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2 题,其中:
选择题 20 题,综合题 2 题
简单题 8 题,中等难度 14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0 题
  1. “花生壳,圆又长,两头相隔十几丈,五百个人抬起来,我们坐上游东海。”这是20世纪50年代中国某一地区农民的劳动号子。如果将上述劳动号子作为史料,可以用来印证(    )

    A. “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   B. “大跃进”运动中的浮夸风

    C. 人民公社欣欣向荣的气象   D. “文化大革命”的严重错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962年1月27日,刘少奇在《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说:“过去我们经常把缺点、错误和成绩比之于一个指头和九个指头的关系……我到湖南的一个地方,农民说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七分人祸”是指(   )

    A. 农业合作化运动   B.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 “文化大革命”运动   D.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吸取的最主要教训是(   )

    A. 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B. 充分发挥人民的主观能动性

    C. 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遵循客观经济规律

    D. 大力加强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刘丹的爷爷对刘丹说:“‘文革’时期虽然建设遭到破坏,但某些领域也取得了重大成就。”下列选项可以作为论据的是

    A. 我国结束了依赖“洋油”的时代

    B. 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C. 我国仿制成歼-5型歼击机

    D. 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关于中共八大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②通过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③大会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

    ④该会议成为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楹联可反映一定的历史信息。在“万里长征,后人应识别前人苦;十年浩劫,前事当为后事师”中,“前事”指的是(  )

    A. 万里长征   B. “大跃进”运动

    C. “文化大革命”   D. 十一届三中全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A. 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B. “九一三事件”

    C. “四五运动”的爆发

    D.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1956年---1966年是我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时期,下列哪一项全面反映了其历史阶段特征(   )

    A. 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失误   B. 社会主义经济持续和稳定发展

    C.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D. 正确与失误、成就和挫折错综交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20世纪60年代,王进喜、焦裕禄、邓稼先等先进人物做出的共同贡献是(  )

    A. 推进了工业化的实现

    B. 改变了农业落后的面貌

    C. 实现了科教兴国的梦想

    D. 弘扬了艰苦创业的精神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当时的报纸上宣传:“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这形象地反映了社会主义道路探索过程中的失误。你认为造成这些失误的原因是(   )

    ①党和人民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 

    ②由于朝鲜战争的影响  ③急于求成  ④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对联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学艺术形式,其内容的演化也折射出历史的沧桑巨变。下列对联,反映了我国20世纪五十年代历史现象的是(     )

    A. 万里山河喜归人民,五亿群众欢庆新生

    B. 深翻土地亩产万斤粮,土法上马日产千吨钢

    C. 港澳回归扬眉吐气,申奥成功万众欢呼

    D. 新长征起步春光明媚,现代化开端金鼓欢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干不干,三餐饭”,“做多做少一样”,甚至出现了“出工自由化,吃饭战斗化,收工集体化”的现象。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在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中出现的哪一失误(     )

    A. 三大改造   B. “一五”计划

    C.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大跃进”运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造成“大跃进”、人民公社化和“文化大革命”错误相同的根本原因是(     )

    A. 党内“左”倾思想的发展   B. 中共缺乏革命和建设的经验

    C. 一些野心家、阴谋家的挑动   D. 盲目照搬苏联的经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左”倾错误的主要标志中,不包括( )

    A. 高指标   B. 浮夸风和共产风   C. 瞎指挥   D. 一刀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由广东花城出版社出版的长篇小说《似水流年》是一部以饱含血泪的笔墨,抨击中国文革十年浩劫的小说,是一曲用发自心底的真情,呼唤中国人绝不允许文革悲剧在神州大地重演的悲歌,值得重视和肯定。中国要避免“文化大革命”这样的悲剧重演,关键是要

    A.彻底批判封建思想          B.防止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

    C.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D.坚决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是        (  )

    A. 浮夸风   B. 整风运动

    C. 大炼钢铁   D.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1976年4月,北京上百万人在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前敬献花圈。这场运动的实质是

    A. 痛斥“四人帮”的倒行逆施

    B. 拥护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的正确领导

    C. 人民群众对“四人帮”义愤的总爆发

    D. 抒发对周恩来的悼念之情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1958年,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主要教训是

    A. 要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B. 经济建设一定要高速度发展

    C. 社会主义阶段要实行按劳分配

    D. 经济指导方针要符合客观经济规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文化大革命”全面开展起来从

    A. 1966年开始

    B. 1967年开始

    C. 1968年开始

    D. 1969年开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下图是小明在复习时绘制的时间轴。其中,党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严重失误是(   )

    A. 三大改造后期要求过急   B.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 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   D. 坚持“两个凡是”的方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2 题
  1. 善于总结经验和教训,是人类历史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在社会主义探索时期,我们取得了重大成就,但也出现了重大失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我国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为了贯彻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党和政府制定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领导全国人民有计划地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到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同1952年相比,工业总产值增长128%,农业总产值增长25%,钢产量增长近3倍。同时期,我国进行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材料二  1958年8月,报纸上提出了“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在炼钢原料缺乏的情况下,群众只好把家中的铁器和做饭用的铁锅投进小高炉……

    材料三  山东红旗人民公社办的公共食堂,将野菜和红薯那样的粗食,精心烹调成“山珍海味”,已经做到一个月九十顿饭顿顿不重样。

    ——《人民日报》(1958年11月)

    材料四  实践证明,“文化大革命”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它根本不是乱了敌人,而是乱了自己……历史已判明,“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哪一行业?材料一中“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为以后经济建设提供哪些教训?

    (3)材料三反映哪一历史事件?1958年我国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左”的错误?

    (4)据材料四,指出“文化大革命”是一场什么性质的运动?以史为鉴,说说“文化大革命”这段沉重历史给我们的启示有哪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材料二这一时期,浮夸风相当严重。1958年,某县粮食产量21万吨,竟报42万多吨。

    材料三“大炼钢铁”是“大跃进”的产物。某区在1958年10月,一呼百应,两天之内就集合上山的炼钢“部队”7000多人,干部、师生、居民大献柴火,提供废铁。大量砍伐森林资源,1956年该县森林面积为99万亩,森林覆盖率为近23%,1959年森林面积锐减为31万亩,森林覆盖率降到7%左右。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路线?此路线制定后,中共中央在实践中发动了哪两大运动?

    (2)产生这两大运动的原因是什么?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

    (3)全国大炼钢铁、大量砍伐森林给我们的环境造成怎样的危害?这种局面何时得到改变?为什么?

    (4)从以上材料中你能得出哪些启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