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4 题,其中:
选择题 18 题,填空题 5 题,探究题 1 题
中等难度 23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18 题
  1. 下列物质变化过程中,包含了化学变化的是(  )

    A. 铁丝编成铁网 B. 冰块制成冰雕 C. 石油制成布料 D. 木板制成桌椅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关于化学的看法错误的是     

    A.化学的发展必然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     B.化学会在环境保护中发挥重要作用

    C.化学可以为人类研制新能源       D.化学可以为人类研制新材料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把“生态文明建设”首次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要求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A.合理开发洁净能源      B.全面关停化工企业

    C.改进汽车尾气净化技术   D.研发易降解的生物农药和塑料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根据日常经验和你所学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白醋挥发  B.铁锅生锈     C.煤炭燃烧          D.饭菜变馊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物质性质的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甲烷可以在空气中燃烧    B.金属汞常温下是液体

    C.高锰酸钾是紫黑色固体    D.银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滴管应垂悬在试管口上方,并不接触试管

    B.实验用剩的药品应放回原试剂瓶中

    C.加热后的试管应立即用冷水冲洗

    D.为了便于观察,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应对着自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试管内的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1/2

    B.实验后剩余的药品应放回原试剂瓶,避免浪费

    C.洗过的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表明仪器已洗干净

    D.不小心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水扑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列关于氮气用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食品防腐    B.制成各种电光源   C.医疗冷冻麻醉     D.制化肥的重要原料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列有关空气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空气中氧气主要来自植物的光合作用    

    B.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可用于食品防腐剂

    C.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不会影响地球环境

    D.空气中敞口放置的饼干变软是因为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如图装置常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对该实验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     )

    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B.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细铁丝

    C.该实验可说明N2难溶于水

    D.红磷的量不足会导致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大于1/5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且有黑色固体生成的是(     )

    A.红磷    B.镁条      C.硫磺     D.铁丝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下列实验现象叙述错误的是 (    )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放出淡蓝色的火焰     D.磷在空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白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纯净氧气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

    A.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B.把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固定在铁架台上

    C.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出时就立即收集,防止生成的气体跑掉

    D.用高锰酸钾制取所需氧气停止加热时,先要把导管移出水面,然后再熄灭酒精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多种物质反应。下列对有关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在点燃的条件下,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三氧化二铁

    B.在点燃的条件下,硫在氧气里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C.铁、硫、蜡烛在氧气中的燃烧都是化合反应

    D.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氧气具有氧化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一同学要量取20mL的液体,在读数时,他用仰视的方法,则实际所得的液体体积与20mL相比(    )A、大   B、小   C、相等   D 、无法确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下列关于氧气用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医疗急救 B.潜水C.灯泡中充氧气以延长使用寿命   D.动植物呼吸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有关催化剂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前后本身质量不变   B.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变

    C.一定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D.可能减慢化学反应速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5 题
  1. 仔细阅读下列短文,根据题目要求完成下列填空。

    过氧乙酸(化学式C2H4O3)的溶液是“非典”时期常用的消毒剂。①通常状况下过氧乙酸为无色的液体,②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③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④温度稍高即可分解放出氧气,⑤加热到110℃发生强烈爆炸,⑥过氧乙酸的溶液可用于织物、纸张等的脱色,⑦还可以做环境的杀菌消毒剂。

    (1)描述过氧乙酸物理性质的语句是           (填序号)

    (2)描述过氧乙酸化学性质的语句是           (填序号)

    (3)描述过氧乙酸用途的语句是           (填序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掌握化学实验中常用仪器的特征和用途,有利于开展化学学习和研究。

    (1)请从下列常见仪器图示中,选择恰当的字母序号填空

    A    B   C      D       E      F       G     H    I

    ①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         

    ②镁条燃烧时,用来夹持镁条的仪器是        

    ③用酒精灯加热时需要垫上石棉网的仪器是           

    ④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用到的仪器是           

    ⑤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试剂的仪器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1)根据空气的成分填空:

    ①小白鼠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可存活一段时间,说明空气中含有          

    ②石灰水长期露置在空气中会出现白色固体物质,说明空气中含有          

    ③夏天,盛放冰棒的杯子外壁上附有一层水珠,说明空气中含有          

    (2)已知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小兰同学用右图装置进行验证,实验后发现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小于1/5,请你帮她分析造成这种结果的可能原因(至少答两点):            

    红磷燃烧的现象是                  

    集气瓶内剩余气体的性质是:

    1.                        

    2.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化学兴趣小组的三位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

    ⑴贝贝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           

    ⑵芳芳点燃蜡烛,观察到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火焰中(如图)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       (填“a”、“b”或“c”)处最先碳化。结论:蜡烛火焰的         温度最高;

    ⑶婷婷在探究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你认为她的以下做法中不合适的是(    )

    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

    B.查找资料,了解石蜡的主要成分,探究生成的黑色固体是什么

    C.认为与本次实验目的无关,不予理睬

    D.询问老师或同学,讨论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某同学在实验室用以下装置制备氧气并探究氧气的性质。

    (1)该同学制备氧气是应选用的药品是        (限选:H2O2溶液、MnO2、KMnO4),生成氧气的符号表达式为                

    (2)检验该装置气密性的合理方法是:将导管口放入水面下,然后             ,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不漏气。

    (3)添加药品,连接仪器,加热试管后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此时导管口还在集气瓶外面,接下来的操作正确的是       (填字母)。

    A、立刻将导管口移入集气瓶

    B、等到气泡连续且均匀时,再将导管口移入集气瓶

    C、立即熄灭酒精灯,将导管口移入集气瓶后再点燃酒精灯

    (4)该同学用坩埚钳夹取一小块木炭加热到发红后,伸进一瓶氧气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进一步证明木炭与氧气发生了化学反应的方法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探究题 共 1 题
  1. 以下是某研究小组探究影响反应速率部分因素的相关实验数据。

    实验序号

    H2O2溶

    液浓度%

    H2O2溶液体积/mL

    温度℃

    MnO2的用量/g

    收集氧气的体积/mL

    反应所需

    的时间/s

    5

    1

    20

    0.1

    4

    16.75

    15

    1

    20

    0.1

    4

    6.04

    30

    5

    35

    2

    49.21

    30

    5

    55

    2

    10.76

    (1)通过实验①和②对比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          有关;从实验           对比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是:               

    (2)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微观粒子相互接触、碰撞的结果,化学反应速率与微观粒子相互接触、碰撞的概率有关。试从微观角度解释“反应物浓度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的原因是:             

    (3)用一定量15%的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为了减小反应速率,可加适量的水稀释,产生氧气的总重量       (选填“减小”或“不变”或“增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