)

    旅途是一幅展开的山水长卷: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松间明月,石上清泉:一路走来,尽收眼底;细细品味,意趣盎然。那岸边的垂柳柔条如发随风摇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置身于茂林修竹的环抱,__________________,有何胸中块垒不可化解?有何尘世污秽不可荡涤?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怎样理解文化的“雅”和“俗”

    李德顺

    ①对于文化的理解,不少人认为“精英文化”就是“高雅”的,而“大众文化”则是“低俗”的。其实,文化历来就有“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之分。那么,这种划分的依据是什么,又意味着什么?

    ②对文化之“雅”和“俗”有两种不同的理解。一种理解,是取它们的价值评价含义,就是“根据文化品质的高低优劣”来规定什么属于“雅”文化,什么属于“俗”文化。这里的“雅”和“俗”意味着评判一种文化现象品位的高低、情理的深浅、形式的文野、制作的精糙、走向的提高与普及等等。这也意味着社会文化建设要以追求真、善、美为己任,扶持高雅文化,抵制庸俗文化。

    ③但是,在日常的语言和应用环境中,人们却还是要给“雅俗”加进另一种含义,就是“根据什么人来占有和享用”来规定什么属于“雅文化”,什么属于“俗文化”。这样,“雅文化”就可以和“精英文化”等联系在一起,是指以社会上层人群为主体、满足有较高地位人群需要的文化;而“俗文化”自然也就与“大众文化”“平民文化”乃至“市井文化”相联系,指以社会下层人群为主体、满足一般大众需要的文化。从逻辑上说,这种理解和划分只是反映文化有不同的主体类型和层次,如果不加进身份等级歧视和阶级偏见,应该说并不意味着“高低、优劣、贵贱”之分。

    ④对于“俗、雅”与“大众、精英”之间的联系,要具体的、实事求是的分析判断,不能轻易在它们之间画等号。不要以为“大众文化”只能是粗野简陋的,而“精英文化”则必然是高雅精致的。事实上,文化的“雅俗高低”是要在每一次的创造中具体地显现和接受评判的。我国千古名篇《诗经》中的作品,原本是当时的民谣俚曲,却可以成为后世的风雅之师;而许多当年被视作风雅之极的宫廷御制、状元文章等,如今却大都和其他文化糟粕一道成了历史的垃圾。《水浒传》《西游记》等小说,京剧等戏剧,中国传统工艺等,原来都来自民间的“大众文化”“俗”文化产品,现在则成了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成了雅文化。历史证明,“大众文化”也可以有自己的精品,有自己的高贵和优美;而“精英文化”也难保不出粗俗之作,也有它们的俗气、无聊和空洞。只有凭借创造的智慧和精心的劳动,而不是凭借某种身份,才能产生精品。对任何人和任何文化形式来说,都是如此。

    ⑤现实生活中,人们对“雅”和“俗”有一些严重的误解,甚至偏见。在某些人的潜意识中,一味地视古为雅,视今为俗;以寡为雅,以众为俗;以远为雅,以近为俗,等等。这是应该摒弃的陈腐偏见。因为说到底,“大众文化”才是民族文化最深厚的基础,是最本真的“文化文本”,是民族文化伟力的根源。没有了普通大众的世俗生活,人类文化就将失去生命力的源泉。

    ⑥“雅俗”本身是对文化现象品位的一种描述和判断,它以文化产品和文化行为的质量为中心,并不是对文化主体的界定,不应该将两者轻易地等同或混淆。同时,在如何看待“雅、俗”与“精英、大众”之间相互关联的问题上,则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出人们在文化观念上的根本立场和思维方式的差别。

    ⑦就我国具体情况而言,伴随着整个社会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在文化领域也出现了“重心下移”的趋势,普通大众的文化需求日渐成为市场的主导力量。一些人称之为“文化世俗化”或“俗文化泛滥”。对此应有冷静的思考。“文化重心下移”应该说是一种具有历史合理性的进步,是我们的文化“为人民服务”之必需。

    1.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  )(  )

    A.文化历来就有“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之分,它们之间的划分依据是有所不同的。

    B.对文化之“雅”和“俗”的两种不同理解意味着社会文化建设要以追求真、善、美为己任,扶持高雅文化,抵制庸俗文化。

    C.文化的“雅”“俗”可以通过其品位的高低、情理的深浅、形式的文野、制作的精糙及走向的提高与普及等来进行评判和区分。

    D.从逻辑上说,“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只是反映文化有不同的主体类型和层次,一般情况下并不意味着它们有高低、优劣与贵贱之分。

    E.从“什么人占有和享用”的角度来划分文化的“雅”与“俗”,那么“雅文化”就是“精英文化”,“俗文化”就是“大众文化”。

    2.根据文意,下列理解与推断合理的一项是(3分)(  )

    A.文化工作者只要凭借创造的智慧和精心的劳动进行文化艺术创作,就能产生文化精品。

    B.昔日风雅之极的宫廷御制及状元文章如今却都成了历史的垃圾,可见“精英文化”也会出粗俗之作。

    C.人们在文化观念上的根本立场和思维方式的差别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从如何看待“雅、俗”与“精英、大众”之间的相互关联问题上反映出来。

    D.“大众文化”才是民族文化最深厚的基础,没有“大众文化”就不可能有“精英文化”。

    3.作者在文中批判了对文化之“雅”和“俗”的哪些错误认识,试分条简要概括。(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何正确理解文化的“雅”“俗”与“精英文化”“大众文化”之间的联系。(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