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7 题,其中:
选择题 15 题,填空题 7 题,实验题 1 题,计算题 4 题
简单题 16 题,中等难度 1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5 题
  1. 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B.全新的2B铅笔长约18cm

    C.课桌的高度约为1.5 m     D.一张试卷厚度的大约1mm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图中,关于刻度尺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   )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一位同学用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先后5次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各次测量值分别为:2.42cm、2.43cm、2.42cm、2.44cm、2.64cm,则这个物体的测量值应取(   )

    A.2.42cm        B.2.428cm      C.2.43cm       D.2.47cm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关于误差的说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误差就是测量中的错误

    B.认真测量可以避免误差

    C.采用精密仪器、改进实验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避免误差

    D.误差只能尽量减小,不能绝对避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

    A.一江春水向东流     B.心潮澎湃

    C.海水奔腾         D.流星赶月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乘客坐在轮船中逆流而上,认为自己是静止,选取的参照物(   )

    A.河岸边的树        B.迎面驶来的船

    C.流淌着的河水       D.所乘轮船的船舱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对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 v=s/t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B.物体运动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大

    C.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长的物体速度越大

    D.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的时间越短的物体,速度越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3秒内通过36米的路程,则它在前2秒内的速度一定是(   )

    A.9米/秒       B.12米/秒

    C.4.5米/秒     D.无法确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图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   )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晓燕在学校春季运动会百米赛跑中以16s的成绩获得冠军,测得她在50m处的速度是6m/s,到终点时的速度为7.5m/s,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   )

    A.6m/s     B.6.25m/s      C.6.75m/s      D.7.5m/s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都是340m/s

    B.人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

    C.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人耳就能听到声音

    D.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被多次弹开.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   )

    A.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      B.声音产生的原因

    C.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       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C.“长啸一声,山鸣谷应”是指次声波传播得很远

    D.“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如图,小演员正在进行击鼓表演,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观众听到的鼓声是鼓面振动发出的

    B.演员击鼓时,鼓面振动幅度越大,音调越高

    C.观众离鼓越远,感觉声音越大

    D.观众听到的鼓声主要是靠大地传人耳朵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联欢会上,小王在演出前调节二胡弦的松紧程度,他是在调节声的  (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振幅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7 题
  1. “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所描述的情景中,竹排“游”是以    为参照物,青山的“走”是以     为参照物(参照物从诗句里面找)。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单位换算:2.54m=      mm,5min=     s,15m/s=     km/h,72 km/h=____m/s。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如图所示,“40”表示          ,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看到这两个标志牌的地方到达“西大桥”,匀速行驶的汽车最快需______min.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    ,向水壶中倒水时,我们听到的声音是    振动产生的 随着水壶中水的逐渐增多,我们听到声音的音调逐渐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小明将钢尺伸出桌子边缘一定长度,通过轻重两次敲击改变了声音的    ;(选填“响度、音调、音色”)之后两次改变尺子伸出桌子边缘的长度,然后用同样的力度去敲击,他两次改变了声音的     ,(选填“响度、音调、音色”)他发现:当尺子伸出桌子边缘较长时,声音的      (选填“响度、音调、音色”)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小明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如图所示,他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______cm,物体的长度是______cm。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频闪照相”常用来研究物体的运动.下图是某小球运动时每隔0.1s的频闪照片,A、B、C是小球运动过程中连续的三个位置.由图可知小球从A位置运动到C位置时,做       直线运动(选填“匀速”和“变速”),此过程中小球运动的平均速度是     m/s.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1 题
  1. 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方框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

    (1)该实验的原理是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       (填“大、小”).

    (3)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可知:SAB=     cm,tAB=   s,vAB=     m/s.

    (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      (填“大、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4 题
  1. 一列火车长200m,以20m/s的速度匀速通过一座长为1.8km的大桥,问火车全部通过该大桥需要多少时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某人在A处大喊一声,此声音经过10S传到B处,求AB之间的长度?(15℃)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用超声仪垂直向海底发射超声波,经4s收到回波,由此可测出海水的深度是多少米?(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450m/s)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一汽车以20米每秒的速度向一山崖行使,在山崖某处鸣笛,经过4秒后司机听到回声

    (1)汽车鸣笛处距离山崖多远?

    (2)司机听到回声时距离山崖多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