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8 题,其中:
选择题 12 题,综合题 6 题
简单题 12 题,困难题 6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2 题
  1. 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谈及周代的宗法制度时说:“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于天,争乃不生。”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里的“天”是指(    )

    A.辨别是非善恶的天理          B.表现自然现象的天道

    C.决定嫡庶身份的天命         D.确定继承人选的天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汉承秦制,官秩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官阶在100石以上者,每月有俸16斛~350斛不等。第二类是斗食、佐史之秩,斗食月俸11斛,或岁俸不满百石,计日而食一斗二升,故称斗食;佐史月俸八斛。第三类是少吏,秩无规定。秦汉时期采取官秩分类的主要目的是(    )

    A.拓宽官吏选拔途径               B.扩大统治基础

    C.君主控制用人权                D.实现选贤任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在谈到明朝内阁的作用时,有学者指出:“内阁成员犯不着为了皇帝去得罪其他文官,事实上他们也没有这个权力。没有宰相的权力和地位,却要承担宰相的罪责,去充当皇帝的挡箭牌、替罪羊,这是任何明智的人都不会去做的事情。”这意在说明内阁的设立(    )

    A.不利于政府机构间的协调与监察

    B.加强了对百官的监察

    C.弥补了明太祖废丞相带来的弊端

    D.直接导致了皇权削弱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烧毁房屋或堆放在房屋附近的谷物堆的,如属故意,则捆绑而鞭打之,然后将其烧死;如为过失,则责令赔偿损失,如无力赔偿,则从轻处罚。”《十二铜表法》的上述规定集中体现了罗马法(   )

    A.考虑周全,甄别案件性质

    B.宽容忍让,代表弱势群体

    C.叙述详细,内容庞杂繁琐

    D.司法不公,保护强者富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美国麦迪逊曾说:“共和国无论多小,为了防止少数人结党营私,代表必须达到一定数目,同时共和国无论多大,为了防止人数过多的混乱,代表必须限于一定数目。”他主张(    )

    A.既要让公民行使权力又要限制行使权力的范围

    B.应该采取中庸原则,处事不偏不倚

    C.应该把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相结合

    D.代表机构既要体现广泛性又要精干有效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根据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普鲁士虽然有能力否决不利于它的议案,但其他中小邦也可以联合起来以多数票制服普鲁士,确保自己的权力不受侵犯,甚至只要巴伐利亚、萨克森和符滕堡三个邦联合起来就可以否决对其不利的议案。这反映了德意志帝国(    )

    A.分裂割据的局面未完全消除

    B.由各邦分享军事、外交大权

    C.组织形式呈现联邦主义性质

    D.体现普鲁士的专制主义传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鲁迅说:“至于中国所谓的手段,在我看来,有时也应该说有的,但绝非‘以夷制夷’,倒是想‘以夷制华’。然而,夷又哪有这么愚笨呢,却先来一套‘以华制华’给你看”。中国近代史上能体现以夷制夷、以夷制华、以华制华三种策略的历史事件分别是(    )

    A.甲午战争,太平天国,辛丑条约

    B.辛丑条约,太平天国,甲午战争

    C.太平天国,辛丑条约,甲午战争

    D.甲午战争,辛丑条约,太平天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曾国藩:“士不能诵孔子之经,而别有所谓耶稣之说,《新约》之书,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此岂独我大清之变?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于九原! ”材料说明曾国藩反对太平天国(   )

    A.破坏中国传统文化               B.信奉耶稣

    C.毁坏经书                     D.推翻清朝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近年来,对洪秀全及太平天国评价问题的讨论一直未曾停止。胡绳说:“从所代表生产关系来说,资产阶级是一个比农民阶级先进的阶级,但从反帝反封建的积极性上说,农民阶级远远超过资产阶级。”这一评述体现的史学观点是(    )

    A.革命史观      B.社会史观    C.全球史观     D.现代化史观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共和建设之初,所以艰难不易现实,往往复反专制或帝制之理由,乃因社会之惰力,阻碍新法使不易行,非共和本身之罪也。其阻力最强者,莫如守旧之武人,及学者。”陈独秀这段论述表明他认为辛亥革命后出现帝制复辟现象主要是由于(    )

    A.辛亥革命并未真正确立民主共和制

    B.康有为等守旧保皇党人的支持推动

    C.广大人民群众没有真正理解民主制

    D.近代中国社会存在复辟帝制的基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李敖在《纠对“五四”运动的错误的认识》一文中写道:“五四运动把胡适所希望的一个单纯的文化运动转变政治运动,扰乱了他那为中国建立非政治的文化和思想基础的梦想,对这个梦想的达成而言,五四显然是一条岔路”。以下对此观点中“岔路”一词最恰当的解释应该是(    )

    A.五四运动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B.认识到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特征

    C.五四运动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轨迹

    D.五四运动继承了胡适解放思想的初衷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历史学家费正清在《观察中国》中说:“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阶级的社会差别。”中国近代最接近这两个梦想实现是在(    )

    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6 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5分)

    材料一  秦朝中央监察机构最高首脑是御史大夫。御史大夫位居三公之尊,是副丞相,主要职责就是统率监察官员……御史一部分在中央负责日常监察工作,另一部分常驻地方郡一级机构,负责对郡县两级官员的监察……这样,中央和地方官员,莫不在监察机构的监控之下。秦朝建立了独立于行政系统之外的垂直的监察系统,这个系统直接向皇帝负责。

    ——单卫华、赖红卫、张相军《中国廉政文化史》

    材料二  贞观六年,中书舍人高季辅上言:“外官卑品,犹未得禄,饥寒切身,难保清白,今仓廪浸实,宜量加优给,然后可责以不贪,严设科禁……上许之。”贞观十八年,太宗本人对当朝重臣做了精当评价,其中,杨师道“性行纯和,自无愈违",岑文本“性质敦厚"……戴宵性贞正,死时“宣宇弊陋,祭享无所,令有司特为造庙”。

    (高宗永徽三年)政府颁布《唐律疏议》规定:(官员)受财而枉法者,一尺杖一百,一匹加一等,十五匹绞。不枉法者,一尺杖九十,二匹加一等,三十匹加役流。无禄者,各减一等。

    ——摘编自王春瑜《中国反贪史》

    材料三  宋初统治者认识到官员的俸禄与其廉洁的关系,实行了一项精简官员编制、合并州县、提高官吏待遇的政策。州县官员编制精简后,每位州县官加俸五千钱,之后又不断增加各种额外的津贴。与其他朝代相比,宋朝给予官员的俸禄待遇是最为优厚的。宋代的这种高薪制,对于官员的廉政有正面的保障作用。                            ——《宋史》

    材料四  朱元璋坚持“吾治乱世,刑不得不重”的观点,立下了“杀尽贪官”的决心,制定峻法,惩治贪官。《大诰》就是其重典治贪的具体表现。……朱元璋还创造“剥皮实草”之刑,凡贪污六十两银子以上者“枭首示众,仍剥皮实草”。朱元璋还建立了厂卫制度。

    ——摘编自管华《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宪法学透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朝的监察制度并指出其主要特点,试分析其出现的背景和目的(12分)

    (2)据材料二,概括唐朝反腐败的举措。根据材料三和材料四概括宋初和明初廉政措施的特点。(10分)

    (3)根据以上材料谈谈我们今天在反腐倡廉中应吸取古代哪些教训。(3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2分)民主政治是历史发展趋势,并随着时代进步不断完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修昔底德借尼西阿斯(古雅典将军)之口说出了这样一句话:“男人就是城邦。”

    ——马克壵  《世界文明史》

    (1)结合所学知识,解读“男人就是城邦”的内涵。(2分)

    材料二  1832年,英国选民从人口总数的大约2%增加到3.3%,但工人阶级被排斥在外。1836年后,工人阶级为争取选举权掀起了宪章运动。1866年后,英国通过两次议会改革,至1885年基本实现了成年男子普选权。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妇女为争取选举权展开了斗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英国已实现全民普选。               

    ——摘编自钱乘旦等《英国通史》

    (2)材料二中,英国选举权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这一变化历程表现出哪些特点?

    (6分) 

    材料三  自1953年以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对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名额,均按照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四倍于城市每一代表的人口数的原则分配。

    ——根据1953~2009年我国实行的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

    材料四   第十六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名额,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各省、各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数,按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相同的原则,以及保证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都有适当数量代表的要求进行分配。

    ——摘自2010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关于修改选举法的决定

    (3)对比材料三和材料四,指出我国农村地区在全国人大代表中所占比例的变化。(2分)结合所学知识,阐述促使这种变化产生的时代背景。(2分)

    (4)综上,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民主政治不断完善的社会条件。(2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与回眸

    材料  西汉后期,大商人、大地主兼并土地,占有奴婢,社会矛盾加剧,“改制”呼声高涨。以改革家形象出现的王莽代汉创立“新”朝,以《周礼》为依据进行改革。“新”政权建立前后七八年间,推行了四次币制改革。公元七年,铸搓刀、契刀、大钱,与五铢钱并行。三种新铸钱币的含铜量与五铢钱差别不大,但兑换价分别为一比五千、一比五百、一比五十。公元9年,废除五铢钱、错刀、契刀,另铸造小钱,与大钱并行。公元10年,推行总名为“宝货”的货币,分金货、银货、龟货、贝货、钱货、布货等质地、形制各不相同的六大类,共计28个品种,相互间兑换标准复杂。公元14年,废止大、小钱,发行重25铢的“货布”与重五铢的“货泉”。“每一易钱,民用(因此)破业,而陷大邢”。币制改革与王莽的其他改革,均告失败。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王莽改革的目的。(5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王莽币制改革失败的原因。(10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社会各种政治力量都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

    材料一  1946年6月出版的《再生》第118期上,发表了张东荪的《一个中间性的政治路线》一文,这是这一时期正式提出中间路线的较早的一篇文章。张文说:“中国必须于内政上建立一个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中间的政治制度。”这个中间性的政治制度就是调和美苏二者。“亦就是:在政治方面比较上多采取英美式的自由主义与民主主义;同时在经济方面比较上多采取苏联式的计划经济与社会主义。从消极方面说,即采取民主主义而不要资本主义,同时采取社会主义而不要无产专政的革命。我们要自由而不要放任,要合作而不要斗争。不要放任故不要资本家垄断,不要斗争故不要阶级斗争。”

    材料二  施复亮提出:“中国中间阶层的历史,是要建设一种新资本主义的经济和新民主主义的政治,而其斗争的方法和态度又是和平的、渐进的,在本质上而且是改良的。”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概括“中间路线”的主张。(8分)

    (2)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中间路线”的主张?(7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5.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1951年9月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在政府声明中说:“新的德意志国家及其公民只有感到对犹太民族犯下的罪行,并且有义务做出物质赔偿时,我们才算令人信服地与纳粹的罪恶历史一刀两断。”他还曾说:“赔偿是我们的责任,它虽然不能洗刷我们的罪恶感,却是和解的前提。”从战后到2002年,德国的战后赔偿金额达到1040亿美元,它每年还继续向10万受害者赔偿6.24亿美元的养老金。1994年,德国总统赫尔佐克在勃兰特“惊世一跪”的20年后,对波兰再次表示,“我请求你们宽恕德国人给你们造成的痛苦”……对于德国有关纳粹大屠杀的历史教育,世界犹太人大会主席辛格说:“学校普遍进行纳粹大屠杀教育,正视历史,已经成为德国民族意识的一个组成部分。”

    ——摘编自张景云《日德两国不同的二战史观论述》

    材料二:二战后,日本对侵略历史“不反省、不道歉、不谢罪”(“三不主义”),而且不断制造事端,篡改历史教书、参拜靖国神社、发表歪曲历史的言论……日本每年都要在广岛举行和平大会……日本著名学者藤原彰指出:“日本人十分缺少从加害者的角度认识战争的意识。”战后初期,美国单独占领日本,免除了头号战犯裕仁天皇的战争责任,释放战犯并允许其重返政坛军界执掌国家大权……在战争索赔问题上,国际地位尚低的亚洲受害国的多数国家,基本上自动放弃了对日战争索赔权。最后只有越南、缅甸、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四国接受了日本有限的赔偿……意大利政治家蒂齐亚诺•台尔察尼所著《日本人的自负与傲慢》一书中指出:“财富使日本人变得更加狂妄。”于是就有人叫嚣说:承认侵略并向亚洲国家谢罪是“自虐”行为,妨碍日本成为“政治大国”和在国际新秩序中发挥“领导作用”。

    ——摘编自王丽萍《中日两国“二战史观”的分歧论析》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知识,概括二战后德国对待法西斯罪行的态度和影响。(7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知识,指出二战后日本“三不主义”态度的成因。(8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6.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同盟会成立后孙中山力邀杨度参加,他表示:“吾主君主立宪,吾事成,愿先生助我;先生号召民族革命,先生成,度当尽弃其主张,以助先生。努力国事,斯在今日,勿相妨也。”

    材料二   “中国如不废共和、立君主,则强国无望、富国无望、立宪无望,终归于亡国而已。故以专制之权行立宪之业,乃圣君英辟建立大功大业之极好机会”。

    ——杨度《君宪救国论》1915年4月

    材料三  杨度于1929年秋,在白色恐怖之时,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曾有人讥讽他投机,他驳道:“方今白色恐怖,云何投机?”

    ——何汉文《杨度传》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概括杨度在不同时代背景下的政治追求。(8分)

    (2)以上三则材料体现的杨度的政治主张是否矛盾,并请说明理由。(7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