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4 题,其中:
单选题 20 题,实验题 1 题,填空题 1 题,推断题 2 题
简单题 4 题,中等难度 19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20 题
  1. 法国里昂的科学家发现一种只由四个中子组成的微粒,这种微粒称为“四中子”,也有人称之为“零号”元素。它与天体中的中子星构成类似。有关该微粒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微粒不显电性

    B. 该微粒的质量数为2

    C. 在元素周期表中与氢元素占同一位置

    D. 它与普通中子互称同位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玉兔”号月球车用Pu作为热源材料。下列关于Pu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Pu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44   B. Pu的核内质子数为94

    C. Pu与Pu的化学性质相同   D. Pu与Pu互为同位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关于元素周期表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元素周期表揭示了化学元素间的内在联系,是化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之一。

    B. 在周期表中,把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成一横行,称为一周期

    C. 元素周期表中,总共有18个纵行,18个族

    D. 第IA族的元素又称为碱金属元素(除了H),第VIIA族的元素又称为卤族元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

    A. 锌粒与稀硫酸的反应

    B.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的反应

    C. 灼热的木炭与CO2的反应

    D. Ba(OH)2•8H2O晶体与NH4Cl晶体的反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同周期的三种非金属元素X、Y、Z,它们的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是X<Y<Z,则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

    A. 非金属性:X>Y>Z

    B. 气体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按X、Y、Z的顺序增强

    C. X、Y、Z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由强到弱

    D. X、Y、Z的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减少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反应过程中,同时有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断裂和形成的反应是(   )

    A. NH4ClNH3↑+HC1↑   B. NH3+CO2+H2O=NH4HCO3

    C. 2NaBr+Cl2=2NaCl+Br2   D. CuSO4+Fe=Cu+FeSO4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化学反应一定伴随着能量变化,下列反应的能量变化与下图相符的是

    A. 高温煅烧石灰石

    B. 氧化钙与水反应

    C. 氢气还原氧化铜

    D. Ba(OH)2·8H2O晶体与NH4Cl固体的反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33.6 L氟化氢中含有氟原子的数目为1.5NA

    B. 常温常压下,7.0 g乙烯与丙烯的混合物中含有碳氢键的数目为NA

    C. 50 mL 18.4 mol·L-1浓硫酸与足量铜微热反应,生成SO2分子的数目为0.46NA

    D. 某密闭容器盛有0.1 mol N2和0.3 mol H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6NA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对于锌、铜和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如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①Zn是负极       ②电子由Zn经外电路流向Cu

    ③Zn-2e-=Zn2+④溶液中H+向Zn棒迁移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有机物的正确命名为

    A. 3,3,4-三甲基己烷   B. 3,3-二甲基-4-乙基戊烷

    C. 2-乙基-3,3-二甲基戊烷   D. 2,3,3-三甲基己烷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关于铅蓄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在放电时,正极发生的反应是 Pb(s) +SO42—(aq)= PbSO4(s) +2e—

    B. 在放电时,该电池的负极材料是铅板

    C. 在充电时,电池中硫酸的浓度不断变小

    D. 在充电时,阳极发生的反应是 PbSO4(s)+2e—= Pb(s)+ SO42—(aq)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把100mL 2mol/L的H2SO4跟过量锌粉反应,在一定温度下,为了减缓反应速率而不影响生成H2的总量,可在反应物中加入适量的( )

    A. 硫酸铜溶液   B. 硝酸钠溶液   C. 醋酸钠溶液   D. 氢氧化钠溶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下列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

    A. 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B. 苯与浓硝酸、浓硫酸混合共热制取硝基苯

    C. 将苯滴入溴水中,振荡后水层接近无色

    D. 乙烯使KMnO4溶液褪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 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B. 作为相对原子质量测定标准的碳核素:

    C. 氯化镁的电子式:

    D. 用电子式表示氯化氢分子的形成过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1 L 0.1 mol•L﹣1盐酸和1 L 0.1 mol•L﹣1硫酸分别与1 L 2 mol•L﹣1 NaOH溶液反应速率相同

    B. 化学反应速率为0.8 mol•L﹣1•s﹣1,其含义是时间为1s时,某物质的浓度是0.8 mol•L﹣1

    C. 0.1 mol•L﹣1盐酸和0.1 mol•L﹣1硝酸与相同形状和大小的大理石反应的速率相同

    D. 对于任何化学反应来说,反应速率越大,反应现象就越明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从海水中提取部分物质的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过程①需要加入化学试剂、沉淀、过滤等操作

    B.由“母液→无水MgCl2”一系列变化中未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C.工业上一般用电解氯化镁溶液制取Mg单质

    D.反应③和⑤均可由下列反应实现:2Br-+Cl2=Br2+2Cl-,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下列对有机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煤的干馏、石油的分馏分别是化学变化、物理变化

    B.棉花、蚕丝、合成纤维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  

    C.油脂可看做高级脂肪酸(如硬脂酸、软脂酸等)与甘油经酯化反应生成的酯

    D.可以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检验患者尿液中的葡萄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下列过程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A.光照射甲烷与氯气的混合气体

    B.在镍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苯与氢气反应

    C.乙醇与乙酸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

    D.苯与液溴混合后撒入铁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2SO2(g)+O2(g)2SO3(g),已知反应进行到10秒时,SO2、O2、SO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0.2mol、0.1mol、0.2mol,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0秒时,用O2表示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1mol/(L·s)

    B. 当反应达到平衡时,SO3的物质的量可能为0.4mol

    C. 档SO2和O2的生成速率之比为2:1时,达到该反应限度

    D. 向容器内充入SO2,可以提高反应速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取一支大试管,通过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先后收集半试管甲烷和半试管氯气,用铁架台固定好。放在光亮处一段时间。下列对观察到的现象的描述及说明正确的是 (   )

    A. 试管中气体颜色变浅,是因为发生了加成反应

    B. 试管中有少量白雾生成,这是氯化氢的小液滴

    C. 试管内壁出现油状液体,这是甲烷与氯气的混合溶液

    D. 试管内壁出现油状液体,这是CH3Cl小液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1 题
  1. (1)氨气是化学实验室常需制取的气体。实验室制取氨气通常有两种方法:

    方法一 固体氢氧化钙与氯化铵共热

    方法二 固体氢氧化钠与浓氨水反应

    ①下面的制取装置图中,方法一应选用装置________(填“A”或“B”,下同),方法二应选用装置________。

    ②写出加热NH4Cl和Ca(OH)2制取NH3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

    ③在制取后,如果要干燥氨气,应选用的干燥剂是_____,收集氨气的方法是______。

    A.浓硫酸   B.碱石灰   C.五氧化二磷  

    D.向上排空气法   E.排水法  F.向下排空气法

    ④检验是否收集满氨气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观察如图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①负极是_______,发生_______反应(填氧化或还原)。

    ②正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

    ③该装置是一种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装置,当导线中有0.2 mol e-发生转移时,求参加氧化反应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1 题
  1. 为了探究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反应限度的有关问题,某研究小组进行了以下实验:

    Ⅰ.以H2O2的分解反应为研究对象,实验方案与数据记录如下表,t表示收集a mL O2所需的时间。

    序号

    反应
    温度/℃

    c(H2O2)/
    mol·L-1

    V(H2O2)
    /mL

    m(MnO2)
    /g

    t/min

    1

    20

    2

    10

    0

    t1

    2

    20

    2

    10

    0.1

    t2

    3

    20

    4

    10

    0.1

    t3

    4

    40

    2

    10

    0.1

    t4

    (1)设计实验2和实验3的目的是研究____________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2)为研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可以将实验________和实验________作对比(填序号)。

    (3)将实验1和实验2作对比,t1________t2(填“>”、“<”或“=”)。

    Ⅱ.以KI和FeCl3反应为例(2Fe3++2I-2Fe2++I2)设计实验,探究此反应存在一定的限度。可选试剂:

    ①0.1 mol·L-1KI溶液 ②0.1 mol·L-1FeCl3溶液 ③0.1 mol·L-1FeCl2溶液 ④0.1 mol·L-1盐酸 ⑤0.1 mol·L-1KSCN溶液 ⑥CCl4

    实验步骤:(1)取5 mL 0.1 mol·L-1KI溶液,再滴加几滴0.1 mol·L-1FeCl3溶液;

    (2)充分反应后,将溶液分成三份;

    (3)取其中一份,加试剂⑥,振荡,CCl4层显紫色,说明反应生成碘;

    (4)另取一份,加试剂________(填序号),现象______________,说明此反应存在一定的限度。

    Ⅲ.N2O4可分解为NO2。在100 mL密闭容器中投入0.01 mol N2O4,利用现代化学实验技术跟踪测量c(NO2)。c(NO2)随时间变化的数据记录如下图所示。

    (1)反应容器中最后剩余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其中N2O4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

    (2)c(NO2)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表明,实验测得的化学反应速率在逐渐减小,最后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推断题 共 2 题
  1. X、Y、Z、M、W是原子序数由小到大排列的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其中X、Z、M、W四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为32,在元素周期表中X是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Z、M左右相邻,M、W位于同主族。回答下列问题:

    (1)Y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 W的阴离子符号是_____。

    (2) Z的单质的结构式为________。标准状况下,试管中收集满Z的简单氢化物后倒立于水中(假设溶质不向试管外扩散),一段时间后,试管内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

    (3)由X、Z、M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酸、碱、盐的化学式分别为________(各举一例)。

    (4)写出加热时Y的单质与W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浓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5)化合物甲由X、Z、M、W和Fe五种元素组成,甲的摩尔质量为392g·mol-1, 1 mol甲中含有6 mol结晶水。对化合物甲进行如下实验:

    a.取甲的水溶液少许,加入过量的浓NaOH溶液,加热,产生白色絮状沉淀和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白色絮状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

    b.另取甲的水溶液少许,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不溶解。

    ① 甲的化学式为________。

    ② 已知100 mL 1 mol·L-1的甲溶液能与20 mL 1 mol·L-1的酸性KMnO4溶液恰好反应,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A是一种气态烃。B和D是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以A为主要原料合成乙酸乙酯,其中成路线如下图所示:

    (1)A制备B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与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利用B与钠反应制备氢气,若制得1 mol H2需要B________mol。

    (3)物质B在空气中可以被氧气为C,此过程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现拟分离含乙酸、乙醇和水的乙酸乙酯粗产品,下图是分离操作步骤流程图,图中圆括号表示加入适当的试剂,编号表示适当的分离方法。

    ①写出加入的试剂:(a)是__________,(b)是__________。

    ②写出有关的操作分离方法:①是__________,②是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