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4 题,其中:
单选题 1 题,选择题 11 题,连线题 2 题
简单题 5 题,中等难度 9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1 题
  1. 西周频繁举行朝聘、盟会、享宴、祭祀等活动,各诸侯未必都娴于礼仪,但又不能闹笑话,这就得有一个熟悉礼仪的人在旁边帮助指点,这个人就叫“相礼”。春秋时,“相礼”演变为“上层人物的高级助手”之意,也就有了后来“丞相”的雏形。这反映出

    A. 丞相制度在西周时期就已经出现

    B. 丞相的主要职责是防止诸侯失仪

    C. 丞相自出现时可能拥有较高权力

    D. 西周时期的礼仪制度已相对完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11 题
  1. 姓名是人的符号,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名字之后。中国人重视姓氏的现象体现了

    A. 男尊女卑思想

    B. 专制王权影响

    C. 个人主义心理

    D. 家族宗法观念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秦朝的“三公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和教化,郎中令掌宫廷警卫,少府管皇家财政及官府手工业,宗正管皇室宗族事务等。这反映了古代中国政体的本质是

    A. 职分细化,各负其责

    B. 化国为家,君权至上

    C. 选贤举能,唯才是用

    D. 官员众多,政务繁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汉代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说:“秦无尺土之封,不立子弟为王、功臣为诸侯者,使后无战攻之患。”这一论述最能说明他(  )

    A.赞扬嬴政统一全国的意义

    B.明晰秦汉中央官制的特点

    C.认同西周宗法制度的弊端

    D.肯定秦朝郡县制度的功效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春秋时期,齐桓公召集诸侯会盟,并订立盟约:“诛不孝,无易树子,无以妾为妻。”(树子指古代诸侯立为世子的嫡子——引者注)这说明齐桓公

    A. 挟天子以令诸侯

    B. 极力维护宗法制

    C. 主张废除分封制

    D. 推崇法家思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夏启讨伐有扈氏时说自己是“恭行天罚”,对部下们则说:“用命,赏于祖;不用命,戮于社”;商汤伐夏时说:“有夏多罪,天命殛之”;盘庚迁都时对众人说:“天其永我命于兹新邑”;周武王伐纣时也曾说:“商罪贯盈,天命诛之”。以上材料不能说明

    A. 统治者使用武力不断强化中央集权

    B. 统治者借神抬高自己权威

    C. 统治者迫令和诱使诸侯按王的意志办事

    D. 神权是由政权控制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商周时期的文献《礼记.王制》和《礼器》中记载有“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士一”的庙祧制度,这一制度的建设有利于

    A. 保证宗族的繁衍

    B. 巩固宗法等级制度

    C. 完善祭祀仪式

    D. 消除贵族之间争斗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如图这件青铜器,内底有铭文120余字,主要记载了周王将一个贵族分封到某地,并赐其土地、人口和仪仗等情况。该出土文物的主要历史价值是(  )

    A. 说明周王朝实行宗法制

    B. 说明周王朝实行井田制

    C. 体现周朝的甲骨文已成为成熟文字

    D. 证实了周王朝实行分封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周代的用鼎制度为“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但考古人员在河北省平山县挖掘战国时期中山国遗址时,却有两套九鼎出土。这从本质上反映了

    A. 分封制的瓦解

    B. 中山国的地位较高

    C. 郡县制的消亡

    D. 考古存在造假嫌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史记集解》中记载:“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钮,唯其所好。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万民莫敢用之。”该材料从本质上反映了

    A. 秦朝时期人们以金玉为印

    B. 秦以前玉玺为皇帝独有

    C. 皇权为民,与民共享

    D. 皇权至上,皇帝独尊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秦朝修建咸阳,运用了天体观念。把渭河比作天体的银河“天汉”,把各座宫殿比作星座,四周有许多通道,咸阳宫居中,形成了众星拱辰、屏藩帝都的格局。从咸阳的修建可以看出当时的政治理念是

    A. 皇位世袭,传之无穷

    B. 借助神灵,维护统治

    C.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D. 神化皇权,万世一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太尉”始于秦朝,与“丞相”“御史大夫”并称“三公”,是中央掌管军事的最高官员。但秦朝实际上并没有人担任太尉。其原因可能是

    A. “太尉”可能会对皇权构成威胁

    B. 秦朝改变了“重文轻武”的政策

    C. “太尉”在秦朝主要由皇帝兼任

    D. 长期兼并战争导致军事人才匮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连线题 共 2 题
  1. 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

    在中国古代,“家”(家族、宗族)与“国”(国家政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材料一 西周制度示意图:

    材料二 《左传·桓公二年》:“天子立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

    材料三 《史记·秦始皇本纪》:“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材料四 秦朝政治制度示意图:

    请回答: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二在“家”“国”关系上有何特点?

    (2)在“家”“国”关系上,材料三、四与材料一、二相比,有何延续性和变化?

    分析以上变化的原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

    秦统治者不断地扩大自己的属地,征服周围一个又一个国家。到公元前221年,秦统治者成为全中国的主人,他采用了始皇帝的称号。始皇帝就是“第一个皇帝”。他的继承人将为“第二个皇帝”,这样一代一代传下去,“至千万世,传之无穷”。

    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他还解除了除他自己军队之外的所有士兵的武装;下令迁徙各国的旧贵族到首都,以便监视他们;把秦原来的卫戍部队派到全国各地。此外,新皇帝还通过统一度量衡和货币来实行经济集中化.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根据以上材料列举新皇帝巩固统治的措施。

    (2)他“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事实上他在推行一种新制度,新制度有什么特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