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4 题,其中:
选择题 6 题,书写 1 题,名句名篇 1 题,语言应用 1 题,诗歌鉴赏 1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作文题 1 题
中等难度 14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6 题
  1. 下列加线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脸(jiá)影(qiàn)息(qī)集(mù)

    B.益(bì)停(pó)执(ào)热(chì)

    C.裂(jūn)愚(máng)隆(qiónɡ)持(xiá)

    D.羁(pàn)笑(yè)浸(zì)妒(j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面对发射导弹的威胁,人们不禁怀疑:朝鲜到底是在维护国家主权,还是扰乱地区和平?

    B.社保、医保下限的不断提高,彰显了我国政府关心百姓疾苦、重视改善民生的决心。

    C.四月的瘦西湖万花园内,芍药、郁金香、牡丹、与海棠花次第开放,真是群芳争艳。

    D.美国苹果公司对待中国客户的态度,使其宣传的“世界各地执行同一标准”遭到质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李刚是出了名的大嗓门,说起话来一言九鼎,连隔壁班的同学都能听得清清楚楚。

    B.今年春天,北半球气温普遍偏低,虽已入春,但春风吹来仍让人不寒而栗

    C.小明慢慢走进黑黢黢的房间,摸索着打开吊灯,整个房间一下子就蓬荜生辉了。

    D.年前,扬州籍歌手黄侃要上“2013春晚”的消息不胫而走,大家都期待她的精彩表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由于总统查韦斯逝世,在国际社会引起了不小的波动,使委内瑞拉国内形势成为焦点。

    B.李安凭借《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斩获85届奥斯卡最佳导演奖,再次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C.刘翔、李娜、孙杨等,这一个个闪亮的名字在原本难觅中国人身影的领奖台上大放异彩。

    D.公款大吃大喝现象越来越隐秘的根本原因,是党内某些同志心中没有百姓利益造成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对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陈涉世家》《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分别选自司马迁所著编年体史书《史记》、左丘明所著纪传体通史《左传》和刘向所著国别体史书《战国策》。

    B.《江城子·密州出猎》是苏轼的词,其中“江城子”是词牌名,“密州出猎”是题目;《山坡羊·潼关怀古》则是张养浩的曲,“山坡羊”是曲牌名,“潼关怀古”是题目。

    C.夏洛克、奥楚蔑洛夫分别是英国莎士比亚戏剧《威尼斯商人》、俄国契诃夫小说《变色龙》中的人物。夏洛克是世界文学作品中著名的吝啬鬼,奥楚蔑洛夫则是“见风使舵、媚上欺下”的典型代表。

    D.《格列佛游记》以丰富的讽刺手法和虚构幻想的离奇情节深刻剖析了当时的英国现实,《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歌颂了“顽强、执著、刻苦、奉献、勇敢、奋进”的“保尔精神”。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将①—④句填在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人情世故本是一种正常的交际与生活方式,________,破坏社会公平正义。

    ①就可能异化为一种病态的社会现象

    ②但是当绿色交往日益稀缺、利益交换日趋流行

    ③人情就会成为“债”

    ④也会对那些人脉资源并不丰富的人形成“相对剥夺”

    A.②①④③         B.③②①④          C.②③①④         D.③①④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书写 共 1 题
  1. 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在田字格内填写)

    大自然像个学者,学识博大精深,外表却又平易随和。孩子可以在他怀中xī________戏,小鸟可以在他耳畔歌唱……如果人类不善待它,贪lán________索取,大自然也不会沉默:太平洋掀起狂澜,吞shì________人类的屋舍家园;日本岛火山喷发,毁坏人类的高楼大厦。此时,人类束手无策,只能在心里默默qí________祷,希望能平息大自然的震怒。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默写(每空1分,8分)。

    1.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 (龚自珍《己亥杂诗》)

    2.________,风正一帆悬。 (王湾《次北固山下》)

    3.________,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4.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__。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工欲善其事,________。 (《论语》)

    6.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 (杜牧《泊秦淮》)

    7.《行路难》中最能表达诗人李白坚信理想抱负一定实现的倔强、自信、执着精神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1 题
  1. “中国式过马路”,是友对部分中国人集体闯红灯现象的一种调侃,即“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

    1.如果你是文明志愿者,在路上引导文明交通,面对下面的行人,你怎么劝说?(4分)

    对闯红灯的小学生说:________

    对闯红灯的老大爷说:________

    2.“中国式过马路”一经络传播,立刻引发了友的热烈讨论。请你也参与,并发表自己的见解。(3分)

    友“江湖客”:出现这种现象是大家受法不责众的“从众”心理影响,才会不顾交通安全。

    友“马路天使”:北京对“中国式过马路”采取罚款的管理方式,能够有效遏制这种不文明现象,值得在全国推广。

    你说:________

    ________

    3.请你以“安全意识”为主题,设计一条公益广告,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3分)

    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田家 郑獬

    田家汩汩流水浑,一树高花明远村。

    云意不知残照好,却将微雨送黄昏。

    【注释】①浑:这里是满的意思;②残照:夕阳。

    1.“一树高花明远村”中的“明”用得很传神,请你说说好在哪里。(3分)

    ________

    ________

    2.诗歌后两句写得很有情趣,请你写出赏析感受。(3分)

    ________

    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宾客诣陈太丘宿,太丘使元方、季方炊。客与太丘论议,二人进火,俱委而窃听。炊忘著箅,饭落釜中。太丘问:“炊何不馏?”元方、季方长跪曰:“大人与客语,乃俱窃听,炊忘著箅,饭今成糜。”太丘曰:“尔颇有所识不?”对曰:“仿佛志之。”二子俱说,更相易夺,言无遗失。太丘曰:“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饭也!”

    【注释】①箅(bì):蒸饭的工具。②馏:把食物蒸熟。③糜子:粥。④更相:互相;易夺:改正补充。

    1.解释句中加线的实词(4分)

    (1)宾客陈太丘宿(      )   (2)太丘使元方、季方炊(     )

    (3)俱而窃听   (      )   (4)仿佛之         (     )

    2.找出与“乃俱窃听”中“乃”字用法相同的一项(2分)

    A.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B.(曹刿)乃入见

    C.家祭无忘告乃翁                        D.乃知有汉,无论魏晋

    3.翻译句子(6分)

    (1)尔颇有所识不?________

    (2)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饭也!________

    (3)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________

    4.太丘所言“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饭也”,其言外之意是什么?(2分)

    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1)踏进美国黄石公园,时光一下子倒流了。我仿佛回到了昨天的地球。

    (2)入口处,亮着公园宗旨:为了人民的利益和欣赏。算下来,这招牌挂到今天,已逾140年了。

    (3)从迈开第一步,我就觉得,走向公园深处的,是我的形体;而我的魂魄,却在走向时间源头。

    (4)在美国人眼中,公园就是城市的肺,像这样的肺,全美有384个,点缀在49个州。我所游过的,像华盛顿奥林匹克国家公园,亚利桑那大峡谷国家公园,加利福尼亚优胜美地国家公园,圣路易斯森林公园,阿肯色温泉国家公园,芝加哥湖滨公园……尽管千差万别,但却有一个共同特征:毫不造作的自然景观,绝无雕琢的本来面目,不搞人工古董,不做仿制赝品,现代符号稀缺,建筑元素很少。无边无际的草原,土生土长的森林,重重叠叠的老树,狭狭长长的小河,清清悠悠的湖泊,跳跳蹦蹦的动物,原山原水原林原物,构成了公园主体。即使是山坡地,踏步和扶手栏杆也是原木修建,不油不漆,经过风雨洗礼,这些木材也就和周围林木浑然一体了。原生态,是我对美国公园的主题提炼。

    (5)尽管我对美国的公园如此熟悉,但我还是被黄石公园震撼了!它怀抱中的峡谷、山峦、森林、瀑布、热潭、湖泊、动物……该如何形容?神奇?嶙峋?广袤?洁净?幽深?静谧?晶莹?所有的词句都是苍白的。因为,这个冰火磨砺的世界所裸露的,已经远远超乎人类艺术所达到的极致。而这一切,统统来自于它的古老,它的天然,它的原始,甚至,它的蛮荒。天地初开,混沌既破,尽管往事越千年,山还是最初那山,水还是最初那水。

    (6)这绝对是一个奇迹!奇迹是如何发生的?唯一的秘诀,就是它的99%未准许开发。99%——这是个何等苛刻而残酷的比例,然而,就保护地球环境而言,这里的苛刻和残酷,不妨读作明智和科学。1872年的国会法案规定国家公园“所有的树木、矿石的沉积物,自然奇观和风景,以及其他景物都保持现有的自然形态而免予破坏”。景区,成了禁区,他们对所有大型豪华的服务、游乐、休闲、度假设施亮了红灯;甭说景区内,即连外围,他们对采矿、探油、伐木、筑路、建房、钻水工程大喝一声:NO!甚至,若有天然火灾,让它自燃自灭,火灾现场不予清理,保持原状,任大自然自行处理,达到新的生态平衡;枯树倒在地上,让其自行霉烂;枯枝败叶落在河里也不打捞,维持水生物生态环境;洪水毁坏路房,也不拦阻,理由是自然生态循环的这根链条,不能随意割断。于是,“美国国家公园不救火不救洪”成了坊间名言。

    (7)人类对上帝所赐予的一切,所能做的,只有敬畏,只有呵护,只有欣赏,让这个诞生于百万年前的火山爆发区,传递着远古的文明信息,烙印着史前的人类足迹。这个信息是真实的,这个足迹也是清晰的。相信,多少年前看到的黄石是啥样,今天看到的黄石还是啥样;而且,通过今人的坚守,若干年后看到的黄石还是啥样。

    (8)我在莽林中迷失了,但内心却找回了平静;我的周围,没有沙尘,没有雾霾,没有喧嚣,我听到松针落地的天籁,那似乎是远古的召唤。我所感受的,是天然的整体,是自然的一切。我体验的,不是一个公园,一个景点,而是一个生态博物馆,一部人类启示录,一份归真反璞的纯粹。

    1.简述文章题目“昨天的地球”的好处。(3分)

    ________

    2.第(4)段介绍了美国国家公园的什么共同特点?文章要写的是黄石公园,第(4)段为什么花这么多笔墨介绍美国其他的国家公园?(3分)

    ________

    ________

    3.联系语境,品读第(6)段中的划线句。句中“苛刻和残酷”与“明智和科学”矛盾吗?为什么?(3分)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4.作者在第(8)段中说,黄石公园“不是一个公园”,而是“一部人类启示录”,联系我们身边某一个公园的特点,谈谈你从文中得到的启示,80字左右。(6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每天下午,她都准时来到医院大门口左侧的台阶上,铺下一张报纸,静静地坐在那儿看书。那是一本很厚的书,她的面前是一个花坛,红色的郁金香正在灿烂地开放。在她若有所思的时候,能看到她的那双大眼睛,平静而且清澈。虽然病号服并不合体,但并不能掩盖住她典雅的气质。

    她很友善,每当有人找她问事的时候,她表现得非常耐心。我想,她可能是位教师或幼儿园阿姨。

    起风了,她轻轻地合上那本书,又整整齐齐把那张报纸叠好,转身走进了大楼。

    楼内的人渐渐多了起来,这个点有上班的,也有下班的,正好又是探视的日子。电梯刚停下,人们争着拥了进去。电梯马上有了反应,发出“受不了”的报警声。最后上来的人没有下去的意思,她就从中间挤了出来,等下一趟。

    下一趟人照样多,不过还好电梯没有报警。人们纷纷选择自己要去的楼层数。有个农民模样的大伯触动数字“7”的时候,那数字就是不亮。他有些着急,还有些紧张,一遍一遍地摁。但没有人告诉他为什么。她发现后,急忙说:“大伯,这部电梯双层停。”大伯仍然没有明白过来什么是“双层停”。说话间已经到了8层。大伯不知道该怎么办,不肯下。她非常客气地对电梯内的人说:“请等我一下,我把他送到楼梯口。”

    她让大伯从8层走到7层。其实楼梯离电梯也就是四五步远,她很快就回来了,电梯内的不少人只是表情严肃,并没有说什么。当然,肯定有人心里会想:这人真多事。

    电梯慢慢上行,一位手捧花篮小伙子自言自语:口腔科病房是不是在12层?她主动接过话说,是的,往左拐。

    电梯到了14层,一位急忙下电梯的姑娘不小心丢下了插在塑料袋里的一枝玫瑰。塑料袋里有几盒营养品,但只有一枝玫瑰。这里电梯将要关上,她迅速触动开门钮并捡起了那枝玫瑰,她还没有说完“请等我一下”,就跨出了电梯,她一定想把那枝玫瑰还给那位姑娘,对于姑娘要看望的人,那肯定是一枝温馨的玫瑰,可以疗伤的玫瑰。

    但她没有想到,她后脚刚刚迈出电梯,电梯内一位戴眼镜女士“啪”一下就把电梯给关上了,并及时触动了上行的按钮。“神经病!”她似乎憋了一肚子的火气没有发泄干净,继续说,“真的,这个人我知道,在这里住了一个多月了,精神病人。”

    “噢,我觉得她的行为不太正常。”另一个人接着说。

    电梯内剩下的十余人恍然大悟,大家觉得甩掉她真是太正常了。

    1.文中在刻画“她”这一典型人物时共写了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归纳。(4分)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第一段简笔勾勒“她”的眼睛“平静而且清澈”,“她”手中抬着“一本很厚的书”,面前的郁金香“正灿烂的开放”。从这些描写可以看出“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些描写的作用是什么?(4分)

    ________

    ________

    3.本文在写“她”的同时,又写了其他人的表现,是否多余?为什么?(3分)

    ________

    ________

    4.本文标题为“病人”,你认为这样拟题的用意是什么?(5分)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文题 共 1 题
  1. 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请用你的慧眼去发现美,用你的心灵去感悟美,用你的妙笔去描绘美。

    请以“最美”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2)感情真挚,不得抄袭。(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