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3 题,其中:
选择题 30 题,综合题 3 题
简单题 33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30 题
  1. 地质历史上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的时期是

    A.中生代和新生代

    B.古生代寒武纪和中生代末期

    C.古生代和新生代第三纪

    D.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含有恐龙化石的地层是

    A.古生代地层      B.元生代地层      C.中生代地层      D.新生代地层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地理环境中的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它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这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差异性          B.特殊性          C.整体性         D.地域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近年来,在我国北方地区出现了严重的沙尘暴天气,这主要是地理环境中哪个因素发生变化造成的

    A.土壤            B.植被            C.地貌           D.水文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是

    A.成土母质        B.地形            C.气候           D.生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干湿度分异规律是以

    A.气候为基础的    B.水分为基础的    C.光照为基础的   D.热量为基础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各山脉自然带谱最丰富的是

    A.大兴安岭        B.华山            C.泰山           D.珠穆朗马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五一”期间,游客乘火车从北京到乌鲁木齐,沿途所见到的自然景观的更替现象反映了

    A.纬度地域性分异规律             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C.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读兰州市略图,回答9~10题

    1.兰州是一座沿黄河河谷而建的城市,整个城市呈东西向带状分布,造成这种布局特点的最主要因素是

    A.矿产资源的分布状况         B.社会经济的发展

    C.交通运输发展的需要         D.地形和河流的分布

    2.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可以推断出兰州城区主要交通干道的走向是

    A.东西走向                          B.南北走向

    C.环形——放射状                    D.环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冬季旅行时,最能感受太阳辐射在地表分布不均匀的路线是

    A.广州至哈尔滨       B.成都至上海      C.福州至昆明     D.包头至乌鲁木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对公路选线限制较小的地形区是

    A.山区               B.高原            C.平原           D.丘陵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台湾岛修建的铁路是半环状的环岛铁路,没有直接联系东西部的横向铁路,据图思考,这样选择线路主要是考虑了哪种因素对铁路建设的影响

    A.地形        B.河流           C.气候        D.矿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有关过去的全球气候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地质时期发生过多次大冰期

    B.间冰期出现时,冰川从高纬度向低纬度推进

    C.在人类历史时期,气候一直比较温暖

    D.在有气象观测记录时期,气温有逐渐变冷的趋势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减少二氧化碳等气体的主要措施有

    ①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能源利用效率,采用新能源

    ②禁止燃烧化石燃料

    ③禁止滥伐森林,坚持采伐与抚育更新相结合

    ④加强国际间合作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④②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读“1860——2002年全球平均气温距平变化”,完成16~17题。

    1.从图中看出,下列各时段中气温变化幅度最大的是

    A.1880——1900年            B.1920——1940年

    C.1958——1978年            D.1978——1998年

    2.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

    A.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B.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

    C.全球平均降水量持续增加     D.降水增多,大陆冰川面积扩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认识和利用资源的深度和广度在不断加强。据此回答18~20题。

    1.下列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A.气候资源       B.森林资源       C.太阳能资源       D.矿产资源

    2.内燃机的出现标志着世界能源进入

    A.木柴时代       B.煤炭时代       C.石油时代         D.核能时代

    3.我国的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北煤南运等都体现了自然资源具有

    A.地域性         B.多用性         C.有限性           D.整体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开始于

    A.原始社会       B.农业社会       C.工业社会         D.后工业社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前煤炭时期以石油为主要能源         B.煤炭时期以煤炭为主要能源

    C.后煤炭时期以水能为主要能源         D. 从长远看以天然气为主要能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为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正确的做法是

    A.加大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力度, 以满足人类当前发展经济的需要

    B.千方百计发展经济为子孙后代积累财富

    C.为了保护环境,可减缓经济发展速度

    D.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对环境的保护,实现科学利用与保护的统一,力争达到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下,享有更好生存环境的目标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下列地理事件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A.太平洋海底火山爆发                B.2006年3月重庆开县天然气泄漏

    C.1976年唐山大地震                  D.2005年吉林化工厂爆炸导致松花江污染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一般来说,影响洪涝灾害发生的较大的因素是

    A.地形           B.气候           C.植被             D.河道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我国最为常见的自然灾害是

    A.地震           B.林业火灾       C.农业灾害         D.洪涝、干旱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指一定时期内

    A.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相减的得数            B.人口生育率与死亡率相减的得数

    C.新出生人口的百分比                      D.人口生育率与出生率相减的得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人口容量特点的是

    A.临界性         B.相对性         C.规律性           D.警戒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与合理人口容量呈负相关的因素是

    A.资源数量       B.科技发展水平   C.人口的消费水平   D.地区对外开放程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如果某地的人口数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相当,表明人口与其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源基本协调,这句话反映人口容量的特点是

    A.相对性          B.警戒性         C.合理性           D.临界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读模拟人口迁移示意图,完成31~32题。

    1.属于国际人口迁移的有

    A.②③      B.③④      C.④⑤       D.②⑤

    2.引发人口迁移的因素有很多,现阶段引起自发性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A.经济因素                 B.政治因素

    C.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D.社会文化因素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下列人口迁移因素中不属于社会文化因素的是

    A.文化教育                 B.家庭婚姻

    C.矿产资源                 D.宗教信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9. 下列地区有利于形成较大城市的是

    A.河流发源地                B.荒漠地区的绿洲

    C.在大河入海处              D.河流上游地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0. 美国许多大城市出现“唐人街”,这是因为

    A.收入不同       B.知名度不同       C.宗教团体占优势      D.华人影响较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3 题
  1. 读自然景观地域分异示意图5.18,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自然景观①至②至③至④的变化是以 ________(填空)为基础产生的,这种地域分异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________。(选择下面的字母填空)

    A.太阳辐射   B.地势高低   C.距海远近

    (2)喜马拉雅山南坡复杂的景观变化规律近似于 ________的变化(选择下面的字母填空)

    A.①至②至③至④      B.③至⑤至⑥

    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 。(选择下面的字母填空)

    A.太阳辐射   B.地势高低   C.距海远近

    (3)③为温带落叶阔叶林,而同纬度的⑥为温带荒漠带,

    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 。(选择下面的字母填空)

    A.太阳辐射   B.地势高低   C.距海远近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图中表示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上图反映四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其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国家是_______(填序号),该国应当采取的政策是______________。

    (2)四个国家中,人口出现负增长的是_______(填序号),该国可能位于_______洲;未来的经济发展中它可能面临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右图是我国锋面雨带位置时空分布图,读图填空(10分)

    (1)4-5月份雨带位于我国________,

    (2)6-7月雨带位于我国________,该地区出现持续一个月的阴雨天气,叫________

    (3)7-8月雨带位于我国________。

    (4)8-9月份东南沿海常受热带气旋,尤其是________ 带来狂风暴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