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3 题,其中:
选择题 20 题,解答题 13 题
中等难度 33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20 题
  1. 往保温瓶里灌开水的过程中,听声音就能判断壶里水位的高低,因为( )
    A.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升高
    B.随着水位的升高,音调逐渐降低
    C.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音响越来越大
    D.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音响越来越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有一种新型锁--声纹锁.只要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就能把锁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这种声纹锁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在各种色光中,被成为三原色光的是( )
    A.红、绿、蓝
    B.红、黄、蓝
    C.红、黄、绿
    D.黄、绿、蓝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对学习过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以下是小洋学习了关于“平面镜成像”和“凸透镜成像”的知识后,总结出的关于实像和虚像的一些特点,其中正确的是( )
    A.虚像可以用光屏承接
    B.虚像可以是正立的,也可以是倒立的
    C.实像一定能用光屏承接
    D.实像可以是放大的,不可以是缩小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暗室里,在桌上铺上一张白纸,把一块小平面镜放在白纸上,用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和白纸照射,从侧面看去( )
    A.镜子比较亮,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
    B.镜子比较亮,因为发生了漫反射
    C.白纸比较亮,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
    D.白纸比较亮,因为发生了漫反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海洋中的鲸在恐惧的时候会发出巨大的尖叫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巨大的声音主要反应了响度这一声音特性
    B.巨大的声音主要反应了音调这一声音特性
    C.尖叫声主要反应了响度这一声音特性
    D.尖叫声主要反应了音色这一声音特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说法中不属于紫外线功能的是( )
    A.有助于合成人体维生素D
    B.杀死微生物
    C.诊断疾病
    D.使荧光物质发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以下各组中全属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的是( )
    A.蝙蝠是利用回声定位来确定位置和距离;用超声波清除眼镜片上的垢迹
    B.用声呐可以帮渔民获得水中鱼群的信息;声波清洗精细的机械
    C.医生通过听诊器了解前一段时间病人心、肺的状况;医生用超声波为病人除去体内的结石
    D.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从异常的声音中发现松动的螺栓;“B”超探查身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关于声音的传播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与声源的振动频率有关
    B.与声源振动的振幅有关
    C.与传播声音的介质有关
    D.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蝙蝠可以发出频率为100000Hz的声音,而人是听不到的
    B.人听觉频率范围比人发声频率范围要大
    C.人只能听到蝙蝠发出的部分频率的声音
    D.只要振幅足够大,15Hz的声音,人耳也是能听到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下面关于声现象的配对中,错误的是( )
    A.“闻其声而知其人”---发声体不同,音调不同
    B.“长啸一声,山鸣谷应”---回声的现象
    C.“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响度大
    D.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 的“小碎石”--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以下措施不能达到减弱噪声目的是( )
    A.摩托车上安装的消声器
    B.在公路和住宅间建造20m高的屏障
    C.机场工作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
    D.街头设置的噪声监测仪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小赵同学手拿时钟站在平面镜前,如图所示是平面镜中的像,则( )

    A.小赵同学离平面镜越远,像越小
    B.小赵同学离平面镜越远,像越大
    C.时钟指示的时间是3点整
    D.时钟指示的时间是9点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
    A.
    筷子好像在水面处“折断”
    B.
    放大镜把文字放大
    C.
    桥在水中形成“倒影”
    D.
    日全食现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一人从离镜子(镜子是平面镜)5m远处逐渐向镜子靠近,则他在镜子中的像将( )
    A.逐渐变大,并逐渐靠近镜子
    B.先变大后变小,并逐渐靠近镜子
    C.逐渐变小,并远离镜子
    D.大小不变,并逐渐靠近镜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如图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色散现象的是( )
    A.
      中央电视塔倒影
    B.
        日全食
    C.
      筷子看起来折了
    D.
       白光变成七色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使用放大镜可以方便地看清文件中上细小的字,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放大镜是凹透镜
    B.放大镜离邮票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
    C.通过放大镜看到的是字的虚像
    D.通过放大镜看到的是字的放大倒立的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如图所示,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的地方,在透镜的另一侧调节光屏位置可找到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是下图中的( )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如图所示,a、b、c、d是距凸透镜不同距离的四个点.F为焦点.下列几种光学仪器的成像原理与物体在不同点时的成像情况相对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幻灯机是根据物体放在c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B.照相机是根据物体放在d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C.使用放大镜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a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
    D.人眼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F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一个物体放在距凸透镜30cm处,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倒立的实像,现将物体向透镜移近15cm,将得到( )
    A.正立、放大的虚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缩小的虚像
    D.倒立、缩小的实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解答题 共 13 题
  1.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调节凸透镜、光屏和烛焰,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并且大致在同一高度,当物距为20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等大、倒立的实像.当物距为25cm时,移动光屏,可得到一个清晰的______、倒立的实像.当物距为5cm时,成______像,在放大镜和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所示,当敲响右边的音叉时,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______(填“会”或“不会”)振动,靠在左边音叉的小球能弹起.这说明______,这是由于______将右边音叉的振动传给了左边音叉的缘故.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吹奏长笛,悠扬的笛声是由长笛中________的振动产生的,通过________传到同学们的耳朵里.家庭正在使用的超声加湿器是利用声音来传递________(填“信息”或“能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控制噪声的途径有3条,防止噪声________,如在汽车排气管上加消声器;阻断噪声的________,如在路旁种树木;防止噪声进入________,如戴上耳塞.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如图,光在两种物质分界面上发生了反射和折射.若入射光线与分界面的夹角是60°.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垂直,那么反射角是______°,折射角是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请指出下列各句话中的“影”所遵从的物理规律,用以下物理规律前的字母填入相应的横线内:
    (1)形影不离________;(2)湖光倒影________;(3)毕业合影________;(4)立竿见影________.
    a.光的直线传播规律;b.光的反射规律;c.凸透镜成像规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冬冬同学站在平面镜前3m处,她看到镜中自己的像是由于光的________现象形成的,她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为________m;现将一块和镜面一般大的木板放在镜子后面1m处,如图所示,这时她________(填“仍能”或“不能”)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如图甲所示是现代城市很多路口安装的监控摄像头,它可以拍下违章行驶或发生交通事故时的现场照片.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_透镜,它的工作原理与__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相似.如图乙和丙是一辆汽车经过路口时与一辆自行车相撞后被先后拍下的两张照片,由图可以看出汽车是逐渐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摄像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1)一束激光照射到容器中的液面CD上的反射光路如图所示,请完成当液面下降到AB时该束激光的反射光路图.
    (2)如图所示,F、O分别为凸透镜的焦点和光心,请在图在分别画出3条入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3)如图所示,一束光射向凸透镜经折射后,折射光线射到一个平面镜上.请在图中画出射向凸透镜这束入射光和经平面镜反射的光路,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很多同学有过疑问“声音具有能量吗?它具有的能量与声音的响度和频率是不是有关呢?”某同学对其中两个问题进行探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A为一个圆筒,它的一端用剪成圆片的挺直的纸(纸的中间剪一圆孔)粘牢,另一端用塑料薄膜包住并绷紧,用橡皮筋扎牢.B为一只点燃的蜡烛.完成表中的内容.为保证每次实验声音的频率相同,你的做法是______
    探究内容 探究“声音是否具有能量” 探究“声音的能量与响亮是否有关”
    小孔距烛焰的距离 3cm
    做法
    观察内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明用9个红色的发光二极管按“F”字样镶嵌排列在白色方格板上替代蜡烛作为光源,又用同样的白色方格板做成光屏,实验使用的凸透镜焦距为10cm,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实验时,首先调节光源、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其目的是______.
    (2)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零刻度线上,小明将光源移至40cm时,在光屏上出现倒立、缩小的______(选填“实”或“虚”)像;如果小明将光源移至8cm刻度时,他通过凸透镜看到光源的______(选填“倒立”或“正立”)、放大的虚像.
    (3)同学们对小明使用的实验装置进行如下评价,其中错误的是(______)
    A.与烛焰相比,实验使用的光源不会晃动,光屏上所成的像比较稳定
    B.光源镶嵌在白色方格板上,用同样的白色方格板做光屏,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C.零刻度线刻在光具座标尺的中央,可直接测出物距和像距
    D.若凸透镜的焦距未知,则利用此实验装置不能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4)光源“F”放在15cm处,其大小如图乙所示,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零刻度线上.如果用遮光罩将凸透镜的上半部分罩住,则从左向右看,光屏上所成的像:(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班上举行小小音乐会,看谁的乐器最有创意,演奏得最好,小明同学想起物理课本中P24的水瓶琴,用了8个汽水瓶,敲出了优美动听的曲子.请问:
    (1)小明除了用汽水瓶之外,还要用哪些辅助器材?
    (2)低音瓶和高音瓶在设计中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阅读下面的短文并回答后面的问题:
    金秋十月,我们相邀去东湖品桂赏菊.
    走进大门,只见桃红柳绿金菊绽放连绵不断,蓝天、白云倒映在碧水之中,一幅色彩斑斓的风景跃然眼前,湖水倒影着美丽的倩影,我们拿起手中的照相机把这美丽的景色一一拍下,我们尽情享受着大自然的美丽.“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是唐朝著名诗人宋之间咏赞桂花的名句.金秋时节徜徉于武汉东湖的林间小径,放眼望去:湖光山色、风光旖旎;眼前处处佳树古木、绿草如茵;阵阵清风袭来,桂花芳香四溢.林中的鸟儿在欢快的歌唱,树缝中漏下的点点光斑在地面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彩图,叫人好不惬意.
    欢乐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不知不觉已到了黄昏,夕阳西下,湖面上波光粼粼,让人眼花缭乱,咦!门楼的影子怎么这么调皮,比中午时长出许多?
    请你从这段优美的文字中,找出两处我们学过的不同物理知识或规律:
    例如:语句:湖水倒映着美丽的倩影,物理知识:平面镜成像.
    语句1:______,物理知识:______
    语句2:______,物理知识: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