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6 题,其中:
连线题 3 题,选择题 11 题,综合题 2 题
简单题 10 题,中等难度 6 题。总体难度: 简单
连线题 共 3 题
  1. 【历史-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唐太宗论“明君”执政之“君道”,为此后历代帝王所推崇。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贞观元年,太宗令长孙无忌和房玄龄修定法律,并说“法者,非朕一人之法,乃天下之法”,“不可任情以轻重”。此后,太宗提出:“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岂如广任贤良,高居深视,法令严肃,谁敢为非?”贞观二年,太宗问魏征:“何谓为明君?”魏征说:“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太宗以为然,并说“主欲知过,必藉忠臣”,“冀凭直言鲠议,致天下太平”。贞观期间,太宗屡屡对“一士之谔谔(直言)”表示“此言是也,当为卿改之”,并赐绢帛。贞观六年,太宗对侍臣说:“‘可爱非君,可畏非民’,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

    ——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1)据材料,就“明君”执政概括唐太宗的“君道”内涵。

    (2)以帝王政治为视角,综合评价唐太宗的“君道”。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有学者提出:在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化的诸条件中,劳动生产率的发展仅是假言推理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必要条件”,西欧社会转型是“三大机制”互动的结果,即社会财富积累机制、产品与要素市场流通机制、法律与政治保障机制,其中劳动生产率是社会财富积累机制的核心因素,后者是“三大机制”之一,而不是它们的全部。社会转型的条件不是单一的,也不可能是单一的,比如劳动生产率提高相当重要,可它为什么提高和为什么不能提高,这不是劳动生产率或经济本身所能回答的,所以它不能构成动因的原点。

    ——摘自《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与中国》

    请结合材料和世界近代史的有关知识,评析西欧社会转型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初的官僚基本上来源于世袭、捐资及察举,这种人才选拔制度造成官僚结构的混乱和素质的低下。因此,董仲舒在《对贤良策》中提出“养士之大者,莫大乎太学。太学者,贤士之所关也,教化之本原也。”他不仅把太学看作是培养人才的场所,而且也把它作为推行教化的手段及官僚选拔的基地。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并批准丞相公孙弘提出的创立博士弟子员制度的建议。为博士设置博士弟子员(即太学学生),是中央官学﹣﹣太学正式成立的标志。太学的学习内容以传授儒家经典为主。太学学生学习一年,精通一经就可以入仕的规定,使得政府直接控制了受教育者的政治前途,并就此确立了我国古代高等教育两千年不变的性质﹣﹣培养国家后备官僚。

    ﹣﹣《中国古代太学与欧洲中世纪大学之比较》

    材料二

    中世纪后期,大学在意大利、法国和英国的文化中心城市兴起。它们多由当时已有的城市学校和主教学校发展而来。如1150年正式成立的被誉为“欧洲母大学”的巴黎大学,便由巴黎圣母院教堂学校演变而来。这一时期的著名大学还有英国的牛津大学(1168年)、剑桥大学;意大利的那不勒斯大学;法国的蒙特利尔大学(1181年)等。当时大学一般开设文学、神学、法学和医学四大学科,文学最初是其他学科的基础,后来才独立成科,“七艺”是其主要课程。“七艺”的起源可追溯到古希腊,一般包括文法、修辞、逻辑学、算术、几何、天文以及音乐,后来又增加了自然科学、历史、地理等课程。

    ﹣﹣摘编自刘明翰《欧洲文艺复兴史•教育卷》

    (1)根据材料一、二及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中国太学与西欧大学产生的社会背景。

    (2)结合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太学与西欧大学的不同之处,以及二者所导向的社会观念的差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11 题
  1. 一战前,英、法、德三国国外投资总额为1750亿—2000亿法郎,按当时的低利率5%计算,每年的纯利润就达80-100亿法郎。英国对外投资的收入,不仅超过了对外贸易的收入,而且超过了工业生产的收入。关于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资本输出成为仅次于商品输出的殖民剥削手段

    B.资本市场的竞争直接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C.第二次工业革命加快资本在世界范围内的流通

    D.英国对外投资的高额收入主要得益于制度设计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9世纪60年代末,满清官员志刚在《初使泰西记》中对欧洲政治制度有如下评述:“泰西立君,不拘于男女,然为君而不能尽君道者,国人不服,则政令有所不行,不得安其位矣”。这表明作者

    A. 主张推行君主立宪政体   B. 已超越了当时主流思想

    C. 推崇西方的代议制民主   D. 对君主专制危机的警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正是在西方借助东方、欧洲借助中国完成对旧制度的现实批判和对新社会的思想启蒙,为欧洲自身的破茧成蝶准备条件的时候,欧洲人对东方的认识,悄然发生变化。肯定、景仰的维度向否定、批判的维度转化,欧洲连续五个世纪对中国的崇拜与美化渐行渐远了。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

    A. 随着交流加深西方逐渐改变对东方的认识

    B. 中国因固守农耕文明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C. 西方国家借助工业文明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D. 西方迅速发展与中国的迟滞形成鲜明对比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学者张国刚认为,刘邦在打天下过程中,有两类帮手,一类是“职业经理人”,比如萧何、张良,此类人战后论功行赏,出任各种职务;第二类是大小“股东”,他们分封为诸侯王。刘邦只是这些诸侯王推举的“董事长”。下列与材料观点一致的是

    A.汉初郡国并行制是顺势而为

    B.刘邦分封诸侯符合历史潮流

    C.汉高祖未实现皇权高度集中

    D.两类帮手推动田庄经济产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表摘编自《传统农业时代的灾荒风险和粮食安全》,据此可以推知,秦汉至隋唐时期

    A.北方地区封建经济开始盛极而衰

    B.南方广大地区逐渐得到开发

    C.南北方的经济发展水平趋向平衡

    D.农耕经济重心已经最终实现南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中国近代社会变革,在“富国强兵”的军事、经济变革失败之后,改革者即使面临着自身理论的不成熟和广大民众的愚昧如故,依然被迫仓促上阵,避开文化上的前哨战,直接诉诸政治变革。这一状况

    A.是甲午战争后外患渐趋严峻的结果

    B.根源于民族资本主义的较快发展

    C.导致近代中国选择走法美共和道路

    D.与西方的近代化进程有相似之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鸦片战争前后,江南的经济重心从苏州转移到上海。“北自京畿、南达海徼者又不在苏而在沪矣。”江南经济重心的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

    A.苏州传统丝织业的衰落

    B.运河贸易已被海运取代

    C.东南沿海走向对外开放

    D.农民运动破坏经济发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1946年,美货大量进口严重打击了同类的中国农产品和工业品的生产和销售,引起国内生产危机。美货充斥国内市场满足了一时的国内需求,但随着外汇储备的减少,国民政府不得不限制进口,而这时美货价格已成为国内市场商品价格的主导。该现象的出现

    A.说明关贸总协定有损弱国

    B.使国民经济进入虚假繁荣

    C.不利于抗战后的社会稳定

    D.彻底击垮了中国自然经济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20世纪30年代,蒋廷黻、胡适等自由主义知识分子陆续加入他们之前一直在批评的国民政府;而梁漱溟认为当时共产党“博得国内大多数的同情拥护和期待”,主要是因为共产党“放弃对内斗争,倡导团结抗战”。材料说明:

    A.蒋、胡等人放弃了自由主义立场

    B.梁漱溟主张共产党服从国民政府

    C.民族矛盾成为当时社会主要矛盾

    D.国共对立导致了知识分子的分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罗斯福在某次《就职演说》中曾说:“我们要前进,我们就必须像一支训练有素而又忠诚的军队那样,为了共同的纪律而乐意有所牺牲:因为没有这样的纪律就不可能前进,就不可能实现有效的领导。”这里他主要是强调

    A.企业应该公平经营

    B.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C.对经济进行控制调节

    D.权力的制衡原则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是宣称追求同一目的的两场不同的运动,他们所追求的目的一样,而追求的手段却截然相反,以致人文主义者和新教徒之间互怀敌意。对二者“追求的手段却截然相反”的理解正确的是

    A.文艺复兴自由的追求美,而宗教改革自由的追求真理

    B.文艺复兴追求人的至高的权利,宗教改革研究上帝的旨意

    C.文艺复兴投身世俗的怀抱,宗教改革用自己的信念对抗旧的世界

    D.二者对待神的态度不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2 题
  1. 【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为了扩大赋税征收面,隋初进行了纳税户口清查工作,《隋书,食货志》载:“高祖令州县大索貌阅,户口不实者,正长远配,而又开相纠之科。大功已下,兼令析籍,各为户头,以防容隐。于是计帐进四十四万三丁,新附一百六十四万一千五百口。”……大索貌阅之后,大臣高颖又认为长吏肆惰,遂请行输籍之法。由中央确定划分户等的标准,写成定簿,并根据户等高低征派赋役。由于国家规定的赋役数量低于豪强地主对佃农的剥削量,许多原来依附豪强地主的农民纷纷脱离地主,向官府申报户口,纳税服役,甘心成为国家的编户。这样既调动了贫苦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又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虽然隋代农民赋役较前代有所减轻,但是纳税人口却比前代成倍激增,隋朝经济改革对国家财政的影响由此一目了然。——摘编自《从改革的角度看隋朝的“国计之富”》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隋代税制和户政改革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隋代税制和户政改革的意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在避免未来的毁灭性冲突的过程中,巴黎的外交官们制造了国际联盟,这一联盟是第一个永久性的国际组织,它的主要任务是维持世界和平。

    这一联盟的两个缺点使得它是无效的。首先,建立这个联盟的目的是为了通过仲裁解决国家争端,但是它没有实施决定的权力。其次,作为保护全球和平的工具,它依赖于联合安全。……然而,联合安全的基本前提——所有大国参加——一直没有实现,原因是有些大国不属于这个联盟。……尽管由于这一联盟在30年代无力阻止侵略而导致它在1940年的终结,但是这个联盟建立了永久国际组织模式,为后来的联合国做了示范。

    材料二:二战期间同盟国曾提出建立一个国际组织,1944年,来自中国、英国、苏联和美国的代表在华盛顿近郊的敦巴顿橡胶园草拟了《联合国宪章》。1945年,由来自50个国家的代表在旧金山确定下来《联合国宪章》的最后一稿。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和安全;推动世界各国家间的友好关系。它为不受“冷战”支配的全球重建提供了一项选择。

    ——均摘自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国联和联合国的不同之处。

    (2)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联合国的作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