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52 题,其中:
选择题 50 题,简答题 2 题
简单题 10 题,中等难度 33 题,困难题 9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50 题
  1. 19世纪中期的一位英国记者报道:“没有一个曼彻斯特的工人没有钟表,这是他们须臾不可离开的东西……(他们)最通常的物品是那小小的荷兰机械,有一个忙碌的摆,在整个世界面前公开而公正地摆动着。”这一材料表明,当时的曼彻斯特

    A. 钟表工业非常发达

    B. 工厂纪律严格

    C. 工人消费水平较高

    D. 贫富差距缩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小农经济)“一锄、一镰(或者再加上一犁,不是家家都有畜力,那就用人力拉犁)、一个主要劳力加上一些辅助劳力,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以下各说法中对这段话最正确的理解是

    A. 小农经济具有稳定性

    B. 小农经济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C. 小农经济非常脆弱

    D. 小农经济只需要一些简单的劳动工具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江苏松江、太仓一带原是中国手工棉纺织业中心,素有“衣被天下”的盛名。鸦片战争以后,由于洋布畅销,“松太布市消减大半”。东南沿海许多以纺织为业的乡村,也受到很大冲击,已无棉可纺,无布可织。这一历史现象反映了中国

    A. 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B. 商品经济渐趋衰落

    C. 民族纺织工业兴起

    D.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田汉诗云:“枝干横斜叶半黄,漳州炉焰对斜阳。炼钢何惜相思树,一寸相思一寸钢。”对于这首诗的理解,正确的是

    A. 颂扬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的巨大成就

    B. 反映了大跃进时期违背客观规律对环境的破坏

    C. 反映了人民群众以高度的热情投入到大跃进运动中

    D. 展现了十年探索时期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有学者在论述科技发展时说:“知识边疆的自主扩张不仅产生了各种各样无法想象的实际成果,而且工业界现在可以作为客户从实验室订购迫切需要得到之物,就像工厂发货一样。”这种现象的出现始于

    A. 18世纪中后期

    B. 19世纪前期

    C. 19世纪中后期

    D. 20世纪前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1920-1929年,美国工人的工资增长2%,而工厂中生产率却增长55%。农业工人的工资还不到非农业工人的40%。到1929年,国家财富的3/5由只占人口总数2%的人拥有。对此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①社会公平问题没有受到足够重视

    ②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

    ③潜伏着经济危机的巨大风险

    ④经济危机严重影响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工业革命开始后,亚当·斯密提出自由放任经济政策。在以后的一百多年里,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奉行;二战后,凯恩斯主义盛行,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加强对经济的干预,20世纪70年代后,面对经济“滞涨”,资本主义国家又减少对经济的干预,这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

    A. 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摇摆不定

    B.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随生产力发展相应调整

    C. 没有哪种经济政策可保资本主义经济持续繁荣

    D. 资本主义国家尝试建立计划加市场的混合经济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1947年上海《大公报》连载漫画《三毛流浪记》,作品揭示了流浪儿童的苦难生活,三毛对当时中国市场上到处充斥着某国商品感到疑惑不解,这种外国商品来自

    A. 日本

    B. 英国

    C. 苏联

    D. 美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认为:“小农的经济行为,绝非西方社会一般人心目中那样懒惰、愚昧,或没有理性。事实上,他是一个在传统农业的范畴内,有进取精神并对资源能作最适度运用的人”。按照其观点,可能对下列哪一历史事件评价相对较高

    A. 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

    B. 1953~1956年中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 苏联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

    D. 中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经济大危机(1929—1933年)的一个重要影响是使地方性的经济民族主义得到发展。在总崩溃的大潮流中,各国都采取了诸如更严格的进口限额和双边贸易协定等形式的自卫措施,以维护国家经济利益。美国在当时采取的政策中,具有经济民族主义色彩的是

    A. 调整农业,扭转危局

    B. 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C. 以工代赈,扩大内需

    D. 计划指导,政府干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洋务运动中轮船招商局的创办,“使洋商垄断收入锐减,中国减少外流之白银当在数千万两之巨,中国之航权,唯贵局是赖。”材料反映了洋务运动

    A. 扭转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入超局面

    B. 垄断了中国航运权

    C. 达到了分洋利的目的

    D. 实现了自强与求富的愿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下图为山西出土的春秋时期青铜酒器牛尊,牛鼻穿有环,考古学家据此可推断出

    A. 春秋时期贵族有酗酒之风,在牛鼻上装环便于拖拽沉重的青铜酒器

    B. 春秋时期牛已被牵引从事耕作

    C. 青铜制造业背离礼制的传统,注重生活化

    D. 青铜工艺水平高超,能艺术化地表现动物形象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据《史记·货殖列传》记载:秦国的乌氏倮、巴寡妇清以及蜀之卓氏等,都有僮(奴隶)千人,富“拟于人君”。战国时期一些拥有雄厚资财的巨商得以出现的有利条件包括

    ①农业、手工业的发展

    ②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

    ③交通便利,货币统一

    ④政府实行鼓励商业发展的政策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史书记载:唐朝后期长安城中的崇仁坊“一街辐辏(集聚),遂倾(超过)两市,昼夜喧哗,灯火不绝,京中诸坊,莫之与比。”材料中没有反映出

    A. 崇仁坊成为唐朝政府新设立的商业区

    B. 崇仁坊商业的发展突破了时间的限制

    C. 崇仁坊成为长安城中最繁华的住宅区

    D. 长安城商业发展突破了两市的范围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史书记载:“会子(南宋的一种纸币)则公私买卖支给,无往而不用……千里之远,数万之缗,一夫之力克日可到。”上述材料中关于南宋时期的历史信息,错误的是

    A. 交通发达

    B. 会子得到广泛使用

    C. 商业繁荣

    D. 长途贸易开始出现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俗语云:‘百年田地转三家’,言百年之内,兴废无常,必有转售其田至于三家也。今则不然,……十年之间,已易数主。”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源是

    A. 政府“不抑兼并”

    B. 地主阶级掌握封建政权

    C. 重农抑商政策

    D. 封建土地私有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新航路开辟后引起的所谓“商业革命”,其表现是

    ①世界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和文化交往扩大

    ②欧洲的商路及贸易中心转移

    ③世界市场和贸易扩大

    ④工商业资产阶级获取了暴利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有人说:“如果瓦特早出生一百年,他和他的发明将会一起死亡!”这说明瓦特的发明能够问世并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最主要的因素是

    A. 市场因素

    B. 技术因素

    C. 资源因素

    D. 资金因素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1831年,英国出版的《机器的成绩》一书中写道:两个世纪以前一千人当中没有一个人穿袜子。……现在,一千个人当中没有一个人不穿袜子。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殖民扩张和掠夺

    B. 工业革命的进行

    C. 电力的广泛应用

    D. 垄断组织的形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1873年,卡内基创办了卡内基-麦坎德里斯钢铁公司,每吨钢的成本为100多美元;1881年,卡内基与弟弟汤姆一起成立了卡内基兄弟公司,其钢铁产量占美国的1/37,每吨钢的成本为50美元;1892年,卡内基把卡内基兄弟公司与另两家公司合并,组成了美国最大的钢铁公司——卡内基钢铁公司,每吨钢的成本在12美元以内。这主要说明

    A.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B. 人才是企业经营成败的决定性因素

    C. 垄断组织适应当时生产力发展的状况

    D. 联合经营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1790年代的英国,学徒童工的使用达到了高峰,1870年,英国政府颁布的《初等教育法》规定:对5—12岁儿童实施强迫义务教育。19世纪末,儿童不再是劳动力市场中的一员。英国童工问题得以解决的根本原因是

    A. 政府对儿童权益的保护

    B. 生产技术对劳动者的要求更高

    C. 民主、人权的不断发展

    D. 工业无产阶级队伍的不断壮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鸦片战争以后“洋棉每百斤需洋三十三元,印度棉也在三十元内外,而华棉每百斤需十二、三元,多至十七八元而止。故近年洋船回国,多购中国棉花,压载出口。”这一现象反映了

    A. 中国棉花价廉物美,畅销海内外

    B. 中国在对外贸易中逐步取得优势

    C. 中国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高

    D. 中国沦为欧美工业国的原料产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根据蔡增基《十年来的中国航运》记载:“自国民政府成立(1927年)至今,不过十年,此十年间,民营公司之组织,约计二十五家,……已远胜以前数十年矣。”当时航运业民营公司发展较快的主要原因是(  )

    A. 中国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B. 蒸汽轮船制造技术开始传入

    C.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D. 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华侵略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从下图可以读取的信息有

    ①人类交通运输业发生了质的变革

    ②人类生活方式正发生着变化

    ③有利于各地经济文化交流

    ④人类的生存环境正日益恶化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据《中国近代经济研究》统计,1912-1919年全国注册工厂在各省分布比例如下:

    直隶(含天津)

    江苏(含上海)

    浙江

    广东

    山东

    福建

    湖北

    奉天

    其余省份

    58%

    19.82%

    5.37%

    4.22%

    3.96%

    2.56%

    2.43%

    2.43%

    1.02%

    该组统计数据反映了当时的中国

    A. 民族工业已摆脱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束缚而快速发展

    B. 民族工业在地区分布上严重不平衡

    C. 封建自然经济仍占据着绝对优势地位

    D. 民族工业的发展只是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费正清教授曾把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主要是因为

    A. 工业结构不合理

    B. 地区分布不合理

    C. 社会环境未根本改变

    D. 军阀割据混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下图可以反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其Z处可以用下列哪句诗比喻最为恰当

    A. 千呼万唤始出来

    B. 小荷才露尖尖角

    C. 忽如一夜春风来

    D. 无可奈何花落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共和国记忆60年》中记载:“苏联人安排了毛泽东参观斯大林汽车厂。从没有目睹过汽车生产制造的过程,仍然乘坐着苏联提供的轿车的毛泽东,看着流水线上一辆一辆下线的汽车,对身边的陪同者说:‘我们也要有这样的汽车厂’。”这一理想的最初实现是在

    A. “一五”计划时期

    B. 大跃进时期

    C. 人民公社化时期

    D. 文化大革命时期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9. 全行业公私合营后,对资本家的赎买由分配利润制度改为定息制度,每年领取5%的定息。在实行定息制度后,企业的生产资料完全由国家统一使用和支配,企业的管理完全按照社会主义原则、按照国家计划进行。这说明

    A. 企业归国家所有,资本家得到部分利润

    B. 企业归资本家所有,向国家缴纳税收

    C. 企业归全体员工所有,平分企业利润

    D. 企业归国家和资本家共有,均分企业利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0. 仔细观察下面“1949~1966年新中国工业、农业国民收入统计图”,图中C处工业、农业国民收入情况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A. 中共八大做出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决策

    B. 三大改造促进农业发展

    C. “左”倾错误破坏经济正常发展模式

    D. 中苏关系恶化导致工业停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1. 20世纪50年代的一份《科学普及资料汇编》中记载:广东新会农民“创造”水稻和高粱杂交办法;陕西西安农民“成功”地将棉花嫁接到椿树上;陕西蒲城县农民试验用公鸡孵小鸡“成功”,使母鸡有更多的时间下蛋。与这些科学“奇迹”的出现密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 农业合作化运动

    B. 土地改革运动

    C.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大跃进”运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2. 下图反映的是中国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城镇人口数的变化情况。其中,导致从C到D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人民公社化运动

    B.“大跃进”的影响

    C.自然灾害的影响

    D.国民经济的调整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3. 1969年5月11日,《人民日报》向全世界报道了一则我国既无内债又无外债的消息。此后我国形成了不向国内外借债的财政政策,直到1979年12月,我国政府同意接受外国政府提供的第一批贷款,这一政策才被打破。这表明我国

    A. 由思想禁锢转向对外开放

    B. 由自力更生转向依赖外援

    C. 由单边外交转向多边外交

    D. 由民间融资转向政府借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4. 下图是我国某地城乡居民年人均收入表,图中的城乡差距最小年的出现是因为

    A.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建立

    B. 实行从沿海到内地的开放格局的确立

    C. 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D. 农村改革已全面展开,城市改革刚刚起步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5. 下列三幅图反映的是中共在不同时期的农村政策,有关其表述正确的是

    A. 结果都保护了农民利益

    B. 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经营方式

    C. 都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D. 都改变了土地所有制性质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6. 下图右框材料选自民国二十二年第二期《申报月刊》。它阐述的“统制经济”思想在当时的中国影响较大,其客观因素是

    A. 主要国家普遍奉行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

    B. 国内通货急剧膨胀,原料昂贵而产品滞销

    C. 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波及中国

    D. 国民政府“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展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7. 1929年—1933年发生了一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假如你是当时纽约的一位市民,下列哪项最符合你的心态

    A. “牛奶面包价格都涨到天上去了”

    B. “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还要难”

    C. “整个西方世界像一潭死水般平静”

    D. “为共渡难关各国变得亲如兄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8. 1928年4、5、6月美国汽车销售付款方式、汽车档次分类比例(单位%):

    已成交高中档车

    已成交低档车

    未成交

    小计

    信贷

    26.3

    11.2

    23.9

    61.4

    现金

    20.9

    6.2

    11.5

    38.6

    累计

    47.2

    17.4

    35.4

    100

    表中反映消费方式带来的最主要的影响是

    A. 整个社会享乐风气盛行

    B. 刺激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

    C. 家庭负债增多,影响社会稳定

    D. 美国经济陷入极度萧条之中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9. 古语说:“授人以鱼,三餐之需;授人以渔,终生之用”。罗斯福新政中体现这一特点的措施是

    A. 实行社会救济

    B. 兴办公共工程

    C. 调整农业政策

    D. 强化社会保障制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0. 罗斯福新政体现的经济思想是

    A. “发展经济的最佳方法就是自由放任、听之任之、不加干涉。”

    B. “政府颁布济贫法只会使穷人的境况更趋恶化。”

    C. “为了经济稳定和增长,我们迫切需要的是减少而不是增加政府的干预。”

    D. “要使消费倾向与投资引诱二者互相适应,故政府机能不能不扩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1. 罗斯福说:“我们到底有没有实质的进步,不在于富的人更富,而在于贫穷的人也能有足够的生存来源。”为此“新政”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 实行“以工代赈”

    B. 调整工业生产

    C. 调节农业生产

    D. 整顿财政金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2. 1933年5月12日,罗斯福签署《农业调整法》,该法出台后,有1000多万亩棉花田被耕掉,另外还屠宰了22万头母猪和600多万头小猪。实行这些措施的根本目的是

    A.提高美国消费能力以促进市场恢复

    B.增强美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C.保障美国农民的权益,以缓和阶级矛盾

    D.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以稳定农产品的价格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3. 罗斯福实施新政后,有人说美国的经济中心已从华尔街转移到了华盛顿。其含义是

    A. 金融巨头在危机中破产

    B. 计划经济取代了市场经济

    C. 政府经济管理职能加强

    D. 私人资本主义受到限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4. 罗斯福新政是人类在20世纪第一个,也是最大的一个反危机案例。“非常时期当立非常之法”,从1933年3月9日至6月16日,罗斯福政府先后说服国会通过了70多项新政法案。他又建立了全国工业复兴署等几十个委员会和管理局,国家支出达350亿美元。这说明罗斯福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包括

    ①法律手段

    ②外交手段

    ③经济手段

    ④行政手段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5.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要确切认识西方的历史或非西方的历史,没有一个包括这两者的全球性观点是不行的;只有运用全球性观点,才能了解各民族在各时代中相互影响的程度,以及这种相互影响对决定人类历史所起的重大作用。”与这一观点不一致的评析是

    A. 罗斯福新政促使美国渡过经济危机

    B. 造纸术外传促进了欧洲社会的进步

    C. 新航路的开辟使人类从孤立到整体

    D. 西方民主思想影响中国近代化进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6. 1981年里根总统上台后,提出美国“经济复兴计划”,执行少政府、少开支、少征税、少福利的政策。这表明里根总统

    A. 放弃建设福利国家

    B. 倡导自由放任政策

    C. 大力发展“新经济.

    D. 减少国家干预经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7.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道奇妙的分水岭,西方现代化经过几百年发展,其优势与弊端都已十分清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们企图修复这个社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社会领域对自身进行修复的成果是

    A. 知识经济的兴起

    B. 第三产业比重的提高

    C.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

    D. 福利国家的形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8. 重商主义、自由主义和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中的三大经济理论。它们诞生的时代背景分别是

    A. 商业革命、信息革命、知识经济

    B. 商业革命、工业革命、经济危机

    C. 市场化、区域化、全球化

    D. 市场化、专业化、社会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9. 下图为美国劳动力构成变化

    造成美国劳动力构成变化的原因是

    A.互联网时代,非体力劳动人员急剧增加,体力劳动人员急剧减少

    B.经济危机导致大量体力劳动者失业

    C.出于冷战的需要,美国大力发展科技,非体力劳动者人员急剧增加

    D.第三次科技革命使得第一、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0. 二战后,欧美地区专业技术人员、经理阶层,学校教师、办公室工作人员等“新中产阶级”日益增多,逐渐取代小企业主、小农场主等“老式中产阶级”而居主导地位,这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经济……密切相关。造成这一现象的因素有

    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发展

    ②新经济的出现

    ③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和发展

    ④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A. 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简答题 共 2 题
  1. (13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雍正帝)我国家休养生息,数十年来,户口日繁,而土地止有此数,非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兼收倍获,欲家室盈宁,必不可得……朕观四民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今若于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市肆之中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材料二清代沿袭明制设置的钞关,大有增加,计共设户关26个,工关5个……清代税关对商船户缴纳也极为苛重。全国又缺乏统一税率,以致各关税敢于巧立名目,动辄以商人违反规定为田,没收财货……李仁龙奏称,关税害商,有单书之弊、包揽之弊、关牙之弊、量船之弊等五弊。在这样的苛税下“商贾望见关津,如赴汤蹈火之苦”!

    材料三(乾隆时人说)近日富商巨贾,挟其重资,多买田地,或数十顷,或数百顷。

    请回答:

    (1)从材料一看,雍正帝是怎样看待农工商之间的关系的?他的根据是什么?

    (2)材料二、三揭示了什么社会现象?这种现象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将会产生什么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近来,欧美国家的债务危机不断发展,引起人们对社会福利制度的重新思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问题一经济危机与社会福利制度

    1933年,美国政府颁布《紧急救济拨款法》,实行“劳动福利政策”,国家提供50亿美元的失业救济,组织失业者进行公路、堤坝、桥梁、公共建筑等公用事业的建设。1935年又颁布《社会保障法》,该法规定:“本法案旨在增进公共福利,通过建立一个联邦的老年救济金制度,使一些州得以为老人、盲人、受抚养的和残废儿童提供更为可靠的生活保障,为妇幼保健、公

    共卫生、和失业补助法的实行作出妥善的安排。”罗斯福政府对富人征收重税,提高了遗产税,征收赠予税,对数额巨大的个人净收入征收累进税,使国民收入得到了更为合理的分配。

    (1)依据材料,归纳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

    问题二福利制度与欧美债务危机

    二战后,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建立了所谓“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国家”制度·在一些国家,如德国,失业工人享受的福利待遇甚至超过正常工作的低收入者,使得过多的公民宁愿领取社会福利金而不去工作。在希腊,公务员的未婚或离婚女儿,仍然可以在父母死后继续领取他们的退休金。很多国家的社会福利支出是其财政总支出中的最大项目,一般在30%以上,德国甚至达到71.49%。2010年社会福利在希腊政府总支出中的占比达41.6%。

    截至今年2月份,希腊的债务高达2940亿欧元,人均负债2.67万欧元左右,债务危机空前加剧。20世纪70年代起,改革福利制度的呼声逐渐高涨,联邦德国总理科尔说:“我们太贵了,

    这些既得利益现在都需要打破。”

    (2)根据材料反映的问题,结合20世纪70年代经济形势的变化,谈谈改革福利制度的必要性。

    问题三福利制度能走多久

    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纷纷改革福利制度,但步履维艰。每一次福利制度改革都会引发民众的抗议怒潮(如图),大规模的罢工和示威游行不断发生。为了迎合选民,争取选票,任何政党都不愿采取真正的增税收,降福利,消赤字的改革办法来实施根本的治国良策。

    (3)依据对材料的分析,你认为如何才能使福利制度走得更久?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