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4 题,其中:
选择题 20 题,实验题 3 题,填空题 1 题
中等难度 24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20 题
  1. 下列物质的提纯方法可能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蒸馏  B.过滤  C.分液  D.洗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所示,下列实验操作与方法正确的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硫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B.顺-2-丁烯的结构简式:

    C.乙酸的实验式:C2H4O2                         D.原子核内有8个中子的氧原子:188O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①混合物:氯水、氨水、水玻璃、水银、福尔马林、聚乙烯

    ②电解质:明矾、冰醋酸、石膏、纯碱

    ③非极性分子:CO2、CC14、CH2C12、对二甲苯

    ④同位素:1H+、2H2、3H

    ⑤同素异形体:C60、C80、金刚石、石墨

    ⑥同系物:CH2O2、C2H4O2、C3H6O2、C4H8O2

    ⑦同分异构体:乙二酸二乙酯、乙二酸乙二酯

    A.②⑤   B.②④⑤⑦       C.②⑤⑥⑦   D.全部正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区别溶液和胶体的方法是当一束光线通过胶体时可出现一条光亮的通路,溶液则没有此现象

    B.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继续加热煮沸至红褐色停止加热即得Fe(OH)3胶体

    C.胶体带电荷,溶液不带电荷

    D.土壤胶粒的比表面积巨大且一般带负电,能吸附NH等营养离子,使土壤具有保肥能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各项操作中,不发生“先产生沉淀,然后沉淀又溶解”现象的是

    ①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  ②向Fe(OH)3胶体中逐滴加入过量的稀硫酸  ③向AgNO3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氨水  ④向硅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的盐酸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实验操作或记录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测得1 mol N2的质量为28 g

    B.用量筒测得排水法收集制得的氢气体积为50.28 mL

    C.用两个250 mL的容量瓶配制0.1 mol/L 500 mL的NaOH溶液

    D.用托盘天平称得2.50 g胆矾,受热充分失水后,固体质量减轻0.90 g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为确定下列置于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变质,所选检验试剂(括号内物质)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Na2SO3溶液(BaCl2)               B.FeCl2溶液(KSCN)

    C.KI(淀粉溶液)                   D.NaOH溶液(盐酸)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右图用交叉分类法表示了一些物质或概念之间的从属或包含关系,其中不正确的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通常状况下,NCl3是一种油状液体,其分子空间构型与氨分子相似,下列对NC13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CCl4中C—C1键键长比NC13中N—C1键键长短

    B.NCl3分子中四个原子共平面

    C.分子中的所有原子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D.NBr3比NCl3易挥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1 L X气体和1 L Y气体完全反应后生成1 L水蒸气和1 L氮气。X、Y两种气体是

    A.H2、N2O4                    B.H2、N2O3                                                       

    C.H2、N2O                     D.H2、NO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在某无色透明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Na+ 、K+、SO42-、HCO3-   B. Ba2+、K+、CO32-、NO3-

    C.I-、 H+、Cl-、 NO3-      D.Al3+、K+、SO42-、ClO-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少量SO2通入Ca(ClO) 2溶液中:SO2+H2O+Ca2++2ClO-=CaSO3+2HClO

    B.氯化铁和铜反应:Fe3++Cu=Fe2++Cu2+

    C.石灰水与碳酸氢钠溶液混合:Ca2++CO32-=CaCO3

    D.硫酸氢钠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至中性:2H++SO42-+Ba2++2OH-=BaSO4↓+2H2O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0.1 L 3 mol·L-1的NH4NO3溶液中含有的NH4+数目为0.3NA

    B.1mol金刚石中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4NA

    C.1molNa2O2与足量的水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D.分子数为NA的CO、N2的混合气体体积约为22.4L,质量为28g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将35g锌粉与少量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充分反应,共收集到混合气体11.2L(标准状况),其质量为19.6g,则过剩的锌粉的质量为

    A.1.0g         B.2.0g         C.2.5g         D.3.5g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某同学为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常见的四种无机离子,进行了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其中检验过程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由该实验能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A.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离子    B.原溶液中一定含有NH4+离子

    C.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l离子      D.原溶液中一定含有Fe3+离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在t℃时,将agNH3完全溶于水,得到V mL溶液,假设该溶液的密度为ρg·cm—1,质量分数为ω,其中含NH4+的物质的量为b moL。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溶质的质量分数为ω=

    B.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

    C.溶液中c (OH)=

    D.上述溶液中再加入VmL水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大于0.5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下列是某同学对相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所作的评价,其中评价合理的是

    A.只有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将40 mL 1.5 mol·L-1的CuSO4溶液与30 mL 3 mol·L-1的NaOH溶液混合生成浅蓝色沉淀,假如溶液中Cu2+或OH浓度都已变得很小,可忽略,则生成沉淀的组成可表示为

    A.Cu(OH)2                      B.CuSO4·Cu(OH)2

    C.CuSO4·2Cu(OH)2              D.CuSO4·3Cu(OH)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固体单质A和气体单质B在容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完全反应生成气体C,同温下测得容器内压强不变,且反应后气体C的密度是原气体密度的4倍。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生成的气体C为单质,且B和C的摩尔质量比为1∶4

    B.生成物C中A的质量分数为75%

    C.生成物C中A、B的原子个数比为3∶1

    D.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比为1∶4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3 题
  1. (10分)为维持人体血液中的血糖含量,在给病人输液时,通常用葡萄糖注射液,下图是医院给病人输液时使用的一瓶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C6H12O6)注射液的标签。某学生欲在实验室中配制500 mL该葡萄糖注射液。

    实验用品:葡萄糖晶体(摩尔质量:180 g/mol)、蒸馏水、烧杯、容量瓶(500 mL)、药匙、胶头滴管、量筒。

    (1)还缺少的仪器有_。

    (2)下列对容量瓶及其使用方法的描述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

    A.使用前要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

    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再用标准葡萄糖注射液润洗

    C.配制溶液时,把称好的葡萄糖晶体小心倒入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到接近刻度线1~2 cm处,改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D.容量瓶上标有容积、温度和浓度

    (3)实验中需取用晶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__,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__。

    (4)配制0.1 mol/L的NaCl溶液,下列操作会导致所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偏高的是__________。

    A.没有将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         B.定容时俯视读取刻度

    C.原容量瓶洗净后未干燥             D.定容时液面超过了刻度线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2分)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探讨Fe3+和SO32-之间发生怎样的反应,请你一起参与并协助他们完成实验。

    ⑴提出猜想:

    甲同学认为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乙同学认为发生双水解反应,其反应方程式为2Fe3++3SO32-+6H2O=2Fe(OH)3(胶体)+3H2SO3

    ⑵实验验证:

    丙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来探究反应的可能性。

    ①为了检验所用Na2SO3是否变质,应选用的试剂是________。

    ②取5mLFeCl3溶液于试管中,逐滴加入Na2SO3溶液至过量,观察到溶液颜色由黄色变为红棕色(无气泡产生,也无沉淀生成)。

    ③将②溶液分成两等份,其中一份加入稀盐酸至过量,再加入BaCl2稀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另一份滴入几滴KSCN溶液,溶液变成血红色。

    ⑶得出结论:

    ①根据丙同学的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②实验③中溶液变成血红色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⑷拓展探究:

    ①丁同学在FeCl3溶液中加入Na2CO3溶液,观察到红褐色沉淀并且产生无色气体,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②从形式上看,Na2CO3和Na2SO3相似,但是从上述实验中可以看到,二者的水溶液与氯化铁溶液反应的现象差别很大,其可能的原因除SO32-水解能力较CO32-________填“大”或“小”)外,还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12分)有A、B、C、D、E五种常见化合物,都是由下表中的离子形成的:

    为了鉴别上述化合物。分别完成以下实验,其结果是:

    ①将它们溶于水后,D为蓝色溶液,其他均为无色溶液;

    ②将E溶液滴人到C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继续滴加,沉淀溶解;

    ③进行焰色反应,只有B、C为紫色(透过蓝色钻玻璃);

    ④在各溶液中加入硝酸钡溶液,再加过量稀硝酸,A中放出无色气体,C、D中都能产生白色沉淀;

    ⑤将B、D两溶液混合,未见沉淀或气体生成.若将D的溶液酸化,并加入铜片,则能生成一种气体,该气体遇空气变为红棕色

    根据上述实验填空:

    ⑴ 写出B、D的化学式:B ________  D ________

    ⑵ 将含1 mol A的溶液与含1 mol E的溶液反应后蒸干,仅得到一种化合物,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________

    ⑶ 在A溶液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⑷ C常用作净水剂,用离子方程式和适当文字说明其净水原理 ________

    (5)若向含溶质1mol的C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生成沉淀质量最大为

    ________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1 题
  1. (16分)三氟化氮(NF3)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毒且不可燃的气体,在半导体加工、太阳能电池制造和液晶显示器制造中得到广泛应用。它可在铜的催化作用下由F2和过量的NH3反应得到,该反应另一种产物为盐。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每生成1molNF3,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____

    生成物NF3中氮原子的杂化方式为,NF3分子空间构型为 ;

    (2)N、F两种元素的氢化物稳定性比较,NH3________HF(选填“>”或“<”);

    (3)N3-被称为类卤离子,写出1种与N3-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的化学式  ________;

    (4)氯化铜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可以生成四氨合铜络离子,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元素A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4s2,A跟氟可形成离子化合物,其晶胞结构如左图,该离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