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8 题,其中:
选择题 25 题,综合题 3 题
简单题 26 题,中等难度 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5 题
  1.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同声赞誉梭伦是“优良的改革家”,是因为梭伦

    A.推翻王权,以贵族制取而代之            B.实行改革,将国家引上民主的轨道

    C.确立了集体领导的任期制和选举制        D.确立“陶片放逐法”,最终确立民主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北魏统一北方,使鲜卑族由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步转向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这表明民族融合的过程,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实质上是

    A、封建化过程   B、农业化过程     C、工业化过程      D、汉化过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古希腊一位哲人说:想左右天下的人,须先能左右自己。这位哲人是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苏格拉底     D.普罗塔哥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张建国是和新中国同时诞生的,下列关于他经历的表述与史实不符合的是

    A.1954年,张建国的父亲参加了人大代表选举

    B.1958年,张建国放学后,上山砍柴参加大炼钢铁

    C.1976年,张建国参加全国高考,拿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

    D.1979年,张建国的舅舅回国,来到深圳特区创办了一家服装加工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赵本山、赵海燕在2005年辽宁电视台新年晚会上主演的小品《出名》讲述的是耿老汉为救落水儿童而出名之后的事。就耿老汉救人这件事体现了以下哪种学派的观点:

    A.孔子“仁者爱人”说               B.孟子“性善说”

    C. 荀子“性恶论”说                D.墨子“兼爱”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有亡国,有亡天下……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下列历史事件中符合“亡天下”含义的是

    A.1644年的明朝灭亡    B.1912年的清朝灭亡

    C.1931年九一八事变    D.1937年的七七事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对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的西方思想家有

    (1)伏尔泰  (2)孟德斯鸠    (3)卢梭    (4)赫胥黎

    A.(1) (2)  B.(1)(2)(3)(4)    C.(2)(3)(4)    D.(2)(3)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对北朝时成书的《齐民要术》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总结了11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牧业生产经验

    ②介绍了当时食品加工与贮藏、野生植物的利用等方法

    ③是一部历史、地理、文学价值很高的综合性著作

    ④是当时北方民族大融合在文化上的反映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表2中的日文写法主要仿自中国某种书法字体。唐代擅长这一书体的书法家是

    A.王羲之           B.颜真卿           C.柳公权           D.怀素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2009年2月12日是伟大科学家达尔文诞生诞辰200周年,同时也是其《物种起源》出版150周年,全世界的纪念活动悄然兴起。而在150年前,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发表后,引起了宗教势力的强烈反对,他们叫嚣“打倒进化论”,而支持者称达尔文是“生物学领域的牛顿”。这说明了

    ①达尔文的进化论实际上否定了上帝造人说  ②达尔文的进化论促进了欧洲的思想解放 

    ③达尔文的进化论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 ④达尔文的进化论成为了牛顿的指导思想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 ②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马克思说:“蒸汽大王在前一个世纪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他的统治已到末日;另一种更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的火花将取而代之。”这“革命力量的火花”是指

    A.水力            B.核能        C.煤炭          D.电力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有人说洋务运动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里的“柳”是指

    A.增强封建统治的力量           B.出现新的经济因素和阶级力量

    C.抑制外国经济实力的扩张                D.引进近代科学技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某历史兴趣小组为下列图片拟一历史主题,你认为最贴切的是

    A.屈辱——步步走向殖民地的深渊 B.抗争——摆脱外来的侵略

    C.探索——寻找强国御侮之道     D.复兴——中华民族崛起之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我们最应该继承与发展辛亥革命的是

    A.复兴中华民族的精神                 B.反帝爱国的政策   

    C.“实业救国”思想                    D.暴力革命的策略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中国改革被称为是“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30年的实践,我们获得了三大马克思主义新觉醒。中国共产党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的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创新和创造,归根到底,都是同这三大新觉醒分不开。这里的“新觉醒”是指

    ①马克思列宁主义  ②毛泽东思想     ③邓小平理论

    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⑤科学发展观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②③⑤          D.①②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温家宝总理在国家科学奖励大会上提出要在科技创新上抢占制高点。下列各项科技成就中,能够体现我国“在科技创新上抢占制高点”的成就是

    A.成功研制“两弹一星”              B.籼型杂交水稻广泛种植

    C.发射载人航天飞船上天              D.火炬计划和211工程启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阅读以下对联:“上联:学习文化重科技,尊重知识强教育。下联:科技繁荣百业荣,教育兴旺万家旺。”请选择一个合适的横批

    A.科学发展     B.科教兴国     C.和谐发展     D.改革开放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现代主义流派往往反理性、反传统,这种表现手法反映了20世纪初的人们

    A.追求幸福、爱情、自由的社会心态    B.要求解放人性和积极进取的群体心理

    C.消极、悲观、虚无、迷惘的群体情绪  D.在物欲横流下被金钱异化的变态心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下列四幅作品,从创作风格判断,出现最晚的应该是

    A.《格尔尼卡》                   B.《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C.《自由人引导人民》       D.《日出·印象》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君王纷纷变法的直接动力是

    A.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B.想称霸天下的欲望

    C.阶级斗争非常尖锐       D.东周王室日渐衰微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北魏为强化对地方控制,取代豪强地主把持的宗主督护制而实行的政策是

    A. 均田制     B.俸禄制     C.三长制    D.租调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宋神宗任用王安石变法的原因是

    ①社会矛盾尖锐,统治危机加深   ②王安石积极主张变法

    ③宋神宗希望改变积贫积弱局面   ④庆历新政夭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北宋王安石变法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

    A加强北宋政权的军事力量          B解决北宋政权的财政困难

    C削弱北宋地方割据势力的实力      D改革科举制度,扩大封建统治基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克里米亚战争对俄国历史发展的最大影响是

    A.丧失了在土耳其以至巴尔干的殖民势力     B.使俄国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

    C.促使统治者加强军事力量            D.激化了社会矛盾,推动了俄国农奴制改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农奴制改革的进步性集中表现在

    ①封建地主主持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②实现了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转变

    ③广大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有利于工业革命的扩展

    ④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促进了俄国农业乃至经济的发展

    A.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3 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九年(公元485年),下诏均天下民田:诸男夫十五以上,授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以供耕作……于是海内安之。——《魏书·食货志》

    材料二  高祖初谋南迁,恐众心恋旧,乃示为大举。因以协定群情,外名南伐,其实迁也。旧人怀土,多所不愿,内惮南征,无敢言者。于是定都洛阳。——《魏书·李冲传》

    材料三  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拔。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娃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按:代,郡名,今山西省东北、河北省西北一带)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资治通鉴》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北魏孝文帝怎样的改革措施?其实行的前提是什么?有何积极作用? (6分)

    (2)材料二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高祖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他采取了什么策略?反映了怎样的实质问题? (4分)

    (3)材料三中诏令提出了什么改革?从材料中找出这一改革的论据是什么? (2分)

    (4)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中都有一些对后世有着深远影响的开创性举措,试就经济方面的措施加以说明。 (6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958年起,由聂荣臻主持的国防科技研究已迈开步伐。党和政府克服苏联政府单方面撕毁协议、撤走专家、停止供应设备所造成的严重困难,自力更生发展国防科技工业,终于取得了国防极端技术的重大突破。中国国防尖端技术的巨大发展,标志着中国国防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大大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也集中代表了我国科学技术当时达到的新水平,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摘自何沁《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三

    (1)材料一的哪一幅图代表的古代科技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影响最久远? (1分)其中图三所代表的古代科技对欧洲社会发展进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文化大革命”前我国“国防尖端技术重大突破”的表现。(2分)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国防尖端技术大发展的作用。(2分)

    (3)依据材料三指出从图一到图二交通工具在动力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与这一变化密切相关的新能源是什么?(1分)指出当时这种新能源的应用对世界经济发展有哪些影响?(6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东京)街南桑家瓦子,……瓦中多有货药、卖卦、喝故衣、探搏、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

    梨园演戏,……两淮盐务中尤为绝出。例蓄花、雅两部、以备演唱,雅部即昆腔,花部为京腔、秦腔、戈阳腔、梆子腔、罗罗腔、二簧调、统谓之乱弹班。

    ——(清)钱泳《履园丛话》卷十二

    金阊(今苏州城西南)商贾云集,宴会无时,戏馆数十处,每日演剧。

    ——(清)顾公燮《消夏闲记摘抄》卷上

    豆棚茅舍,邻里聚谈,父诫其子,兄勉其弟,多举戏曲上之言词事实,以为资料,与文人学子引证格言、历史无异。          ——高劳《东方杂志·农村之娱乐》卷十四

    (1)材料中的“花、雅两部”不断融合兼收,最终导致哪一剧种的形成?(1分)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戏曲发展的主要原因(2分)和戏曲的主要社会功能。(2分)

    材料二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思潮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它的形成是社会对文学的必然要求的结果。现实主义摒弃浪漫主义的主观想象和抒情性,通过对社会作如实细致的描绘,揭露社会的黑暗,展示物挤压下的各种心态,并倡导社会改良作为创作方法和艺术精神,现实主义早在古希腊文学中就已经存在,即使是与现实主义相对立的浪漫主义文学,也为现实主义的繁荣做了准备,它是现实的创造,也是历史的继承。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明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的“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 (2分),并举出这一文学流派的主要特点。(2分)举出两位现实主义作家及其作品。(2分)

    材料三  突然之间……有什么东西发出的声响,画面在抖动,你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我们面前沸腾着奇妙的生活……突然之间,它消失了。我们面前呈现……一块白色的银幕,看来上面什么都没有了。            ──高尔基

    (3)材料一描述的是什么现象?(1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艺术兴起的原因。(2分)以上艺术形式对人类生活有什么影响?(2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