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6 题,其中:
现代文阅读 1 题,其他题 1 题,诗歌鉴赏 1 题,文言文阅读 2 题,作文题 1 题
中等难度 6 题。总体难度: 中等
现代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共15分)
    国学不是一个“圈”
    魏英杰
    ①已故作家王小波讲过一个驴和马的故事,大意是:驴来到草原上,看到了马,以为是表亲,于是快乐地奔了过去。草原上的马却从没有见过驴这玩意儿,以为是魔鬼,便被吓得一哄而散。
    ②如今的驴已在草原上疯狂繁殖,看似取代了马的主宰地位;被驴吓着的马,开始联络草原上所有的“原生动物”,一致对抗反客为主的驴。这样说,是因为想起了日前近百名学者组建“乾元国学博客圈”的事。专家学者济济一堂,看上去不仅是振兴国学,还大有拯救世界的架势。
    ③何谓国学?按照主办者给出的定义,乃“一国所有之学也”。且不说“一国所有之学”是什么概念,仅从标准答案来看,范围就大得吓人,先秦诸子是国学,魏晋玄学是国学,隋唐佛学也是国学,明清小说,还是国学。这么一来,国学看上去就是一家大超市,至于卖的是什么,倒在于其次了。问题是,无论是哪家超市,肉和蔬菜能一个价吗?将咸菜当鸡肉卖,你愿意吗?
    ④再来看这百来号学者,有搞儒学研究的,也有那拿考古铲的,听说还有研究历代名人命数的,如今却被博客“圈”在了一起。如此拉郎配,在圈内是鸡同鸭讲,对外恐怕也只能各说各话。这个博客圈如果是一个学术交互平台的话,其中有很多学者基本构不成对话关系,即便作为一个统一学术品牌,其宣传效果也颇值得怀疑。
    ⑤进而言之,学者并不一定要高高在上,独来独往,但学术研究却注定是孤独的事业,于精妙微深之处,其中甘苦喜乐,唯有自知。所谓一箪食、一瓢饮,不改其乐,近乎学者的最高境界。以此来看,有的国学研究者还是太浮躁了些,以至于抵受不住时尚的诱惑。
    ⑥当然,学术研究是孤独的事业,搞学术却不能固步自封,更不能画地为牢。学术既是个体创造的结果,也是知识的联合体。国学一旦形成圈子化,也很可能走向学术的集体自杀。
    ⑦我并不怀疑国学——我更愿意称之为传统文化——的价值,但我认为,近代以来国人在对待传统文化上,一直徘徊在自卑与自大的极端情绪之中,从未有过平等、宽容开放的文化自信。
    ⑧西学渐入过程中,国学灭亡论载沉载浮,一直没有消停过。如果说其中还体现了一点文化危机感的话,却也附着了一种文化自卑感、虚无感乃至幻灭感。此外,博客圈主办者提到,有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称:“人类要生存下去,必须回到两千五百年前,到孔夫子那里去汲取智慧。”姑且不论这句话的真实性,因为西方学者的一句赞词而沾沾自喜,不免体现了某些国学家的文化自大心态。而无论自卑、虚无、幻灭,还是骄虚的自大情绪,均非对待传统文化的正常心态。
    ⑨“打倒孔家店”喊了近百年,孔子依然微笑着与我们相对;唐诗宋词元曲,红楼水浒三国,也一直是国人的精神盛宴。——国学并未衰亡,何来复兴之说?其真相就在于,近代以来我们关于传统文化的种种争论,一直无法摆脱文化冲突论的窠臼。但是,与其说中西文化处于截然对立的冲突之中,毋宁说这是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文化交流过程。历史的进程,也已经毫无疑问地证实这一点。在这样的情势下,无论是国学衰微说,还是文化冲突论,都应该尽早申请破产。
    ⑩博客的本质是自由与开放,学术交流的要件是平等与宽容,而所谓国学博客圈的一切特征,不仅与博客精神相背,也偏离了学术之道。在全球化格局下,国学研究者有必要重新审视这种不无偏狭的文化观。——国学不是一个“圈”,学术更不能自我封闭。否则,真要像王小波先生所说的那样:“古宅闹鬼,树老成精,一门学问最后可能变成一种妖怪。”
    1.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     )(     )(4分)

    A.第一、二段中“驴”指的是源于西方的文化,“马”指的是国学。

    B.所谓的“国学”里优劣参杂,不能笼统地提“振兴”国学。

    C.国学研究者一定要做到安贫乐道,甘于淡泊,远离时尚。

    D.“孔子依然微笑着与我们相对”的事实,证明了“振兴国学”的提法是不妥的。

    E.文章结尾处,作者引用王小波的话,表达了对国学研究前景的忧虑。
    2.下列对待传统文化的各种态度中,不属于作者所反对的一项是(     )(3分)

    A.文化自卑感、虚无感乃至幻灭感

    B.文化自大心态

    C.中、西文化冲突论

    D.文化危机感

    3.作者反对“乾元国学博客圈”的理由是什么?请分点列出。(4分)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④________
    4.根据文意,“国学不是一个‘圈’”,说说作者认为应该如何进行国学研究?(4分)
    ________
    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其他题 共 1 题
  1. (1)______________,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
    (2)登东皋以舒啸,____________。(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3)三五之夜,________,风移影动,________。(归有光《项脊轩志》)
    (4)______________,长安不见使人愁。(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5)__________,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
    (6)萧鼓追随春社近,_______________。(陆游《游山西村》)
    (7)士不可以不弘毅,______________。(《论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各题。(8分)
    与诸子登岘山
    孟浩然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注] ①孟浩然:40岁游京师,应进士不第,以隐士终身。此诗即隐居襄阳所作。②羊公碑:晋人羊祜镇守荆襄时,常登岘山,曾对同游者说:“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来贤者胜士登此望远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灭无闻,使人伤悲。”羊祜颇有政绩,他死后,百姓在岘山立庙树碑,以示怀念。
    1.诗人孟浩然与_______齐名,同为唐代________诗派代表诗人,但本诗在题材上属于____________。(3分)
    2.对这首诗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诗首联以一种笼罩古今的豪情和笔力,既写出无限的伤感情绪,也包含积极的用世思想。

    B.颈联写远眺所见,以景写情,寓有凄清冷落之意。

    C.这首诗辞藻华丽,用典贴切,意蕴丰厚,韵致深婉,体现孟浩然诗古澹清远的风格。

    D.这首诗歌先虚后实,先议论后写景感慨,打破了传统“触景生情”的写法。

    3.尾联中,诗人“泪沾襟”的原因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17分)
    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一名虔。父早亡,母何氏醮。密时年数岁,感恋弥至,烝烝之性,遂以成疾。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奉事以孝谨闻,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
      少仕蜀,为郎。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乃上疏曰:“臣以险衅……臣生当陨身,死当结草。”帝览之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乃停召。后刘终,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司空张华问之曰:“安乐公何如?”密曰:“可次齐桓。”华问其故,对曰:“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次问:“孔明言教何碎?”密曰:“昔舜、禹、皋陶相与语,故得简雅;《大诰》与凡人言,宜碎。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华善之。
      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及赐饯东堂,诏密令赋诗,末章曰:“人亦有言,有因有缘。官无中人,不如归田。明明在上,斯语岂然!”武帝忿之,于是都官从事奏免密官。后卒于家。
    [注]①醮:改嫁。 ②烝烝:热切的样子,形容李密对母亲思念之深。 ③游夏:指孔子的学生子游和子夏,他们在文学上皆很造诣。 ④虫流:比喻战死的将士或因战乱而死的人民。此指死亡。⑤安公乐:刘备之子刘禅。
    1.画线句出自课文《_______》,本文出现的成语有___________(任填两个)。李密在祖母过世后应征太子洗马,实现了课文中所说_________的诺言(请用自己的话概括)。(4分)
    2.写出下列加点字在句中的意思。(4分)
    (1)周门人方之游夏 ________      (2)后刘终,服阕   ________
    (3)孔明言教何碎   ________      (4)华善之          ________
    3.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密以祖母年高问征夫以前路

    B.有暇则讲学忘疲他植者则不然

    C.齐桓得管仲而霸秦师轻而无礼

    D.士之有名感吾生之行休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5分)
    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李密与张华的对话,表现出李密对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的深刻认识。(2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11分)
    标山记
    (元·张养浩)
    绰然亭西三四里,有双山曰标。各广四十亩,童①无树林。东西并峙,皆青石叠伫,势陂陀②可步而上。按《舆图经》无其名,盖土人以旁无他山,惟此若标可望,故以名之。其居东者,上有洞如屋,可避风雨。
    泰定甲子三月,命童携酒肴,偕馆客清江谕仁本登焉。始有小劳,既戾其上,神超气逸,身欲羽飞。环视众山,手若可即。其联岩属巘③,盛于东南,而微杀于西北。诸支流之水,萦络交碧,练横绳引,析而复合。盖郊外可登眺者,莫此胜焉!
    尝欲构亭其上,时杖履往来,以豁心目,因仍未暇。既而坐洞屋中,出觞更酌,咏古人闲适之诗,如陶、谢、韦、柳者数篇,其清欢雅思,悠悠而集,若世若形,两忘其所恃。加以烟岚坌涌,相与冥合,窅乎④不知余之为山,而山之为余也!
    于是,仁本举酒相属曰:“乐其哉,公之游乎,殆不可以无记!”遂书而贻之。
    [注]①童:山无草木。②陂陀:不平。③巘:山峰。④窅乎:深远的样子。
    1.“表山”得名的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

    2.文中最能体现“标山”山色特征的词语是             、             。(2分)

    3.对第二段末“莫此胜焉”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没有比标山再好的啦

    B.没有一处名胜可游玩

    C.这里找不到一处名胜

    D.这里的山不能胜任啊

    4.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就本文写一段80字左右的赏析文字。(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文题 共 1 题
  1.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一个小女孩爬在窗台上,看见窗外有人正在埋葬她心爱的小狗,不禁泪流满面,悲痛不已。她的外祖父见状,连忙引她到另一个窗口,让她欣赏他的玫瑰花园。果然小女孩的愁云为之一扫,心情开朗起来。老人托起外孙女的下巴说:“孩子,你原来开错了窗户。”
    生活中,我们不也常常开错“窗户”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