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1 题,其中:
现代文阅读 2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诗歌鉴赏 1 题,名句名篇 1 题,选择题 3 题,语言应用 2 题,作文题 1 题
简单题 3 题,中等难度 8 题。总体难度: 简单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司马迁与班固

    司马迁作《史记》,完成于汉武帝末年。班固作《汉书》,书未成而作者因与外戚窦宪的关系,死于狱中,事在汉和帝永元四年(公元92年)。一属西汉,一属东汉,相去公元元年各约90年。今日看来,这两部书好像联袂而出。其实它们间隔了大约180年,等于我们现在距离清嘉庆朝的时间。

    《史记》为私人著作,《汉书》则经皇帝看过,有国史的色彩。司马迁自称“成一家之言”和“藏之名山”,已和班固作书的宗旨不同。况且《史记》是通史,《汉书》是断代史。两位史家的个性癖好不同,这也使他们在取材行文之间,有相当的出入。在公元前90年和公元90年,中国的史家和思想家所处的社会环境已有大幅度的变化。其中一个关键在于,汉武帝用董仲舒之建议,罢斥百家,独尊儒术。我们在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董仲舒之尊儒,并不是以尊儒为目的,而是为了树立一种统一帝国的正统思想,他坦白地承认提倡学术,旨在支持当时政权。武帝之置五经博士、立学校之官、策贤良,都根据此宗旨着眼,从此中国庞大的文官集团,有了他们施政的正统逻辑。司马迁和董仲舒同时代,他读书不受这种政策的影响。而到了班固生活的年代,“正规的”儒家思想已有一百多年的基础。

    司马迁和班固一样,自称是周公和孔子的信徒。可是今日我们一打开《史记》,随意翻阅三五处,即可以体会到作者带着一种浪漫主义和个人主义的作风,爽快淋漓,不拘形迹,无腐儒气息。他自称“少负不羁之才,长无乡曲之誉”,应当是一种真实的写照。他所崇奉的“士为知己用,女为悦己容”也可以说是源于儒家道德,可是这立场就已经和经过正统限制的所谓儒家不同了。

    《史记》里写荆轲和高渐离饮酒击筑,又歌又泣,旁若无人,已近于董仲舒所说的“邪辟”。并且项羽是汉高祖刘邦的死对头,而《史记》里的《项羽本纪》排列在《高祖本纪》之前(若在后代必称“项酋”“伪楚”,而“本纪”只能降格为“载记”)。文中又把项羽写成一个虽暴躁却又浑憨可爱的角色,其英雄末路,令人怜惜。与之相较,刘邦反像一个伪君子。

    《史记》除了《刺客列传》之外,还有《滑稽列传》《日者列传》和《龟策列传》,可谓涉及九流三教,有呈现整个社会之剖面的样子。班固书里虽有《东方朔传》,却不再缕列非正派或下流的文化资料。

    也因其如此,司马迁就受到班固的指责。《汉书》里就有《司马迁传》,内中批评他“又其是非颇缪于圣人,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述货殖则崇势利而羞贱贫,此其所蔽也”。

    这些地方还不足以表现班固的正统思想,最使我们看出他的作品在历史上是属于“罢斥百家,独尊儒术”之后的产物的,乃是《汉书》卷二十《古今人表》。这表里列有1931位古代名人,包括传奇中的人物如女娲氏、有巢氏,《论语》中有名的孔门弟子,《春秋》中的国君等,至秦亡为止。由作者“显善昭恶”的原则按上上至下下区分为三等九则。内中得“上上圣人”者十四人,包括三皇五帝,以周公、孔子殿后。仲尼之外即再无圣人,孟子也只与颜渊、管仲同属“上中仁人”。老子与商鞅、申子、墨翟、韩非都属“中上”,与孙膑、白起一流。刺客荆轲则为“中中”,和孟尝君、吕不韦同品。而“下下愚人”里既有蚩尤、共工、三苗,也有倾国倾城的褒姒和妲己。秦始皇虽焚书坑儒,班固只贬之为“中下”,因为他下面还有二世胡亥列入“下中”,宦官赵高列入“下下”。

    因此,我们也可以推想出世俗观念中儒家的拘泥,并不一定是孔子和他门徒的真性格。那些呆板多方面的样子,还是后人所造,其目的在维持文官集团的紧凑。总算还是中国读书人的运气好,得有太史公司马迁在兰台令班固之前写作,否则没有《史记》,径由《汉书》开二十三史之端,中国史学的传统,必更趋向“文以载道”的方针,更缺乏“百家殊方”的真实性和生动活泼了。

    (选自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有删改)

    1.关于《史记》和《汉书》的表述,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史记》完成于汉武帝末年,《汉书》完成于汉和帝永元四年,一属西汉,一属东汉,成书年代相差约180年。

    B.《史记》为私人著作,而《汉书》则经皇帝看过,带有国史的色彩,因此《汉书》在编修上要比《史记》更为严谨和准确。

    C.司马迁的“成一家之言”“藏之名山”的宗旨和班固作《汉书》的宗旨有很大不同,这就决定了《史记》是通史,《汉书》是断代史。

    D.汉武帝用董仲舒之建议,罢斥百家,独尊儒术,司马迁的思想并未受此影响,而班固则不同,这也是《史记》和《汉书》风格差异的重要原因。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董仲舒之尊儒,并不是以尊儒为目的,其真正目的在于树立一种统一帝国的正统思想,支持当时政权。班固受其影响,并呈现于《汉书》的创作中。

    B.司马迁和班固都认同儒家思想,但是作者个人气质的巨大差异使得《史记》和《汉书》文风差异明显,司马迁带着一种浪漫主义和个人主义的作风。

    C.《史记》和《汉书》在对待项羽的态度上差异明显,《史记》里的《项羽本纪》排列在《高祖本纪》之前,这在《汉书》中是不可能出现的。

    D.《史记》里的人物涉及三教九流各色人等,如日者(占卜的人),而《汉书》秉持官方正统思想,较少记录不符合正统观念的人物。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班固在《汉书·司马迁传》中表达了对司马迁的看法“是非颇缪于圣人”,他认为《史记》的叙史观念有悖于圣人之道。

    B.《汉书》里的卷二十《古今人表》按照官方正统观念把历史人物分为三等九则,内中得“上上圣人”者十四人,仲尼之后即再无圣人,表现了极强的独尊儒术的态度。

    C.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孔子及其门徒的形象,多半出于汉朝“独尊儒术”以后的历史典籍,这些形象并不是他们的真实形象。

    D.《史记》中把项羽刻画成一个虽暴躁却又浑憨可爱的末路英雄的形象,与之相比,刘邦反像一个伪君子,这样的描述在《汉书》中是不可能出现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布列松:镜头里的忠实记录

    法国人亨利·卡蒂埃—布列松是20世纪最伟大的摄影家之一,他的摄影作品曾登上过全世界最著名的杂志和报纸,他让拍摄新闻照片成为了一种艺术。对世界上的大多数摄影师们来说,布列松就是一道“槛”。似乎只有读懂了他的作品,才能一窥摄影的究竟。

    布列松出生在法国巴黎附近的香特鲁小镇,叔叔路易是一个极具天赋的画家,也是布列松艺术道路上的启蒙者和最重要的影响者。“1913年的圣诞节,我第一次走进叔叔的画室,当时我只有5岁,但马上就被画布和画室的味道迷住了。”布列松由此开始跟随叔叔学习油画。

    在英国剑桥大学攻读英国艺术与文学两年后,22岁的布列松应征入伍,度过了一段让他“很难适应”的军旅生涯。也许是被匈牙利摄影师马丁·芒卡西的作品《三个黑人少年奔向浪涛》吸引,退伍的布列松出人意料地去了当时法国的非洲殖民地科特迪瓦,成为一名猎人。很多人都钦佩布列松的冷静。法国导演路易·马勒曾回忆1968年法国“五月风暴”时的布列松:当时巴黎学生暴动已经达到最高峰,到处一片混乱,但布列松仍能冷静地面对事态,一小时只拍了4张照片。这应该得益于他在打猎中练就的技巧——准备,等待,等待,等待,最后扣动扳机……

    布列松在科特迪瓦感染了一种可怕的传染病,病情的严重曾一度让他筹划自己的葬礼。但最后,他还是挣脱了死神。从此,这个世界上就没有什么事情能够让他退缩了。

    布列松和他小巧的35毫米莱卡照相机见证了几乎20世纪所有的重大事件,以及一些最具象征意义的时刻和人物。他曾亲历1948年甘地被暗杀事件和甘地的葬礼,也曾记录过西班牙内战和巴黎解放,以及印度的分裂和1968年法国学生运动。作为西方记者,他还曾获准进入新中国和苏联拍摄。

    在研究1949年前后的中国历史时,可资借鉴的影像资料比之其他年代明显要丰富,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得归功于布列松。1948年12月初,作为著名的美国《生活》杂志特派摄影记者,此前一直在东南亚采访的布列松乘飞机从缅甸仰光飞抵北平。在北平停留的12天,他的镜头忠实地揭示了政局剧烈动荡给人民带来的悲惨和苦难。出版于1954年的摄影作品集《从一个中国到另一个中国》的封面就拍摄于北京街头——一名来城里贩卖蔬菜的农民正在吃饭,背后是一脸茫然的店主和空荡荡的店面。

    1949年初,布列松赶在解放军包围北平之前飞赴上海,此后一直在江浙沪一带拍摄,直至9月份乘船去香港采访。当时的通货膨胀使百姓手中的纸币几乎成为废纸,在一幅照片中,一名携带着零用钱上下班的富人的自行车把上,挂着一大捆纸钞,直观地反映了通货膨胀的严重程度。另外一幅照片中,人们疯狂地挤在银行门口,企图兑换一点黄金,眼神中充满恐慌和无助。在南京,他在市民买米的拥挤队伍里,抓拍到了一张愁容满面的男孩子的照片,与另外一张上海饱受饥饿的人们哄抢米店的照片一起,反映了令人恐怖的饥荒对人性的摧残。

    布列松在中国采访的这一年,正是中国命运的“转折年”。他客观地记录了国民党政府在中国的轰然倒台,同时记录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上海和南京的历史性画面。在新中国成立十周年之际,布列松应我国政府邀请访华3个月。作为首位进入新中国采访的摄影记者,他拍摄的有关新中国的大量纪实照片广受西方读者的欢迎,也打开了一扇西方观察一个新生政权的窗户。同时,他的作品和全部采用抓拍的工作方式,对当时中国的摄影产生了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

    布列松在世界摄影舞台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似乎至今没有人能够超越。美国华盛顿科克林艺术画廊主任菲利普·布鲁克曼评价布列松说:“他不但改变了摄影,而且改变了我们通过照片观看世界的方式。”

    法国前总统希拉克在获悉布列松逝世的消息后悲痛地说:“法国失去了一位天才摄影家、一位真正的大师。他是20世纪最具天赋并深受世人尊敬的艺术家之一。

    (摘自王兵《布列松:镜头里的忠实记录》,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亨利·卡蒂埃—布列松,法国人,世界著名的人文摄影家,“决定性瞬间”理论的创立者与实践者,被誉为“现代摄影之父”。

    (百度百科)

    ②“经过加工或导演的照片,我没有兴趣……相机是素描本,直觉与自发性反应的工具,是我对疑问与决定同时发生的瞬间驾驭……摄影者需凭借极为精简的方法才能达到表现上的单纯……必须永远秉持对被摄者与自己的最大尊重!” “在摄影中,最小的事物也可以成为伟大的主题!

    (摘自布列松《决定性瞬间》)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布列松是20世纪最具天赋并深受世人尊敬的摄影家,他的这种天赋才华,深受同样极具天赋的画家叔叔路易的启蒙和影响。

    B.受《三个黑人少年奔向浪涛》影响,布列松在科特迪瓦成为一名猎人,这历练了他的冷静,使他能够在等待的最佳瞬间按下快门。

    C.在科特迪瓦,布列松感染了可怕的传染病,经历了死神的考验,但这却磨砺了他的意志和品格,使他不再畏惧任何艰难困苦。

    D.布列松用他的镜头忠实记录了国民党的倒台和新中国的变化,歌颂了社会主义中国,对西方国家了解新中国做出了积极贡献。

    E.布列松在世界摄影舞台上有着巨大影响力,他对摄影技术进行了大胆创新,赋予作品以生命和灵魂,得到艺术家和政要的高度评价。

    2.哪些因素使布列松成为“现代新闻摄影之父”?请予以概括。

    3.布列松的摄影对中国有哪些影响?请简要分析。

    4.为什么说“对世界上的大多数摄影师们来说,布列松就是一道‘槛’”?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安守忠,字信臣,并州晋阳人。晋天福八年,以守忠为牙内指挥使,领绣州刺史。周显德四年春,改鞍辔库使。会淮南初下命守忠驰往宣谕时藩臣骄蹇遇朝使多简傲守忠抗以正礼无所辱命。未几,改卫州刺史。

    宋初,入为左卫将军。蜀平,太祖知远俗苦苛虐,南郑为走集之地,故特命守忠知兴元府以抚绥之。四年,改汉州刺史。时寇难甫平,使车旁午,公帑不足,守忠出私钱以给用。每遣使,太祖必戒之曰:“安守忠在蜀,能律己以正,汝行见之,当效其为人也。”开宝五年,知辽州。民有阴召并寇谋内应者,事泄,守忠悉斩以徇。九年,命将征太原,守忠受诏与孙晏宣由辽州入,既而与路罗寨监押马继恩遇,乃相与会兵入贼境,燔寨四十余,获牛羊数千。

    雍熙二年,改知易州,徙夏州。每西戎犯边,战无不捷。淳化二年,徙知雄州。方与僚佐宴饮,有军校谋变,擐甲及阍,阍者仓卒入白。守忠言笑自若,徐顾坐客曰:“此辈酒狂尔,擒之可也。”人服其量焉。明年,加耀州观察使,兼判雄州。未几,召还,条陈边事,敷奏称旨,赐钱五百万。五年,又知沧州。至道初,移雄州。三年,复知沧州,拜感德军节度观察留后。徙宋州,兼制置营田使。威德兼著,吏民不忍其去。咸平三年,入觐,遣还未行,暴卒,年六十九,赠太尉。

    守忠谨悫淡薄,为治简静。太祖居藩日,素相厚善,及受禅后,每优任之,守忠处之益谦。从征太原,多与谋略,人罕知之者。所至藩郡,乐施予,丰宴犒,且喜与士大夫游从,故时论多与之

    (选自《宋史·安守忠传》,有删改)

    [注]①并:指并州,现在的山西太原一带。

    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会淮南初下/命守忠驰往宣谕时/藩臣骄蹇/遇朝使多简傲/守忠抗以正礼/无所辱命

    B.会淮南初下/命守忠驰往宣谕/时藩臣骄蹇/遇朝使多/简傲守忠抗以正礼/无所辱命

    C.会淮南初下/命守忠驰往宣谕时/藩臣骄蹇/遇朝使多/简傲守忠抗以正礼/无所辱命

    D.会淮南初下/命守忠驰往宣谕/时藩臣骄蹇/遇朝使多简傲/守忠抗以正礼/无所辱命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淳化:是宋太宗的年号。历代帝王凡遇到“天降祥瑞”或内讧外忧,遇到大事、要事,往往要更改一下年号。

    B.兼:兼任,同时监管之意。同时表示兼职、代理的词语,还有“假”“领”“摄”“署”“权”“陟”“行”等等。

    C.赠:是古代朝廷为表彰已死大臣的功绩,追授给死者的一种官职或称号,也称追赠;其余还有赠官、赠典等。

    D.受禅:上古时期的禅让制度,最早记载于《尚书》之中。后来中国的帝王更替,也有以受禅之名,行夺权之实的。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安守忠在蜀地任职时,为官清廉。由于战争刚刚平息,满目疮痍,民生凋敝,库藏的钱财不足,他就用自己的钱来贴补。

    B.安守忠军事才能卓越,战功显赫。征伐太原,“燔寨四十余,获牛羊数千”,但因不是主帅,所以很少有人知道他参与了谋略。

    C.安守忠改任雄州知州,处惊不变。面对军校的阴谋叛变,不仅有胆,而且有识,从容面对,在谈笑之间消除了祸端。

    D.安守忠在太祖登基后,深受重用。他跟随太祖南征北战,因冷静诚实地处理政务,太祖不仅厚待,而且优先任用。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有阴召并寇谋内应者,事泄,守忠悉斩以徇。

    ⑵所至藩郡,乐施予,丰宴犒,且喜与士大夫游从,故时论多与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春  怨

    殷尧藩

    柳花扑帘春欲尽,绿阴障林莺乱啼。

    只愁明日送春去,落日满园啼竹鸡。

    春  怨

    李白

    白马金羁辽海东,罗帷绣被卧春风。

    落月低轩窥烛尽,飞花入户笑床空。

    1.李白《春怨》的最后两句各有一个字用得特别好,请找出来并作简要分析。

    2.这两首同题诗都写春怨,请从诗歌塑造的形象及表达的情感两个方面,作简要赏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登高》中“           ”两句,表明诗人不由自主地想到自己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的处境,生出无限悲秋之情。

    2.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描写山间春夏景色的名句是“           ”。  

    3.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表明自己在同学中虽然衣着破旧,但也不羡慕他们的两句是“          

    4.屈原《离骚》中表现诗人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语句是“           ”。 

    5.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这一神话的句子是“           ”。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3 题
  1.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词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2015年度中国文化跨界论坛”日前在北京举行,届时来自世界各国的艺术家、企业家和媒体人围绕当前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的热点进行了交流。

    B.对于那些熟稔互联网的人来说,进行“互联网+”创业,最难的可能并不是“互联网”这一部分,而是“+”什么以及怎么“+”的问题。

    C.这家民用小型无人机公司一年前还寂寂无闻,一年后却声名鹊起,其系列产品先后被评为“十大科技产品”“2014年杰出高科技产品”。

    D.近年来,广袤蜀地的新村建设全面推进,大巴山区漂亮民居星罗棋布,大凉山上彝家新寨鳞次栉比,西部高原羌寨碉楼拔地而起。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文化企业运用金融工具要有度,欲速则不达,要遵循回归本源、合理布局、做优企业、做强业绩,以创作出好产品为根本目标。

    B.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的“以房养老”模式有利于减轻政府、社会、老人子女的养老负担,还能有效盘活房屋资源,可谓“一举多得”。

    C.“假日经济”只是一次集中消费,并不能让社会消费总额发生太大的提升。更何况,随着带薪休假制度的逐步完善,民众完全可以给自己放“长假”。

    D.我国目前的法定规划程序大多以制定大型的综合性规划为主,这种规划费时费力,且审批周期长,往往规划刚刚编制完就过时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文学风格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其形成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通过作家不断的社会实践和艺术实践。                              

    ①我们知道,出于不同的创作个性,作家们在描绘相同对象时,笔下也各有千秋

    ②创作个性极大地影响着作家的创作活动

    ③影响着作家去构建独特的文学艺术世界

    ④是作家个人气质、人格精神、审美情趣、艺术才能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⑤从根本上说,文学风格取决于作家的创作个性

    ⑥朱自清和俞平伯同舟共游秦淮河,皆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为题抒发感怀,却成就了旨趣大异的两篇名作

    A.①⑥⑤④②③    B.②③④①⑥⑤    C.⑤②③④①⑥    D.⑤④②③①⑥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2 题
  1.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词语或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维生素过去叫做“维他命”,①      ,维生素就是维持生命的元素。维生素的种类很多,已知的已有几十种,包括维生素A.B.C.D.K等。每个人需要的维生素量很小,②      。人体一旦缺乏了维生素,不仅生长发育要受到影响,③            。例如缺乏维生素B,就会患脚气病、口角炎、糙皮病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近来网络上流行将不同的年龄段群体称为“××后”,下表是某娱乐论坛上对“70后”“80后”“90后”不同特点的总结,请你概括出该表所反映出的“90后”这一特定群体的特征,要求准确客观,形象合理,语言不可太偏激,60字以内。

    “70后”

    “80后”

    “90后”

    基本都是工作狂;我们有存款;

    结交有背景有地位的人;

    读书为了找个好工作、赚很多钱;

    K歌的时候只会唱《2002年的第一场雪》;

    然后拼命拉着你喝酒,不让你唱;

    谈论的话题除了工作就是股票;

    吃饭时喜欢坐在上级旁边

    拒绝加班;我们负债;

    结交志趣相投的人;

    读书是为了增长本领;

    麦霸一般都是80后;

    话题更多,有英超、魔兽;

    最好别坐在上级旁边,那才无拘无束

    拒绝上班;

    我们有老爸;

    结交满身文身的帅哥靓妹;

    厌倦读书;

    不只会唱,还会跳;

    话题是QQ、微信;

    我就是老板

    答:“90后”这一特定群体的特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文题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富兰克林说:“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构成生命的材料。”

    陶行知说:“一年之中务求不虚度一日,一日之中务求不虚度一时。”

    也有人说,人生的很多乐趣往往在一些看似无关紧要的东西上,比如插花,比如自助旅游,或者在轻柔的音乐里闭目遐思,在洒满阳光的草地上读一本闲书……有位诗人认为最美好的时光是用来“虚度”的,就像无忧无虑的童年。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