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4 题,其中:
选择题 6 题,解答题 7 题,填空题 1 题
中等难度 14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6 题
  1. 将金属M置于硫酸锌溶液中,无明显现象发生;而将其置于硫酸铜溶液中,表面有红色固体物质析出.由此可判断M、Zn、Cu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A.M、Zn、Cu
    B.Zn、M、Cu
    C.Zn、Cu、M
    D.Cu、M、Zn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低碳经济、低碳生活”已成为社会发展和家庭生活的主流.下列行为不符合“低碳”理念的是( )
    A.近距离出行时,用自行车替代机动车
    B.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
    C.大量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和塑料袋
    D.推广使用新型氢氧燃料电池提供动力的客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向某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和稀HNO3,产生白色沉淀.该溶液一定是稀盐酸
    B.可用适量的硝酸钡溶液,除去氯化钠溶液中混有的碳酸钠,得到纯净的氯化钠
    C.要除去铜粉中混有的少量炭粉,可采用在空气中充分灼烧混合物的方法
    D.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合反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所示实验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
    研碎木炭
    B.
    硫粉燃烧
    C.
    称量粗盐
    D.
    过滤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碳家族中,C60的分子结构形似足球(如图所示).关于C60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它是一种单质
    B.每个C60分子由60个碳原子构成
    C.它与金刚石是同一种物质
    D.它完全燃烧后的产物是CO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二氧化氯是新一代饮用水的消毒剂.下图是生产二氧化氯的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表示氧原子,表示钠原子,表示氯原子),依据上述信息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C.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D.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解答题 共 7 题
  1. 按要求用相应的化学符号填空.
    (1)酒精______;
    (2)两个氢离子______;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______;
    (4)写出五氧化二磷的化学式,并标出其中磷元素的化合价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有些金属的氢氧化物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但物理性质却有所不同,如Ca(OH)2,Ba(OH)2的溶解度就存在一定的差异,如下表所示:
    温度/℃ 40 80
    溶解度/g Ca(OH)2 0.187 0.141 0.094
    Ba(OH)2 1.67 8.22 101.4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表示Ca(OH)2溶解度曲线的是______( 填“A”或“B”).
    (2)如果要将Ca(OH)2的不饱和溶液转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_(只举一种)
    (3)现有常温时含Ca(OH)2,Ba(OH)2两种溶质的某饱和溶液,若要得到较纯净的Ba(OH)2溶液,采取的物理方法为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A、B、C、D分别是4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图中信息及相关要求真空.
    3  Li
    4  Be
    5  B
    6  C
    7  N
    8  O
    9  F
    10  Ne
    11  Na
    12  镁
    Mg
    13  Al
    14  Si
    15  P
    16  S
    17  Cl
    18  Ar

    (1)硫元素的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______.
    (2)A、B、C、D 4种粒子中,易得到电子,形成稳定结构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3)某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其结构示意图如图,该离子的符号是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燃料燃烧所产生的热量给生活与生产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燃烧不当也会造成极大的损害.
    (1)燃烧不完全燃烧既浪费资源,产生的气体又对环境造成污染.为研究影响物质燃烧的因素,现设计如图所示实验:
    将燃烧匙内小木炭块灼烧至红热后,立即伸入集气瓶内,并塞紧橡皮塞.将注射器内氧气迅速推入集气瓶内,观察到木炭发白光.该实验说明燃烧的剧烈程度与______有关.
    燃烧的剧烈程度还与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有关,如______(举一日常生活实例)
    (2)小明、小刚同学在研究灭火的原理时,进行了如下实验:分别在两个小铁盒中倒入少量植物油并点燃,小明用坩埚钳把小铁盒放在冰水共存的水面上,观察到火焰立即熄灭,该实验证明了灭火的原理是______,小刚同学将一块湿抹布盖在小铁盒上,火焰也立即熄灭,他依据的灭火原理是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根据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装置Ⅰ在实验中可用于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H2O+O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现有甲、乙两包白色固体,已知甲中含有NaCl、NaNO3、Na2CO3、NaOH中的一种或几种,乙为纯净物,是初中化学学习中涉及到的物质.为了证明甲、乙两包固体的成分,现进行如下实验:
    (1)实验一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①取甲中少量粉末加足量水充分溶解 溶液呈无色 ______
    ②取①中所得溶液少量,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石蕊试液变了蓝色 溶液pH______7(填“>”、“<”或“=”
    ③另取①中所得溶液少量,滴加稀盐酸
    无明显现象
    甲中一定含有______(填化学式,下同),一定不含______,可能含有______.
    (2)实验二(部分物质在流程图中未列出)

    根据以上实验推断,乙物质为______(填写化学式),使用该物质时应注意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某化学活动小组用稀盐酸对赤铁矿Fe2O3含量进行测定(杂质不与盐酸反应且不溶于水),得到一黄色残液.为防止直接排放造成环境污染,对其组成进一步进行探究.过滤该残液,取100g 滤液,向其中不断加入5%的氢氧化钠溶液,所得实验数据如下表:
    加入氢氧化钠的溶液的质量/g 20 40 60 80 160 180
    生成沉淀的质量/g
    0.80 1.78 5.35 5.35
    (1)通过对上述实验数据的分析,该滤液中含有的溶质是______(写化学式).
    (2)选择合理的数据,计算100g 滤液中溶质的质量(若有多种溶质,任选一种.结果精确到0.01g).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Na-23  Cl-35.5  Fe-56.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1 题
  1. 人类每年都要从大自然中提取大量的金属,用于满足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的需要.
    (1)钢铁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高炉炼铁常以焦炭、铁矿石、石灰石、空气等为原料.炼铁过程中,一氧化碳和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我国钢铁年产量很高,但因锈蚀造成的损失也很惊人.人们常采取在铁制品表面涂刷油漆或镀上其他金属等方法,以防止其锈蚀.上述方法所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
    (3)我国矿物储量很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并不多,请保护金属资源!
    下面几种做法中,可有效保护金属资源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制品
    b.任意开采铁矿石
    c.铁制品不加处理,存放在潮湿的环境中
    d.寻找、开发金属的代用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