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5 题,其中:
选择题 10 题,解答题 5 题
中等难度 15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10 题
  1. (2009•兴化市二模)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钱永健等发明的绿色荧光蛋白标记技术,这项发明为细胞生物学和神经生物学的发展带来一场革命,对我们理解绿色荧光蛋白如何发光作出了贡献.绿色荧光蛋白分子中含有氨基(-NH2,具有碱的性质)和羧基(-COOH,具有酸的性质).该分子具有的性质是( )
    A.只能与硫酸反应,不能与氢氧化钾反应
    B.只能与氢氧化钾反应,不能与硫酸反应
    C.既能与硫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钾反应
    D.既不能与硫酸反应,又不能与氢氧化钾反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2008•潍坊)甲、乙两工厂排放的污水各含下列离子H+、Cu2+、K+、NO3-、OH-中的三种(两厂含有一种相同的离子)若将两厂的污水按一定比例混合,沉淀后污水会变成无色澄清中性溶液.下列关于污水的分析,正确的是( )
    A.OH-和Cu2+来自同一工厂
    B.H+和OH-来自同一工厂
    C.Cu2+和K+来自同一工厂
    D.H+和Cu2+来自同一工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2010•恩施州)将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6.4 3.2 4.0 0.5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2.56 7.2 0.5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a和b是反应物,d可能是催化剂
    B.反应后a物质的质量为4.64g
    C.c物质中元素的种类,一定等于a、b两种物质中元素的种类
    D.若物质a与物质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1,则反应中a与b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1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咖喱是一种烹饪辅料,若白衬衣被咖喱汁玷污后,用普通肥皂洗涤时,会发现黄色污渍变为红色,浸泡在水中后红色又变黄色.据此判断可能与咖喱有相似化学作用的试剂是( )
    A.活性炭 B.淀粉溶液 C.无水硫酸铜 D.石蕊溶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有Na、S、O、H四种元素中的二种或三种元素组成四种常见的化合物.甲能跟氯化钡反应生成一种硫酸盐和另-种盐,乙能跟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盐和水,丙能跟盐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丁呈中性,且可以分别跟氧化钙或二氧化碳发生化合反应,生成相应的碱或酸,其中下列推断:①甲-定是硫酸钠;②乙可能是硫酸;③丙-定是氢氧化钠;④丁-定是水.其中正确的一组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2008•宜昌)向氧化铜和铁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微热,分反应后过滤.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
    A.滤纸上可能含有铜
    B.滤液中可能含有硫酸亚铁
    C.滤液中可能含有硫酸铜
    D.滤纸上可能含有氧化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观点中正确的是( )
    A.通过化学变化一定能改变物质的性质
    B.改变物质的性质一定要通过化学变化
    C.在化学变化中原子里的电子数不会改变
    D.任何变化中原子核都不会发生改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2008•卢湾区一模)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称为硬水,用硬水洗衣服既浪费肥皂也洗不干净.加热硬水时间长了在锅炉内结垢容易产生爆炸.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加热硬水形成水垢是化学变化
    B.加热硬水时只发生物理变化
    C.肥皂溶于硬水只发生物理变化,不发生化学变化
    D.硬水可以增加人体所需钙元素,长期饮用有益健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某同学在家中找到一种白色粉末,到学校实验室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与现象如下:
    对此粉末成分判断正确的是( )
    A.该粉末一定是碳酸钙
    B.该粉末可能是碳酸钠或碳酸氢钠
    C.该粉末一定是一种碱
    D.该粉末中一定只含有碳酸根离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2009•大庆)如图所示,夹子开始处于关闭状态,将液体A滴入试管②与气体B充分反应,打开夹子,可发现试管①内的水立刻沸腾了.则液体A和气体B组合可能是( )
    液体A 气体B
    A NaOH溶液 CO2
    B NaOH溶液 O2
    C 浓硫酸 H2
    D 稀硫酸 NH3

    A.A选项 B.B选项 C.C选项 D.D选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解答题 共 5 题
  1. 某化学学习小组在完成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的探究实验时,针对将少量金属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会有什么现象发生?生成什么物质?甲、乙两个同学为此争论,甲说:“钠在金属活动顺序中排在铜的前面,反应会置换出铜”.乙说:“不对!反应会放出气体,产生蓝色沉淀”.乙的理由是 ______.
    为了验证甲、乙两位同学的观点,他们完成了该实验,在实验中果然产生气体和蓝色沉淀,但甲又说:“那会不会蓝色沉淀掩盖了红色铜的现象呢”?你如何用实验证明该蓝色沉淀中不含红色的铜:______.
    写出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推断少量金属钠投入到氯化铁溶液中产生的现象: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是CuSO4、CaCO3、BaCl2、Na2SO4、NaOH中的一种或几种,为证明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1)取少量白色粉末,向其中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则白色沉淀可能是______,原混合物中一定不含有______.
    (2)向实验(1)滤出的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沉淀全部溶解,并产生无色气体.则原混合物中一定含有______.
    (3)将实验(1)中得到的滤液分成两份,将实验(2)中产生的无色气体先通入其中的一份,无沉淀产生.气体导出后再通入另一份滤液中,立即产生白色沉淀,再过滤.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实验(2)中产生的气体里含有______.
    (4)向实验(3)中过滤后所得的滤液里加入AgNO3溶液和稀硝酸,又产生白色沉淀,根据此现象推断,原混合物中一定还含有______,根据实验全过程推断,原混合物中还含有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如图所示,在室温情况下,烧杯中盛装的是甲物质的溶液,试管①中盛装的是乙物质的溶液,试管②中盛装的是丙物质的溶液.当它们由室温升到80℃时,发现烧杯中甲物质没有明显变化,而试管①中盛装的是乙物质全部溶解,②试管②中有丙物质析出.请你据此现象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室温时,______(选填“烧杯”、“试管①”或“试管②”)中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
    (2)上图能表示甲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是______(选填“a”、“b”或“c”,下同),能表示丙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是______;
    (3)若甲物质溶液中混有少量的乙物质,可采取的提纯方法是______(选填“降温结晶”、“蒸发结晶”);
    (4)若将试管①从烧杯中取出冷却至室温后,从溶液中析出的固体质量为______g;
    (5)在温度______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甲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更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某CuO粉末中混有少量Cu2O,现有一课外活动小组利用下图所示装置测定其中Cu2O的含量,请根据图示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X是常见还原性气体CO、H2中的一种,请根据组合装置判断X的化学式为______,A装置的作用是______.
    (2)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若缺少它,将直接导致反应后______装置内的物质的质量有偏差.
    (3)已知Cu2O在加热的条件下也能被X气体还原为Cu,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2Cu+H2O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2008•临沂)某实验小组用石灰石(杂质不与酸反应,也不溶于水)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在准备将反应后的废液倒进废液缸时,发现实验桌上有一瓶未知质量分数的Na2CO3溶液,他决定利用该废液,测定Na2C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他将废液过滤,然后向废液中慢慢滴加Na2CO3溶液,加入Na2CO3溶液的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1)在加入Na2CO3溶液的过程中,开始时没有发现沉淀生成,说明滤液中的溶质有______;
    (2)计算Na2C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反应的方程式为:Na2CO3+CaCl2=CaCO3↓+2NaCl)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