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1 题,其中:
名句名篇 1 题,书写 1 题,选择题 2 题,其他题 1 题,文言文阅读 2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作文题 1 题,文学作品阅读 1 题
简单题 3 题,中等难度 6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

    (1)俱怀逸兴壮思飞,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1分)

    (2)沉舟侧畔千帆过,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1分)

    (3)            ,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2分)

    (4)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的句子是:“                 。”(2分)

    (5)把王维的诗《终南别业》默写完整。(4分)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书写 共 1 题
  1.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1)我们只有léi  tíng(    ),只有闪电,只有风暴。

    (2)我是颗颗cuǐ càn(     )的珍珠,从阿施塔特女神的王冠上散落下来。

    (3)在无边的旷野上,在lǐn liè(   )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灵。 

    (4)开始于shèng  qì  líng  rén(     )的铁蹄之下,终结在不动声色的死神的怀抱。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2 题
  1.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 (3分)

    A.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不相同。

    B.他演讲时,贯穿古今,引经据典,获得听众阵阵掌声。

    C.我家的相册里,有几张罕见的照片,在它们的背后蕴藏着一些妇孺皆知的故事。

    D.云雀通宵达旦的啼唱,却从来不知疲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对下列病句的修改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我班同学讨论并听取了校长关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讲话。( 语序不当,“讨论”和“听取”调换  )

    B.通过这次野外学习,使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更大了。(缺主语,删掉“使”字)

    C.建国六十年来,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改革。(主谓不搭配,“改革”换为“提高”)

    D.昨天下午,我等了他整整一小时左右。(前后矛盾,将“整整”改为“足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其他题 共 1 题
  1. 仿照下面句子,要求句式相同或相近,意思相承或相关。(4分)

    书籍好比一架梯子,引导我们登上知识的殿堂。书籍如同一把钥匙,帮助我们开启心灵的智慧之窗。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2 题
  1. (10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后面题目。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无从书以观(得到)        B、录毕,送之(跑)

    C、慕圣贤之道(更加)        D、色愈恭,礼愈(到)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1)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2)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3.作者在求学过程中遇到哪些困难?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后面问题。

    齐桓公见小臣稷

    齐桓公见小臣稷,一日三至弗得见。从者曰:“万乘之主,见布衣之士,一日三至而不得见,亦可以止矣。”桓公曰:“不然。士之骜爵禄者,固轻其主;其主骜霸王者,亦轻其士。纵夫子骜禄爵,吾庸敢骜霸王乎?”五往而后得见。天下闻之,皆曰:“桓公犹下布衣之士,而况国君乎?”于是相率而朝,靡有不至。

    【注释】①骜:同“傲”。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1)一日三至弗见 (      )     (2)桓公曰:不   (       )
    2.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纵然稷的夫人和孩子看不起爵位俸禄,又怎敢看不起我这样的中原霸主呢?

    B.纵然稷的夫人和孩子看不起爵位俸禄, 我又怎敢看不起中原霸主的大业呢?

    C.就算稷先生看不起爵位俸禄,又怎么敢看不起我这样的中原霸主呢?

    D.就算稷先生看不起爵位俸禄,我又怎敢看不起我中原霸主的大业呢?
    3.齐桓公之所以赢得了许多国君相率而朝,是因为他能够“         (用原文回答)表明齐桓公是一个                 的人(4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后面题目。

    坐,你未必会

    许多人日常办公只需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台电脑,他们工作时要长期保持一个姿势—坐。殊不知,身体的隐患也由此而生。如何坐,大有学问。

    中国自古有“坐如钟”的说法,有些人认为人体只有维持在腰背挺直、脊柱坚挺的状态下才对腰椎和颈椎最为有利,这是不科学的。 在办公桌前的正确坐姿应该是:坐时尽量拉近座椅与办公桌的距离,从臀部到腰部至后背全部紧贴座椅靠背,必要时可在腰部和座椅靠背间放一靠垫;头颈部保持中立位,同时调整座椅高度,使双臂自然下垂时桌面刚好处于肘关节处;保持膝关节稍高于髋关节的姿势,使双脚能充分接触地面,必要时可在办公桌下放一脚垫。

    在此姿势下,人体腰背部得到了座椅靠背充分的支撑,人体脊柱系统及其相关肌群也获得了充分的放松,自然会感到舒适安逸,不易疲劳,脊柱及椎间盘更不易发生蜕变;头颈部处于自然中立位,不过分前屈和后伸,使颈椎保持在正常的生理弧度,颈项部肌肉得到最大程度的放松。同时双肘关节与桌面处于平行位置,使腕关节得到了充分的放松;膝关节稍高于髋关节则有利于腰椎保持正常生理前屈位。这样,各种关节疾病自然就少多了。

    好的坐姿还有赖于科学的座椅,合适的座椅可以减缓久坐的危害。椅子的高度要合适。过低则人的膝盖就会拱起,产生不适感;过高则身体压力会集中至大腿,令大腿受压,严重的会导致小腿肿胀。椅子的座面要合适。过窄则身体两侧的肌肉会受到挤压,会感到疲劳;过软的椅子易令人曲起身子,全身肌肉和骨骼受力不均,导致腰酸背痛。工作椅子的靠背也要有讲究。只要不影响使用者的活动,靠背的高度低可至使用者的第一、第二腰椎,高可到使用者的肩胛骨、颈部。靠背的倾斜角度约为110°,而且倾斜角度应该是逐渐向后增加的,它对人体的支撑点也同时逐渐向上转移。

    即使这样,也不宜久坐。久坐将对人体健康造成多种危害,可能导致心脏病、糖尿病、肥胖症等疾病。即使每天锻炼30~45分钟,其余时间还是坐着,仍属于久坐,仍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那些不经常锻炼的人则健康受损的几率更大。所以要保持身体健康,办公室人员必须经常起身运动。

    有事要与同时交流时,你最好直接走到同事身边亲口告诉他,而不是坐在那里给他打电话或者发电子邮件;经常起身喝茶休息一下,以增加起身活动的次数;工作间隙应该经常随着呼吸做提肩动作,每隔5~10分钟抬头后休息片刻;坐久后离开凳子活动一下或躺着休息一下也是必要的。正常情况下,每坐45分钟左右,应该起身活动一下。其实,除写字或者打字、点鼠标需要坐着之外,办公室的一些工作还可以站着完成。
    1.下列对本文“坐的学问”的概括最全面的一项是(3分)(     )

    A.调整好坐姿可以让肢体处于放松状态,减少所承受的压力。

    B.既然必须长期坐在椅子上办公,就要坐在适合于自己的椅子上。

    C.用正确的坐姿坐在合适的座椅上,但不宜久坐。

    D.座椅的高低影响其舒适程度,正确的坐姿可以减缓久坐带来的不适。
    2.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

    A.人坐在椅子上,在腰部和座椅靠背间放一靠垫,可以维持腰背挺直、脊柱坚挺的状态,对腰椎和颈椎最为有利。

    B.人坐在椅子上,双臂自然下垂时桌面刚好处于肘关节处,这样的桌椅高度比例才是适合于自己的。

    C.坐时保持膝关节稍高于髋关节的姿势,有利于腰椎保持正常生理前屈位,可以降低患腰椎病的几率。

    D.坐时头颈不能过分前驱和后伸,让颈椎保持在正常的生理弧度,这样颈项部肌肉就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放松。
    3.分析以下两项做法是否符合文中所讲述的道理。(4分)

    A.中学生学习时间紧张,为了提高效率,艳艳常利用课间十分钟坐在教室里写作业。

    B.文文常常用爷爷书房里高大的桌椅写作业,两只小脚能悬空摆动,她觉得很有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7分)   看火车  叶梓

    ①下午,我和狗子、保家、爱军四个人一起悄悄地溜出村子,然后一路小跑,直到我们经过另外一个村子霍家坪,才放慢脚步,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我们不能让村子里的人发现,不能让任何一个同伴发现,因为这个下午对我们来说,是完全应该载入史册的一天———当我们走了整整两个小时弯曲的山路之后,我们在三阳川的渭南镇看到了我们向往以久的火车。

    ②第一次知道火车,是在一个深夜。那夜,我恰巧和祖母住在一起。可能是半夜两点多吧,叔父背着一个背篓,回来了。祖母急忙下炕,给叔父收拾吃的去了。而我,一个才六岁的孩子也被惊醒了。我一看久别两个月的叔父风尘仆仆地坐在炕沿边,就再睡不着了。叔父给我讲了出门的一些经历———其中让我最觉新鲜的,就是叔父花了三毛钱,从很远的地方坐着火车到了山脚下的渭南镇。从此,火车就像一个魔术师的手,弄得我心神不宁———其实我并没奢望自己能坐上火车,只要能看看它奔跑的样子,也就心满意足了。是啊,看一看火车,是我一个乡下少年对远方的向往。从生在杨家岘这个小村庄开始,我就没出过远门。最远的一次,也就是去了一次三阳川,一个比我的村子略微好一些的地方。于是,我就把看火车这个秘密的愿望告诉给了我的三个好朋友;于是,也就有了我们秘密出村的那个下午———当我们到了渭南车站,好像是下午四点多。

    ③小心翼翼地进了火车站,在一个极不起眼的角落里坐下来,我们就等着有一列火车能够驶入我们的眼帘。可是,当我们苦苦地等了多半个小时,才有一趟货车驶来了,好像是拉煤的,脏兮兮的,一点也不好看,还有一路的灰尘跟着火车在飘飞。可以说,这无异于渴望已久的漂亮姑娘居然以很丑的样子出现在眼前,让人备感失落。我也就在那个下午突然明白,任何美好的事物在到达内心之前,其实都要走上一段很长很长的路,从而产生一种极为美丽的等待之苦。比如我们期待驶入我们眼帘的第一列火车。但我们没有罢休,并且下了决心,宁可不回家也要看一趟坐人的火车,看一看究竟是穿什么衣服的人坐着火车来来去去地经过祖国的南北大地。

    ④终于,不到十分钟,来了一趟火车,确实如我们所愿的是一列客车。更让我们兴奋不已的是,它居然就停在我们的眼前,停在西北大地上这个小小的车站上。这也就是我后来所知道的列车在单行道上的会车。火车一停下来,我们就欢呼起来。我心里多多少少还是有点怕,躲得远远地,我看见车里的人来回走动着,有喝水打牌的,有抽烟睡觉的。至今我还记得,那趟火车某个窗口边上的一个中年男子,他总是冲着我们几个笑。我知道他是笑我们的傻。傻,难道不是一种美吗?我现在真希望有人笑我傻,然而没有了。还得补充一句,火车启动时他打开窗户,朝我们挥了手。

    ⑤随着一声鸣笛,火车慢慢启动了,在我们内心的挽留下驶向了远方。热闹了几分钟的站台沉寂了下来。只留下我们四个人在空荡荡的站台上孤零零地站着,回想着已经远去的火车。我不知道火车最终要去什么地方,也不知道沿途会有什么样的景色,但我可以相信,一路走去,肯定很美,肯定要比我所生长的这个小村子美得多。

    ⑥后来,在我的百般纠缠下———八岁的我被叔父带着坐了一次火车,但远远没有我所想像的那么美好。是啊,少年时代美好的秘密,如果要想一直保留它天真的面孔,就永远也不要揭开那层朦胧的面纱。
    1.阅读选文②-⑤段,完成下面表格。(4分)

    事情发展过程

    未见火车

    A

    看到心目中的火车

    火车离去

    人物内心变化

    向往、不安

    B

    C

    D

    16.2.“我”萌生“看火车这个秘密的愿望”的原因是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品味文中两处画线的句子,按要求回答问题。(5分)

    (1)赏析下面句子。(3分)

    只留下我们四个人在空荡荡的站台上孤零零地站着,回想着已经远去的火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说你对“他总是冲着我们几个笑”一句中“笑”的理解。(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的题目是“看火车”,可是结尾为什么还要写“我”坐火车这件事?(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文题 共 1 题
  1. 作为中学生,我们生活在幸福的时代,我们拥有知识,拥有青春,拥有激情。我们有时也会埋怨命运不公,感叹生活太累。其实,丰富多彩的生活值得我们珍惜的很多很多。请以“珍惜拥有的       ”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

    (1)把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可选填的有“幸福、知识、激情、健康、荣誉”等等

    (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学作品阅读 共 1 题
  1. 附加题(10分)

    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后面题目。

    我们谁都如道自己难免一死。但是这一天的到来,似乎遥遥无期。当然人们要是健康无恙,谁又会想到它,谁又会整日惦记着它。于是便饱食终日,无所事事。

    有时我想,要是人们把活着的每一天都看作是生命中的最后一天该有多好啊!这就更能显出生命的价值。如果认为岁月还相当漫长,我们的每一天就不会过得那样有意义,有朝气,我们对生活就不会总是充满热情。

    我们对待生命如此怠倦,在对待自己的各种天赋及使用自己的器官上又何尝不是如此?只有那些失明的人才更加珍惜光明。那些成年后失明、失聪的人就更是如此。然而,那些耳聪目明的正常人却从来不好好地去利用他们的这些天赋。他们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无任何鉴赏之心。事情往往就是这样,只有失去了的东西,人们才会留恋它,人得了病才会想到健康的幸福。

    我有过这样的想法,如果让每一个人在他成年后的某个阶段瞎上几天,聋上几天该有多好。黑暗将使他们更加珍惜光明;寂静将教会他们真正领略喧哗的欢乐。

    我多么渴望看看这世上的一切,如果说我凭我的触觉能得到如此大的乐趣,那么能让我亲眼目睹一下该有多好。奇怪的是明眼人对这一切却如此淡漠!那点缀世界的五彩缤纷和千姿百态在他们看来是那么的平庸。也许人就是这样,有了的东西不知道欣赏,没有的东西又一味追求。在明眼人的心中,视力这种天赋不过增添一点方便罢了,并没有赋予他们的生活更多的意义。

    假如我是一位大学校长,我要设一门必修课程,“如何使用你的眼睛”。教授应该让他的学生知道,看清他们面前一闪而过的东西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多大的乐趣,从而唤醒人们那麻木、呆滞的心灵。

    请你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假如你只有三天的光明,你将如何使用你的眼睛?想到三天以后,太阳再也不会在你的眼前升起,你又将如何度过那宝贵的三天?你又会让你的眼睛停留在何处?
    1.上文选自            ,作者是           (2分)
    2.作者是如何来安排仅有的三天光明的?第三天她要在从事的日常生活的人们中间度过平凡的一天,打算周游纽约城区。第一、第二天打算干什么呢?(4分)

    第一天                                          

    第二天                                          
    3.作者对明眼人提出了一个怎样的必修课?有何目的?(4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