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8 题,其中:
选择题 20 题,填空题 5 题,解答题 3 题
中等难度 28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20 题
  1. 下列对生产、生活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铝锭难被压缩,因为铝原子间没有间隙
    B.在花园里可嗅到花香,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C.石油气加压后贮存在钢瓶中,因为气体分子体积很小
    D.温度计里的汞柱下降,因为原子随温度的降低而变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2008年以来国际油价的持续“高烧”,引发人们对未来能源供需及价格的深切关注,并且促使人们寻求石油的替代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我们应珍惜化石燃料,因为它们既是燃料,又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且不可再生
    B.在合理使用化石燃料的同时,我们应努力寻求开发新能源
    C.国家决定推广乙醇汽油的应用,乙醇汽油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D.汽车使用乙醇汽油能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W、G、H、P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
    物质 W G H P
    反应前质量/g 18 1 2 32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26 2 12
    关于此反应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物质H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该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C.在反应物和生成物中,G、P的质量比为4:5
    D.待测值为13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蜂窝煤”比煤球更有利于煤的完全燃烧、提高燃烧效率,这主要是因为( )
    A.降低了煤的着火点
    B.升高了煤的着火点
    C.提高了氧气的浓度
    D.增大了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将X、Y、Z三种金属,如果把X、Y和Z分别投入到稀盐酸中,只有Y溶解并产生气泡,X、Z不反应;如果把X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X表面有银析出,而Z没有变化.则X、Y、Z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 )
    A.Y>X>Z
    B.X>Y>Z
    C.Z>Y>X
    D.X>Z>Y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广告科学研究需要进行实验,得到事实,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必要的推理.因此,在学习科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区分事实与推论.则关于表述:①在气体扩散实验中,抽去玻璃板后,红棕色的NO2气体进入到空气中;②在液体扩散实验中,红墨水滴人热水,热水很快变红;③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④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正确的是( )
    A.①②是事实,③④是推论
    B.①②④是事实,③是推论
    C.①是事实,②③④是推论
    D.③④是事实,①②是推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脑黄金在医药、食品等行业中应用前景非常广阔,脑黄金的化学式为C25H51COOH.下列对脑黄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中含有80个原子
    B.该物质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C.该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D.该物质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13:26:1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过程属于( )
    A.化学变化
    B.物理变化
    C.化合反应
    D.置换反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蒸发溶液时,在蒸发皿下垫石棉网
    B.用天平称量时左盘放砝码、右盘放药品
    C.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验纯
    D.CO还原CuO结束时,先停气、后熄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下列关于物质结构与性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生铁和钢的性质不同,是由于含碳量不同
    B.金属钠和镁的性质不同,是由于钠和镁的原子结构不同
    C.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D.CO和CO2的性质不同,是由于CO2比CO中的氧原子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2010年12月发生的义煤集团兼并重组的巨源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共造成26人遇难.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是我国目前安全工作的重点.为避免煤矿中瓦斯爆炸灾难事故的发生,下列措施切实可行的是( )
    ①加强安全管理,杜绝明火源②降低瓦斯气体的着火点③提高矿井中通风能力④将矿井中的氧气除去.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该实验证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按体积约占
    B.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火焰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
    C.实验前一定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D.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过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北京时间2009年3月1日16时13分10秒,“嫦娥一号”卫星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科技人员的精确控制下,准确落于月球东经52.36度、南纬1.50度的预定撞击点,“受控撞月”成功.“嫦娥一号”卫星首次使用了重庆西南铝铝材生产开发公司研制的铝合金专用材料---铝锂合金板材.关于合金,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
    A.合金是化合物
    B.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各成分金属大
    C.多数合金的熔点高于组成它的成分金属
    D.合金只能由金属与金属熔合而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关于该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钠离子符号表示为Na
    B.它的原子核外有11个电子
    C.它是一种金属元素
    D.它的阳离子含有11个质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

    A.现象②③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均高于80℃
    B.现象①说明白磷的着火点低于80℃
    C.现象①②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
    D.现象①③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不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比较Mg2+ 和Mg两种粒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它们属于同种元素
    B.它们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C.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D.它们的质子数相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甲分子与乙分子反应生成丙分子的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物质甲是单质
    B.丙分子中A、B原子个数比为3:1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推知,乙的化学式为A2
    D.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没有改变,分子的个数也没有改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化学原理不相符合的是:( )
    选项 用途 化学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A 红磷用于制烟幕弹 4P+5O22P2O5
    B 稀硫酸用于除锈 Fe+H2SO4═FeSO4+H2
    C 一氧化碳用于炼铁 3CO+Fe2O32Fe+3CO2
    D 天然气用作燃料 CH4+2O2CO2+2H2O

    A.A
    B.B
    C.C
    D.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右图是探究铁锈蚀条件的装置.调节L端与R端的液面高度一致,塞紧木塞,一周后观察.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

    A.b管中铁钉不会锈蚀
    B.L端与R端液面高度仍然保持一致
    C.该实验说明铁锈蚀与空气、水有关
    D.若将a管中的水改为食盐水能加快铁的锈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将植物油与水混合,得到的是溶液
    B.配制溶液时,搅拌溶液可以增大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C.将10%的KNO3溶液倒出一半,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
    D.将25 g KCl溶液蒸干得到5g KCl固体,则原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5 题
  1. 锅炉发生爆炸,可能是由于锅炉内水垢过厚或缺水造成的.为了防止锅炉爆炸,常采用下列措施:
    (1)锅炉使用软水.生活中区别软水和硬水常用的物质是.生活中硬水软化常用的方法是
    (2)定期清洗锅炉.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请写出用稀盐酸清洗水垢的化学方程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用数字和化学符号表示:(1)2个氢离子________;(2)3个铝原子________(3)2个氮分子________;(4)3个铁离子________;(5)硫酸锌中硫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6)干冰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面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1)图中粒子共能表示________种元素.
    (2)图中表示的阳离子是________ (用离子符号表示),表示的阴离子是________ (用离子符号表示),由这两种离子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践与研究.
    (1)过氧化氢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无毒液体,过氧化氢溶液俗称“双氧水”,具有强氧化性.贮运过氧化氢的试剂箱上最适合粘贴的一张标识是________(从下图中选填字母序号).
    (2)过氧化氢溶液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可供选择的仪器或装置如下图所示.

    ①要制取氧气,应选择实验装置为________(选填字母A~E);
    ②加入药品通常采用“把过氧化氢溶液缓缓加入盛有少量MnO2的反应容器中”,优点是________;
    ③MnO2可以连续反应使用,理由是________;
    ④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
    ⑤用E收集氧气,验证收集的氧气是否满的方法是________
    (3)生产火箭燃料的工业废水中含有少量偏二甲肼X,可用双氧水处理排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8H2O2=2CO2↑+N2↑+12H2O,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CO2,并验证CO2和CO的性质的实验,请看图后回答问题.

    (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
    (2)A中所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
    (3)B中所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
    (4)C中所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
    (5)D中所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6)E中所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解答题 共 3 题
  1. 在初中化学中,我们学习了溶液的有关知识.如图是KNO3的溶解度曲线.

    (1)从上图溶解度曲线可以得到的信息是(写一条)______.
    (2)小明参照上图在常温20℃时进行了如下实验:
    小明观察到A中所加固体全部溶解,则B中的现象是______.上述实验过程中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填字母)______.
    D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酒精灯是实验室中常用的加热仪器,某小组同学对酒精灯火焰温度进行如下探究.
    (I)定性研究:甲同学取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酒精灯火焰中,l~2s后取出,观察到位于外焰的部分明显碳化.
    (1)写出碳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CO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实验室常用锌块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若用6.5克锌和稀硫酸完全反应.则:
    (1)可制取多少克氢气?
    (2)理论上需要质量分数为19.6%的稀硫酸溶液多少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