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0 题,其中:
选择题 12 题,填空题 2 题,解答题 16 题
中等难度 30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12 题
  1.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B.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C.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说明声音具有能量
    D.听不同乐器弹奏同一首歌曲时能分辨出所用乐器,是利用了声音的音色不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把蜡烛放在凸透镜前30cm处,光屏上可接收到倒立缩小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
    A.10cm
    B.15cm
    C.20cm
    D.30cm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昆虫飞行时翅膀都要振动,蝴蝶每秒振翅5~6次,蜜蜂每秒振翅300~400次,当它们都从你身后飞过时,凭你的听觉( )
    A.能感到蝴蝶从你身后飞过
    B.能感到蜜蜂从你身后飞过
    C.都能感到它们从你身后飞过
    D.都不能感到它们从你身后飞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有关光的现象中,正确的说法是( )
    A.阳光下,微风吹拂的河面,波光粼粼,这里蕴含着光的反射
    B.光与镜面成30°角射在平面镜上,则其反射角也是30
    C.人在照镜子时,总是靠近镜子去看,其原因是靠近时像会变大
    D.老年人通过放大镜看书,看到的字的实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雨后晴朗的夜晚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下面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A.迎着月光走时地上暗处是水,背着月光走时地上发亮处是水
    B.迎着月光走或背着月光走时,都应是地上发亮处是水
    C.迎着月光走时地上发亮处是水,背着月光走时地上暗处是水
    D.迎着月光或背着月光走时,都应是地上暗处是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望远镜能对远处的物体进行视角放大,它利用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分别作为物镜和目镜,则物镜和目镜对被观察物体所成的像是( )
    A.物镜和目镜都成虚像
    B.物镜和目镜都成实像
    C.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D.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以下减弱噪声的方法中,属于在声源处减弱的是( )
    A.会场内把手机调到无声状态
    B.在飞机旁的工作人员佩带有耳罩的头盔
    C.关闭房间的门窗
    D.高架道路两侧某些路段设有隔音板墙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多次被弹开.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 )
    A.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
    B.声音产生的原因
    C.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
    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在下面所示的四个情景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
    B.
    C.
    D.
    图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面的光路图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如图所示的是从平面镜中看到的钟面虚像,则实际时间是( )
    A.9时40分
    B.2时20分
    C.4时10分
    D.7时50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下列四幅图,分别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的是( )
    A.②①
    B.③①
    C.②④
    D.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2 题
  1. 两人相距较远说话时,听不到对方的声音,但同样情况下,用自制的土电话就可以听到相互的说话声;耳朵贴在铁轨上能听到远处火车开来的声音而站起来就听不到了.对此,请你提出一个要研究的问题: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小明身高1.76m位于平面镜前3m处,像与小明的距离是________m,如果小明向镜面前进1m,小明在镜中的像会________1.76m(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解答题 共 16 题
  1. 根据所学物理知识完成下面内容:
    (1)小明弹奏电吉他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__;琴声是通过________传播到我们耳中的.
    (2)买瓷碗时,人们常会敲一敲瓷碗通过声音来判断是否破损,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________不同来识别的;
    (3)声波可以用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说明声波具有传播________的性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把幻灯片放在教学用的投影仪上,如果要使屏幕上得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如图所示,应使投影仪________(填“远离”或“靠近”)屏幕,并把透镜向________(填“上”或“下”)移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如图a所示,伍实同学用示波器、钢锯条和台钳研究声音的响度.他将钢锯条的下端夹紧在台钳上,上端用手扳动一下,使钢锯条振动发声.实验中,他进行了两次实验,第一次锯条发出的声音响,第二次锯条发出的声音轻,他同时观察到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幅度分别如图b、c所示,则他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图d、e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图________是乐音的波形.请提出一种控制噪声的方法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如图,夜晚,把桌子放在电灯下面,在桌面放一张白纸,然后再把凹透镜放在白纸上.当逐渐向上移动凹透镜时,可以观察到:通过凹透镜的光束在白纸上所形成的光斑的面积会随着凹透镜移动而逐渐变________,光斑的亮度则逐渐变________(全部选填“大”、“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2009年7月22日,我市观察到“日全食”,这是光沿________引起的现象,神话中的孙悟空一个筋斗飞行的距离是十万八千里(约为5.4×104Km),设翻一个筋斗用的时间是1s,则孙悟空飞行的速度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真空中的光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如图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门铃放在玻璃罩内,可以听见铃声.抽出罩内一部分空气后,随着抽气的进行,铃声________,把空气充入罩内,又能听到铃声.由此我们推理出结论: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甲、乙两人站在一堵光滑的墙壁前,两人之间相距102m,且距离墙壁均为68m,如图所示,甲开了一枪后,乙先后听到两声枪响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s.(已知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40m/s)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如图所示,三个相同的玻璃瓶装水,水面高度不同: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发出声音的音调从高到低的是________.用木棍敲打瓶口,发出声音的音调从高到低的是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在图中,入射光线AO与水面成50°角在水和空气的界面同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请分别画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大概位置)并标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及折射角.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如图,请在两幅图上分别作出入射光线、出射光线.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小敏、小颖和小青在玩荡秋千时,感到秋千往返摆动时间有规律.于是对“哪些因素决定秋千往返摆动的时间”提出下列猜想,小敏猜想:可能由秋千的绳长决定;小颖猜想:可能由人与秋千坐垫的总质量决定;小青猜想:可能由秋千摆动幅度(摆动中人离开中心的最大距离)决定.于是进行了如图实验,一细绳一端拴一小球,一端固定,让小球自由往返摆动,并记录数据如下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本次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小球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由 ______决定;
    (2)摆钟是利用本实验的原理制成的.某一摆钟变慢了,要调准它,应将摆钟的摆长调 ______(选填“长”或“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
    (1)在探究前,小明同学将凸透镜对着太阳光,把透镜逐渐向白纸移动,直到太阳光在白纸上会聚到一点(如图).测量点到透镜的距离即为______.
    (2)如图所示,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来探究成像规律,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其目的是使像成在______.

    (3)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
    (4)把图中的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视网膜.给“眼睛”戴上远视眼镜,使烛焰在“视网膜”上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远视眼镜,为使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如图所示,是小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活动中所选用的器材和活动过程.
    (1)在探究活动中对玻璃板放置的要求是:________;
    (2)选择蜡烛A和B的要求是:________;
    (3)如果在图a中蜡烛像的位置上放一张白纸板做屏幕,则白纸板上将________(填写“有”或“没有”)蜡烛的像;
    (4)把蜡烛B放到A蜡烛像的位置上,将会看到图c所示的现象.这说明: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为探究声音的反射与吸收特点,小明同学进行了实验探究.
    (1)在玻璃圆筒内垫上一层棉花,棉花上放一块机械表,耳朵靠近玻璃圆筒口正上方10cm处,能清晰地听见表声,表声是通过______传播的.
    (2)当耳朵水平移动离开玻璃圆筒口一段距离后,如图(甲)所示位置,恰好听不见表声.
    (3)在玻璃圆筒口正上方10cm处安放一块平面镜,调整平面镜的角度直到眼睛能从镜面里看到表,如图(乙)所示,则∠AOB是该光路的______角.此时耳朵又能清晰地听见表声了,说明声音______(填“能”或“不能”)像光一样反射.
    (4)用海绵板代替平面镜听见的声音明显减弱,说明海绵板吸收声音的能力______(填“强”或“弱”)于玻璃板.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声音在海水中传播的速度约为1530m/s,利用声纳可以测量海水的深度,由声纳的发射器从海面向海底发出超声波,测出从发出超声波到接收到超声波共用的时间为6s,则海水有多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在实验探究活动中,甲把耳朵贴在铸铁管的一端,乙在铁管另一端敲一下,甲听到两次响声.两次响声间隔的时间为2s,铸铁中的声速5100m/s.求管长为多少m?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